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家庭会议定大事

 

  什么事情要在家庭会议上讨论?
  家庭会议有特定的流程吗?
  孩子不会开会怎么办?
  让孩子的话有分量
  好像现在开家庭会议的很多,至于会不会开则另当别论。有些父母把家庭会议当成是解决问题和争端的机会,而不是预防和共同商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制订行动计划。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出现问题和争端,家庭会议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家庭会议和孩子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孩子们提出的稍微“重头”的要求。另外,涉及全体人员时间安排的事项、家长工作上的变动也可以在会议上发布消息。我们家的家庭会议内容比较多地集中在兴趣班的选择上。
  有规律的家庭会议可以给所有人发言和排除郁结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提醒父母的是,一定要学会在孩子发言的时候认真倾听,不打岔。
  对孩子来说,家庭会议的好处之一是让他们从小觉得自己的话有分量,可以尝试着发表自己的言论,练习怎样更好地进行表达。
  有些级别不高的事项,比如周末去哪里玩,下一次过生日时做什么口味的蛋糕,明年到哪一个已经去过的温泉,可以一人一票,由票数决定行程。在一些涉及家庭成员间的重大选择和决定时,父母可以主张更多的票权,比如一票算两票。毕竟孩子对成人的世界了解不够多。
  忍到孩子说完再发言
  最近的一次家庭会议,我们讨论了春节的安排。大家真的是在出谋划策,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趣味。我事先跟儿子做过沟通,当然跟妻子的沟通更早,双方要先取得一致意见。然后请儿子在家庭会议上做提案。这阶段的妹妹,基本上是一个很好的质疑方—她总是要跟哥哥唱反调,那就让她去唱吧。你别说,有时候孩子们的说法值得我们再去思考方案的可行性。
  儿子的表达没有我们想得那样清晰,也不一定按照我们的顺序去说,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忍住,等待孩子按他的思路述说完毕。最好是他能问:“爸爸妈妈还有什么补充?”如果不问,我们可以举手发言,提醒他是否还有没说完的。到了这个流程点,父母完全可以做出明确的提示。
  家庭会议也是了解家庭成员想法与兴趣的合适场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当下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鼓励他们在一定的场合说出来,也比较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想法。这可不是套取情报,民主也需要集中。更多的信息也有助于帮我们做出对孩子有利的决定。
  我经常给其他的小朋友讲读故事,比较善于跟孩子互动,也知道怎样的表达更能引发孩子参与讨论。比如在家庭会议中,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如果……,怎么办?”这样的问句能够引导孩子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对方的角色去思考。
  孩子参与的家庭会议大方向应该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这样的会议意在给他们提供表达的空间,帮助他们学会讨论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不过,我们也有教训。
  不总是成功的大会
  那是一次例行的关于周末安排的家庭会议。
  “周末我们去儿童中心玩吧?”妻子率先亮出了方向,孩子们也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开始讨论去玩耍之前各自要完成的工作。忽然妻子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愿意去哪里玩啊?”大伙儿正在攻第一个栏呢,一下子就又退回起跑线上了。儿子说要去雕塑公园,女儿说去爬山。这样的流程就比较容易造成混乱,而且,弄得我也不知道妻子到底想带着孩子们去哪里。
  从妻子后来进行的说服工作来看,她还是想去儿童中心附近的儿童用品市场给孩子们买些袜子。于是乎,妻子费了很多口舌,并加上让每个孩子各自选一个玩具的特权才“贿选”成功,继续去最早提出的目的地。
  我事后跟妻子聊过,她当时突然觉得自己专权了,想回头弥补一下。有时候,妈妈们的思维有些跳跃,其实她心里早已经有完整的想法了,只是没有把这些想法率先说出来,让家庭成员们知道。
  如果家庭会议无法达成一致怎么办?
  就会议议题的重要性和孩子参与的难易程度,小议题我们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比如,2013年的元旦,儿子依旧想住在温泉度假村,而我们觉得小姨临产期就是那几天,建议不要在外住宿,早点去,泡上一整天就回来。妈妈和我给他说明了详细原因,尤其是抓住妹妹特别想看到新生婴儿的心理,在意见表达时针对这点做了几次强调,瓦解了兄妹同盟,第二次投票时,妹妹站在了我们这一边。当时,儿子有些气馁,但也就那一刻—毕竟自己主导的意见被否定,人人都会情绪低落。但是我们马上转到下一个话题:要不要邀请儿子的好朋友一起泡温泉,儿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情绪也很快饱满起来。
  如果一些较为重大的议题,比如寒暑假安排、红包的保存方法等存在争议而无法达成一致时,我的建议是,先沟通和说服,争取子女的合作。同时鼓励孩子用沟通和说服的方法,争取我们的同意。如果还是不统一,除非结果可以预见不足,或者给家庭成员带来损失,需要父母亮出否决权,否则,不妨将孩子的诉求分步骤,告诉孩子:“如果……,我们就……”
  执行不力怎么办?
  家庭会议之后,如果成员违反决议怎么办?
