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大结局:39位民国大佬的后半生完整版目录

目录:

痛定思痛——蒋介石 / 1

蒋介石在台湾实行土地改革,不失为明智之举 / 2

蒋介石对岛外的分裂势力和岛内“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均采取坚决的打击政策,毫不手软 / 4

20世纪70年代之后,蒋介石诸病缠身 /7

蒋介石病逝。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 14

天下第二人——李宗仁 /18

白崇禧劝他去台湾,李宗仁勃然大怒说:混蛋才去台湾。后因病赴美就医,被蒋把职权剥得一干二净 / 19

1965年7月间,李宗仁偕同夫人郭德洁女士从美国回归大陆。消息传来,毛泽东等中共主要官员都接见了他 / 23

一次令蒋介石和美国恐慌的记者招待会 / 29

李宗仁去世前留下一封信,深望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士和他一样回到祖国怀抱,周恩来称这是一个“历史文件” / 31

枯木逢春——陈诚 / 34

带着一个四星上将的空衔,陈诚黯然前往台湾 / 35

在政界沉默了半年多的陈诚又得到了重新活跃的机会 / 39

陈诚先后就任台湾“副总统”和国民党“副总裁”两项要职,成为位居蒋介石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 41

陈诚因肝癌在台湾去世。他的墓地与他的家乡青田县直线距离只有400公里左右,可谓近在咫尺 /45

诸葛末路——白崇禧 / 50

白崇禧一贯支持李宗仁,但李宗仁到美国后,白却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 / 51

蒋介石想置白崇禧于死地。白崇禧不明不白地死在公馆中。死后传出绯闻 / 57

梦绕关山——何应钦 / 61

何应钦一直以在野之身、以追随蒋介石反共多年的“老兵”名义,树立蒋介石的形象,维持着“党国”元老的尊荣 / 62

何应钦死死抱住“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梦呓不放,直到他去世,也没有从反共的死胡同中走出来 / 65

随着年岁增高,何应钦思乡怀旧之情与日俱增。他很喜欢在家里接待贵州同乡的来访 / 70

雁过留声——陈果夫 / 75

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接替原“中央党部”职权。自此,控制、操纵国民党党务长达24年之久的陈氏兄弟首次双双出局/ 76

CC时代已经过去,陈果夫卧病在床,想着立夫弟登机赴美,真是应了古人诗句:“兄弟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 81

“卫道”干城——陈立夫 /89

陈立夫在台湾无立足之地,只有出国做寓公一条路。他到美国后,选择了开办养鸡场 / 90

蒋经国父子和陈诚的矛盾日益尖锐。蒋经国多次致函陈立夫,诉说晚年心中的郁闷 / 95

晚年的陈立夫热切盼望两岸和平统一,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曾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共中央发出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的信息 / 99

肥了自己,瘦了国家——孔祥熙/ 105

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提议:更换孔祥熙的财政部长。听此消息,孔祥熙几乎昏死过去 / 106

孔祥熙在美国不甘寂寞,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继续做着重返台湾、再登政坛、光复大陆的黄粱美梦 / 111

民国之范蠡——宋子文 /118

为了延缓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宋子文努力调和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的矛盾,结果完全落空 / 119

宋家财富知多少?一位美国记者披露,他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的总积蓄已超过30亿美元 / 123

从政界退休的养生专家——张群/ 130

张群去台后,频繁来往于台北、东京之间,挑拨分化中日两国关系,破坏中日邦交正常化 / 131

离开政坛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攻养生之道,写成《谈修养》一书。该书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行了九版 / 134

岁月的磨砺,使张群对人生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刻认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应付自如 / 137

