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铁血之路
  明治维新的一个最重要举措就是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强兵和扩张成了日本国的最重要国策,日本的著名军校以及军工企业均在这一时期诞生并得到了飞速发展。日本广泛采用欧洲列强之长,海军效法英国,陆军先是学习法国,普法战争后改以德国为师。1985年,日本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拥有一定规模的近现代化军队。军事力量的强大,伴随而来的是一次次的对外战争。鼓吹“脱亚论”的福泽谕吉曾说“百卷外国公法不敌数门大炮,几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
  日本的自强之路,实则是一部战争史;日本的近代史,又是一部对外扩张史。从倒幕运动获得成功时起,日本就于1871年向中国台湾发动军事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牡丹社事件,日本方面称之为“征台之役”。作为先期目标,日本在19世纪末先后将琉球、朝鲜囊括进自己的版图之中,其后又不断对中国发起侵略。
  二战以前,日本发起的数度对外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两次影响了东亚进程的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可以视为日清争夺朝鲜而发生,但根本原因是日本希望对外扩张攫取利益。关于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已不必细述。日本通过这次战争既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又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为走向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国民自信和国际地位由此提升。另一方面,日本凭借战争讹诈来的2亿3千万两白银(另有北洋舰队残舰合计1亿多日元),第一次尝到了战争的甜头,须知当时日本财政收入不过区区8千万日元。获此巨款后,日本成了暴发户,又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凭借巨额赔款,日本海军大肆扩张,在20世纪初成了世界排名第四的海军,并走向日俄战争之路。日本走向了“强军—战争—再强军—再战争”的恶性循环之路,随后发生的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二战)均可看成是这种思想的恶果。
  2.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日本和沙皇俄国之间发生的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其结果同样是以日本的胜利而结束。日本既获得了独霸朝鲜的地位,又将我国的南满囊括进自己的势力范围,还获得了俄国库页岛的南部一部分。日本战胜了欧洲强国俄国之后,国际地位再次上升,民族骄傲彻底演化为对军国主义的狂热。
  数次战争后,日本成了世界强国,又不断地将势力渗透进中国和东南亚,独霸远东的野心滋长。在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太平洋上原本德国占领的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等地,并在战后开始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展开军事争霸。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中,1927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具有重要影响。1927年6月27日到1927年7月7日,田中义一数度召集内阁大臣召开会议,共同探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纲领”,即有名的“东方会议”。会议期间,日本总结了数度侵略中国之得失,并由此拟定日后的侵略方针。7月25日,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奏,明确提出了征服全世界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夺取满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正如田中在奏折中强调的:“如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其后十多年间,日本从发动“九一八”到“珍珠港事件”,几乎与田中奏折所述之步骤一一吻合。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和德、意两个国家彻底走向法西斯道路。
  第十二节 二二六兵变,二战亚洲
  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运动的兴起,以及对军部的渗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西斯主义思潮和运动开始在日本兴起。由这可见,一战和二战间的“渊源”之深。
  1919年,著名的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北一辉出版了《日本改造法案大纲》,这一日本最初的法西斯思想纲领对其后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这年8月,法西斯主义者大川周明发起日本第一个法西斯团体——犹存社,并聘请北一辉作为指导,日本由此开始掀起了一场法西斯主义运动。时至军备竞赛和裁军的动乱期,不少青年投身于鼓吹扩张的法西斯主义运动。
