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黄土不露天
  香港另一有别于内地之处,就是“黄土不露天”。我有一
  位同样来自北京的港大同学,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堪称文艺女
  青年中的文艺女青年。她曾经和家人有一个约定,就是无论去
  哪里生活,都收集当地一小捧土壤留作纪念。然而来到香港,
  她发现这无异于妙想天开。小时候在北京,随便去哪个公园或
  者在路边的花坛也能挖到土;可是在香港,捧起一把湿润的土
  壤几乎不可能。最终她离开香港赴美读博,还是没能收集到这
  一捧土。
  我们离公民社会有多远?
  许多人问我在香港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想也许是“公民
  意识”吧。
  在我看来, 香港已经很“ 公民社会” 了, 然而在越是
  敏感自身权利、越能表达诉求的地方,就越感到权利总是
  不够。
  过去没有接受过“公民教育”,令我非常遗憾。在内地取
  而代之的,是“思想政治”,是政治考试前人人调侃着无聊却
  熟练地掌握说假大空废话的技巧。我和大部分内地同学都是来
  了香港,才开始思考“公民”的意思。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词
  汇是多么陌生而含糊。在内地的第二代身份证上,一群汉语言
  学家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其中一个,就是在印有照片
  的一面写着“公民身份号码”,但是背面只出现“居民身份证”
  的字样。“公民”与“居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可
  是谁在乎呢?
  说到底,“公民意识”是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公民对于社
  会有着权利和义务,但是以权利当先。所以政府不应该一味教
  导个人为集体服务,恰恰相反,应首先为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
  考虑,维护他们的权利。也许“公民教育”太敏感了,我们从
  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单一思维,在庞大
  的集体面前,一张张个体的面孔被吞噬了……
  不幸的是,在中国诸多权利是被阉割的——不仅丧失功
  能,还说不得。比如我们都习惯了自我审查,只管称呼政府
  为“天朝”;比如我们没有权利将许多话明说,没有自由去
  表达不同意。取而代之的,是“大会一致同意”,并“达成
  广泛共识”。
  我认识一个读四年级的香港小妹妹,有一天我问她平时上
  什么课,她说有一门课叫“社会”。我好奇地问社会课教什么,
  她的回答令我感到很惊奇:“我们现在学女性地位,之前还学
  过儿童权利公约和反贪污。”
  我吓了一跳。好家伙!九岁的孩子学“女性地位”!我想
  知道教什么,她说:“教一些出名的伟大的女人。”那“儿童
  权利公约”呢?她看来很清楚作为儿童有什么权利,她说最喜
  欢第三十一条“儿童有娱乐的权利”,最讨厌第二十九条“儿
  童有受教育的权利”。最后我问起那个“反贪污”讲什么,她
  说是讲香港历史上的贪污案例,要引以为戒。联想到内地某小
  学生说梦想是“长大做贪官”,我顿时语塞。
  不知道如今北京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什么呢?我打算问
  香港同事借一些他们子女的小学课本好好研读,恶补一下我
  二十多年来对“权利”认识的亏欠。
  不久前我在一个北京朋友的微博上看到一张照片——一棵
  粗壮的大树上贴着一张A4 纸,白纸黑字写着:“不要停车,今
