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文艺青年的那根筋

幸福不是靠毒害自己才得来的,幸福本来就在那个地方,迈开脚步,或许就到达了。

前不久,一个读者在 QQ 上问我:文艺青年是什么?说真的,当时我被问蒙了,我确实不知道如何去定义,只好瑟瑟地回答:像我这样的就是。

读者顿时发了一个惊讶的表情过来。

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定义呢?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很让人费解——

广义上,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因为此类人的存在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涉猎基础上,所以城镇人口的比例会比农业人口高。性格相近的两个人,因为涉猎文化艺术的经验不一样,会使其中一个可以被定义为文艺青年,另一个则不能。

什么叫定义?这样的就是?它让我大开眼界了。如果再配上“文艺青年更注重外界对自身的感受”是不是就更加完美了?我不敢苟同这样的定义,却也似乎找不出绝对像样的证据来加以反对。我不认为那些不喜欢文化艺术的人,就不能称之为文艺青年,更多的还是,在有一定思想基础上,并以由此表现出个性的流露为界点,似乎更符合文艺青年的定位吧!

这让人很纠结,而且,更纠结的还不只是定义。据说,提到文艺青年,很容易让人想到另外一个词:愤青。

阿呆有一首歌,名字就叫作《文艺青年》,特别有范儿。他在歌中这样唱道:“瞅着烟点上火浪费烟草就是我,走上街消消遣各种名牌折扣店,掏手机翻号码小明小强都在哪,123,456,还有几个在身边,肚子 2 想吃饭可是兜里没有钱,想什么做什么还想搞啥子音乐,投了稿没回报老板说再改几遍,搞什么这是我心血……”

这就是愤青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一种行走的辛酸。曾经的我们,不也一样到处流浪吗?那时候,我们怀揣梦想出发,却被现实击打得满身是伤,但无悔。我们背负着重重的行囊,希望归来的时候同样满载而归。这就是文艺青年的一根筋,让人敬佩。后来,读到一些书,看到的都是对文艺青年的批判,但我现在却要说,如果没有经历过文艺青年的那个阶段,又怎能有今天成熟的你?

但即便如此,现在社会上依然流行着把“不正常的人看作是文艺青年”。我的天!不敢想象,如果现在有人失恋了,他表现得很不正常,他也变成文艺青年了吗?这不符合逻辑。某周末,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一件事情,颇让人沉思。

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失恋了——可爱的文艺青年小张失恋了。在他的日记里写着不少心语:比如,爱的时候可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伤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都是雪;痛的时候泪水淹进肚子里。哇!太有诗意范儿了。身边的朋友说小张酸酸的,这都不要紧,关键是小张的女友认为他酸得没有味道,如同白开水再带着点儿呕吐味儿。两个人就这么的不同,却居然在某一段时间走在了一起。

文艺青年的想法很理想化,他们会认为爱了恋了是因为缘分到了,连分手也是一种美丽的享受,即便眼角还挂着泪。某一时刻,他们会自己走到不常去的星巴克里,还会装出文艺范儿,然后托起下巴,略作沉思:下一段缘分何时到来?

可是,像我这样蜕变的文艺青年却在想:文艺青年的那根筋到底还存不存在?恍然记得多年前,我和某个人喝着酒,身旁掠过一阵清风,那是曾经的初恋啊!可她却在此时看我一眼,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直到我凝望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抽着香烟,吐出环绕盘旋的烟圈儿,似乎有个声音回荡在耳畔:爱真的好疼呀!我沉浸在那个场景中,久久才回过神来。

我当时后悔得要死。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我并未蜕变;原来,我们的文艺青年从来就没有蜕变过。一旦碰到被自我艺术化的场景就会变得那样的多愁善感,失去自我。爱,很疼吗?文艺青年说,爱,疼呀!那可以不去爱吗?不,绝对不可以。一个写诗的朋友,他说他离不开女人,他需要灵感,女人能激发她的灵感,如果女人不在了,他的头脑会枯竭,甚至死掉。多可怕啊!他让我不敢靠近。后来,我们在旅途中偶遇了,他说他又受伤了,女人们骂他、踹他、鄙视他,他接着表现出很痛的模样,挣扎的表情让人不忍直视。于是,我在心里呢喃:“难道,他不明白越挣扎就越得不到么?当感情逝去的时候,想再次得到会很难么?”这绝对是一个靠谱的逻辑,情感中最敏感的部分,它给原本幸福的爱赋予了一种奇怪的膜,一旦黏住一个人,身上的正能量将躲藏起来,然后,人变得多愁善感,总想将这些负能量的东西传达给别人,博取同情。

