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1节 面对严峻生活而永不泯灭的童心——莫扎特

1756年,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维的萨尔茨堡。他的父亲奥波德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乐人,在萨尔茨堡大主教乐队任小提琴手。

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小时候的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就显露出了超人才华,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音乐神童”。

莫扎特在5岁的时候,就弹得一手好钢琴了,他能操一把小提琴与父亲及其朋友一起,凭直接视谱将6支三重奏曲演奏下来。此时刚学一年钢琴的小莫扎特便会自己创作各种小曲子了,被小城里的人称为“小天才”。

父亲看到儿子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便带着6岁的莫扎特和他姐姐周游德、奥、法、英、意等各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旅行演出活动。

在英国,8岁的莫扎特幸运地遇到了音乐大师巴赫,在巴赫的亲自指导下,他在艺术领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有了长足的进步。

12岁时,他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14岁时,他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场场爆满。这轰动欧洲的出色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

5年之后,莫扎特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尽管他有旷世奇才,也免不了背负凡人俗世的种种困扰。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到宫廷乐队里挣碗饭吃。后来他忍受不了保守封闭的小镇生活,加上不识英才的苛刻雇主,只好请求离职,另谋新职。

第二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与康丝坦采结婚,从此开始在维也纳定居,25岁的莫扎特开始了独立自主的艺术家的生活。

然而,作为艺术家的莫扎特是十分贫穷的,他甚至买不起木炭来温暖他居住的破屋。在寒冷的冬天,他只好把手插进穿在脚上的毛袜里取暖片刻,然后再继续工作。

贫穷没有把他压倒,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他生命中这段异常艰辛的日子,他的几部最重要的歌剧诞生了,如《费加罗婚礼》《唐·乔尼》《魔笛》《女人心》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

莫扎特的音乐常常被人们称作“永恒的阳光”,因为他的音乐即使在表现痛苦和悲伤时,也似乎含有天真纯洁的微笑。他那优美、机智的旋律总是充满明朗、纯朴的气质,他那典雅、热情的灵感像清泉一样纯洁、透明、自然、流畅而喷涌不尽。

莫扎特的音乐给予人们的是经过生活锤炼后的纯真,他那面对严峻生活而永不泯灭的童心让人分外感动。罗马尼亚作曲家艾涅斯库曾说:“莫扎特的音乐如同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里面火热,充满了翻腾的岩浆,外面却是一片宁静、清新、甜美的景象。”

在维也纳的生活使莫扎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面是辉煌的成就,另一面是失望和潦倒。在维也纳的最后10年,是他作为自由音乐家进行创作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他以对艺术对自由的执着信念向社会抗争的10年。

自由对莫扎特来说同时意味着贫困,但莫扎特不怕贫困,他坚强地忍受着贫困的煎熬。然而,贫困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1791年12月,莫扎特病逝于维也纳,年仅35岁。在他去世的时候,屋中没有一根木材取暖,病倒在床的妻子无法为他送葬。临死前,他仍默吟着自己心爱的歌剧《魔笛》的旋律,在音乐的庇护下他默默闭上了眼睛。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