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1
  昭和43年6月26日,在我撰写这篇文章期间,位于太平洋上的小笠原群岛,再一次回到我们日本人的手中。
  在小笠原群岛的南端,有一个叫做硫磺岛的小岛,美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它,因为他们有5885人战死在这里,另外还有1.9万人负伤。在旗杆上飘扬了23年的星条旗被降下,换上了日本国旗。报纸和电视都感触颇深地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报道。
  这天,南海中的孤岛——硫磺岛的天空万里无云,气温在正午达到31度。
  有报道这样说道:“从司令部前面的广场可以清晰地看到乌黑且光秃秃的折钵山。太平洋战争期间,就在这里,7万名美军和2.3万名日本军进行了地狱般地殊死搏斗。不论是交还岛屿的美国一方,还是接受岛屿的日本一方,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惜别和兴奋之情。有的只是静静的、严肃的交还仪式”。
  但是,当在电视中看见日丸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所有的日本人都为之哭泣。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美国方面战死战伤者共计2.5万人,我方也在这个小岛上献出了2.2万将士的生命。在这个只有不足8英里见方的孤岛上,却有接近10万大军在此决一死战。向后人说起的话,恐怕他们都不会相信吧。硫磺岛给人的感觉就是,既小又很荒凉,只不过是漂浮在海上的一块充满硫磺气味的小岛而已。
  硫磺岛玉碎战结束后,也就是昭和20年的3月末,大本营命令我把已经牺牲的栗林忠道中将的传记刊载在《朝日周刊》上。栗林忠道中将(牺牲后升为大将)是硫磺岛玉碎战的总指挥官。
  当时,海军方面要求我马上随军参加冲绳的特攻战(菊水作战),所以我急急忙忙地搜集关于栗林中将的资料。但是,那时我还没有理解硫磺岛的战略意义在哪,因此很是头疼。
  当时硫磺岛上人口不足千人,那也是些采药之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硫磺岛这个名字,不知道在小笠原群岛里面还有这么一个岛屿。
  所以当我接到命令的时候,我首先赶往了海军军部,调查了一下海军对于这个岛屿是怎么认识的。
  当时战局出现恶化,所以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在报道中忌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地名和部队名几乎都是用“○○”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写传记,连重要的中将的履历都了解不到。
  在春天干燥的阳光中,我哭丧着脸到处奔走。当我知道了这个位于茫茫大海中的孤岛——硫磺岛的战略地位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
  不仅是我,恐怕所有的日本人在此时,仍然不会预想到这个岛将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它将会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破坏和恐怖。
  起初,为了给航空部队修建飞机场,海军往这个岛上派出了不到两千人的军夫和警备队。
  昭和19年(1944)2月制订了“绝对防卫战”计划,建立了由小田英良中将领导的第31军。第109师团团(师长是栗林忠道中将)作为31军的一翼,开赴了小笠原群岛。
  原本以为第109师团团的司令部会理所当然地驻扎在小笠原的父岛,但是,栗林中将却把司令部安在了距离父岛还有240公里的硫磺岛,把这里作为战地前沿,进行作战指挥。
  为什么要把地点选在硫磺岛呢?
  我既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对我方的战略意图也不是很清楚。
  在这个硫磺岛上,没有耕作的田地,更糟糕的是连水也没有,只能贮存雨水以此来抵御饥渴。在这个既没有粮食也没有饮用水的小岛上,为什么要屯兵2万多人,甚至把司令部都要迁移至此呢?
  然而,为了这个地狱般的小岛,美国也派出了7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来,一步也不肯后退,死战到底。由此也证明了栗林中将的选择和判断是正确的。
  美军觊觎硫磺岛,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夺过来,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在昭和19年11月(也就是1943年11月),那时我军刚刚进入硫磺岛不久。美军在这一年,经常出动90架B-29战机、护卫战斗机5个中队共计180架飞机来推进战争。
  硫磺岛到底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战略价值呢?
  2
  美军抢先日本占领了一个叫做塞班岛的地方,如果从塞班岛起飞去轰炸日本帝国的首都——东京的话,需要进行2700英里的长距离飞行。如此长距离的续航飞行,虽然B-29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执行这样的作战,仍需要克服三个很大的困难。
  第一,由于长距离飞行,必须加载更多的燃料,这样一来炸弹的装载重量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二,护卫战斗机没有如此长距离的续航能力,不能给轰炸机提供护卫,所以轰炸机必须单独执行空袭任务,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危险境地。
  第三,从塞班岛飞往东京执行任务及返航的途中,如果遇到紧急迫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援救的希望,结果只能是牺牲。
  对于带着“灭亡东京”的作战口号而挥师塞班岛的尼米兹军来说,这也是他们无论如何不得不克服的三个致命弱点。
  存在这些弱点,自然就要考虑其他办法。在地图上观察这二千七百英里的距离,会发现距离东京1400英里的海上,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岛屿,可谓是中间地带,这就是我们的小笠原诸岛。
  “如果能进驻这里的话,那作战就容易多了!”美军肯定会这么想的吧。距离缩短了一半以上,因此大大减少了紧急迫降的危险,也能够尽量多装载炸弹,另外战斗机更容易为轰炸机提供护卫。
  虽然日军在小笠原的父岛和母岛附近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但是对于硫磺岛并没有太多的防卫力量。
  如果能够把硫磺岛夺到手,在此修建飞机场的话,就可以把灭亡东京的大本营一举向前推进1300英里。
  于是在昭和19年11月之前,美军一直在计划在此常驻90架B-29、护卫战斗机5个中队共计180架飞机,并逐渐付诸行动。
  因此,硫磺岛一旦落入敌手,就意味着我们居住的东京,不久将会遭到B29的地毯式地狂轰滥炸。
  当然,当时的我还不可能知道美军在硫磺岛常驻战机的计划,但是对于他们为什么拼死攻下这个小岛的原因,我已经明白。
  “东京被炸成灰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种说法在国民中散播开来,人们慌忙地疏散儿童,市区的人也抛却了东京逃到乡下去了。
  我记得和《朝日周刊》的主编凝重地握手时的情景,他对我说:“只要皇宫依然健在,我就绝不离开东京!”
