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中国盛世:全面反思历代盛世王朝 > 第 2 章 成康之治:儒家最向往的时代
第3节 第三章

  三、封邦建国

  “封建”这词,我们现代人再熟悉不过,不仅在报纸报告中臭名昭著,在日常生活中也让人唯恐避之不及。从包办婚姻、裹小脚、烧香拜佛、爱占小便宜到迷信等等,很多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它。碰上一个腼腆的男孩或女孩,对异性害羞,也可以骂他(她)一句:“真封建!”

  其实,“封建”的本意并非如此。它指一种社会制度,即古代天子按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给宗室或者功臣,作为食邑。他们能索取土地上的收入,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的君主被称为“王”,小一些的称“公”或“君”。相传这种制度从黄帝开始试行,周大力推行,至秦被中央集权制取代。欧洲的中世纪,日本8至19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周武王实行封建制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让亲戚和功臣分享胜利成果,笼络人心,作为王室的屏藩;二是把殷人旧地分封成小国,进行安抚,同时形成包围,防止他们叛乱;三是进行移民,东移至海边,扩大统治范围。

  周初第一次封建主要有: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都,继续管理商的遗民;在殷的附近分封自己三个弟弟即管叔鲜、蔡叔处和霍叔度,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定都于镐京后又分封亲属和功臣,大多集中于黄河南岸。

  两年后,武王去逝,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不满,共同叛乱。周公亲自领兵东征,三年平定。接着进行第二次封建,主要有: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姜太公的儿子丁公到齐国,康叔到卫国,商纣王之弟微子到宋国,唐叔到晋国,蔡仲到蔡国,周公自己经营洛邑为东都,进一步安置并感化“殷顽民”。

  武王和周公分封70余国,其中姓姬的诸侯53个。周王称“天子”,具有高高在上的权威。诸侯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定期朝见天子,并带兵随天子作战。

  四、民生欣欣向荣

  分封建国后,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象形说法,指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八块由8户耕种,为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不可能那么刚好都成“井”字型。比如山区、河弯怎么办?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有专家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且难以考证。只是长期都这么说,姑且采信。不过我想:在河南、山东那样的平原之地,“井田制”应该可行。

  “井田制”在夏、商的时候就开始实行,西周大力普及,授田给民,让百姓有生活保障。建政伊始,周公向武王建议:“分地薄敛,农民归之。”这种“分地”政策在史籍中有不少佐证。即使对新归附的殷民,也使他们“各安其宅,各田其田”。周制要求:“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这政令非常了不起:要让百姓的农具不闲置,田里没野草;不干扰百姓的农时,不轻视百姓的劳动成果。如果能够实现,那该多美!

  周王重视民生,多有记载。刚攻克商都之时,武王就下令:“发巨桥之粟,赋(布施)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债),以振穷困。”巨桥是当时国家粮库之名;鹿台是商纣王的宫苑,意指国家财政。周公在《康诰》一文中教育康叔:要对民众施以惠爱,勉其顺从;只有像保护婴孩一样对待百姓,天下才能安康太平。周公在《洛诰》中教育成王:要用宽裕之政治理民众。民众宽裕了,天下的人不论远近都会来归附。对此,荀子解释说:国家的富强之道,在于统治者节用并使民众富裕,而不是相反!后来,多个盛世证明荀子这思想在理得很。

  “成康之治”时期的百姓生活景象,我们可以从《诗经》窥见一斑。如《载芟》中写道: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

  有■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这诗描写春日天子籍田:除掉野草,拔掉树根,大地发出呼呼的响声。成百上千的人并肩耕耘,从低的洼地到高的田垅。田里劳动的有君王,还有伯爵、大夫。美丽的妇人送饭来,慰劳她年轻的丈夫。又如《良耜》: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这诗写秋季祭祀社稷:收割的声音刷刷响,庄稼垛满场院。谷堆像城墙,一堆堆像栉齿密排着。所有粮仓都堆得满满,妇女和小孩也感到心安。杀一头最大的公牛,开始祭祀,要把祖先的风俗延续下去。再如《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时过境迁,后代人还想象成王在天之灵光临人间,勉励农民勤奋耕作,生机蓬勃。

  走笔至此,我也忍不住想说“郁郁乎哉,吾从周”了!

  【去脉:明君也难终】

  说“成康之治”大约从公元前1024年至公元前967年,其实像在沙漠上划国境线,只是个大概。稍认真些,“成康之治”的时间就得大打折扣。不过,以后各章其实大多也如此。

  再读一首诗吧!当时处于“半信史时代”,信史资料很少。再说,当时的诗与我们今天大不一样,诗与歌、文一体,《诗经》被许多专家学者当史读,美其名曰“以诗证史”。甚至自然科学也如此。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我国近5000年气候变迁,西周部分就多引证《诗经》。反映“成康之治”的诗前面已引述多首,这里再引《诗经》第一首,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众所周知,这诗写一个君子追求一个漂亮又贤惠的女子,没追求到,夜里怎么也睡不着,写得美轮美奂。殊不知,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的正是康王。从汉代开始,历代专家学者都认为,这诗实际上是批评康王沉缅女色,疏于朝政,康王后期社会经济已开始衰落。

  难道有这样一种魔咒一样难以摆脱的宿命?

