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章

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志得意满,丝毫没有将张绣放在眼里。在招降张绣之后举办的酒会之上,曹操命令大将典韦手持大斧立于自己的身后,每当曹操起身敬酒,典韦就举起斧头怒目而视,这让张绣及其手下感到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之后曹操又见色起意,强纳张绣叔叔张济的寡妻,引起了张绣的满腔怒火。不仅如此,曹操还对张绣手下勇冠三军的大将胡车儿进行了刻意的拉拢和利诱,而胡车儿并没有被曹操的拉拢所迷惑,反而把曹操的企图告诉了张绣。这一切都让原本一心降曹的张绣及贾诩愤恨不已,因此,在贾诩的谋划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随即开始了。

张绣反戈一击的手段非常高明,主意就是贾诩出的,张绣诈称要将自己的军队转移到曹操军营后方的高地,必须从曹操的军营中穿过,同时由于物资、武器较多,要求曹操允许士兵身披铠甲手拿武器经过。很显然贾诩是看准了曹操此刻得意忘形、完全疏于防范的致命弱点,事先已经预料到这个计策必定会得到曹操的同意,因此才胸有成竹地将这个计策通过张绣之口向曹操提出。果然,曹操丝毫没有意识到即将面临的巨大危险,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张绣的请求。结果就在张绣的大军穿越曹操军营的时候,突袭开始了。

这场突袭很快便获得了巨大的战果。曹操右臂受伤,只得仓皇逃走。逃跑途中,曹操的长子曹昂被砍死;侄子曹安民同时遇害。另一个儿子曹丕侥幸逃脱;曹操的爱将典韦身亡。这一仗曹操可谓一败涂地。幸亏曹操手下的大将于禁率部挡住了张绣军队的进攻,曹操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率领残部退回许都。在与强大的曹操集团的首次较量中,贾诩获得了全胜。

之后的两年时间,曹操为了击败张绣发动了三次进攻。双方的第二次较量发生在同年。这次较量又以张绣的胜利而结束。双方的第三次较量发生在同年十一月。此时的张绣集团已经形成了对于曹操腹地的直接威胁,曹操不得已只得再次亲率大军进行征讨。战争初期,曹军的进攻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夺回了湖阳、舞阴等要地,但并未对张绣集团造成致命的打击。双方的下一次较量也就变得难以避免。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张之间的第四次较量开始。与张绣结成军事同盟的刘表果然增援张绣,曹军作战失利。在曹操撤军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在古代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出主意的人依然是智士贾诩。这个故事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曹操在第四次发动对张绣的进攻时,突然听说袁绍打算乘虚进攻许都,于是只能下令撤军。此时刘表的援军已经进抵安众地区,张绣的大军也尾随而至。为了避免被分割包围,曹操命令将兵力集中,并利用黑夜开凿出一条地下通道,连夜撤军。张绣闻讯之后,立即派兵进行追击,而贾诩认为不能进行追击,否则一定会遭受失败。张绣否定了贾诩的建议,贸然率兵追击,结果中了曹操的计策,被伏兵所败,只能怏怏而回。而此刻贾诩又向张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张绣立即集合部队再次追赶曹操。张绣被贾诩的计策弄得莫名其妙,连忙询问贾诩,“上次就是因为没有听从先生的意见才遭遇失败,都到了这个时候,先生怎么又说要追呢?这不是去送死吗?”贾诩胸有成竹地回答:“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再去追赶就一定能够取胜!”张绣半信半疑之间召集部众再次追击曹操,果然取得了胜利。

战后,张绣不解地问:“第一次追击的时候我派出的是我军精锐,先生却说我一定会失败;第二次我能调集的也只是刚刚被击败且士气低落的士卒,而先生又说一定能取得胜利。虽然结果都证明了先生料事如神,但我还是不明白这其中有着哪些奥秘。”贾诩平静地回答:“其实这也很简单。虽然将军擅长用兵,但与曹操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曹操发动的这次进攻,并没有发生什么战事,曹操就突然撤军了,这说明一定是内部出现了重大变故,导致曹操不得不放弃此次的征讨行动。以曹操的才能,在全军撤退时必然会亲自率领精兵断后,以防遭到突袭。所以将军的第一次追击会失败。但当曹操打败了将军的追击之后,必然将加快行军的速度,对于全军后侧的安全就会疏于防范,因此将军就算派出新败之军都能将其击败。”贾诩的这一番分析让张绣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张绣集团的生存和发展,贾诩是立下大功的,没有他的出谋划策,张绣集团想击退曹操数次的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第四次较量的两次追击战中,贾诩更是体现出其从全局的角度对敌我双方作出正确判断而制定战略战术的出色能力。不过,随后几年汉末政治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又使得贾诩对于张绣集团以及自己的未来作出了一个全新的判断。

