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我们抗拒了太久,以至于忘失了古训:烦恼即菩提。烦恼即快乐。
  其实生活常理也告诉我们,当我们与某种状态持续对抗时,无形中也就加强了这种状态的存在。因为抗拒本身就是一种能量,而且这股能量的流向恰恰就是被抗拒的一方。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在抗拒什么,我们的抗拒都是在为我们所抗拒的事物提供能量。
  比如我们与某人产生冲突时,我们越是与对方对抗,就越会加重冲突的事态。我想这种情形我们都不会陌生,在夫妻之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我们与爱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越是为了坚持各自的立场而持续的抗拒对方,夫妻之间冲突的氛围就会持续的增强。因为这种抗拒本身就是在给对方提供能量,只不过这种能量是负面的。而能量的传递是相互的,对方又会把我们给出去的能量加工以后再反弹回来,于是冲突就会持续加重,直到有一方精疲力竭,或者彻底决裂——很多婚姻也因此而走向破灭。
  烦恼也是这样。当我们内心抗拒烦恼的存在时,就等于我们给烦恼提供了能量,烦恼得到了能量的加持,只会更加持久而有力的存在,当然不会有消失的可能。假如我们认为只有去除烦恼才能得到快乐的话,那么对快乐的追求就会成为我们永生的愿望,也就是一个永远无法达成的愿望。因为我们虽然喊着追求快乐的口号,却一直做着通过对抗来加强烦恼的事,名副其实的事与愿违。
  因为方向错误,因为我们把烦恼当成了快乐的绊脚石,于是我们付出太多的努力来铲除这块“绊脚石”,我们不断的与烦恼对抗,却又在对抗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了烦恼的能量。我们就这样一直在这种错误的模式里循环。
  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却希望得到正确的结果。我们一直在与烦恼对抗,却从来不知道停下来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们习惯性的与烦恼对抗,也许会得到暂时的快乐。但是要想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就要先接纳烦恼的存在,而不再与之对抗。
  因为呈现出烦恼状态的自己,也是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是吗?既然同样都是自己,我们就要全然的接纳,干嘛还要抗拒呢?如果我们抗拒的话,不就是一个自己在抗拒另一个自己吗——一个自己已然呈现出了烦恼的状态,另一个自己想要把烦恼状态的自己去掉。
  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自己在打架,不管哪一方获胜,最终不都会有一个自己受伤吗?哪里还会有快乐可言呢?
  要想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就要跟自己握手言和,停止与烦恼的自己对抗,全然接纳处于烦恼状态的自己。给烦恼足够的空间存在,也给快乐足够的空间存在,让烦恼与快乐彼此和谐的存在——和谐不就是最大的快乐吗?
  不要忘了:烦恼即菩提。烦恼即快乐。先人古训,岂虚言哉?
  接纳痛苦,享受幸福
  我们现在了解到,处于烦恼状态的自己也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们要全然的接纳自己,接纳烦恼,与烦恼同在。与此同时,我们也就能享受到当下的快乐。
  那么,当我们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会不会也是同样的道理呢?痛苦来临的时候,我们都通常会怎么做?是接纳还是抗拒?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想着怎样尽快去除内心的痛苦,我们会像对待烦恼的态度一样对待痛苦:与痛苦对抗。我们不接纳内心的痛苦——有谁会喜欢痛苦呢?可是,当痛苦真实呈现在当下的时候,当下处于痛苦状态的自己不也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吗?如果我们不与自己对抗,不与痛苦对抗,如果我们坦然接纳痛苦的自己,试试看,此时内心的状态又会怎样?会不会比之前平静了许多?内心的幸福感会不会逐渐的自然的呈现出来?
  痛苦与幸福原本同在,他们本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如同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一样。当我们接纳痛苦的同时,也就等于接纳了幸福。而当我们拒绝痛苦的同时,也就等于拒绝了幸福。
  当我们内心真的不再与痛苦对抗,当我们能够全然接纳生活中痛苦的一面,我们就会真实的体验到:其实痛苦根本不需要从生活中消失,因为它会自然的消融在生活里面,了无痕迹。而且痛苦消融的时刻,就是幸福呈现的时刻。因为幸福原本就在,只是被一片写满痛苦的树叶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而已。
  痛苦是如此,恐惧不也是如此吗?恐惧来临的时候,不也是一个恐惧的自己在当下真实的呈现吗?其实当下时刻哪个状态的自己不是最真实的自己呢?焦虑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焦虑的自己,悲伤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悲伤的自己,内疚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内疚的自己,紧张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紧张的自己,恼怒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恼怒的自己,嫉妒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嫉妒的自己,怨恨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怨恨的自己,猜疑的时候呈现的是一个猜疑的自己——只要是当下呈现出来的状态,不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任何一种状态的自己不都是最真实的自己吗?
