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本章要讲的是王阳明17岁至34岁之间,大概十七年时间里面的言行记录。
  在这一阶段中,王阳明锐气过剩,好多方面还显得不是很成熟。期间他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探讨了很多学问上的疑问,还按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有辗转反侧中寻找自己理想的烦闷,也曾为了宋儒格物的学说走上科举官场,还为了修养神仙养生之术创建阳明洞。为了探究六韬三义的深奥内涵萌生攘夷的策略,也曾有改饶舌谐谑的性格为严谨寡默,也曾有志于词章诵唱的圣学实践,也曾万念俱灰打算遁世修行。
  尽管如此,王阳明还是在孝亲的传统理念的召唤下,回归俗界,如若不是忠君孝亲这一人生理念的支撑,估计他很早就成了方外之人了吧!
  王阳明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变迁。尽管他一生中的起起落落不在少数,但是十七年的时间里,如此频繁往复,让人不得不认为,这是王阳明一生中的志向动摇时代。
  新婚夜出游忘洞房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王阳明17岁。他返回故乡余姚,然后取道前往江西,暂住在亲戚家中。这一年七月,他从洪都迎娶新娘诸氏。
  这位夫人是江西省布政司参议诸养和家的千金小姐。王阳明当时就暂住在这位准岳父家里。古人都讲究30岁儿孙满堂,这在如今看来的确是有点早婚的嫌疑。但是当时的风俗的确如此,更别说这位诸养和还是王阳明的表舅呢!这么说来,他们还是近亲结婚,这在当今社会更是大家所忌讳、所要避免的。
  大家忙忙碌碌地准备好一切,也就到了王阳明和这位诸表妹的婚礼合卺良缘的吉日。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等待两位新人拜天地入洞房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大家找遍了府宅里里外外所有角落,就是找不到王阳明的踪影。
  诸准岳父马上派人到外面去找。原来大婚那日早上王阳明出门逛街,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许旌阳的铁柱宫。这许旌阳何许人也?许旌阳就是道教著名人物许逊(239-374),是东晋时代的名道,也是江西南昌人。他因出任过旌阳县令,后人就以旌阳称呼他,也叫做许真君。这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被奉为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而铁柱宫是道观的说法,如同佛教的寺庙,都是房舍,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话说王阳明到了铁柱宫,在殿侧遇到一个老道,“庞眉皓首,盘膝静坐”。王阳明对着道士行礼后,尊敬地问道:“道士,你为什么在此处打坐呢?”
  道士答道:“我原本是四川人,本是到此地访朋问友,故而到得此处宝地!”
  王阳明便问道士姓甚名谁,道士对答:“我从小离家求道,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原名了。世人看见我经常静坐念道,于是大家都将我称作是无为道人。”
  王阳明观其精神矍铄苍劲,谈吐声若洪钟,认为眼前的无为道人必是得道高人。于是他再次行礼,与他继续探讨神仙养生之术的具体内容。
  无为道人回答道:“养生的秘诀独在静一字耳。老子好清净,庄子崇爱逍遥,只有清净后才能达到逍遥的状态。”
  随后,无为道人还向王阳明传授了成道的秘诀。所谓的仙家养生的方法,指的就是道家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呼吸法,如避榖咽霞呼吸法等。
  闻知此后,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道家的精髓就在于闭目静坐,如枯槁木桩一般笔挺,不避晨昏,废寝忘食。
  而与此同时,诸养和派来寻找王阳明的人正翻天覆地地寻找新郎官的下落,谁能想得到他居然跑到道观去和道人切磋养生之术了呢?
  就这样直到第二日天明,寻找的人才找到铁柱宫。没有办法,王阳明不能和无为道人继续深入地探讨下去了。王阳明再看此时的无为道人,他一如昨日初见模样,纹丝不动地静坐在那里,没有丝毫的改变。
  找他的人催促王阳明赶紧回去成亲,王阳明依依不舍地与无为道人告别。无为道人只说了四个字:“珍重!珍重!”
  王阳明性格豪迈跌宕前已所述,不受陈规旧制的钳制到如今丝毫没有改变。日本的尾崎愚明曾对人说起这个故事,原话大致如下:
  王阳明先生17岁迎娶夫人诸氏,结婚洞房花烛夜却不在家。新婚燕尔花烛摇曳,但是婚礼却不能如期举行。诸养和公派人多方寻找,搜寻其踪迹,一直追查到深山之中,却发现他正和一老道相谈正酣。而王阳明却对此解释道:昨天晚上我正准备回家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一位得道神僧。如此机缘巧合定是苍天注定,我们便聊人生,谈论人生最美好的佳境。我们将身外所有之事都抛至九霄云外了,专心致志地交流,故而忘却返回时间。每当我想起王阳明先生这个事情的时候,总会觉得无比地钦佩!