  1928年,海军青年将校发起“王师会”法西斯组织,开始了所谓的“昭和维新”运动。1930年,陆军省和参谋本部部分少壮派军官组成法西斯主义性质的秘密组织“樱会”,后来的二战要犯东条英机即为其中的重要成员。“樱会”之宗旨,是建立一个由军部执政的独裁政权。
  “樱会”的成立,意味着日本的军部势力和法西斯运动已经结合在一起,这可谓日本“特色法西斯主义”。德、意两国法西斯运动,均以政党(或右翼团体)发家,但日本的法西斯运动,是以军部为巢穴,以少壮派军官为主要力量。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极度依赖对外贸易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在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面前,政党内阁束手无策。法西斯主义势力开始变得猖獗起来,“昭和维新”的呼号甚嚣尘上。日本加快了走向法西斯的进程。期间所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即意味着军部法西斯势力的膨胀,日本被拖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中,军部法西斯势力扩大。“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但在当时,可说是部分少壮军官的“独走”(日本军部惯常手法,即绕过内阁,先斩后奏发动战争),其主要策划者是有名的法西斯分子、关东军首脑石原莞尔。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其首脑既未请示天皇,更不曾通报日本政府,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秘密行动。日本政府在次日举行的紧急内阁会议中,陆军大臣南次郎表示该行动是关东军之“自卫”行动,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绕过政府的“独走”行动,意图以外交手段解决这起突发事件。
  9月20日,军部强硬派人物召开会议,确认了其强硬立场,即“军部此时希望一并解决满蒙问题。万一政府不同意军部此案,就是让政府下台亦在所不惜”。另一方面,内阁会议在9月24日做出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决定。但关东军丝毫不顾国内的压力,不断以“自卫”之名扩大战线。在军部的巨大压力之下,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不得不全体辞职,犬养毅继任日本首相。关东军的赌博行动取得了“胜利”,中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之以极小的兵力、不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军部的势力由此膨胀。
  另一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发起的刺杀事件不断,政党派领袖不断遇刺。极端分子妄图以此建立起军政府,其中包括“三月事件”、“十月事件”等。尽管这些“政变”并未成功,但军部对参与者百般庇护,对真相极力隐瞒,助长了军部中的法西斯势力,也酿就了“二二六事变”的恶果。
  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的再度膨胀
  30年代日本军部的法西斯势力中,主要分两个流派,分别是以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为首的“皇道派”和军部的主流“统制派”。“皇道派”主要由下级青年军官组成,鼓吹皇道(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以武装政变在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统制派”多为由中央机关佐级幕僚军官组成,意图通过合法手段建立军部独裁的统治。“九一八”事变后,皇道派一度在陆军中央占据优势,但统制派在1934年后逐渐掌握实权。长期倾轧之下,终于发生了“二二六兵变”。
  1934年,荒木贞夫辞去陆军大臣之职,皇道派开始失势。继任的林铣十郎提升统制派中坚人物永田铁山为军务局长(仅次于陆军大臣和陆军次长之职),统制派渐渐掌握了陆军的实权。
  统制派掌权后,不断寻机打击皇道派。1934年8月,统制派打入皇道派的间谍佐藤胜郎向日本宪兵告发皇道派意图政变的阴谋,不少皇道派重要人物被逮捕。陆军军法会议虽以“证据不足”为由并未对这些人进行起诉,但还是免去了其中数人的职务。皇道派对统制派此举愤慨不已。
  争端并未止歇。1935年7月,陆军大臣林铣十郎以人事调整为名,将大批皇道派军官转入预备役,或是从重要部门调任战地军官,包括将真崎甚三郎的陆军教育总监职务免去。这起事件后,两派间的关系再度恶化。皇道派要求统制派头面人物永田铁山辞职,后者拒绝。7月19日,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中佐以军刀刺杀了永田,此举震动了整个军部。裕仁天皇亲自为永田送去鲜花以作哀悼。
  两派间的内斗愈演愈烈。1935年12月,统制派再次趁人事调整的机会将皇道派重要人物调离东京,其中包括将第一师团长柳川平助调任台湾驻军司令,以及将皇道派大本营、驻守东京30年的第一师团调驻满洲。皇道派对此更为愤怒,加快了发动政变的步伐。
  1936年1月,冈田启介内阁倒台,日本政局再次处于动荡中。按照计划,由于第一师团需要在3月开赴满洲,故皇道派将起事的日期选在了3月底之前。举事前,皇道派骨干矶部浅一两度拜访新任陆军大臣川岛义之,后者表示“突然发生什么事件的时候,(陆军上层)将不会实行镇压”。矶部浅一遂又拜访皇道派头目真崎甚三郎大将,后者模棱两可的态度,使矶部浅一认为是对行将发起的政变的默许。
  1936年2月25日深夜,东京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凌晨4时多,整个东京城一片寂静,但一场惨案已经开始展开。上千名皇道派士兵在香田清贞大尉、河野寿大尉、安腾辉三大尉、野中四郎大尉等9人的率领下,从武器库中夺取了步枪、机枪等,从位于皇宫外西侧三宅坂(第一师团驻地)出发,踏着厚厚的积雪前去“清君侧”。
