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When no one notices
  当年仍未有人将我看在眼内,
  You saw me struggling
  您竟然发现我在挣扎。
  You could have passed but you did not
  您没有掉头擦身而过;
  Your thinking and your smiles
  您的心思, 您的微笑,
  Convinced me to excel
  让我确信成功有望。
  Your steadfast faith in me
  您对我坚定不移的信心,
  Compelled me to succeed
  成为我向着标竿前行的动力。
  And if by chance I didn’t
  即使我遭遇失败,
  You’d still be there for me
  您仍然与我并肩同行。
  It is so good to have
  能够遇上您,
  Someone like you
  是我一生的荣幸。
  (加拿大雕塑家Richard Kramer 写, Sookit 翻译)
  不再一味追求表现
  当表现成为一种迎合的手段,当表现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
  唯一标准,当表现与真正的内心断裂,表现便成了一场盛大而
  华丽的表演,那些灿烂和兴奋,只不过是一张张聪明、勤奋、
  才华、自信的面具。而探究那副面具之下究竟是什么,则是个
  勇敢者的游戏。
  社会和学校对于学生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势必会塑造出
  很多有着绝佳表现却生命枯燥的人。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
  单看学业成绩,我们的学生都是多才多艺,舞文弄墨、琴棋书画、
  上天入地……他们都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我们终究难
  以分辨,学习那些琴棋书画的动机,究竟是出于热爱,还是竞争,
  亦或是手段,是为了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
  与自己的内心和性情断裂失联,无论外在的表现多么出色,
  内里也是岌岌可危。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人的智能至
  少可以分为这八种: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
  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之
  后还有学者提出第九项智能,即存在智能。在我们过去的教育
  中,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在一些“名校”
  的课程安排上,更是格外注重数理化竞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我们生来平等却各有差异,不是所有学生都有着一
  样的智能。虽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学,空间智能、肢体运动
  智能和音乐智能也能得到一定的发挥,然而最不容易用“表现”
  来体现的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
  则基本停留在尚待开发的状态。一个人绝非拥有全部智能才算
  健康发展,可是,过度开发培育一项智能,忽视其他可能更为
  重要的智能,就一定是不健康的发展。
  一个学生可以在高中就自学完成大学的微积分或者分子生
  物学;他可以勤学苦练达致钢琴十级同时小提琴也技压群芳;
  他甚至可以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还是校游泳队的主力;他还可
  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他可以被保
  送至北大可以获得美国常春藤多所学校全额奖学金录取——然
  而,拥有了这些出众的表现,他依旧可能对自己一无所知!当
  他什么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恰恰更加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
  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人生有太多的难题,不是光靠逻辑和才
  华就可以解决。在人生面前,真正可以依靠的,再也不是那些
  灯光和面具。
  谁来告诉我,奋力卓越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何要害怕失败?
  我为什么如此年轻便感到“输不起”?我该如何面对挫折?我
  要如何面对死亡?我如何说“不”,该对什么说“不”? 我是谁?
  我活着是为什么?我可以为社会、世界、宇宙做些什么?我的
  梦想是什么?我这辈子的使命是什么?
  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之下,便是单一的榜样。人人都渴望成功,
  然而对成功的定义却千篇一律。已经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只会
  出于惯性而走下去,他可能身怀绝技,但是并无真正令他满足
  的用武之地。有的人可能已经走得无趣又辛苦,但是他不知道
  除了这条路,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有的人一开始就不想走上这
  条路,但是他没有任何探索和发展自己道路的机会,所以从小
  就被贴标签为“失败者”和“异类”,过着本不属于他的生活,
  失去了他本该有的精彩。
  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本该
  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和人生,然而现今的教育,却是磨灭这些独
  特和多元,通过“表现”的衡量,将我们裹挟到成功的康庄大
  道上。这种衡量出现得越来越早,不只在小学,不只在幼儿园,
  不只在母腹中,在受孕阶段,竞争已经开始。一切不能也不该
  被策划的,全都被精心地策划着。
  我们所盼望看到的教育,应该鼓励青少年追求真理、公义
  和智慧;给予他们空间去施展生命无限的潜能;助他们点燃人
