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智人的性感与情感

最初建立生物学纲目的时候,人们把猿猴、猩猩和人归称为“灵长目”,就是万物之灵的意思。后来有科学家主张把人类从灵长目里分列出来,单独成立人目,与灵长目并列,当然,这个建议因论据不够充分而不了了之。现在看来,把人从灵长目中分离出去实无必要。

回望动物进化历程,人类与灵长类其他动物相比,在自身的基本生理特征、生长发育及交配生养方式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进化,甚至在某些方面,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的改变,已经有了退化的前兆。

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他在1809 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中,首先阐明了动物是进化来的,至于如何进化,他提出“用进废退”的理论,他举的著名例子是长颈鹿和老鼠。长颈鹿在干旱少雨、地面缺草的非洲,只能吃高处的树叶,这促成了其颈部不断增长的进化。而穴居的老鼠,在阴暗狭窄的环境,则导致了视力的退化。可以说,在生物学研究初期,这个“定向变异”的理论,对解释自然界的物种形态,是有一定帮助的,虽然也有类似的偶合,但并没有被多数科学家接受。

结合到人身体的一些状况,也能找到代表性的反例,比如男人的胡子,在生理上从来没什么用处,却未见明显退化。

大家知道,多数生长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为了御寒,或调节体温,身上都有体毛,唯独人类赤条条的,貌似是个例外。从胎儿身上的茸毛,成人遍布全身的毛孔来推测,早期人类一定是有体毛的。至于体毛为什么退化,有“穴居”说,有“熟食”说,更有“基因突变”说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并没有看到深入、详尽、有说服力的研究。不过,从人身上现存的、少量毛发在各个部位的配置上看,一切并不偶然,还会有更为有趣的发现。

除胡子之外,人体其他部位仅留的体毛的确有着特定的作用,配置也十分精巧。头发,保护头皮免受撞击,对头部也有保温的作用,人类的大脑也需要这样的特别防护;眉毛,可避免雨水、汗水流入眼睛;睫毛,可防止飞虫和尘埃对眼睛的伤害;腋毛,有助于排汗;阴毛,防止性交时的摩擦而导致受伤,等等。

胡子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女性没有胡子,而其他毛发都有?为什么女性的汗毛普遍比男性的要稀疏和轻淡?为什么在灵长类的猕猴和大猩猩里,雌雄的体毛没有这样明显的差别?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里有我们要找的答案。达尔文进化论的精华,除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复”式表述,强调物种有共同的祖先和永恒的变化之外,还有一个“性选择”的原则。虽然它并不会被经常提起,但这个原则对我们解开胡子的疑问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最初,可能由于穴居、吃熟食或穿衣服的原因,人身上的体毛逐渐开始退化,但胡子作为女性辨认男性的特征,成了漏网之鱼,并没有加入退化的行列。那么,仅有辨认性别的作用就停止退化,是说不过去的,在生理上也很难达成。

鸟类在选择配偶时,把对羽毛的重视列在首位。麻雀是这样,天鹅、孔雀更是这样。羽毛不仅代表着美丽,同时还代表着健康。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里都有

这样的潜意识,雌性对交配对象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即是否健康,是否有利于下一代,而毛发也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一个外在特征。这样,在早期男性、女性发型差别不大的状况下,男性的胡子,不仅是女性辨别男性的外在特征,还是女性对男性健康程度的重要评判依据。那些胡子茂密的男人大多勇猛刚烈、强壮能干、男性激素分泌旺盛。他们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生存能力强,他们总是被更多的女性优先选择,于是,这样的男性就多了把自己基因传下去的可能。不断地选择和淘汰,胡子不仅没有像其他体毛那样“用进废退”,而是愈加凸显地保留下来。

女性汗毛稀疏的原因同样适合这样的进化逻辑,只不过情况刚好相反,这次是男性选择,在有了最初的审美概念后,男性多选择那些脸庞清秀皮肤光滑的女性来作为交配对象,而这样的女性就获得了更多传递基因的机会。

这个阶段的人类,历史学家称为“智人”。智人们已经开始对面部重视起来,尽管眼睛对对方面部的“拍照”和“比对”是瞬间的,但“筛查”和“确认”的程序却是百万年来交配经验的累积。这样,精准的识别和记忆,就可作为交流、交配的依据,喜欢、不喜欢的参照,以及可能共同生养的选择标准。

扫描女性的容貌或男性的胡子,可以鉴别出一个人的健康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可以交配。容貌和胡子有这么大的作用,自然不能忽视,被代代优化选择,日久天长,于是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相貌控”的后代。

通常来看,“性选择”是通过对方来实现的。一种利于生养的优化筛选机制,是物种进化的普遍原则,也有一些特别物种的“性选择”,显得更为复杂。筛选之后带给身体的巨大变化,比如“性选择”结合基因突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遗传基因不仅有记录、复制的功能,还有突变的潜质,这个突变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不好的方面发展,总的原则是向有利于生物进化的方向发展,或者说,目前还存在的生物是顺应了这样的原则。基因突变有转录遗传疾病(二代显现的 DNA 里的潜伏者)的负面作用,也有实现基因跨越式改良的正面作用。基因不仅是简单的记录,还是记忆能力累积,这个累积可以成为诱因,促使基因突变,或是在基因突变时发挥关键作用。