建安四年(公元 199年),曹操集团与袁绍集团之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双方之间的战略决战难以避免,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官渡之战。在战争的大幕拉开之前,袁绍派人联络张绣,并亲笔写信给贾诩,希望张绣集团与自己组成战略同盟,从侧翼对曹操集团发动进攻。张绣认为此时袁绍集团占有中原四州,实力雄厚,准备向袁绍派来的使者表达结盟之意。贾诩看出了袁绍的心思,没等张绣表态,贾诩就向使者表示:“你回去之后代我们谢谢袁绍将军,他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不能与

他结成同盟。试问一个连兄弟都不能相容的人,又如何能够容得下天下的豪杰呢?!”

贾诩所说的兄弟,指的是袁绍和袁术这哥俩。两人虽为堂兄弟,但却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兵戎相见。袁术集团的衰落与袁绍这个哥哥有着直接的关联。六月份,袁术在寿春郁郁而终,贾诩的这番言论,不但挫败了袁绍企图与张绣结盟的企图,而且还出言羞辱袁绍,更是将双方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

看到贾诩的表态,张绣不禁大惊失色,他完全没有想到贾诩竟然会如此果断地拒绝了袁绍的好意。事后他忧心忡忡地问贾诩:“怎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先生拒绝了袁绍,那下一步我们又该如何呢?”贾诩的回答又让张绣感到非常意外。贾诩认为按照目前的局势应该去依附曹操。张绣不解,问道:“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况且我们与曹操进行了数年的征战,双方势如水火,曹操怎么会接纳我们?”

看到张绣不知所措的样子,贾诩显得非常平静。他随即作出了一番分析。贾诩表示:之所以应该归顺曹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代表着皇权,依附他也就意味着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其次,袁绍实力雄厚,我们的这点人马去了,袁绍也不会放在眼里,自然也就不会重用我们,而曹操的情况恰恰相反,他的实力本来就不如袁绍,我们去依附他,等于是送给了曹操一支生力军,曹操岂有不重用的道理?其三,自古欲成就大业者,必然会放弃私人恩怨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胸襟和品德。目前是非常时期,将军千万不要犹豫不决,以免错过了这一次重大机遇。

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终于在同年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而事态的发展也确如贾诩所预料的那样。张绣归顺之后受到了曹操的高度重视。曹操不仅亲自设宴款待,把酒言欢,并与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同时还授予张绣扬威将军的职务,后来又升其为破羌将军。作为此事的首功之臣,贾诩也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扬。曹操拉着贾诩的手表示:“让我的信誉享誉天下的人,就是先生您了!”曹操不久之后又上表推荐贾诩担任了执金吾、封都亭侯,后来又升其为冀州牧,参司空军事。是年,贾诩五十三岁。

张绣降曹,是官渡之战前的一次重大事件,从此,曹操集团在南部地区的后顾之忧也就消除了,曹操得以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与袁绍的战略决战中,为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投降曹操的事情上,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贾诩了,而张绣之后的命运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尽管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先后多次被曹操封赏,但他曾经杀死曹操亲属及将领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因此他曾经多次请求与曹操的次子曹丕相见,希望得到这位曹操继承人的谅解。而曹操的次子曹丕显然也没打算放过这位杀人凶手。曹丕就当着张绣的面大骂:“是你杀死了我的兄弟,你还有什么脸出来见我?!”张绣心中不安,不久之后便自杀身亡了。无论张绣之死是否为曹操授意,总之张绣最后是死于非命。与数十年前的经历一样,贾诩再一次保全了自己而断送了他人的性命。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