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村俗琐忆

文_和庄

祭 灶

在我的印记中,灶王爷、灶王奶奶的怀抱是温暖的。

儿时的农村,闭塞贫穷,没有楼上楼下,也没有电灯电话,更无空调暖气。所以,厨房便成了冬天最暖和的地方。

砖土糊制的灶台,乌黑锃亮的铁锅,呱嗒作响的风箱,木制或秫秸缝制的锅盖,盛水的陶缸,葫芦锯成的水瓢。灶前堆满树叶秸秆柴棒。烟囱里袅袅的炊烟,牵出蓝蓝的饥饿。泥墙上垂附的烟垢,颤动着灰灰的无奈。灶膛里闪耀的火苗,映出红红的希望。“红绸子,土台子,铁箱子,木盖子”的谜语——这些都是农村灶台鲜活的写照和记忆。

因了一天三餐生火做饭,厨房的温度比其他房屋高一些。大人们便常常心疼地呵叱在寒风飞雪中玩耍的孩子:“耳朵冻掉了,还不滚到灶伙窝里暖和暖和去。”灶伙窝是指柴火堆与灶门之间的区域。灶门的左侧是风箱。风箱的前上方,贴着灶王爷、灶王奶奶的木版年画神像,正慈祥和善地看着挤在灶伙窝里的小脸通红的孩子们。

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生存的物理基础就是吃喝。吃喝之物烹制于厨房灶台,灶台的守护神灶王便备受尊崇膜拜。

查阅典籍,对灶神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等,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神。灶神的来源,众说不一。《事物原会》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氾论篇》载:“炎帝作火而死为灶。”《庄子•达生》说“灶有髻”。汉应劭《风俗通•祀典•灶神》云:“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一曰名壤子也。”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少数民族的传说更是各抒己见,别具一格。

商朝时民间即开始供奉灶神。秦汉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负责监督记录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年终时向玉皇大帝做述职报告。葛洪《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为了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使自己的家人免灾长寿,年终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又称“辞灶”,就是欢送灶神上天,其实有讨好贿赂灶神的意思。辞灶的时间,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船家辞五”的说法。但百姓大部分会选择腊月廿三祭灶,希望沾染贵气。宋代范成大《祭灶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鲁迅《庚子送灶即事》诗云:“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腊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也是民间强调全家团圆的日子。奶奶一早就告诫我们,今天少外出,晚上都要在家,祭灶时不能少了人,少了谁灶神就会到天上打谁的小报告。晚上,一家人齐聚在厨房,供上面食、水果、酒和糖块。奶奶和母亲口中念念有词,或唱或说,大意是感谢灶神一年来的保佑,请到天上多说好话,多向我家赐福,请吃饱喝足,再奉送些盘缠,请一路走好等等。祈祷完毕,将贴了一年的灶神像撕下和纸钱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上天,仪式便告结束。

灶王上天七日,初一五更从天庭述职归来。家家户户这个时辰或提前将新的灶神像贴上,迎接灶神。奶奶教导说,灶神像要贴得向锅的方向倾斜,老灶爷,歪向锅,打的粮食好又多。灶神像的两边,贴上“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或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灶神像的上面部分,则往往印有农历节气表,载有大小月和二十四节气内容。奶奶常常安排上小学的我去看看哪天是谷雨,哪天是秋分,哪天是霜降,哪天是冬至,哪天是立春。我便常常对着慈祥和善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凝视,觉得这两个老人真是神奇伟大,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祭灶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风俗,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大学毕业后我到城市工作,在钢筋水泥铸成的单元楼里,先后用过煤球炉、液化气灶、微波炉、电烤箱,自己的厨房里再也没有贴过灶神像。春节时回老家过年,年迈的母亲在厨房案板上切菜,驼背的父亲在院子里拾掇柴火,孩子们在门口嬉戏打闹。我盘坐在灶伙窝里烧火,老式风箱呱嗒呱嗒唱着歌,红红的火苗舔着黑黑的锅底,灶王爷灶王奶奶慈祥地笑吟吟地看着我。温馨、宁静、留恋、怅惘的感觉忽然在心头弥漫开来。