  叛乱的队伍占领了首相府,但73岁的老首相冈田戏剧性地逃过一劫。因其秘书松尾由于长相和冈田相似,最终被宪兵杀死。叛军叫来女佣辨认,后者确认死去的是首相大人。真正的冈田则在浴室中躲到天亮,随后在警察的秘密帮助下化妆成向“首相”的吊唁人,从叛军占领的首相官邸逃走。
  另一方面,内务大臣斋藤实身中47弹,当场被杀死。该路叛军随后占领了陆军省。由于真崎甚三郎原任教育总监,故新任的教育总监、统制派人物渡边锭太郎也成了叛军的目标之一。渡边被杀后,还被领头的军官以佩刀砍下头颅。财政大臣高桥是清也被残酷杀死。海军元老、曾任联合舰队司令的铃木贯太郎在身中数弹后,由于领头的安藤大尉不忍令后者死得过于难看,致使安藤在随后的抢救中挽回一命。除此以外,对于前内大臣牧野伸显(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儿子)和元老西园寺公望的刺杀行动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现。
  到天亮时分,叛乱分子已经封锁了参谋本部、陆军省和警视厅,并包围了陆军大臣官邸,和川岛义之进行“会谈”。
  事件发生以后,尽管裕仁天皇三令五申要求严惩凶手,平定动乱,但陆军方面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海军方面则态度坚决了许多,一面准备以海军陆战队登陆平乱,一面加强岸上设施,并将军舰开进东京湾。
  一直到28日,军部终于决定镇压叛军,调来了24,000人准备平乱。但在广播《告军官士兵书》后,缺乏上层组织、早已疲惫不堪、士气消沉的叛军纷纷返回营房,几乎没怎么交火,这场声势浩大的兵变就被“平定”。
  这次兵变以后,日本军部采取了相对以往要严厉许多的打击力度,统制派借机进行大规模人事“整肃”,荒木、真崎、川岛纷纷被解职,倾向于皇道派的军官也被清除,统制派彻底掌控了军部实权。
  皇道派发动的兵变虽然失败,建立军部的法西斯政权的意愿却因此得以实现,只不过是由统制派所建立。军部实力的膨胀,使得政党内阁或联合内阁不再出现。广田弘毅就任首相后,内阁也成为法西斯的工具。这样,日本的法西斯独裁政权由此建立,二战的亚洲策源地终于形成。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年,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随后又将日本带向了和英美等列强为敌的道路。
  第十三节 大战前奏,德意染指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的爆发
  西班牙内战始发于1936年7月,结束于1939年。在这场战争中,计有50多万人伤亡。德意志、意大利、苏联等国纷纷卷入战争,各国共产主义者、反法西斯斗士组成了著名的国际纵队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因此,在这场发生于西班牙的局部战争被视为二战发生的前奏,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6年7月18日,驻扎在北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弗朗西斯科•弗朗哥的率领下,发动反对西班牙左翼执政的共和国的叛乱。由于西班牙国内矛盾尖锐、左右翼间的斗争持久激烈,政府的改革又引发了旧军人、右翼分子、宗教势力等的反对,故当弗朗哥发动叛乱时,西班牙本土的加的斯、塞维利亚、布尔戈斯、萨拉戈萨等大中城市群起响应,参与叛乱的除了摩洛哥人组成的外籍军团外,西班牙陆空军中的绝大部分士兵(合计12万)投入到叛军阵营。
  叛乱始发时,政府犹豫不决,叛军遂迅速占领加那利群岛、摩洛哥等北非西属殖民地和西班牙本土西南各省以及北部地区。7月30日,“国防执政委员会”在布尔戈斯成立,叛军开始南北两面夹击马德里。另一方面,面对叛乱行为,西班牙的工人阶层、左翼人士纷纷加入人民警卫队以保卫共和国,在两天内汇集了30万人的反叛乱武装力量。巴塞罗那、卡塔赫纳、巴伦西亚、马拉加等城市的叛乱在很短时间内即被平定,叛军仅控制了南方的安达卢西亚和北方数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共和军基本控制了西班牙的主要港口、城市和工商业中心。
  但这场战争,很快就演变成大国间的角逐。弗朗哥政府向德、意两国求援。鉴于西班牙地理位置的重要(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德、意两国希望西班牙能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以使西班牙成为制约英法等国的战略阵地。7月底,德、意空军开始介入战场,先后飞抵叛军大本营摩洛哥,大批坦克和飞机也被运往西班牙参与战争。德、意两国军队还以“志愿人员”的名义直接参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往西班牙战场投入了5万多士兵(在1939年战争行将结束时,德、意介入战争的人员已经达到20万)。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纷纷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各国民众踊跃捐钱,甚或直接投入战争,总计有54个国家的4万多民众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组成了国际纵队和法西斯作战。当西班牙的内战成为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时,英法两国签署《不干涉协议》,对西班牙战争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宣布延长《中立法》的有效期,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双方出售武器物资。英、法、美的绥靖和德、意的倾力支持,成了西班牙共和军最终失败的关键性因素。