  晚砍树!” 这使我联想到一件伤心事……
  香港大学图书馆前曾经有一棵参天大树,是四十多岁树龄
  的石栗。2009 年某个星期五晚,我走过中山阶,登时感到奇
  怪——原来石栗被锯了,只剩下木头桩子,周围围了起来。我
  的脑子顿时嗡的一下,我们大家都对这棵树很有感情。我赶紧
  跑下去看,只见那里贴了一张告示,大致内容是:“这棵树伴
  随我们四十多年,但是长了虫子,随时有倒下的危险。我们用
  尽一切办法希望不砍倒它,但是最终无能为力,我们非常难过,
  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望着被锯的石栗,看着这张充满感情的告示,实在叫我眼
  睛发酸……
  过了不久,那里种了一些乔木,又矮又难看。我心里有点
  儿气,这不是做表面工夫糊弄人吗?跑下去看,只见挂了新的
  告示:“你现在看到的,不是最终要种植的树,只是暂时的过
  渡而已。我们打算种一棵××(我忘了名字。下面还标注了拉
  丁名字)……”看过之后,方才感到安慰。
  这便是我非常欣赏香港的地方。我不敢说香港人既能善待
  一棵树,对于人就更有感情;但倘若社会对于砍一棵树会对人
  们产生怎样的情感困扰,都考虑得如此体贴细腻,那么处理其
  他事情,可能也会有相对多的照顾。比如雨天地铁口和大厦的
  入口会放置“小心地滑”的标示,还有喇叭广播,还在地上放
  置吹风扇。比如随便一座大厦定期都会开业主大会——有天我
  回家,看见晚上的业主大会要商议的,是电梯装修后地砖的款式。
  在香港,看起来芝麻绿豆的事儿都要民主表决,看似微小的权
  利也要维护,这令我感动不已。
  不是说香港现在就是公民社会的楷模,我只是想强调,评
  价香港时,千万不要肤浅地只看经济指标。很多内地人说:“香
  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上海北京都超过它啦!有的东西在上
  海能买到的,香港还未必有呢!”
  在许多权利面前,GDP 非常苍白无力!看社会是否发达,
  不要仅看它的高楼大厦,还要看它的排水系统,它的灾难预
  警和处理措施,它的穷人活得怎样,它对待移民的态度,它
  在街市里卖什么以及收摊儿后的清洁程序,它的书店卖什么
  书,它的新闻头条是什么,它的市民感冒咳嗽是不是自觉戴
  口罩,它的媒体有什么批评政府的声音,它的校车是否安全,
  它的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秩序,它的医疗费贵不贵,它的市民
  是否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它的市民居住其中是否觉得
  有安全感……
  这一切香港人看了或许会不以为意。有时我感到香港人被
  “宠坏了”,许多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我眼中是非常值得
  欣赏的。
  幼儿园面试预备班
  有一天在电车上,我旁边的女士在打电话。我不是有意要听,
  但是距离那么近,声音那么大,我也只能听个仔细。她应该是
  开画廊的,在办儿童绘画班,当时她给一位家长打电话:
  “啊Ms. Lam 你好啊!我是××Workshop(工作坊)的
  ××,想问你小朋友最近的时间。哦, 他今年几岁了?我理解,
  现在三岁的小朋友应该很忙了。请问他都上什么兴趣班了?……
  哦,我理解,的确很忙。但是画画也很重要……(下省200 字)”
  我听得目瞪口呆。三岁的小朋友应该很忙了?
  无独有偶,之前我的一个同事请了下午假,理由是带两岁
  的双胞胎儿子去幼儿园面试。我甚觉稀奇,两岁去面试?他说:
  “我没有去幼儿园名校,已经很抵抗这个潮流了;只是我家附
  近的幼儿园要求面试,孩子家长要一起参加。”
  面试过后,学校只录取她的一个儿子,另一个要等下一轮
  面试再筛选。我很惊讶,连问了几个:“什么?什么?什么?”
