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大猩猩的性报告

自 6000 万年前起,地球上的脊椎动物有了质的变化。哺乳新生代逐渐兴旺

起来,能飞的蝙蝠,能游的鲸鱼,能奔跑的狮子,各类族群争先恐后地繁衍、壮大。善于爬树的灵长类动物异军突起,身体和情智发育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最具代表的大猩猩,则成为这个地球乐园中的佼佼者。

在物种进化的神奇旅程里,只有到了脊椎动物的鱼类,生命才呈现出高级的发育特征:有了完整的骨架、呼吸和消化系统,虽是体外受精,但交配的选择意识、生养的父爱意识已经开始萌芽。

蛙类比起鱼类来,有了明显的进化,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交配仍是体外,选择标准却有了升级,“抱对”的惊艳之举,使异性之间的身体接触变为常态,生命与生养意志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鸟类除了继承先前物种的进化优势之外,还带来了新的生命奇迹:开始飞翔,注重样貌,雌性挑选,体内射精,并且有了生养后代的鸟巢;此外,还要轮流孵化,雌雄相伴,再过几十天独处的“夫妻”生活。

脊椎动物渐渐分化,质变加速。哺乳类动物实现了由卵生到胎生的重大转变,使物种的身体发育更加复杂和完整。之后,灵长类物种的智能飞速提升,便有了

初级的社会形态。

脊椎动物里,雌性的身体大多比雄性的体量大,鱼类、蛙类、鸟类也无一例外。这是基于雌性需要养更多卵的生殖本能,养卵会消耗雌性体内的大量营养,雌性动物的体能里既需要拥有养卵的容量,也需要提供营养的能量。

这个生殖本能的形成和强化,是她们所处生养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也就是说,她们生殖幼子的成活率对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而且普遍偏低,只能以量取胜。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这些物种有限的体能与笨拙的智能是幼子“成活率”低的直接原因。螳螂和马哈鱼是这样,青蛙和麻雀也同样如此。

哺乳类是个新兴和强势的大物种界。

不同动物种类的体量差异很大,比如田鼠和大象,体量的差异并不是简单地获取食物能力的大小,也不是简单的生存环境的差别,这里面蕴含着基因排列与组合的偶然性,以及祖祖辈辈进化而来的神奇遗传密码。

同种动物中,雌性的身体大多比雄性的体量要小,这时的雌性已不需要通过大量排卵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新的进化主题是:充分适应胎儿长时间、多营养的发育需求。这样,雌性尽可能排最少的卵,延长怀孕时间,以便培育出器官和机能更为复杂的胎儿,显然是要以质取胜。雄雌间体型的这个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表面上是体量的差异,内在里却凝聚着物种进化的最新逻辑。

在常见的哺乳动物里,其器官和智能的进化程度大致和怀胎数量挂钩。大猩猩和人类都已降到最低,基本是一胎一子。同时,由于智能和技能的进化,哺乳动物所处的生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不确定性大大减少,主要的生存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被动适应,而是主动选择,积极争取。无论是安全防卫还是猎取食物,都大抵如此。保证安全和获取食物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在雄性身上,客观上就需要更强壮的个体。基于这样的原因,雌性在交配生育时,会更倾心于那些高大威猛的雄性,这样一代又一代地选择和传递,自然就会演化定型为现在这样的雄雌体型差异。

除了雄雌体型的差异,还有雌性内在机能的大变化。

跨入哺乳类的雌性们大多有了排卵期,形成生理周期,会定期“出红”。猕

猴与人类的生理周期最为接近,大致是一月一次,所以称为“月经”。只是,大猩猩比较异常,四五年才出红排卵一次,她们是灵长动物里间隔排卵时间最长的。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长的周期,正像鱼会游泳,鸟会飞翔一样,是物种生命形态长期进化的累积,更是物种适应性的综合体现。毋庸置疑,这个排卵周期对大猩猩是非常合理的,这源于大猩猩的体积比较庞大,而能够采集的食物量是有限的,生养周期必须加长,生殖的可能性必须降低。

无论什么类别的哺乳动物,雌性的每一次排卵量与怀胎量是基本相等的,而排卵或怀胎的多少,与她们能提供的营养量有关,与这种动物进化的复杂程度也有关。排卵和怀胎是这样,出生后的养育也是这样。

大猩猩没有猛虎的奔跑速度和爪牙,也没有老鼠的善于隐蔽和小巧,他们体格庞大,最高将近 2 米,最重的将近 200 多公斤。这样的体格需要很大的食量,如果一年一胎,无法养活。况且大猩猩幼子身体的免疫能力很强,成活率极高,幼子断奶至少需要 3 年的时间,可以独立生活的时间至少需要 10 年以上。所以,

大猩猩在没有“计划生育”能力,也没有人类庞大的食物储备的情况下,这个排卵间隔的周期,一定是利于生养保障的。

大猩猩不会因为担心生养而减少性交,也不会对已出生的幼子懈怠生养,他们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把已有的孩子照顾好。

在身体机能上,大猩猩还有一个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的生殖能力不会因为年老而衰退,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可以交配生子。

物种延续使动物的交配变得必不可少,而怀孕和哺乳则更为重要,哺乳动物有这样一组数据:虎 1~2 年产一胎,每胎 1~5 子,通常是 2 子,孕期是 3~4 个月,哺乳期 5~6 个月(东北虎 3 个月),幼虎 3 岁性成熟。猕猴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一胎一子,孕期平均为 5 个月,哺乳期约为 4 个月,雌性 3 岁性成熟,雄性 4 岁性成熟。大猩猩 4~5 年产一胎,一胎一子,孕期是 8~9 个月,哺乳期 3~4年,10~12 岁性成熟。显然,随着动物智能程度的提高,孕期变长,哺乳期变长,性成熟期变长,产子数量却减少。