  1936年8月,休整后的叛军在德、意两国干涉军的支援下,从葡萄牙边境开始向马德里进军。叛军起初进展顺利,一路北上的他们很快就将南北两处控制区连成一块。9月,叛军攻陷圣塞瓦斯蒂安和伊伦,共和国和法国的联系被切断;10月,四路叛军进逼马德里,11月6日,兵锋直抵马德里近郊。危难之下,共和国政府将首都迁往巴伦西亚,并重新组建起一支规模达到30万人的正规军(此前多以民兵组织人民警卫队作战)。
  双方随后展开了惨烈的马德里战役,马德里军民和数万国际纵队浴血奋战,90%的西班牙共产党党员投入到前线,叛军的数次进攻均被打退。2月6日起,叛军在马德里东南发起持续20天的哈拉马河战役,意图截断马德里和东南地区的交通。在共和军的反击下,这一企图破灭。为了牵制共和军兵力,叛军又数度在科尔多瓦、直布罗陀、格拉纳达等地开始进攻,先后占领蒙托巴、马拉加等地区。
  1937年6月,由于持续半年之久的马德里战役的失败,叛军开始重点进攻西班牙北部,意图占领比斯开湾沿岸的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和巴斯克。15万叛军(德、意军占10万以上)围攻巴斯克省首府毕尔巴鄂,驻守此处的共和军仅有6万人,但进行了英勇抵抗。6月20日,占绝对优势的叛军攻下毕尔巴鄂,随后继续进攻希洪和桑坦德等地。
  列强角逐,二战的预演
  1937年7月,共和军发动布鲁内特(马德里西北,中部战线)战役;9月,共和军发起萨拉戈萨(东部战线)战役。这两次进攻性战役,目的是为减轻北部战线的压力。但攻势如潮的叛军,还是将整个西班牙北方占领。局势开始对共和国不利。这年10月28日,共和国将首都迁往巴塞罗那。
  12月5日,共和军向叛军要地特鲁埃尔展开攻势,目的是粉碎叛军行将展开的又一次针对马德里的进攻。共和军占领特鲁埃尔后,叛军被迫放弃进攻马德里,双方在特鲁埃尔展开激战。鏖战两个月后,攻占特鲁埃尔的共和军尽管作战奋勇,终因寡不敌众,又无法及时得到人员和物资的补充,被迫在1938年2月16日撤出特鲁埃尔。叛军则乘胜在东部战区扩大战线。
  1938年3月,叛军以5个军的兵力在德、意干涉军的配合下进攻阿拉贡。9日,叛军突破共和军防线。截止到4月15日,叛军已经占领特伦普、莱里达、比纳罗斯等地,共和国控制区由此被分割为两部分,中部、东南部和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联系被切断。叛军随后分兵两路,分南北两个方向向巴伦西亚和巴塞罗那发动进攻。
  7月到10月,共和军为扭转战局,投入10多万兵力在埃布罗河地区发动进攻。3个月的时间内,共和军歼敌8万多,击毁敌机200多架。但因无法得到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补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再次被迫进入防御。12月23日,缓过气来的叛军和干涉军出动40多万兵力向加泰罗尼亚发动全面进攻,实力远逊叛军的共和军被迫边打边撤。
  1939年1月26日,巴塞罗那陷落。2月8日,菲格拉斯被占领,25万共和军退入法国,并被解除武装。2月9日,叛军和干涉军进抵西、法边境,西班牙和欧洲陆上其余国家的联系被彻底截断。两天后,叛军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困境之中,英法政府宣布承认弗朗哥政权,并断绝了和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致使共和国的局势雪上加霜。3月5日,中部战线司令卡萨多于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屠杀左翼人士,并向叛军打开了进入马德里的大门。28日,叛军和德意干涉军进入马德里,这标志着西班牙内战的结束。
  整个内战期间,共和军几乎全赖苏联的援助,以及世界各国民众捐献的物资药品武器等的维持。以美国为例,尽管政府下令对交战双方禁运,但美国民间企业向共和军提供了350万吨的汽油并提供无限期贷款,反法西斯人士募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援助西班牙人民(但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也向弗朗哥出售了上万辆卡车),法国则为共和军提供了更多的物资、军备援助,并为此数度遭到意大利方面的指控。
  德国除了派遣空军和“志愿人员”参战并提供大量军事物资援助外,还派出了“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科隆”号等战舰以及数艘潜艇进入战区。意大利派出了十多万干涉军参战。德、意两国的军事支援,是叛军得以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因素。
  西班牙内战以其参战人员之众、持续时间之久、介入国家之多被称为是大战的前奏。尤为关键的是,这场内战由于德、意的悍然干涉和各国民众自发的反法西斯作战行动,足以视为二战的预演。
  第十四节 狼狈为奸,三国同盟的形成
  在不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德、日、意三国逐渐走上结盟的道路,至于其原因,简单而言,既是各强国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三国共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在欧洲,德国、意大利在不断扩军备战的过程中进行勾结。最终,两国于1936年签订了《德意协定书》,德意轴心初步成形。
  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签订的这一协议,又叫《柏林—罗马轴心协定》,于1936年10月25日在德国柏林签订。主要内容为德国承认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当时墨索里尼正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战争),意大利向德国许以在埃塞俄比亚的诸多特权;两国秘密划分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流域的势力范围;共同承认弗朗哥政权,在西班牙及其余重大国际问题上同进共退;双方进行军事合作,共同发展空军。