  美军会于何时从硫磺岛发动袭击?东京会被破坏到何种程度?会被火烧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泄露的。把这些问题深深地藏在心里,我探访了栗林中将这个人。
  最先得知的事情是,不久就会公布的已经战死的硫磺岛玉碎战的总指挥官,是《爱马进行曲》(也称《爱马进军歌》)的作者,当时我们时不时地哼唱那首歌。他出生在长野县,骑兵出身,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军人。
  这首《爱马进行曲》在当时不仅仅为大人们哼唱,被迫和父母分离的儿童们也经常哼唱这首军歌。
  中国战争时的战场上,战士和马是把生命相互依托的战友,歌曲的开头是“离开家乡已经数月,抱着必死的决心,与马为伴”,歌曲有六段,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流露出的勇敢悲壮的意境,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使所有日本人的感情在战场上得以相通。
  “枪林弹雨中,依靠着你穿梭前进,在完成任务的那一刻,我含着泪喂你干草。”
  中将做马政课长时候,创作了很多联结战士和后方的军歌,这首歌以及经常为人哼唱的《拂晓的祈祷》,都是其中的杰作。
  这位诗人中将,不仅是当时马政的权威人物,而且还担任驻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武官。另外,太平洋战争爆发伊始,他曾任香港攻略军的参谋长。他就是这样的一位精英式的人物。
  说实话,采访遗族的工作我真的吃不消了。说到玉碎部队的指挥官们,相对于那些具有现代感觉的,即所谓的有绅士风度的,那些感情丝毫不外露的具有古代武士气度的人,我的采访更容易进行。因为战争和人情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东西,战争是不能用理性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恶”。
  但最后我还是有意地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冷酷,对没有战死的人进行了采访。在他们的面前,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先于他们痛哭,这样采访任务也没有丝毫进展。
  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我还是掌握了中将的大概履历,然后我又从他的交际圈里,包括前辈、同级生、后辈、部下和朋友里面挑出了十几个人,以此着手了解他的性格为人。
  中将的形象逐渐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和我以前想象的不一样。我以前认为他应该是一位欧洲式的绅士,但却不是的,他是一副威严的帝国军人的形象,和我说起话来仿佛一座巨塔的感觉。
  在发表玉碎宣言之后,中将晋升为大将。先不说这个,我觉得我必须先讲一下在硫磺岛上战斗的态势。
  美国的太平洋部队在二十日间就拿下了塞班岛,塞班岛上的日军兵力是两万五千人。在硫磺岛这个小岛上只有其一半的兵力,所以美军预测只需五日就可以攻克这里,日本也没有期待能够支撑多久。
  可是战争却是如此的艰难。敌人从海上、空中发起了猛攻,和塞班岛登陆战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敌军于2月19日开始登陆。从那时起,战士们不屈的斗志之火燃遍了整个岛屿。
  “这里可是东京的前大门,战到最后一卒也要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句话成了我们战场的口号,直到3月3日,战争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3月3日发动总攻,3月14日军旗奉烧,3月17日发动最后的突击,3月25日玉碎战。
  当然,在这之后,幸存下来的战士还在进行着零星的抵抗。可是在这个当初认为不能坚守五日的孤岛上,竟然顽战了一月有余,比塞班岛尤甚,这完全取决于漂亮的指挥和上下的团结一致,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这个诗人师长的英勇,丝毫不亚于豪放的山下奉文大将。
  3
  在硫磺岛的决战当中,敌我双方共战死2万多人。这次战役的结果也是玉碎式的全军覆没,但是和其他战场上的玉碎战相比,却具有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战场的玉碎战,都是因为准备不足而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连命令也接不到的情况下,为了求得生路而豁出去的最后一搏,因此,心中往往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祈祷援军的到来。可是,硫磺岛之战却不是这样的。
  太平洋可以说是东京的前大门,一开始,军队之所以进驻小笠原诸岛的父岛,就是为了在太平洋上,建造一个永不沉没的空军基地,也就是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构筑一个要塞。
  首先在硫磺岛上建造三个飞机场,从陆军抽调教导航空兵团到这里,从海军抽调第三航空舰队配备在这里,胆敢有妄图袭击东京的敌人,就从空中予以歼灭。
  所以,在东京新组建的第109师团的目标就是构筑要塞并守卫它。可是,由于莱特湾大决战的爆发,情况一下子全改变了。
  从莱特湾决战到吕宋决战的这段时间,我方可谓是在空战上花了血本,这点我已经在前面提到了。陆军和海军都投入了全部的空中力量,战败之际第四航空军的富永司令官好不容易才逃到台湾保全了性命,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没有一架富余的战机了。
  鉴于这种状况,准备进驻小笠原诸岛的陆军教导航空兵团,以及海军第三航空舰队,中央都不可能为其配备战斗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