  诚然如此,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做某一件事情,而能够超越尘俗的繁琐羁绊,是何等愉快的事情!普通人合卺大喜的晚上,绝大多数都纵情于风流快活,其他事情都能一概忽略对待。王阳明先生却居然忙里偷闲,丢下一切跑出家门,到道观里与道士论仙。
  不拘礼法的束缚,是王阳明先生独特的品质。我也多次说起王阳明新婚夜访仙问道的故事,到了后来,自己结婚的时候,也打算在新婚之夜效仿王阳明先生,但还是在最后走回家门,自然就不能体味到王阳明先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那无上愉快的心境了。
  如此看来,也只有王阳明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不走寻常路啊!
  书法精进
  诸养和的家里储存了很多纸张。王阳明在洪都的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取来纸笔练习书法。等他从这里返回余姚的时候,其家人才发现好几筐子的纸张都被王阳明使用一空。
  王阳明的书法自然也是大有精进。后来王阳明对自己的弟子们说起自己练习书法时候的情形,他如是说道:“我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是按照古人的书法临摹的。但是我并不止于观照着古人的字帖,单单从字形上追求形似。每次我下笔的时候,都要仔细琢磨,轻易不敢胡乱就落笔。凝神屏息,平静心情,在心里考虑这个字如何写最好。时间久了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原来王阳明在阅读程颐遗书的时候,读到“吾做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时,暗暗对这位前辈的话表示认同。他说:“从这些事情上我就顿悟到,古人随时随事都善于潜心去学习,只要他的心获得昭示,他写的字随之也有了精气神!”
  听到此论者无不表示信服。后世的学者们在讲到学习方法的时候,经常会引用王阳明的这个故事。在日本,王阳明的字帖和书法广泛流传,他的字豪宕横逸,字如其人。
  古人有云:“写字就是写心。”
  对此,我非常赞同。
  练习词章
  第二年王阳明18岁,偕夫人归还余姚府,途中在抵达广信府下面的上饶县时,拜访了当时的儒学大家娄谅先生。
  娄谅字一斋,生于1422年,卒于1491年,是明初理学家吴与弼先生的高徒,对朱子学和心学颇有领悟。这次两人间的结识是王阳明迈进儒学领域的标志性事件。两人在交谈中,娄谅向王阳明说及宋儒“格物致知”的精义,还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的道理。
  王阳明对此表示完全赞同。接下来他以此为契机,发愤图强,以成为圣贤为毕生的最高理想。
  但是王阳明返回余姚后,很快又恢复了舞文弄墨的志趣,和周围的文人墨客迎来送往,以喝酒对诗为乐。从王阳明的传记来判断,这正是他“耽爱词章”的时期。
  尽管如此,当时的记载是否可信至今仍存有疑处,但是王阳明纵横捭阖的诗文创作的豪情却是生动逼真至极。另外,他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式的诗文创作其实也是他发表一己之见的重要手段。此时他的文藻修炼水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超越的。
  王阳明的诗文,在中年时代以前,注意辞藻的修饰和选择,对句式和选字亦颇多讲究。到了中年之后,文章开始关注通顺和达意,因而多为后人所效仿和赞赏。喜欢其中年以前文章的人,大多为其兴味盎然的理致情趣所吸引,这是他晚年作品中所没有的特征。
  世界上估计再没有人,像王阳明先生那般沉迷于文章的写作和辞藻的锤炼了吧!作为中国明朝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之一,王阳明的文风流畅明快,一点都没有停滞不通顺的情况,而且文字富于变化,豪迈跌宕,真是十分了得!
  这一点也许是得益于他对苏东坡文章的喜欢吧!
  变谐谑为严谨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一年,到了弘治五年(1492)。就在王阳明回到余姚不久,他的祖父王伦就去世了。龙山公王华居丧返乡。丧事完毕,龙山公王华就命令王阳明和父亲的堂弟,即王阳明的堂叔王冕、王阶、王宫,及姑父王牧一起准备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于是他们常常在一起研究经义。
  王阳明白天和长辈们一起为了准备考试而钻研学问,到了晚上则将祖父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物整理归类,经常一读就忘了时辰,回过神来一看,已经是深更半夜。
  长辈们将这些看在眼里,被王阳明的学问和写文章的本事而惊叹得不得了。他们赞叹王阳明的状态是“已游心举业之外”,说道:“王阳明你这般努力准备考试,我们哪里能超得过你呀!”
  王阳明平日谐谑豪放,给人的印象向来是嬉笑怒骂、光明磊落、简单率真,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他有点不走寻常路的意思。
  大家第二天再见面,突然发现这个孩子一夜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见王阳明正襟危坐,除了探讨学问,一句玩笑的话也不多说。平日里喜欢饶舌搞笑的孩子突然严谨沉默,这么一弄,大家都觉得有点意思,还有人为此暗自发笑。
  但此时的王阳明不苟言笑,正色回敬质疑的长辈们道:“我过去放任不羁,如今知道自己错了。活了50岁的春秋时期卫国人蘧瑗(字伯玉)49岁才知道自己的过失。我现在还不到20岁,悔过自新还不晚吧!”