  周统治者认识到:他们取代商朝并不是天注定的,商朝有无数的可能扼杀周人的革命。最关键一次,已经抓了当时尚不成气候的姬昌,可纣王贪恋美色,放虎归山。结果,不可一世的商朝被姬昌的儿子姬发灭了,纣王和他宠爱的苏妲己双双自杀。周公等人吸取历史教训,对着美丽无比的苏妲己尸体还要射上三箭,割下首级,挂上旗杆示众,以示同“祸水”决裂的决心。关于此事,民间传说更生动:苏妲己并没有自杀,被周军绑赴刑场问斩。没想到,苏妲己比他们想象的还漂亮,行刑的士兵给迷得手都抬不起来,只得让总司令姜子牙亲自动手。姜子牙当时已90岁,战场上杀敌如麻,还想把商王朝的遗属全都杀光。然而,面对这个狐狸精般的美人他也变得心旌荡漾起来,举得起刀砍不下。无奈,只好下令把她的脸蒙起来,这才终结一段历史。

  然而啊,周公是人,会死!周公这样的人不常有,不是谁都有心且有能力有效地教导君王!而君王也是人不是神,再好的人都可能走向他的反面。没过太久,康王就变。康王没像纣王那样丢江山,只是侥幸。而康王之后,一个个似乎有意弥补这侥幸。

  西周共传13代,其中第12代宣王似乎康王再生。宣王广开言路,警告官员不得贪污,形势很快转好,诸侯们纷纷来朝见,周室威信恢复。西北的狁和西戎,经常直接威胁都城镐京。宣王大规模反击,迫使他们向西北败退。同时对薰育、昆夷和狁发动战争,使他们不再敢进犯。另外还征伐东南的淮夷和南方的荆蛮,在十多年间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战争。《诗经》中的《出车》、《六月》、《江汉》和《嵩高》,就表达他们对胜利的喜悦和对战争英雄的赞美。因此,这时期有“宣王中兴”(公元前827-前782)之誉。但宣王只是有些战功,他晚年深居宫中,贪图享乐,而又因频繁用兵造成国库空虚,南国之师尽丧。

  宣王的儿子幽王更糟。公元前780年镐京大地震,岐山(今属陕西)崩裂,泾水、渭水和洛水三条河流涸竭。赵公连忙向幽王进谏:“山崩川竭,象征人的血液干枯,肌肤消失;岐山是我们周人的发源地,居然塌崩,不可小视!只有政通人和,可能消除天怒。如果还是政不通人不和,恐怕要出大乱!”这样的话,幽王听着不舒服,一扬手命人将赵公驱走。没想到,又有褒国(今陕西汉中)君褒珦来进言,说得更难听:“大王既不听上天警告,又不听大臣进谏,怎么治国啊!”幽王大怒,将褒珦打入大牢。

  于是,400年前的历史重演:褒珦的家人为营救他,精心挑选一批美女敬献幽王,其中一个就是后来同样臭名昭著的褒姒。幽王一见美女,也什么都抛开,不但释放褒珦,官复原职,还提拔褒姒为王后。从此,幽王一方面千方百计取悦褒姒,众所周知的“烽火戏诸侯”典故就这样发生;另一方面,不惜把原配妻子申后废掉,将申后所生的太子姬宜臼贬为平民,随后又命令申国杀掉姬宜臼。申国不忍心杀,幽王就废申国的封号,并调兵征伐。在这种情况下,申国只好联合附近的蛮族部落迎战。因为大臣不肯卖命,而诸侯又误以为烽火是开玩笑不救援,镐京很快陷落,幽王被杀,西周的历史也就此完结。

  当然,“成康之治”连康王活着的时候都没能延续,并且西周覆亡的原因,远不止康王、幽王好色误政,还有其他诸多。比如康王后期好战,征战不断,劳命伤财,最终导致后任南征伐楚全军覆没;比如康王变得嗜杀,战俘多被杀戮;又比如厉王大搞“国进民退”,把大大小小的行业收归政府经营,与民争利;再比如厉王大搞“红色恐怖”(周朝崇拜红色),派秘密警察抓所谓的诽谤者,残酷镇压,导致人们见面不敢说话而只能用眼神示意……行文至此,我不由想起民主革命先驱梁启超所悲叹的:“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此真可痛哭也。”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揭露:“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恐怖的目的是稳定。但这种稳定并不是太平,它只是缄默而已。”当时便有人戳穿这种假象。厉王得意地说:“怎么样,终于没人敢诽谤朝政了吧?”大臣召公虎冒死驳一句:“只不过堵人们的嘴而已,并没有解决问题!”那句有名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则溃”,就是这位大臣说的。是的,有了问题如果自己不主动解决,总有一天会有人帮你解决并连你一块儿解决掉!

  【同期世界一瞥】

  孔子常说“天下”,其实那天下还没有今天的中国版图大,只不过是真实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当然,他们当时不知道天之下还有其他很多国家,不知者不为过(跟后来明、清顽固拒绝世界文明不一样)。在“成康之治”时期的世界舞台上,主要演员还有——

  巴比伦:对于我们现在不少人来说它陌生,但换个说法就可能很熟悉——“伊甸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所以又称“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致在今伊拉克版图内,早在5000年前就建立国家,而且有世界第一个城市和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这时期处于动荡,公元前1024年在南部相继建立海国第二王朝和巴兰王朝。

  巴勒斯坦:对这个苦难的名字大家就熟知了。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迁入定居,形成部落联盟,北方称以色列,南方称犹太。公元前1020年扫罗当选为以色列第一个王,不久统一希伯来各部,开始步入以色列—犹太王国全盛时期。

  印度: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辉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双重打击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公元前1000年印度国家开始形成。

  腓尼基:我们现代人对这名字也陌生。腓尼基和犹太是近亲,活跃在今叙利亚境内,传说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就是他们发明的。公元前16世纪它成为埃及的属国,公元前14世纪臣服于赫梯帝国。公元前969年推罗王希兰一世即位后,国势鼎盛,进军塞浦斯,远征非洲,势力达腓尼基大部分地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