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苦难中你还能有多少爱,决定于使命感是否苏醒。唤醒了使命感,苦难就不算什么了。只有缺乏使命感的人,才会对苦难冷漠。唤醒使命感,拥抱苦难,爱就会发芽,苦难中亦会降临温馨和豪情。它
  爱心,感情办事or理性办事而且将成
  “在感情面前,你还会保持理智吗?”这是我在演讲中问听众的一个问题。
  我观察台下所有人的反应。发现一部分年长的人会心地笑着回答:“能”;还有一部分人,动动眼珠,眼睛向上看着,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另外一些人,大多是年轻人,茫然且慌张地看着我,似乎急于听我的后话。
  我没有立刻解答,而是先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苏联电影中的情节:“在
  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游击队员押着41个德国俘虏在
  行走。一阵骚乱,双方打了起来。战斗很激烈,伤亡都很大。最
  后,只剩下了一个女游击队员和一个德国俘虏。游击队员枪口对
  着德国俘虏。俘虏高举着双手。
  俘虏说:“你如果打死我,一个人如何生存?我可以帮助
  你。”
  游击队员看看周围,觉得有理。她用枪押着俘虏,砍柴割草,搭了两个窝棚。晚上他们睡在两个窝棚里。女游击队员不敢睡实,身边放着枪。感情面前,你还会保持理智吗?”这是我在演讲中问听
  众的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虏表现得越来越真诚,人性的东西越来
  越多。女游击队员渐渐放松了警惕。再进一步,互相信任;再进一
  步,产生爱慕;再进一步,相拥相吻;再进一步,搬到一个窝棚里;再进一步,相依为命。个问题。
  我就在两个人彼此放下戒备在一起后,一天,海上出现了一只
  船。俘虏看到这是一只德国军舰,他疯狂地向海边跑去,脱下衣
  服挥舞着,让军舰靠岸。观察台下所有人的反应。发现一部分年长的人会女女游击队员愣愣地看着。突然,她醒过神来,奔跑着去找她的枪,神色慌张,情绪复杂。她找到了她的枪,把子弹推上膛,举起枪瞄准俘虏。游击队
  愣她放下了枪。她看见俘虏仍在使劲摇晃衣服,又举起枪。
  她又放下枪。她看见俘虏仍在摇,又举起枪。
  她又放下枪。俘虏仍在摇,军舰也在靠近……她又举起枪……
  终于,枪响了,第41个俘虏倒下了。愣
  信号消失,军舰由大变小,离去。地
  看在这个故事中,感情和理智属于极端的两极。在与外界隔断联系的海岛上,敌对的双方可以相爱,感情完全可以战胜理智。当这个海岛通过一艘德国军舰与外界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俘虏去召唤这艘军舰靠岸的时候,游击队员清醒了,认清了相爱的人是敌人这一事实。此时理智又战胜了感情,于是举枪射击。着。
  这个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它让我们看到,按感情办事还是按理智办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条件具备时转化成按理智办事,条件变化后又转化成按感情办事,条件再变化又转化成按理智办事了。关键在于条件。
  突同时,这个故事对人的本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挖掘得非常深。它启发我们,在对敌斗争中,我们一定要按理智办事,绝不能感情用事。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意场上,也一定要按理智办事,绝不能对对手掉轻心。我们对朋友的爱,对同事的爱,对生意伙伴的爱,对恋人的爱,对一般女人的爱,对一般男人的爱,都要与理智、与社会规则、生意规则、做人规则等统一起来。
  然这样的爱,才是社会能够容纳的爱,才是能够长久的爱,才是康的爱,才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爱。超出理智的爱,把爱的对方据为己有,或者不能爱就转为恨,甚至报复对方,疯狂地惨无人道地为爱扫除障碍,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
  然而,很多时候,人都容易感情用事。如果说理智是一个保姆的话,那么感情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如果说理智是一张网的话,那么感情就像是一条想挣破网的鱼。事实证明,不管感情多么鲜活,多么强烈,最终都要受到理智的制约,否则感情就会建立在一个空中楼阁中,岌岌可危。
  我们只能把感情放进理智的网里,没有别的选择。爱情是这样,亲情是这样,友情也是这样。任由爱或恨的感情奔放,信马由缰,就会打破生活的平衡,造成不可收拾的损失。
  爱情至上,但也必须保持理智,不能伤害他人。私奔的爱情、跳楼的爱情、逼迫对方的爱情……似乎伟大,实则很愚蠢。
  回头想想台下所有人不同的表情。年长的人为何会坚定地回答能够控制住感情,这是因为他们走过了年少轻狂和感情用事的人生阶段,岁月已经将他们磨砺得能够判断理智与感情天平两端的重量,他们不会再莽撞行事,会把控好感情的那扇门。
  在一定程度上,感情用事代表着牺牲一些东西;理智把控则代表着收获一些东西。任何一种爱,都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无论何时,都不要失去理智,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给爱造成损伤。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冷酷无情才能做到自我保护,爱这种正能量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感情在理性的范围内发出光彩,不会贬值,也不会超重。让感情绽放,用理性权衡,这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爱。
  ,内心越大度,快乐就越多她醒过神
  世上有很多东西,我们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剩下的会越来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给越多:那就是爱!然而,在人性中,有一样东西总是阻碍我们付出爱,它就是吝啬。吝啬会使爱逐渐枯萎。
  或许很多人听到“吝啬”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物质上的小气,具体说是金钱上的小气。在这里,我指的是那些从不肯贡献自己的爱心,从不想帮助其他的人。
  吝啬心会让自己受到孤立,阻碍爱的发挥,渐渐地让爱萎缩。如果我们发挥不出爱来,那么就不能团结周围的人,做事就难以成功。仔细想想,你周围吝啬的人有几人能成功?