螳螂或青蛙在代代相传中,肤色是不断变化的,与生存环境的色彩渐渐有了匹配的效果,这个变色使他们获得了隐身能力,便于“潜伏”。螳螂或青蛙肤色发生有利于生存的进化,是基因上凝聚的祖辈长久以来对恐惧的记忆,或者是基因上集结了祖辈长久以来隐蔽的梦想,靠着基因突变实现了变异,因而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这个变异过程依然是渐进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储存变异,再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筛选(自然选择和性选择)达成的。

从猿人到智人,历经数百万年。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即便早期智人,也完全脱离了兽类的生活模式,这取决于发生在智人身体上的一个革命性变化,那就是智力发达。

智力发达是人类无与伦比的典型特征,在教科书里常常被忽略,教科书里反复渲染的是直立行走使人腾出了前肢,进化出了手,有了制造工具的能力,这是“劳动创造人”理论的核心支撑点。这种说法也无可厚非,只是,仅有此解释是不够的,因为这种说法太过概略,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有了直立行走,就开始制造工具了。或者,没有让人搞清楚直立行走、智力发达与制造工具的关系,像猕猴和大猩猩也会直立行走,却与劳动无关,更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无关。

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整个动物进化进程的一部分。一旦直立行走,就理所当然地开始制造工具的说法,显然是过于突兀,甚至直立行走的动因,是不是与劳动有关也是大可质疑的。

应该说,直立行走除了改变物种肢体的形态之外,最重要的是直接促进了物种智力的飞速进化。如果没有人的智力发达,那双手也做不了什么事,就像初级进化的猕猴的手,抓抓虱子、剥剥果壳,最终止步于砸砸石头。所以,直立行走与智力发达密切相关,但不是唯一的相关。智力发达更与人类食物的变化有关,比如,火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吃到熟食,熟食显然更容易被消化,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血液的质量和大脑的营养均靠蛋白质来支撑。

在熟练使用火之前,人们很难吃到美味的肉食。人的牙齿和颚骨适合磨碎素食;人的唾液是弱碱性,较难溶解肉;人和食草动物都是胃小肠长,适合消化吸收素食,而食肉动物大多胃大肠短,可以快速消化分解肉食。有的书上说人是杂食动物,很大可能是先有果后有因的逆推,可信与否未必那么重要,看看大猩猩的食物结构就很清楚了,大猩猩基本以根茎和果实为食,偶尔吃点肉,也只是小昆虫之类,甚至包括白蚁。

人类的牙齿和肠胃,决定了我们对大块生肉的咀嚼和消化是非常困难的。火的使用,使人类吃肉成为可能,而且烧烤熟肉的味道更好,这也许是现代人依然喜爱烧烤的一个历史渊源。食物结构的改善,对人类大脑发育和进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之大,绝不亚于直立行走。

人的直立行走,为什么能促进智力发达,也就是情智进化,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不是这里可以说得清楚的。普遍的认知,是由此改变了脑部供血和眼睛成像,一个负责营养,一个负责思维。人的直立行走使眼睛成像更精准,景深变大,视野也突然开阔起来。

一般来说,凡是眼睛向下看的动物,智力都比较低下,比如羊马之类,包括狼和虎的智力,也非常一般,连行走的路线都记不住,全靠撒尿和用鼻子辨认。而飞在天空的鸟类,虽然脑袋很小,脑容量有限,影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绝不在人类之下。

视野开阔带来了更多的三维画面和快速移动画面,从而刺激和催化了大脑的发育,加快了人类大脑神经摄取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的进化。

那么,最初的人类是如何开始直立行走的?这是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一直未破解的谜团。据最新的权威研究发现,大约在 600 万年前,非洲大陆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旱少雨,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一群一群的类人猿开始向北迁徙,移动的速度大约是一代人北移 100 公里的样子。

在非洲北部有着茂密的灌木草原,而四肢行走既看不清路,也看不到同伴,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险。这样,为了生存,最初的直立人便出现了。北非新发现的类人猿化石,有着正在变形中的腿骨和骨盆,基本可以佐证这个论断。

人类的生活习性与其他兽类渐行渐远,除了直立行走、吃熟食之外,还有一个惊天大差异,那就是面对面性交。有这样的交配形态,与女性的身体结构变化有关,这时,女性身体里阴蒂的构造已隐然成形。

其实,大猩猩已经有了不经意的面对面交配。不仅大猩猩,猕猴的生活习性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只不过次数相对较少,十次交配中大概只有一两次面对面的可能,纯属无意识。显然,在雌性猕猴和大猩猩的身体里,还没有阴蒂,或是阴蒂尚未成形。很难去深入探究,是阴蒂的进化成熟,促成了面对面性交,还是面对面性交,催化了阴蒂的生长和发育。