  值得一提的是,德意两国在30年代前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以对奥地利的争夺为焦点。希特勒上台后,其在奥地利的法西斯党徒刺杀奥地利首相时(见前文),将奥地利看成是自己势力范围的墨索里尼勃然大怒,调遣重兵至奥地利边境,准备和德国开战。
  1935年,意大利悍然进攻埃塞俄比亚,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尽管制裁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影响并不大,但双方间的关系已然恶化。当时,希特勒为了争取墨索里尼,公开支持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的侵略战争。德意两国的关系开始进入缓和期,在中欧、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也开始弱化。及至《协定书》的签订,两国关系正式走向同盟,也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1936年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宣称“罗马和柏林间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并表示其余欧洲国家(包括英法)应该围绕这一“轴心”进行合作。这是“轴心国”的由来。
  至于三国轴心中的另一主角日本,也因为和英美等国间的矛盾而逐渐向德、意两国靠拢。德国在一战以前曾一度将远东视为争夺之要地,并将中国山东纳入其势力范围。但一战期间,德国在远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日本将德国在远东、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掠为己有)。希特勒上台后,积极谋求在远东的利益。1934年8月23日,德国和中国签订了《德中贸易协定》;1936年4月8日,又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借款协定,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军事力量,并向中国大量出售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在淞沪会战中,正是有赖德式装备和大批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中方军队才得以在极度劣势下抵抗了3个月之久。
  另一方面,日本又是德国在远东牵制苏联及对抗英、法、美等国的潜在最佳盟友,德日两国于1935年11月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名为反布尔什维克,实则是结盟的一种试探。尽管在这一协定内双方并无彼此承担军事、经济、外交等合作的义务,且双方在各方面上均存在很大的矛盾,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但两国毕竟走出了结盟的第一步。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后,德国认为这是对其战略不符的举动,故对此表示反对。日本要求德国和中国断绝关系,但德国在1938年2月前一直采取中立政策,并分别于1937年11月和1938年1月两次进行调停,均无济于事。
  截至1938年2月,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德国需要日本在远东配合其即将对欧洲展开的军事行动,希望能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在远东牵制英、法等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意图独霸亚太地区的日本,也迫切需要德国的支持。这期间可看成是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尽管后来由于对苏联政策问题上各有分歧,但双方的谈判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三国同盟正式成形前,德意两国已经先建立起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同盟关系。1939年5月22日,德意双方签订为期10年的“钢铁协定”,目的是改造欧洲,德、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联合,形成“战无不胜的3亿人集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这被认为是大战即将到来的信号。
  当战争如期爆发后,德、日加快了关于结盟的步骤,双方代表团在1940年9月于东京展开谈判,意大利代表团随后加入。9月27日,三方代表团在德国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柏林公约》或《三国轴心协定》),条约有效期为10年。《三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为:日本承认德国、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国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三国保证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的一国攻击时,应予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相援助。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轴心国的正式成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德、意、日这三大罪魁外,二战前后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尚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等国(即希特勒德国的仆从国,均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加入)。