相 亲

相亲是农村老家古老的婚俗中的重要而关键的环节。青少年男女成亲结婚之前,总要被对方或明或暗或隐或显地“相”几次的。

我第一次相亲,是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十四岁时。说是相亲,其实是被“相”,因为自始至终我未发现女方的任何蛛丝马迹。农村有早婚的习俗。虽然从小学一年级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保持第一,按农村人的说法考上大学吃了国粮是不可能在农村找媳妇的。但奶奶禁不住媒婆的撺掇,高瞻远瞩地认为孙子万一有个意外考不上大学,年龄过了“岗”(老家称错过最佳婚恋年龄为过岗),就不好找媳妇了,还是先下手为强早占上为好。于是我就被安排了平生的第一次相亲。相亲的场地是乡镇驻地供销社商场(老家人称“大布社”),过程是我从南门进去,从北门出来。女方的家人埋伏在购物的人流中偷窥。同伴们的半截昵子大衣和羊绒大围脖都集中在我身上以壮行色,在三个小伙伴的簇拥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大布社”走了一遭,接着去学校惴惴不安地上课了。几天后听母亲说家里来了几个借水喝的妇女,进屋后又是摸柜又是掀囤,连屋顶上几根檩院子里几只羊都查了。奶奶说那是来“相”家的。也许是对我贫穷的家境感到不满意,也许是因为我优秀的学习成绩感到不踏实,总之这第一次相亲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介绍对象者络绎不绝,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相亲。第二次相亲的女方是个缝纫技师,颇有志气和能力,在小县城小有名气。我只当时吃了一个她给我削皮的苹果,之后并无什么联系交往。第三次相亲的女方是个幼儿园教师,瘦削的身材,透着憔悴和老相,以致和她同来的姐姐妹妹都出去后,我还在心里抱怨嘀咕:“这位大嫂这么不识趣,人家都出去了你咋不出去啊,快去把你妹妹叫来啊。”一搭话才知道她就是介绍的对象,心中顿有一丝失落感,没有拍拖多久也不了了之了。

第四次相亲地点在女孩子父亲的办公室。他们一家人把一间办公室挤得满满的。我也没告诉家里人,在介绍人刘婶的带领下大义凛然单刀赴会。女孩是在省城师范学校上学的学生,身材婷婷,长发飘飘,秀美而文静,美丽得让人心动。经历了一番盘问之后,终于和女孩子互留了通讯地址。离开时要走一段拱形砖面路,知道他们在后面用目光送行,中等身材的我为了显示身材伟岸,特意走在路的中央。身材矮小的刘婶走在路边,更衬托出我的高大。恋爱过程中,女孩曾经问我:“你怎么好像没有第一次见面时高了?”我笑而不答,直到婚后才揭露了这个小把戏,换来了娇嗔一声粉拳一顿。当然女方也到我村进行了秘密暗访,偶遇的被访者恰巧是我的亲伯父和一位本家二爷,他们把鄙人夸成了一朵花,把寒舍描绘成了金銮殿,把做村干部的父亲说成了政治家。女方十二分的满意。婚后每和妻拌嘴或因为老家的事发生争执时,妻总要抱怨一通当时调查研究不深入,没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造成情报失真,误入虎狼之穴云云。

风俗是有惯性的。21世纪的今天,相亲仍然是青年男女婚恋不可或缺的一关。即使双方自由恋爱,有的也要找个迟到的介绍人,补上“相亲”这一课。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神圣的。无论对于过来人还是未来人,相亲都是渴望、难忘和值得憧憬、怀念的事情。

送火神

近读《当代散文》(2009年第5、6期合刊),一则描写鲁西南春节民俗的小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遐思,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送火神的情景。题目是《送火神》,兹录于下:

正月初七。

孩子们的企盼使暮色晚点。

一束束火把燃起来啦!潜伏一年的风俗又烧得噼啪响。

一条火龙从村落里游出来。

一溜喊叫欢笑从村落里游出来。

聚在村口的人们,交换着吉祥话儿,欣赏品评哪村的更长更亮。

爆竹炸响喜悦,火苗跳跃兴奋。火烧红了孩子们的脸盘,烧红了浓郁的夜色。

送走火神,一年不遭焚灾。

一个古老的风俗,一份善良的祈愿。

农历正月初七日为火神节。火神为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名祝融、回禄,又称火德星君。《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民间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得以以熟食为生,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把农历正月初七定为他的生日,定时祭祀。也有一些地区的火神崇拜并无具体来历,或称南方火帝君,或称种火老母等等。祭祀日期也不一致,四川等地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

祭火神的形式在各地区也各不相同。在山东部分地区,家家都绑扎柴把,柴把内夹带鞭炮,上插火神牌位。入夜,后生辈齐集村头,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送到原野或山上。火光辉映,鞭炮声声,远远望去宛若游龙,景象颇为壮观。据说送火神可保全年不发生火灾。民间还有“朝台”的习俗,人们跪在火神台上祈求“火神”保佑。在朝拜的时候,往往有人特意带着几个鸡蛋或馒头放在香炉里烧烤,认为这种香火食物能包治百病。在鲁西南菏泽地区,最闻名的祭祀火神的仪式要数曹县桃源花供。当地人们称这种祭祀活动为“看花供”。这天,桃源集家家户户烧香摆供,祈求火神赐福。富裕人家供奉鸡、鱼、肉等上好礼品,穷苦人家就用白面捏蒸成鸡、鸭、鱼、猪头等仿生面塑代之。后来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艺术品。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鸡、鱼、肉发展为水果、蔬菜、花草及戏剧人物、瑞禽珍兽等等,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故谓之“花供”。渐渐地,制作供品成了桃源集人一年一度民间艺术大比武的活动,由一家一户逐渐演变为全村统筹办理。桃源花供已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菏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里土不同,十里改规矩。我老家祭火神的风俗是这样的:一早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家家户户在大门口放上一个板凳,供上一炷香,摆上两碗清水。白天大人和孩子们一起,用作物秸秆和木棍绑扎火把,有的火把里面还夹上鞭炮。一般是家里几个孩子绑扎几个火把。傍晚时分,大孩子持大火把,小孩子拿小火把,将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大人嘴里喊一声:“火神爷,照着路,送您走喽!”孩子们一溜小跑,一直送到村外田野里的一个十字路口,集中在一起,形成个熊熊燃烧的大篝火堆。孩子们围拢着火堆,烤着手,调笑着。村口的大人们,也笑呵呵地观看着、议论着。

有一年,村里的大人孩子正送火神,忽然发现西南方向的一个大村,正把一溜火把向我们村的方向送过来。这等于是火灾引向我们村。全村人立即愤怒起来,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妇女和女孩们齐声叫骂。小伙子们手持坷垃砖块,奋勇前去迎敌。在几十米之外,坷垃砖块夹杂着愤怒和咒骂,密集地向“敌方”的火龙阵飞去。对方也用坷垃砖块反击了一阵,终因理屈,不敢恋战,退回到他们村里去了。我村得理不饶人,剩勇追穷寇,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马上组成问责团,到那个村兴师问罪。那个村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出面接待,又是敬烟,又是赔礼。最后,那个村的老支书在村里的大喇叭上骂了一通,声讨领头向我们村送火神的人和事。送火神事件以我村大获全胜告终。此后,那个大村再也没敢向我们村方向送过火神。

除了火神节之外,正月初七还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写道:“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在外的游子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们走东串西,请客会友,吃喝玩乐,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和上班工作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好春耕生产和上班工作。

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生活,近二十年没有送过火神了。每当想起,总还是生起留恋和冲动的感觉。

听 房

静谧的乡村,深邃的夜空,星星神秘地眨眼。风如清水漫过,树窸窣作响。野狗隔着柴门,低吠几声示威。几条黑影,窃窃私语着,蹑手蹑脚,鬼鬼祟祟,溜进一家门上贴了喜字的院子,聚拢在新婚夫妻的窗户前,弓腰塌背,俯首帖耳,好像中了孙悟空的定身术,一动不动。一两个时辰之后,已过子夜时分,黑影们或兴趣盎然,或兴味索然,方作鸟兽散。次日,村口的大槐树下,一帮男女老少虔诚地支起耳朵,听黑影们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交流卖弄昨夜的收获感受,逗引着大伙的好奇和遐想。