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在某一刻疯狂地在一起,做出轨的事,还美其名曰“是彼此的需要”。我笑笑说道:“这种因痛苦带来的彼此需要,真的就那样必要吗?或者,这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出轨的借口罢了!”

文艺青年们都在掩饰,可我却在揭穿;文艺青年们都在失恋,可我却在“幸灾乐祸”。这也是文艺青年的一根筋。不是我太过残忍,也不是我将自己排除在文艺青年之外,只是生活未必安好,我们种种的难过,往往会在各自刻意美化的状态中一遍又一遍的重现,我们总在为得不到心伤,却未在意过为什么逝去。我们就这样将自己置身于被动的爱中,然后慢慢地贬低自己。

但是,我们真的是这样的么?不是的,文艺青年的那根筋——那根把爱情当作信仰的筋;那根把很普通随意的心绪无限放大的筋;那根把小资生活当作人生追求的筋……让自我价值感有时强烈如波涛汹涌;有时低调如平静湖面。这样说来,文艺青年似乎对这个世界爱得更真切一些?他们那么强调自我价值感的认同,然后从中找到存在的安全感,难道他们是这样获取幸福的?

不,我不苟同,有时候,过于重视细节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我宁愿相信文艺青年的爱情划归在“自我为意象”的范畴为好。他们就像很多所谓励志专家鼓吹的让人拥有正能量的文字一样,空虚、高不可及、悬在半空中……缺乏了真实的存在感。如同孔乙己说“窃不是偷”一样。当然,有人会立刻反驳,瞧,你不是自己身上也有文艺青年的“那根筋”吗?你还真有“愤青”的味道。

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去想,就算甩不掉“文艺青年的那根筋”,也要将这些毒药尽量稀释,最好完全纯净,不要让这些毒药成为爱的附加值,不要自讨苦吃。幸福不是靠毒害自己才得来的,幸福本来就在那个地方,迈开脚步,或许就到达了。

这结论,应感恩于我们曾经那么的文艺,痛定思痛,痛让我们开门见山,尊重现实,不沉迷于过去。前方的路未必清晰,但我们可以自己掌控,何时出发,何时到达,取决于我们自己。就像我放下包袱,将手指向远方说“最美的风景,我来啦”一样。因为,这是我的决定,自由把控的决定。然后,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譬如,在海舌公园的时候(2013 年 7 月,我曾和孩子们一起到大理的喜洲镇参加“悦动作文”夏令营),那里简直是人间仙境,临靠洱海,听海的声音;躺在绿绿软软的草地上,看孩子们追逐嬉戏;在斜风中,亲闻树木花草的天然味道——当然,还有那么多自然的思绪潺潺流淌……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几个带队的老师,还笑呵呵地说:“下次咱们还来,不带任何行李。”是呀!不带任何行李,其实,我们何必要给自己贴上文艺青年身份的标签呢?文艺青年的身份最好别提,最好别让它成为自己和他人心灵的枷锁。

一个智者朋友曾对我说“行者定能所思”。当时,我不知其深意。以前,我总以为行走是一种累赘,特别是背负“文艺青年的行囊”后。现在,我竟然发现,旅行是那么的能让人沉静思考。这种行者所思的神奇力量,会让我们内心彻底地被打开。因为,越是安静、美丽的地方越能反思自己。当我在键盘上敲打文字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是一片空白的,不知道如何下笔,后来,到了大理喜洲,我顿然有悟,关于“文艺青年的那根筋”的话题才得以顺利完成。这应该归功于行走。

PS:此文所指文艺青年属于思想有些偏激的那种,生活中,有时略带“文艺青年”的气息未尝不是一种新体验,它让一颗被世俗困扰的心得以释放。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