  生的理想;提供接触社会和参与服务的机会从而认识苦难和不
  公,可以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激发他们探索宇宙奥
  秘的热情、好奇和探索精神;培育认识自己,珍惜他人,懂得
  自律和与人合作的未来领袖。我们要追求的,不是高高在上的
  卓越,而是有灵魂的卓越。
  全人教育,服务社会
  我曾经参观过香港的几所中学,其中两所基督教中学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香港,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超过
  半数都是由教会或者民间团体成立。其中一所学校的特色是生
  命教育。校长在介绍学校办学宗旨时提到,青少年的成长,包
  含三个方面:知识、品格和灵性。他还提到,一份“对于宇宙
  奥秘的赞叹”和“超越眼前问题的信仰眼光”尤为重要。那所
  学校隶属基督教中国布道会(中布会),而中布会的创办人是
  无私服务劳苦大众的计志文牧师。所以校长说:“我们学校的
  精神,就是无私的服务。”我听罢非常感动。反思我过去的思
  维,都是想着怎么让别人为我无私服务,我所接触的学校精神,
  似乎“教书”多过“育人”,对于“知识”的执着,要明显强
  于“品格”和“灵性”。校长还提到,他们学校希望恢复一种“师
  徒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究竟是“契约(contract)”的关系,
  还是“盟约(covenant)”的关系呢?校长说,他们坚信,师徒关系,
  是一份永恒且牢不可摧的“盟约”关系,而非受条件限制随时
  会改变的“契约”关系。
  在第二所学校参观的时候,令我更加惊叹不已。在这所学
  校为来宾预备的学校介绍光碟中,并没有出现每年学校有多少
  学生升入一流大学,多少学生拿到全优成绩,多少学生举办个
  人钢琴演奏会。它所强调且引以为豪的,恰恰是这所学校培养
  的学生,是如何关心社会,服务社会。而它的学业成绩,同样
  在香港众多学校中名列前茅。
  这所学校地处九龙一个相对贫穷的区域,然而这所中学的
  学生却多数来自较为富裕的中产家庭。正是因为如此,学校的
  社工老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关心邻居关心社区的情怀。他们响
  应“食物银行”组织的号召,将富余的食物集中起来,分享给
  有需要的穷人。根据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统计,香港很多连
  锁超市每天丢弃的水果、蔬菜、面包等食物,高达70% 是没有
  过期或腐烂的“可避免厨余”。全港超市每天丢弃约87 吨食物,
  其中三分之一尚可食用。为了不让拾荒者捡到其中未过期的面
  包,他们会在面包上淋上漂白水,宁愿浪费,也不愿捐给食物
  银行。学生通过食物回收再分配的活动,便看到这个表面光鲜
  的城市,在利益和贪婪的驱使下,充满着不公不义。学校社工
  不会让学生直接接触领食物的人,而是通过类似“食物银行”
  这样的中间人。因为他们相信,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同样重要。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学生亲身体验贫穷。在学校所处的街道附近,
  有许多露宿者。平时我们路过这些人,多是遮掩口鼻,目露鄙
  夷,从来没有思考过他们的感受如何?更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
  令他们无家可归?是他们懒?是他们蠢?是他们活该?在学校
  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也会像露宿者一样躺在天桥上或者立交桥
  下。他们要忍受行人的白眼和唾弃,他们亲身感受躺在大街上,
  在尾气和各种喧嚣中,人的灵魂究竟是怎样的。学校还会安排
  学生和一些露宿者交谈,使得他们认真思考,贫富悬殊的背后,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作为城市明天的领袖,他们又该从现在
  开始做些什么?
  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为智障人士的宿舍绘画壁画,因为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四面墙,如果可以色彩丰富些,心情也可能
  好些;他们将学校电脑室开放给学校附近的老年人上网,其中
  一位老人更是第一次给远在北美的孙子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
  们鼓励彼此服侍,定期组织学生去内地或境外参加短宣活动;
  他们走进残障人士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吃饭;他们学做幼师,
  按学生能力自己准备教具,每个人都有参与和贡献……我在这
  所学校看到了青年人应该有的活力和热情,感受到青年人应该
  有的责任和担当,更欣慰他们才是这个社会明天的希望。
  在我读书的年代,参加社会服务的机会实在太少。所有人
  都告诉我们:“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管。”而那时的视野
  也太过单一,每天的生存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
  所有的考试都服务于最终的高考。所以那时很多同学的人生梦
  想就是考上清华北大。那时很少有人会问:“考上之后呢?”
  所以,有人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之后,便突然发现人生价值和追
  求完全坍塌,似乎再也没有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然而也有
  人会描绘之后的人生梦想:抓好学分绩,找到好实习,拿下
  GRE,要么出国Ph.D,要么大公司里好福利。不过开始有些人
  会问:“那么,之后呢?梦想和目标,究竟有什么区别?”任何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一味关注自己,就越看不清自己;越
  是沉浸在自己的得失利益中,就越难以得到真正的平安和满足。
  如果大学可以重来
  在港大读书的头几个月,我内心非常复杂。一方面对一切
  都感到新鲜,另一方面很多感受都难以分辨。在夜阑人静难以
  入梦的时候,我总是不敢面对一个尖锐的问题:“放弃清华来
  港大,你是不是后悔了?”