  自从这件事以后,其他四人也都竞相收敛,注意个人修为。而王阳明这严谨默然、正襟危坐的作风也一直得到保持,自始至终都没有再发生改变。在后来的时日里,天下的精英豪杰们,争先恐后地从中国的四面八方仰慕拜访,估计也都为王阳明先生的沉静阔达的气概所感动吧。
  这一年(1492),王阳明祖父竹轩公王伦卒于北京。父亲龙山公王华居丧扶灵柩返回故乡。就在这一年秋天,王阳明第一次参加浙江省的乡试,与后来的忠烈王孙燧、尚书胡世宁共同中了同榜的举人,这在当时一度被传为美谈。
  二十七年之后,在剿灭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胡世宁挺身而出揭发其罪行,孙燧则被奸细所出卖杀身成仁。这已是后话了。
  随后在王阳明的带领下,明军平定叛乱,世人都将这段故事称作奇谭。
  潜心学问,第一次落榜
  1492年,王阳明为了领悟宋代儒学的“格物致知”的精髓,跟随父亲龙山公王华返回北京侍读,想方设法地搜寻朱子著述的遗留存阙,并打算就此发愤研究。
  一日,他读到程伊川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便陷入了沉思。众所周知,程伊川即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今属河南省)人,后世称其为伊川先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当然也是“格物致知”思想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在龙山公王华居住的府邸中,种植了大量的竹子,王阳明便每日对着竹子发呆。时日久了,他就命人拿来竹子,将竹子斫开察看其内部究竟,然后思考里面的道理。尽管王阳明废寝忘食,消耗了很多的精力,但是仍未能想通圣贤书上所写的道理。王阳明在内火外忧的多方焦虑下,终于病倒了。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逸话所出之处。
  格物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向来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的王阳明不得不面对自己悟道不出的失败场面。原本他是一心要做圣贤的,但是第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的确给他不小的打击。王阳明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古以来圣贤被开始区分后,与此同时就应运而生了如何作辞章的学问。”于是他决定重新返回到文学报国的道路上去。
  通过格物这件事,可以知道,王阳明此时对性理学还只是知其皮毛,尚涉入不深。他只知道程伊川的著述而没了解到程伊川儒学的精要,而且简单地通过对竹子来格物求知,实在是有些形而上学的味道。这样怎么会格出真正的理呢?
  朱子学派的人经常拿这个例子来指责王阳明的浅薄,然而进一步想,也正是他对程伊川学说的质疑与不解,才有了后来王阳明“心即理、心理合一”核心学说的横空出世。当然了,王阳明在当时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
  第二年春,已经22岁的王阳明参加三年一度的全国性会试。这次他是信心满满,要当状元的。但是王阳明却意外地落榜了。
  王阳明的好朋友们都跑来安慰他。当时的宰相李西涯、韩东阳鼓励他参加下一届的考试,说道:“你今年意外落第,没有关系,你文采出众拔萃,来年金榜高中,在文坛上叱咤风云是迟早的事情。莫不如你先试着做一个《来科状元赋》吧?”
  大家原本就是一玩笑话,没想到王阳明听完,立刻就一丝不苟地应对了一篇。
  在场的人见状,莫不惊讶:“天才!天才!”
  当然,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此话一点不假,知道了这件事,很多嫉妒王阳明的人私底下都议论道:“这小子绝对中不了榜,眼中太自大无人了!”
  第二次落榜的态度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三年,又到了会试的关键时刻。“果为忌者所抑”——由于那些嫉妒王阳明才华的人做了手脚,暗中打压,王阳明又名落孙山了。与王阳明一起落榜的,还有他的几个好朋友。
  好朋友们知道了落榜的消息后,唉声叹气,叫苦不迭。王阳明看到这个情形,还跑过去安慰人家,说:“世人都认为考试落榜是羞耻的,但是我觉得,由于考试的落榜自己动摇心性和气节,丧失勇气才是最可耻的呢!”
  有识之士听了王阳明的这番话,都为他的高深见解而感到钦佩。
  会试的二度落榜已成定局难以挽回,王阳明就自己回到老家余姚。回到家乡以后,王阳明经常出入龙泉山寺庙,与周围的文友们吟诗作对。不久他就在龙泉山寺庙组建了诗社,取名为龙泉诗社。
  在诗社里,王阳明他们纵情诗词,耽爱山川,极尽风雅之能事。后来,一位叫做魏瀚的也加入进来。魏瀚早年是曾做过官的,并“以雄才自放”,待人接物豪放热情,后来厌倦功名,归隐山林。
  王阳明和魏瀚虽然年龄有些悬殊,但是脾气倒是相投,两个好朋友一起登山观高,一起对弈联诗。王阳明自幼文思敏捷,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联诗时佳句频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