  当然,正面、积极的状态呈现的时候也同样是最真实的自己。比如快乐的自己,比如幸福的自己,比如欣慰的自己,比如友爱的自己,比如慈悲的自己,比如关怀的自己,比如宽恕的自己。只是正面、积极的自己我们更容易接纳,甚至想要更多的追求,而很少会抗拒。我们所抗拒的,往往都是生活中负面的消极的状态。
  可是正、负两面恰如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缺少手心的手或者缺少手背的手,都不可能是一只完整的手。生活如果只有积极而没有消极就不是完整的生活,时光如果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就不是完整的时光,生命如果只有健康没有疾病就不是完整的生命,人生如果只有阳光没有黑暗就不是完整的人生,自己如果只有喜乐没有苦痛就不是完整的自己。
  我们之所以抗拒,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完美,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阳光、积极的一面,而抗拒晦暗、消极的一面。殊不知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在制造着不完整的人生,不完整的自己。
  不完整的自己,又怎么可能完美呢?
  而一个完整的自己,未必会完美,但却最真实。
  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好吗?让烦恼的自己烦恼,让快乐的自己快乐,让痛苦的自己痛苦,让幸福的自己幸福。让一切积极或消极状态的自己真实自然的呈现着。让嗔恨与宽恕共存,让悲伤与喜悦同在。
  做真实的自己,做完整的自己。不再抗拒,学会接纳。与自己同在,与一切同在。
  尊重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说她们单位总是会频繁的开一些无聊的会议,她对此感到特别厌烦。每次开会的时候内心都会特别焦躁特别抗拒,仿佛每一次会议都是在浪费她宝贵的时间、吞噬她宝贵的生命。
  我对朋友说:“需不需要开会是单位领导们决定的,不是我们普通职员能够决定的。而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参加会议,却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无法左右事件的发生,但可以左右我们应对事件的态度。”
  我们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时刻,这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把握的。而且我们也应该为之百分之百的负全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每一时刻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想想看:我们生命中的哪一时刻、哪一分钟、哪一秒钟不是最弥足珍贵的呢?难道生命中的时段还会另外有贵贱之分吗?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段不都是同样宝贵的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的生命时段中会发生哪些事件,而在于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填满生命中的任一时段,任一分钟,任一秒钟。
  如果我们以担忧、焦虑的心态来填写生命的某一时段,那这一时段必然会以担忧、焦虑的状态呈现出来。同样的,如果我们以烦躁、无聊的心态来填写,生命就会呈现出烦躁、无聊的时段;如果我们以苦恼、悲伤的心态来填写,生命也会呈现出苦恼、悲伤的时段。而如果我们以平和、愉悦的心态来填写呢?生命不就会自然呈现出平和、愉悦的时段吗?
  因此,假如我们内心不给单位开会这一事件贴上任何人为的标签,比如“无聊”、“无意义”、“浪费时间”等,那么开会的这一时段(不管是一两个小时还是四五个小时),不也同样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段吗?不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吗?如此一来,我们还会有烦躁、焦虑、抗拒等任何负面情绪产生吗?
  如果有,那就是我们不尊重时间,不尊重生命。
  如果我们不尊重时间,时间怎么会尊重我们呢?如果我们不尊重生命,生命怎么会尊重我们呢?
  所以,尽管我们无法左右会议的召开,但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填满整个会议的时段,却是我们自己要百分之百为之负责的。如果我们以无聊、烦躁的内心状态来填满整个会议的时段,那才真的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吞噬自己宝贵的生命呢。而且罪魁祸首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时段都是平等的,我们何须贵此贱彼呢?我们唯有以感恩的心尊重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以幸福、快乐、愉悦、富足的心态填满生命中的任一时刻。
  开会是如此,生活当中哪一事件不是如此呢?要知道,生命中任一时刻的外在展现,都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内在。如果我们以平和、愉悦的心态填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我们的一生不就是幸福快乐的一生吗?
  你所担心的也许永远不会发生
  很多朋友向我讲述他们是如何渴望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与青山为伴,与绿水为伍,聆听风涛的音韵,感受四季的气息。整个人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与日月共起卧,与天地同呼吸。
  煮一壶茶,看庭前花开花落;枕一卷书,观天外云卷云舒。
  如此桃源仙境似的心醉神驰的生活自然令世人向往,当然,我们向往的不只是幽雅静美的自然环境,更是一种不为名缚不为物累的超然洒脱的心态。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