这样的变化极具规律性,哺乳动物的复杂程度与生养期成正比,正像脊椎动物里,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鸟类,他们的进化程度与产卵量成反比一样。这里所说的幼子性成熟的时间,与人类性成熟的概念会有一些区别,通指幼子马上需要而且能够交配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也是可以独立生活、自行养育的时间。幼子离开父母的时间,一般比性成熟的时间更早,幼子发育将近成熟,可以独自觅食之后,跟随父母的群居生活就基本结束。

虎是独居动物,自从幼虎自食其力,养育任务就算完成,雄虎、雌虎自然分

开,各自觅食,到交配时期,再重新配对。

猕猴是群居动物,首领都是雄性。幼猕猴长大独立生活后,雌猕猴可以在群内生活,也可以到群外生活,这取决于新的交配对象在哪里。雌猕猴与谁交配不受限制,原“老公”也不会有任何不悦表示,或许原“老公”早忘了曾经的“妻子”。

大猩猩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在他们的群体里,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社会形态,有争权的,也有争宠的,结果就会出现一种新情况:无论雌雄,都有可能因为某种企图失败而被驱离。带着幼子的雌性大猩猩,通常比较老实温驯,不会轻易离开群落,若到其他群落生活,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歧视,也很难在“争雄斗性”中占有主动。雄性大猩猩会关注幼子的安全,他们常给幼子食物,教他们一些生存本领,但不会拥抱他们。

非洲是大猩猩种群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大猩猩最大的栖息地。

苏格兰的研究机构,对大猩猩的生存状况与习性非常感兴趣,他们在非洲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其中一个小组以大猩猩的交配繁殖为课题,研究人员在乌干达丛林里,收集了 80 只雌性大猩猩的尿液,这些尿液可以反映出雌性大猩猩是否处于繁殖期。研究人员还记录了大猩猩交配的行为,发现雌性大猩猩在生理周期内有 12 天会召唤性伙伴,尽管她们只有 4 天可以受孕。研究人员还发现,对雌性大猩猩来说,交配期尽量多找几个配偶,远比找一个最壮的配偶要重要得多。然后他们得出结论:大猩猩在交配时最注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上述的结论是错误的。

新的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断,雄性大猩猩对权力争夺的兴趣更大,这分散了他们对异性的一部分注意力,所以也不会投入更多调情的时间。群体的首领只能有一个,权力争夺极为激烈,雄性大猩猩对群内同性争夺权力的意图,十分警惕,任何争夺权力的举动都会受到惩罚。也就是说,雄性大猩猩整天忙于“政务”,对“前朝”比较关注,对“后宫”不太上心。

在大猩猩群体里,雌性数量往往多于雄性,雌性之间赢得与雄性进行交配的竞争非常激烈,色诱已很艰难,因“色”而让雄性争夺决斗更为艰难,几乎不太可能。雄性大猩猩没有交配的危机感,更没有一个量的意识。况且,大猩猩对于“性”——这个人类爱用的文雅字眼,是持开放态度的。如果有时间和精力,首领可以和任何一个雌性交配,而对自己在意的“妃子”们,他们则尽量让其与其他雄性保持隔离状态,并且阻止她们和其他成年雄性交往。如果她们趁机与其他雄性交配,他通常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会发怒,更不会动粗,毕竟是双方自愿嘛!本群的

雄性基本是亲戚,肥水不外流就好。如果是外群的雄性,可就没那么便宜了。没有什么约束的状况下,大猩猩的交配无所谓数量,也无所谓质量。雄性大猩猩予取予求的性行为极为随意,根本没把这当成个什么事儿,在意的只是维持权力、保护领地及保持群体的安全和秩序。雌性大猩猩在顺从雄性大猩猩交配的要求之外,却另有关注点,意愿明确、心思缜密。研究人员的上述发现蕴含着一个更大的秘密,那就是:雌性大猩猩对

性的需求已不是单纯的数量,还另有目的。她们求欢对象的标准也不只是身体的“强壮”,除了自然的生养交配意图外,她们利用“性”获得更多食物、保护或获得更高地位的潜意识,已经十分明显。雌性大猩猩交配的对象越多,保护她的雄性就越多,交配对象的地位越高,她们越有荣耀感,因为可以免受其他大猩猩的攻击,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受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生养的安全性。“性”在大猩猩的种群里,已是彼此的交流方式,貌似是一种社交行为,其实有着复杂的目的性,这被某些研究人员称之为“性流通”。除此之外,人们甚至大胆猜测:这时的雌性大猩猩,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些交配的快感?

还有一个新发现,也是以前人们不太在意的。当有高级别的雄性大猩猩在附近时,雌性大猩猩会发出更多的求偶鸣叫信号,而当她们周围有更高级别的雌性大猩猩在场时,她们会在交配时尽量保持安静,甚至是低声下气,以避免与强者交锋、竞争。貌似不经意的习惯行为,已隐含着微妙的心理嬗变,雌性大猩猩的生存与生养的主动意识,大大超越了相近的同类,也超越了人们对“动物”的固化思维。

至此,大猩猩的生活状态,已达到了其他哺乳类难以企及的高度,大猩猩的排卵、胎生、交配意识、生养个数、雌雄互动、群体生存等,都无一例外体现着物种进化的新成就。

尤其是雄性大猩猩的领地意识、统治意愿、级别差异以及雌性大猩猩的智能性爱、趋炎附势,已经不是动物界简单的“自然生存”状态,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具有初级的社会特征。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