  在港大读书于我而言不算难适应。在北京念中学时,许多
  课程都由美国老师授课,教材也是纯英文,所以来到港大后用
  英文沟通并不是挑战。我最不习惯的是课程的重复。第一年我
  在清华经管学院委培,主要跟随清华的培养方案选课程,念的
  大多是专业课,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会计学……
  没想到这些在北京学过的东西,来到港大后竟要再学一遍。能
  够在港大教书的势必是优秀的学者,然而优秀的学者不一定是
  优秀的教师。有些教师给人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上课很乏味。
  而且就考试的挑战来说,我觉得清华的更难。喜欢“脑力刺激”
  的我渐渐感到很没趣,甚至是窝囊。
  这份“吃亏”的感觉促使我在港大大一下学期进行了一项
  疯狂之举。我选择了最高限度的学分,并且在周一及周三晚上
  学习不计入学分的法语,再多配一门计算机系的基础课——尽
  管我很清楚自己毫无编程的头脑,不过纯粹想找一些刺激。结
  果一下子刺激太大。现在回头看,那时我真是太骄傲了。
  “后悔”的情绪逐渐占据了我的大脑。我更确定我不喜欢
  所学的专业,非常不喜欢。我后悔报错了志愿,没有在大一上
  学期改专业;我后悔下学期选了这么多课程折磨自己,出成绩
  后我就傻眼了,懊恼为何选择自己学不来的编程拉低GPA……
  那个学期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不愉快,令我觉得大学生活很
  失败。
  历史不可以假设,只可以借鉴。要是非要假设一下,如果
  一切可以重来,我会怎样安排大学生活?回答这个问题对过去
  没有什么意义,对于将来却事关重大!
  如果可以重来,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我一定不会违背
  兴趣选择商学院。我会选择新闻学院或文学院。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好好利用在清华那一年的时间。不过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苦读那么多年终于进入清华,后来又幸运
  地考上港大,心里早就憧憬香港的生活,兴奋有余,理智不足。
  就算还是读会计,我也可以提前了解香港具体的课程安排,借
  一些书籍来看看,这样我在安排自己的委培规划时,会更有方
  向性。那时我可以多选择通识类的基础课,学习其他学系的知
  识,或者更多去旁听,用心去了解自己。毕竟年轻的时间有限,
  自由美好的大学生活实在是人生的奢侈。
  如果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港大,因为来港大之后,我
  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都得以提升——这是经风雨长见识的好时机。如果可以重来,
  我想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同行,而不是一个人在路上。虽然
  一个人走得更快,但是只有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持久。我会
  更多与香港同学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而不是总在
  内地生里扎堆,刻意孤立自己。我还会经常找老师交流,他
  们的学问渊博,人生阅历丰富,但过去我和港大老师一对一
  的交流太少了。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更多参与香港的社会服务,主动地
  融入这个城市,而不是每次都标榜“对香港没归属感”。我
  会在服务中拓宽视野,认识社会的多元纷杂,并进入不同的
  群体之中,无论是老年人、年轻人、犯人、穷人、少数族裔……
  那时我的视野太窄了,只与读书人接触、去内地人居多的知
  识分子教会,想的都是象牙塔里的事情。那时我自以为知道
  了许多,但踏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不会和文化程度不高的房
  东打交道,容纳异己的容量很小,适应面也有限——原来我一
  无所知。
  我自认是悟性不低的孩子,很多事情都有“灵光一现”
  的感受,学习新事物往往非常快,但我缺乏坚韧和长性,又
  耐不住寂寞。曾经我以为这是所谓的“灵活性”,后来才发
  现这是我极大的限制。所以我应该多培养耐力和坚持,凡事
  开了头就尽量做到结束,不要虎头蛇尾。否则就像听营养师
  分析食谱,无论哪种食材都有特殊营养,结果什么都塞进肚
  子,听了和没听其实一样;但如果坚持食用有针对性疗效的
  食物,肯定比什么都浅尝辄止要好。在大学许多事情都值得
  做,但只要我坚持做几件格外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就很难
  能可贵了。
  在大二上学期开学之前,我得知一批清华同学作为交换生
  将要来香港各大学,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组织一个“清华
  交换生协会”,无论是方便信息交流还是组织迎新活动,不都
  可以很精彩吗?事不宜迟,在一位清华计算机系同学的帮助下,
  我们很快要来了交换生的联络名单。他更是建立了一个网上
  讨论群,发布各种来港须知和香港生活小秘方:比如香港的交
  通是怎样的、八达通是什么、如何致电回国最划算、学分的转
  换、香港的饮食……后来那位同学还编写了一本《清华交换生
  FAQ》,放在他的wiki 页面内。他们一行近50 人来港后, 我
  们组织了很多活动:在一个夜晚租下一艘游艇,一起吃烧烤、
  看迪士尼烟花;我们也在平安夜包下了一辆电车,从西环到铜
  锣湾,一路点着蜡烛歌唱……这些回忆真美好,不过今天回想
  仍有遗憾。每年来香港的交换生为数不少,但我当时没有想过
  把这件事“可持续”地做下去,轰轰烈烈搞一次,那么下次呢?