尽管每个女性的身体结构会有所不同,阴蒂敏感度的差别也比较大,就像男性的胡须有差异一样,但阴蒂带给女性的性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从偶然碰触到阴蒂这一天起,女性再也不愿从背后插入了,除了美妙的身体感觉之外,面对面性交,带给女性的体验甚至远远超出了性交本身。

孤立无助的前趴式,遭到了女性抛弃,她们更喜欢面对面性交,也就是“做爱”,在舒服的躺卧姿势中,女性享受着身体的超常刺激,甚至还可把男性抱在怀里互动,从而第一次强烈感受到做爱与交配的差异。

面对面做爱,绝不仅是身体感受那么简单,有了面对面,也就有了更多直视的机会和面对的时间,通过观察面前的异性,女性开始在意与男性的交流,从而确认交配的对象。

对男性而言,面对面性交是一个极为乐意的选择,男性的性冲动与视觉刺激紧密相关,女性的后背实在没有什么景观。肥硕的臀部虽然性感,却没有表情,见得多了也会审美疲劳。面对面性交之后,一切都大为改观,乳房的晃动使女性看起来更加性感,沉迷交欢使女性的面部表情更加丰富,这些都会勾起男性更强的性欲,激起男性更多的性趣。

前面提到,女性月经的形成,超越了发情期对性交的有限需求,使性交频次大大增加,尽管经期出红时性交不便,可一个月里的多数时间,都可以无所顾忌。有了时机,有了性趣,男女身体的频繁接触就成了家常便饭。

面对面做爱,这个极少被提及的性交形态的转变,对人类的情智发育和进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此外,它也使男人女人有可能情投意合,快乐生养,长期相处,共同生活,成为走向婚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撑点。

情智进化与直立行走有关,与吃熟食有关,现在,还可以再加上一条:情智进化与面对面做爱也有关。

做爱姿势的改变,带来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辨认及相互的记忆,在混乱性关系的年代,这个辨认和记忆十分重要。不远的将来,辨认和记忆将会衍生出交配选择权,然后,确认的交配权会与养育责任挂钩。

当人类开始面对面做爱,就会促使男女的交流更加频繁,在没有语言的状况下,人们对事情的判断主要靠眼睛,所谓一见钟情、第一印象等,都源于眼睛对意识的影响。也许,现代人常说的“眼缘”,也是来自百万年来进化出的瞬间判断能力,是对能否接受这个异性的瞬间判断的意识累积。

有一个词叫“观感”,意思是看到什么才会想到什么,“观”在前,“感”在后,自然是“观”影响“感”。还有一个词叫“感情”,有“感”才会有“情”。所以,眼睛是感觉的第一来源,感觉是感情的第一来源。正是由于男人女人的面对面,相互之间,有了好恶,有了选择,便有了感觉,感觉多了,累加在一起,就是感情。

男女相互有了感情,那么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表达。一系列交流的信息都指向表达,当形体的表达不能达意的时候,表达的欲望和复杂度,便促使语言诞生,语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恰是在这个形成过程当中,观念、感觉、思想、意识、感情等非物化的概念,全部在大脑里觉醒了,这个觉醒的瞬间,绝对不亚于一次物种进化的“基因突变”。

也有书上说,语言的形成,主要不是为了男女表达情感,而是劳动时分工合作的交流需要。在遥远荒蛮的历史长河里,自然状态下的生存极为艰难,人类基于男女交配的交流需要,生活生养的交流需要,远远早于和重于劳动分工合作的交流需要。蛮荒状态下的生活,其实没什么太多的合作可能性,原始性冲动下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却是空前的。

在偏远地区,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里,保留最多的,恰是这种表达感情的山歌,男欢女爱,成了最想歌唱、最想传递的内容。山歌传唱中,既有生活的经验,也有择偶的标准,更有性冲动的召唤及性满足的情感宣泄。语言的形成,对男女的智力和情感向更高层次进化,提供了必要的,也是最佳的手段。

这就是人类“面对面做爱”的一个巨大的意外收获,因为面对面,所以会在意和强化交配双方的沟通,会提高对特定做爱对象的选择标准,比如男性更关注容貌和乳房,而女性更关注胡子和胸肌。男女的要求都明显增多,使选择对象的难度加大了,所以,交欢前需要大量的卖弄和表现,以达成交配的目的;交欢后需要更多的安抚和倾诉,以达再次交配的目的。这些都需要表达精准的语言,也只有语言才能更容易达成或平复欲望。

至此,经历了直立行走、吃熟食和面对面做爱,人类便完成了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转变。转变的过程,始终以情智进化为核心点,转变的结果,是智人的性感和情感日臻完善。情智进化造就了智力发达的人,而智力发达的标志事件便是语言的诞生。

当然,语言既不是生活的目的,也不是生活的形态,而只是生活的工具。可掌握了语言的人类,再也不会安分散漫,吃好、喝好、生好、养好的原始冲动开始发酵,貌似隐蔽的欲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