书山迷途——翁文灏 /140

台湾国民党在“反共宣言”上代署翁文灏的名字,这种不光彩的做法反而促使翁文灏更加坚定了回到大陆的决心 / 141

清廉国胤——孙科 / 147

孙科移居美国后,台湾许多知名人士因他是国父之后,力陈蒋介石邀其回台湾定居。孙科回台后出任“考试院”院长 / 149

孙科去世后,后事由其子女按传统的方式承办,其女孙穗芳在他的口中放了一颗大珍珠,双手握着白玉,据说是以定其心 / 152

老马失蹄——王云五 /155

王云五就任财政部长,踌躇满志,全力推动财政改革。结果,不到三个月,金圆券贬值,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 156

王云五在文化界、政治界以及经济界尽力多年,身体却一直无疾病,到了晚年依然笔耕不辍,著作甚丰 / 163

身病神困——戴季陶 /165

南京政府败局已定,戴季陶何去何从?他不想去台湾,也不想去四川老家,他比较愿意去的地方是广东 / 166

虎落平阳——熊式辉 /172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熊式辉和张群等人计划成立“东北复员委员会”,由“政学系”的要员去接收东北,熊式辉主持其事 / 173

国民党结束了在大陆22年的统治,1949年初,待春风再一次吹绿熊式辉公馆阶前草坪时,主人已逃到了香港 / 177

郁郁而终——张厉生 /182

蒋介石把日本与台湾关系的疏远归咎于“驻日本国大使”张厉生。从此,他赋闲在家,郁郁而终 / 183

摇旗呐喊是书生——朱家骅 /187

抗战爆发后,朱家骅坚决主张抗战。他多次给军政要员写信,劝其不可投敌。他认为,“国内多留一忠贤之士,即多一分正气” / 188

朱家骅去台后,曾为恢复“中央研究院”奔波,筹建新舍,规划学科,创办刊物,孰知辛苦一场,到头来还是被老蒋一脚踢开 / 192

由校长而部长——王世杰 /196

王世杰临终前给儿女留下遗嘱:切不要在其墓碑上刻上教育部长、外交部长这些官衔,就写“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 / 197

孤悬海外的外交家——顾维钧/ 202

顾维钧结束了驻美的使命,也结束了他在外交界漫长的服务生涯。此时,距他首次赴华盛顿担任中国驻美公使已整整40年了 / 203

顾维钧辞去台湾“总统府”资政的职务,当选为海牙国际法院法官。这次完整的九年任期,是他担任公职以来最惬意的时光 / 207

有爱妻相伴,有儿孙绕膝,有健康的身体,有安逸的生活,顾维钧的晚年是幸福的。但是他说:“我的根究竟在中国啊!” / 210

跨越三个世纪——宋美龄 /214

树倒猢狲散,在高官们纷纷寻找退路远离台湾时,宋美龄却从美国回到台湾岛,回到蒋介石身边,使蒋介石感到莫大的慰藉 / 215

蒋介石病逝,台湾岛已非久留之地,宋美龄赴美休养,逐渐淡出政坛 / 220

逃脱牢笼操旧业——吴国桢 /225

吴国桢飞往美国西雅图,走上了与蒋介石最后决裂的道路,闹出了沸沸扬扬的“吴国桢案”。一个蒋介石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为什么会和蒋介石分手呢? / 226

政坛失意的吴国桢返回学界,自费出了一本小册子,定名为《美国为何不理解亚洲事务?》。关心大陆发展,准备回国,却突然病故 / 234

昔日上将军,今是教书匠——刘峙 / 237

刘峙下台后,避走九龙,遭到土匪抢劫,为了糊口,刘峙率家到印度尼西亚以教书为生。回台湾后,深居简出,过起了现代隐士的生活 / 238

阵前觅得正途——程潜 /240

程潜向邓介松吐露苦衷,说:“我都成了战犯了,还谈什么和平?况且,我们一表示接受中共八条,蒋介石肯定会先拿我们开刀。” / 241

程潜夫人郭翼青见到周恩来总理,鼓起勇气问道:“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我家到底算什么成分?” / 249