这就是乡村的大致听房习俗——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

听房是乡村婚俗中神秘而隆重的一章。清朝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载:“涉俗,凡合卺初夜,以听房占喜兆,迷信不拔。”可见听房还是有历史传统和典籍可考的。

在家乡的婚俗中,人们对听房是宽容、允许和鼓励的。如果新婚之夜没有人去听房,预示着这家人在村里人缘差,不吉利,有碍于后代。这时就要由公公、婆婆亲自出马,去听上一通。虽然有“结婚三天无大下”之说,听儿子儿媳的私话情事,一般的公公、婆婆还是抹不开面子的。于是就将一把扫帚或铁锨立在新人的窗下,上面挂顶破帽,下面放双鞋子,冒充听房人。精明通达的公公、婆婆,一见新人关门睡觉,就悄悄地将大门打开,将看家狗喂饱赶出家门,还要在院中放上暖瓶茶杯开水,为听房者大开方便之门。当然这也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本家二奶奶儿子大婚期间,大门彻夜洞开,前半夜听房的人来了,后半夜小偷来了,牵走了她家的三只青山羊。

新婚夫妻从心里是不希望有人偷听的,所以就有一个和听房者斗智斗勇的过程。听房者善于游击战,新婚夫妻坚持阵地战,双方打起持久战,战果自然是半斤八两,互有胜负,互占上风。

有时听房者刚站好位置,摆好姿势,忽听新媳妇说话了:“窗外有人。”听房者大惊,正要悄悄逃跑,又听见新郎说话了:“哪里有人,是咱家的老黄狗。睡吧睡吧。”听房者又庆幸又恼怒,但也不好发作,鼓起勇气继续听。听房者正伸着脖子,咽着口水,听得津津有味,忽然窗帘掀开,哗的一声,从窗内飞出一片水来,泼溅得听房者一头一脸。听房者用手一抹,呀呸,臊腥难闻,原来是尿液。听房者笑骂着跑开了,新房里传出小夫妻开心的大笑声。

也有的听房者未雨绸缪,提前准备,趁黑趁乱藏入婚床之下,大饱眼福耳福,喜不自禁,忽然笑出声来,吓得小夫妻魂飞魄散。听房者钻出床底,打开房门,大呼狂笑而去。

邻村有一位听房高手,动用了高科技手段,将一台录音机藏于小夫妻枕侧。次日悄悄取走,动用村委会的高音大喇叭,播起了小夫妻的“午夜情话”。羞得新娘子要上吊自杀,新郎官手持菜刀找他拼命,吓得他将磁带扔进粪坑里,在外躲了好几天不敢回村,成为了多年的笑料谈资。

如果新婚夫妻久无动静,呼呼睡去,听房者也不甘心一无所获,就敲窗跺脚,把他们乱醒。这时一部分人暗中留下,一部分人大动作离开,麻痹新郎新娘。离开的人不大会儿再悄悄地折回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也在听房中被演绎得风生水起,淋漓尽致。

我少时也是听房的积极分子,被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教唆带领着去,不是主犯是从犯。虽然懵懂不通人事,但很喜欢那种神秘、好奇和惊险。最难忘的一次是,几个人爬上一家婚房窗户对面的屋顶,手持自制望远镜,对着婚房窗户窥探,颇有点特工的风度和味道。

参加工作后,单位有一名中年科长,矮矮胖胖,笑容可掬,人皆称之“厅长”。我初不解,以为是同事们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原来科长爱听房,常携一凳、一伞、一壶,辗转各家夫妻窗下,静坐细听,即使雨夜也不错过。时间一长,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听长”的外号。听到来由,不禁莞尔。

一次周末回农村老家,邻家之子结婚。我问儿时伙伴:现在还有听房的么?他哈哈大笑,现在有电脑、电视、录像机、影碟机,谁还听房?再说,高墙大院铁门,有的新房在二层楼上,也进不去啊。

现代文明又战胜了一项传统风俗。我忽然纠结起来,弄不清自己应该是喜庆还是遗憾!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