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寻找卵床的鱼们

几乎所有的鱼类在繁殖期都会专注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没有雄鱼在场,雌鱼是从来不会独自排卵的。同样,没有鼓着大肚子的雌鱼在身边穿梭待产,雄鱼也不会轻易射出精液。

无论是硬骨海鱼还是淡水鱼,雄鱼在发情期内,身体都会发生某种变化。美国的一种梭子鱼会使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非常鲜艳,并能泛出彩虹色,而中国的一种斗鱼,会使自己身上的斑点和条纹发散出辐射型的光影。要想繁殖后代,仅此是不够的,雄鱼还要寻找到合适产卵的地方,才能成全好事。这个“安乐窝”可以是沙地里,也可以是珊瑚边、礁石下,但一定是个相对僻静的场所。

等一切安排妥当,雄鱼就会去寻找中意的交配对象。

隆头鱼会用鱼鳍在沙地上挖出一道深深的坎,然后在雌鱼和沙坎之间来回地游个不停,清清楚楚地表达着自己殷切的愿望,要雌鱼跟着他走。在雄鱼竭尽一番诱惑之能事后,雌鱼大多不会无动于衷,有情者会半信半疑地向雄鱼游去,跟随他前行,一睹“新房”环境,查看安全状况,然后决定是否排卵。

雄脚杯鱼在窝坎成形以后,会在上面巡回警戒,把进入警戒区的雄鱼赶跑或轰走,同时谦卑地欢迎雌类伙伴。这些异性伙伴中,有的已经怀卵,肚子胀大,这时,雄鱼就对她们热情洋溢,竭尽所能,一个又一个地引诱她们来到事先准备好的窝坎里,并把她们装在肚子里的数以万计的卵倾倒出来,自己再射出精液。接着,他进入第二阶段的工作,即十分殷勤地执行保护和守卫的任务。

做窝,看卵,守护小鱼,这些工作绝大多数由雄鱼来完成。他们心甘情愿,谨慎细致,戒备周密,非常称职。他们时常忙于把出游太久或离群太远的小鱼和蔼地领回窝边,然后怒气冲冲地把来犯的异类轰走。

有一种丝鱼甚至会撵走同种的雌鱼,如果雌鱼在排卵之后,正好遭到外来异类的吞杀,雄鱼也是不管不问。雄鱼再也没有了诱其排卵前的殷勤和关爱,甚至,他们还会长长地松一口气,乐观其成,因为如果雌鱼活着,雄鱼就不得不忙着把她从窝边赶跑,以防止她随时吞食自己的卵或小鱼。

洄游的马哈鱼十分特别,黑龙江的渔民称其为“江里生,海里养”,虽不十分准确,倒也形象。马哈鱼常年生活在北太平洋一带,到了三四岁,就进入性成熟的繁殖期。为了生养后代,大群的马哈鱼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游入江河,寻找适宜的繁殖场所。

为了找到这个地方,成就这一天,马哈鱼日夜兼程,长途跋涉,以每昼夜30 公里 ~35 公里的速度,逆流而上,不管是遇到浅滩恶浪,还是激流瀑布,从不退却。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他们用尾部奋力击水,借高速游水的惯性,向前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最高可达 2.5 米左右。马哈鱼洄游的路程也在 2000 公里以上,行程中不停歇、不摄食,完全依靠体内储存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和体力。

马哈鱼一回到老家,便开始寻找环境僻静、水质澄清、水流较缓、水温适宜的沙地,利用尾鳍拍打沙子,借水流的冲击,做成一个圆坑,俗称“卧子”。雌鱼产卵于“卧子”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雌鱼用尾鳍反复拍打沙子,将卵埋好。雄鱼和雌鱼在“卧子”周围徘徊两三天,确认安全无忧后,大多数会耗尽体力,相继死亡,只有个别体力好的雌鱼还会洄游大海。

小马哈鱼会在两个月后孵化成型,游水长大。再过两个月,小鱼开始降河下海。待到几年后发育成熟,便又追寻着祖先的踪迹,洄游产子,就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令人不解的是,马哈鱼的洄游如此艰难,险滩逆流,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却为何偏要选择这样的交配和生养方式呢?

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这是一个待破解的生物之谜。可推测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一是马哈鱼的祖先是江里生的,由于进化基因突变的不完整性,使交配期的马哈鱼至今难以适应海水的咸度,不在淡水区难以排卵或射精;二是马哈鱼常年生活区域基本在北太平洋一代,天气寒冷,冰冻期长,不适宜产卵或孵化;三是海里的风浪大,潮汐变化快,马哈鱼很难找到适宜排卵的地方,卵的孵化周期较长,不掩埋难以孵化;四是海洋里的鱼类较多,生猛异常,马哈鱼排在水里的卵常被当作美餐,不安全也难以成活;五是马哈鱼的卵孵化成型后,需要在淡水里培养水性和生活技能,这样才能到大海里生存下去。

类似的原因还可以找到很多,总有一条是对的。自然界里的物种,生活形态多与交配和产卵的方式有关,都是以适宜生养为最高的进化目标。马哈鱼交配和生养习性的形成,是由他们特有的基因和进化条件所决定的。

无论昆虫类还是鱼类,生养过程大多是温馨和惬意的,正所谓幸福的日子总是相同的,不幸的遭遇才各有各的不同。仔细研究螳螂和马哈鱼的亚婚姻史,发现他们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的故事太震撼,不能不铺陈叠叙,而且,他们生养的大致方式也很有类别的代表性。

除了过程艰难,情节动人之外,螳螂和马哈鱼的交配宿命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类似这种为生养下一代而死亡的情况,在他们同类里并不普遍,在更高等的动物里,比如哺乳动物里就更少见。为什么呢?

螳螂和马哈鱼的受精卵需要较长时间来孵化,孵化期安全是个大问题。

螳螂的卵是蚂蚁的节日大餐,也是最受欢迎的美味,所以,雌螳螂排卵的同时,会从身体里挤出泡沫状的材料,这个材料很快就会凝固,形成一个类似枣核状的“皮套”,学名叫“卵鞘”,螳螂的受精卵要在“卵鞘”里待上几个月。

马哈鱼的卵也时常被其他鱼虾饱餐,需埋在没有风浪的水下沙子里,要过两个多月才会孵化成型。

螳螂和马哈鱼的受精卵在孵化期内,不需要父母做任何事情,成形之后即可独立生活。所以,除了受精卵需要较长时间孵化外,父母只要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完全可以保证后代的成活和成长。

生存在自然界,意外随时会发生,尽管做了防护准备,但受精卵的生存机会并不乐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螳螂和马哈鱼都采用了同一个进化思维

路径,就是尽可能增大产卵量。雌螳螂一次产卵量最高可达 1000 个左右,分别放在几个“卵鞘”中,雌马哈鱼一次在“卧子”的产卵量有 4000 个左右,这些体量和营养量都远远超出了母体常规的极限。

在增大产卵量、博取成活率的生养理念里,雄螳螂是进“洞房”就没打算出来,无怨无悔地献出生命;雄马哈鱼是千里赴“洞房”,视死如归途。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更多更好地生养。

螳螂和马哈鱼明白,多一点营养,早一天到家,1% 的成活率就是天大的增量,就算尽了生养的责任,完成了物种的使命。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