杀敌毋论多,比寿我最长——薛岳 / 258

内战失败,薛岳随蒋家王朝撤到台湾,到台湾后看尽脸色,晚年远离世事,终日书房,不管政治,不管闲事,不做媒人 /  259

征战数十载,今得返故乡——卫立煌263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将来一定会回新中国。”卫立煌郑重地对“民革”的同志说 / 265

在讲《论十大关系》第七个问题时,毛泽东说:“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272

面朝大海,春不暖,花未开——胡宗南 / 282

昔日“西北王”沦落为海匪头/ 283

保住北平,功德无量——傅作义/ 293

傅作义被中共列为国民党首要战犯之一。他听到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大惊失色,他最担心的是,平津问题和平解决后,能得到共产党的理解吗? / 294

傅作义在二十多年的水利电力部长任内,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 304

北雁南飞,孤岛哀鸣——阎锡山/ 308

阎锡山一生喜弄玄机,临终还留下令人费解的遗嘱和数副莫名其妙的自挽联,似乎要留千古之谜,让人去动脑筋 / 309

铁翅飞鹰未尝坠——周至柔 /315

全面抗战爆发,周至柔指挥国民党空军参战。抗战中,国民党空军曾派出飞机两架,远飞日本本土长崎、福冈、久留米、佐贺、九州各地,散发告日本国民党和告日本外交协会书等传单、小册子共14万份,震惊了海内外 /316

周至柔病逝后,台北《中国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标题颇有意味:“叱咤疆场创始空军实至名归;纵横球场提倡围棋非公莫属” / 319

军中老虎,蒋家甘草——王叔铭/ 324

空战失利,王叔铭命令台北“中央社”以比北京同行新华社还要快捷的动作,抢先播发关于台湾空战失利的新闻,这是为什么? / 325

排解蒋经国父女的僵局,讨蒋孝章的欢心,王叔铭确实颇有一套办法,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称“王老虎”的王叔铭,总是有妙方让蒋孝章破涕为笑 / 329

损兵折舰,短命总长——桂永清/ 332

抗战胜利后,陆军出身的桂永清接替陈诚为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上任后,从陆军的老部下中选调一批人进入海军,外界议论为“陆战队下海” / 333

桂永清继周至柔为台湾“参谋总长”,不到两月,便病死任上 / 340

大将被俘,接受改造——杜聿明/ 342

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特赦后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说:“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周总理爽朗地笑道:“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 / 343

败军之将,卖师求荣——汤恩伯/ 350

陈仪策反汤恩伯未果,洒热血于宝岛。“卖师求荣”,汤恩伯落下一世骂名。从此门庭冷落,郁郁寡欢,终于患上不治之症 / 352

桀骜不驯,含冤莫白——孙立人/ 361

在蒋介石的眼里,孙立人是一个不可不用但又不可久用的人物 / 362

轰动一时的台湾“孙立人案”,孙立人被幽禁台中三十余年 / 370

坏事做尽,难回故土——马鸿逵/ 376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马鸿逵常常掩面而泣,说:“恐怕此生回不了大陆了!” / 377

天道有不公,暴孽得善终——马步芳 / 383

马步芳当了四年“大使”,竟未回台湾述过职 / 384

“醒狮”难吼——曾琦 /388

第三次投票,青年党把选票全部投给了李宗仁,触怒了蒋介石。蒋介石为此事拍案大怒,大骂青年党“不识抬举” / 389

流落美国的曾琦抱怨国民党太不争气,于是自己起来鼓动进行一场所谓的“超党派的救亡运动”,但是应者寥寥无几。失望之余,病死华盛顿 / 391

参政不知政——陶希圣 /394

为蒋介石起草的《中国之命运》,遭到中共痛批 / 395

晚年陶希圣说:这一生,前一半教授,后一半记者;前一半抽烟,后一半喝茶,80岁有感慨,90岁连感慨都没有了 / 398

欲问志何如,伯夷与叔齐——张君劢 / 400

一生清贫的张君劢,离开大陆后,靠讲学、稿费和养老金为生,晚年继续“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 / 401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