  三国里的周瑜心胸狭隘,非常小气,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导致连连失策;而刘备心胸开阔,屈膝尊卑三顾茅庐,最后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这些历史故事充分证实了做人不能太小气,不能总是将爱圈在自己内心的城堡中,对他人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恕,少一些吝啬少一些计较,这样,你也许就能一步跨入成功之门。
  像周瑜的这种吝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气,而是性格上的小气。性格上吝啬的话,就会形成一种误区:我的就是我的,贡献出去就得不回来了。于是他们想尽办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让其有一点流失,包括保留自己的爱心。
  其实,爱心是种独特的物质。你贡献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来
  ,奔或许这种得到不是贡献后立即得到的,但是不能忽视一个事实:
  付出一定有回报。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这样一个报道:跑
  着《生活文摘报》2013年4月5日14版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哪怕只是提供小小的帮助,如上班时顺路捎邻居一程,替别人带个话,帮家人做家务,照顾孩子等杂事,都会让的好心肠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
  的枪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内藤谊人在美国一所女子大学做过调查,统计学生的毕业照是否面带笑容,并追踪调查她们毕业后30年的人生。结果发现毕业照中笑得越开心的人,30年后的生活越幸福,身心也越健康。即便不是美女,只要保持笑容,就能人生得意。内藤谊人也发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越是爱笑的孩子,将来越能成材。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有能量的,或正或负,都会对人的生活和命运产生影响。,神
  但是,如果我们将心中的爱与阳光据为己有,不愿拿出来分
  享,保留自己的爱心,那么我们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
  不到更广阔的爱。
  以前,让我们学习英雄的无私奉献,我们虽然心里感动,却做不到像英雄那样去付出,就是因为吝啬心牵绊住了我们去释放爱。我们不知道爱的双向性,不知道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我们的爱总是有所保留,渐渐地,爱就会被吝啬掩埋。
  那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不懂爱的双向性呢?是利益。它遮蔽了很多人的美好天性。大千世界的规律有时是很奇怪的。你越去追求利益,过分看重利益,越追求不到。你心里滋生了爱,渐渐充满你的心胸时,你虽然仍在做着工作,然而已经淡泊利益,这时,利益反而追随你而来。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由爱的双向性决定的。
  淡泊名利的人,并不意味着内心无所求,而是他们用爱冲淡了过重的名利心。这不代表他们会失去什么,反而这种有爱的心态,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东西。当然,我们交出自己的爱心,并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将内心的吝啬抛开,给自己营造一个充满爱的人生。
  在一次演讲中,有个听众困惑地问我:“我也知道不该这样吝啬,但是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应该怎样改正呢?”
  我回答他说:“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主动去参与、帮忙,慢慢地你就会将吝啬的习惯变为爱的习惯。”
  遇到大事能主动帮助别人,当然好。某地受灾,你捐款,或者到受灾地当志愿者,在那个环境中,你的身心会受到历练,收获肯定大。每参加一次,你的吝啬心就会收敛很多。所以,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有能力的话就应主动伸出援手。
  倘若你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对别人只做了一些默默无闻的小帮助,有没有功德呢?有!功德没有大小之分,虽然你做的是小事,但是只要你有真心,别人就能感受到,“不因善小而不为”,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当我们能够帮助人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手去帮一下。这对克服吝啬心有好处。不管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在公交车上让座,或者向乞讨者施舍几元钱,都是在帮助人,都是在表达自己的爱心,遇到机会就要做。遇到需要捐款的时候,如果你有能力,就要战胜吝啬心,痛痛快快地捐出你的钱。
  爱是一束照射在冬日的阳光,能够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能够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能够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我们让爱照进别人心里,别人也会将温暖传递到我们心中。世界就是一个爱的圆圈。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将会得到更多的爱。色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