  我们早期的家庭会议大多为某事达成一致,没有惩罚条款,但后来每个人都有过违反决议的情况。比如我利用周五晚上的时间在QQ群里给大家做阅读讲座,违背了“movie day 所有家庭成员要一起看电影”的决议。儿子是那种通情达理的人,他先是延迟放电影的时间,等待我的讲座结束,但那就要到21∶30分了,再说,看一部电影最少90分钟,太晚了会影响休息的。我强烈要求他们提前开始。
  因为安排了数次这样的公益阅读讲座,儿子、女儿和妻子对我意见很大。在一次家庭会议上,我提出将movie day的时间改到周六晚上,并且说服大家试行了两周,效果并不好。于是,我们又改回到周五晚上,同时规定了如果我再缺席movie day的话,必须为每个家庭成员做一件事的责任条款。
  开会的典范——《动物远征队》
  有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儿童小说—《动物远征队》,也给我们展现了召开会议商讨问题、形成决议、讨论分工、选定领导人的完整过程。
  十多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和池塘即将被人类砍伐、填平,何去何从?动物中相对较强的大獾提议召开动物大会,并且取得了狐狸、猫头鹰的支持。大家在会议上讨论了各种方法,最后同意搬迁。有了搬迁的目标后,接着讨论了路线、时间等关键问题,最后推选狐狸当队长,大獾负责后勤,猫头鹰负责侦察,其他数量多的动物,如田鼠、兔子等也选出自己的小队长。
  其后的远征中,动物们积极、严格执行会议决定,最终克服种种困难,胜利到达新居住地。
  《动物远征队》(英)柯林•丹著,(英)杰奎琳•泰特莫绘,范晓星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版。
  对于达成一致后的某个决议,大家可以采用相互提醒的方式在过程中督促,而不是等到结果出现后再监督。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监督他人是学龄前孩子比较乐意做的事情,更是女孩子乐意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达成的看书、写字保护眼睛的几个决定,就形成了哥哥叮嘱妹妹、妹妹监督哥哥的大好局面。哥哥有时候还会渎职,妹妹是严格执行公务,我和妻子经常笑谈,女儿将来当个纪检干部肯定称职。
  想让决议更好地实施下去,比较好的方法是随着孩子参与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在家庭会议达成协议的同时讨论违反决议时个人应负之责任,或规定应承担之后果。借着规定之约束,既可以避免成员破坏协议,也可作为违反者的处理依据。虽然这可能给家庭成员带来一些负面情绪,但却可以帮助子女养成负责任的态度。
  Tips:讨论请从平日始
  会议讨论对于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很有帮助。父母要顺应孩子成长的需要,要给孩子当当“学生”,做个“弟子”,偶尔要示弱一下,不要总是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得井井有条,要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和“做主”的机会。
  玩过家家、下围棋、上英语课、跳绳、发明新游戏的时候,请孩子介绍玩法,孩子都会很认真地准备。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跟孩子讨论各种问题,哪怕已经是我们既定的计划,也可以和盘托出,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听听他们赞同和反对的说法。这是锻炼他们大脑和语言能力的一个良好机会。
  循序渐进
  儿子有了寒假后,他会给自己大致列一个计划,跟我们商量,我们多少会加码,比如今年我找了十多份一年级的数学试卷,请他隔一天做一份。他觉得多,没必要。我就跟他讲温故知新的故事,鼓励他做一张试试。因为类似的卷子他在学校里做过,他说需要40分钟做完,我提出说你要是30分钟内做完就很厉害,结果他用了不到20分钟就做完了。我们都夸他,他也信心倍增。因为用时不多,没有耽误他玩的时间,此后他几次做卷子都很主动、很轻松。
  除了数学,我还在作文上加码:选了一套沈惠芳老师的《来玩写作的游戏》,隔天跟他一起做书中的作文游戏。因为确实是游戏,所以他做起来也没有抵触心理。而且,我采取了和他一起做的方式(也就多买一套书),这符合孩子的比试心理,惹得妹妹眼热,表示等她大了也要跟我一起做游戏。
  不能一味迁就
  跟孩子讨论问题不要一味迁就,对有些和孩子的希望相反的规则要提前告诉孩子,解释清楚原因,这是在教导孩子。如果过程和结果不是那么危险,在时间和财务上也不是多浪费,不妨让孩子去尝试一下。
  在孩子没有明确自我认识的情况下,我们要将一些事情的目标或标准一步到位传递准确。
  儿子寒假作业中有一项“阅读小报”,儿子的计划是两天做完,我也没有和他达成统一的意见。等他做完给我看的时候,我发现完全是摘抄。我就跟儿子讨论这件事,从“小报”是什么,你的小报和其他同学的小报会有什么不同开始,很快达成一致:儿子的“阅读小报”更名为“阅读中报”,因为“中”是他名字里的字;既要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也要介绍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介绍这个作者……讨论到他辛苦完成的“摘抄”,他表现出委屈的样子。我不明就里,就直接问他原因,回答说是费劲缩写、改编,抄写了满满一张纸,辛苦白费了。我安慰和鼓励他,让他明白,这样摘抄虽然可以让别人看到你所介绍的书的一些文字,但如果能用你自己的阅读感受去感染大家会更好。
  晚上妻子回家,我跟她说了此事。她告诉我,是她跟儿子谈论过阅读小报做做摘抄就好,找到喜欢的书里的好词好句。一听到好词好句,我就火大—哪些词好,哪些句好,哪些词又不好,哪些句又不好呢?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在文章中发挥着作用,我们能割裂它们吗?
  原来源头在这里。
  第一个假期,儿子的作业计划是平均主义,每天计划用半小时做作业。他本身是个玩心重的孩子,最后快开学了,还有作业没完成,用了一天的时间去追。第二个假期,不用我们提醒,儿子就尽快地完成了寒假作业本上的内容,只剩下一篇阅读小报、一章数学题留待春节后完成。我们的观点是春节那几天没必要让孩子做作业,就跟我们大人一样,那几天只要吃喝玩乐就好。但是,要想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孩子们所说的玩,就得先完成必须要做的作业。
  与之匹配的是,在讨论中孩子主张和坚持的动议,我们可以设定门槛。比如,孩子们说爬山的路上去麦当劳买食物带上山野餐,我们会“大方”地同意,然后提出请他们自己对着话筒订餐的要求;或者说去吃西餐,我们就请他们自己点餐。这样做也是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这些成人所为孩子们理应了解,也要有锻炼的机会。小小的事情,就让他们独自完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