  另一个同事说:“这不算什么稀奇。现在有许多为两岁孩
  子开办的面试班,专门训练他们三岁的时候去幼儿园面试。我
  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上这些面试班,要学习drama(戏剧表演),
  扮演一棵大树。”上面试班就是学习扮大树吗?原来里面的学
  问很深:扮大树扮得逼真起劲的话,就有机会被老师挑去当主角,
  将来就可去上名牌小学了。
  不成想,还有更疯狂的事情呢。不久前我回到北京出差,
  看到同样的教育方法早已在京城大行其道。一个姐姐的小孩出
  生半个月就给送入某国际“亲子班”,却被培训师告知:“你
  们来晚了!”旁边一个家长说:“小孩出生三天我们就送来了。”
  这个亲子班多是连坐都坐不稳的小婴儿,而且价格相当昂贵,
  这个姐姐两个月就花了两万块人民币,还表示要加大投资力度。
  如今,娃儿们恨不得在母腹中就开始了比拼和争夺。这个世界
  太可怕了。
  我问一个送孩子去“亲子班”的朋友,如果不让孩子参加,
  会有什么后果?她说:“我在乎他将来接触什么孩子。如果我
  不送他去预备班,就可能上不了好小学、好中学,然后……”
  可是,上不了又如何?上了“好学校”就等于成功接受教育吗?
  如果在“好学校”学到的只是竞争呢?如果渐渐丧失自我、丧
  失意义感怎么办呢?
  在电影《作死不离三兄弟》(Three Idiots)里,“病毒”
  教授(工程学院院长)一直以来都相信:“人生是一场赛跑,
  你必须快跑,否则就惨遭蹂躏。”我们中国人也有一句:“不
  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些说法看似很体贴,很有前瞻性,
  很有道理,但什么比赛才最在乎起跑线呢?人生又真的是一场
  赛跑吗?就算真是赛跑,究竟是长跑还是短跑?
  现在什么都讲求速成,轻看等待和忍耐,不仅个人成长如
  此,连面对身体病痛也一样。现今的药物大多讲求速效,偶尔
  头疼脑热,我们都不肯给身体一次休养生息的机会,却要第一
  时间吃药解决。我们现在都讨厌受苦,讨厌忍受,只想享乐,
  最好是及时行乐。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难怪许多青少年选择
  滥药——毒品,貌似可以立即解决问题,哪怕只是暂时的解脱
  和释放。虽然许多问题都需要长久的忍耐才能解决,但是谁愿
  意等待呢?
  “港孩”的十大特征
  “港孩”这个新提法的诞生,概括了香港一类小朋友的特征。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港孩”泛指“一些娇生惯养,自理能
  力低和抗逆力低的香港孩子。港孩是出生于20 世纪90 年代中
  后至21 世纪初,物质富裕,少子化社会下的中产家庭产物。因
  为自小受家人(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溺爱和
  家佣( 外籍家庭佣工) 全天候照顾,习惯接受小王子、小公主般
  的呵护和伺候,造成自理能力、情绪智商和抗逆力三者均低的‘三
  低’港孩。有小六学生不懂绑鞋带和洗头冲凉等,缺乏基本生
  活起居能力。情绪智商低和抗逆力低亦可能导致长大后遇上挫
  折时较易罹患情绪病,甚至自寻短见。”
  黄明乐所著《港孩》一书,亦总结出这类小朋友的十项特征:
  1. 外表早熟、心智迟熟
  2. 很喜欢玩,但无甚兴趣
  3. 对大部分事情最普遍的反应是没有反应
  4. 擅长“看见”,不擅“阅读”;擅长“收听”,从不“理解”
  5. 渴望被注意,但又没有面对群众的信心
  6. 什么都不在乎,不介怀不思考不要求,典型答案是:不
  知道
  7. 没有责任感、没有自理能力,同时也没什么好奇心和
  欲望
  8. 不珍惜学习,不向往长大,不怕闷,只怕辛苦
  9. 精于计算结果,毫不享受过程
  10. 本性善良,不食人间烟火,当然也未经任何苦楚及伤害
  恐怕不仅是“港孩”如此,很多内地家长,特别是家境越
  来越好的家长,也努力把孩子往“港孩”里培养。孩子是家长
  的镜子,我们究竟在培育怎样的孩子?我们在为他们营造怎样
  的现实?急功近利的教育,使得许多孩子的明天早已被安排好。
  他自觉必须追求成功,但是难免有一种无力感;更致命的,是
  意义感的缺失——当一切都由大人万无一失地安排好,他的存
  在、他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