  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经验没有及时记录,日后不能传给同样有需
  要的人,而当年“清华交换生协会”的会员,回到清华后渐渐
  失去联系。时隔多年,我发过一次群邮,询问大家的下落,绝
  大多数人如今在美国,但是彼此的联系也是零零星星。那时我
  也没有想过如何深层次地丰富交换生的体验,除了游览和饮食,
  其实还可以有更多文化交流,借此建立联结关系,无论是交换
  生之间的联结、京港学生的联结、京港城市的联结,还是两种
  文化的联结。又或者,我们可以更多地组织一些促进社会改变
  的服务项目和活动,身处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地方,我们可以
  尝试为了提升机会公平而做些什么;也可以一起去东南亚或者
  其他贫困落后地区开展一些服务计划……
  我在大学犯了不少人生错误,经历过挫败,有些想来相当
  遗憾,但也学会了感恩。过去的我,担心太多,信心太少;浮
  躁太多,沉淀太少;目标太多,梦想太少。如果可以重来,我
  会更多思考关于“梦想”的事。社会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追
  求速成。但越是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我越要敢于想象另类的
  未来,而成为“另类”的关键,就是我一生的核心价值。我忆
  起小学书法老师说过的话:“市面上有一些书叫做《三十天速
  成硬笔书法》,我劝你们不要买。因为有些事情,是永远无法
  速成的。”
  是的,我曾经非常痛悔,接纳不了自己,只想逃避,过去
  我是写不出以上文字的;但是今天蓦然回首,我没有后悔,虽
  然遗憾,却更加感恩——那就是我啊,青涩也好,狂妄也罢,
  都是我的足迹。我愿把失败中的一部分掏心挖肺般抖出来,告
  诉学弟学妹们:我有过成功,也有许多失败,唯愿这些失败经
  验成为你我的借鉴!
  有灵魂的卓越
  2012 年10 月30 日,我回到香港大学,在黄丽松讲堂听一
  个名为“有灵魂的卓越:你应该从教育中获得什么”(Excellence
  With a Soul: What Should You Get Out of Your Education)的“共
  同核心(Common Core)”课程。讲员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
  教授Harry Lewis, 在他的得意门生中,有两位格外出名:比尔•盖
  茨和扎克伯格。他曾在2006 年出版过一本书:《失去灵魂的卓
  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
  在一个小时的讲座中,关于“为什么上大学”,他谈及了
  四个重点:
  1. Not to learn stuff, but to learn to learn stuff.
  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学会学习。
  2. Not to learn the answers, but to learn to ask the
  questions.
  不是为了知道答案,而是为了学会问问题。
  3. Not to become learned, but to acquire the spirit of
  learning.
  不是为了变得有学问,而是为了获取学习的精神。
  4. Not for what you will remember, but for what you will
  become.
  不是为了你将会记住什么,而是为了你将要成为什么。
  在谈及“学习的精神”时,他提到了诸多方面,比如批判性
  思维、思想和言语的自由、观察力、中立而多元的视角、
  严谨的思维等。他还特别强调:“The Spirit fo Learning is
  Moral.”( 学习的精神是道德性的) 在谈及“你将要成为什么”
  的时候,他使用的四个关键词是:“Character(品格),Honor(荣
  誉),Dignity(尊严),Courage(勇气)。”听到这里,我想
  到了哈佛大学2012 年春季的学生集体作弊丑闻。这是哈佛有史
  以来最大规模的作弊案,涉及学生多达125 名!究竟是什么使
  得这些骄子竟然无视诚信的重要?在Harry 教授讲座最后的私
  下交流时间,有人问了他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回答。
  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为何使用‘灵魂’这个词?为什么
  不是Character(品格)或者Integrity(诚信)?”他的回答很
  简短:“不仅是‘品格’或‘诚信’,只有‘灵魂’才能表达。”
  什么是有灵魂的卓越,为什么要追求有灵魂的卓越?这些
  问题不是只有哈佛大学的教授才能解答或给出最全面的答案。
  任何对于教育认真的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教
  育的真谛?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究竟应该
  做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__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