  附:条约原文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认为世界一切国家各据有应有的空间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该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同意如下:
  第一条
  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二条
  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三条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同意遵循着上述路线努力合作。三国并承允如果三缔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
  第四条
  为了实施本协定,由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各自指派委员组成的联合技术委员会将迅速开会。
  第五条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个缔约国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
  第六条
  本协定应予签字后立即生效,并将从其生效日起继续有效十年。在上述期限届满以前适当时间,各缔约国如经任何一国请求,应为本协定的延期举行谈判。
  下列签署人经各国政府正式授权,在本条约上签名盖章,以资证明。
  1940年9月27日定于柏林
  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
  意大利代表:齐亚诺
  日本代表:来栖三郎
  附:为什么是德、意、日
  一战的伤疤未好,二战就再次爆发。掀起战争的,缘何是德、意、日三国?
  撇开军国主义传统不言(德、日均为代表),很多人注意到德、意、日三国的客观条件对其外交政策的选择,德国、意大利、日本均为资源颇为不足的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是其选择对外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统治者的掠夺政策更容易得到民众支持的不可或缺之因素。
  《凡尔赛条约》加诸德国的枷锁太过沉重,并且德国地处法俄之间,强敌环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而在《凡尔赛条约》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处境更为糟糕。意大利在1937年的钢产量仅为210万吨,约为英国八分之一,法国的四分之一。发电量为154亿度,为英国五分之一。意大利的科技、工业水平也仅居欧洲中游,与英法德尚有不小的差距。再如日本,钢铁产量仅为美国钢产量的二十分之一,石油仅为美国的百分之一。日本的领土,同样狭小。可以说,轴心国的共同点是有对外掠夺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鲜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德、意、日均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三国均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几乎在同一时期,先后通过武力手段取得了统一。普鲁士通过三次对外战争,以铁血之路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国;日本则通过倒幕运动,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时期,明治天皇建立了日本帝国;撒丁王国经历近20年的努力,也以战争手段统一意大利,建立意大利王国。
  德、意、日三国均是新成立的年轻帝国。三国的建立,被认为是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三件最重大事件。三国在建国以后均成了对外扩张的“活跃”分子,一战期间三国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参与战争,亦是积极对外扩张的反映,即便实力相对较弱的意大利,也数度和英法两国处于战争边沿。
  德、意、日三国的扩张政策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国家在从封建亡国迅速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均保留了很大成分的封建残余。因此它们在政治上,也相对脆弱得多。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统治阶级均束手无策(至于德国,《凡尔赛条约》的后期影响因素极大),其原因除了经济脆弱外,政治脆弱亦是无法规避的重要因素。30年代初,除了早已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意大利,德、日两国均处于风雨飘摇中,国内暗杀、政变事件不断,这成了右翼分子上台的“东风”。
  但无论如何,德、日、意三国掀起二战风暴的客观因素再多,也离不开三国的主观因素,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分子的顺风纵火,是真正令战争变成可能的关键。正是这些战争狂魔,将世界各国卷入了战争惨剧中。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