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婚恋家庭 > 婚姻,没那么简单:且行且珍惜 > 第 3 章 这场婚姻,你准备好了吗?
第1节 婚姻知识普及

结婚意味着什么?你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跟你走一辈子的男人?还是有两个家庭的拖累?有忙不完的家务、操心和疲惫?可你还是义无反顾地嫁了。赌上自己的感情、幸福、未来,跟他坚定地走下去。你可能会赚个盆满钵满,也可能会血本无归。可是,这场“赌局”,因为有“爱”,而显得格外浪漫和美好。不过,在你享受这份浪漫的同时,也得记得,即使是赌博,也有技巧。你肯押会赌,婚姻才幸福。

结婚的序曲往往都源于美好的爱情。在鞭炮祝福声中,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人在亲友的见证下,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从此,爱变成了一种责任。曾经的花前月下似乎随着戒指的交换变成了往事。你们进入了生活,而不再是简单的吃饭、聊天、看电影、恋爱。

这还不算,最头疼的是,要改变很多自己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离开永远视你为宝贝的父母,进入一个似乎熟悉其实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结婚根本就不是两个人的事,它是两个家庭的相互融合,也可以说是“兼并”。虽然在你的父母亲眼中,你还只是个需要怜爱的小女孩,可是在婆家,你却是一个男人的妻子、一双老人的媳妇。你要承担起他们家给予你的责任、要求,你要告别自己的任性,在别人的地盘上扎根。

身为一个女人,从你选择婚姻的那刻起,就意味着你选择了许多重叠交叉的角色:作为一个妻子,你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自己的丈夫,料理好家务;作为一个儿媳,你要处处体现出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就算是长辈错了也不可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母亲,你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为他的将来打好各方面的基础;作为一个嫂子,你要像个长辈一样照顾小叔、小姑,也要像个朋友一样走近他们。

你想要给父母充裕的生活,却也要考虑到你的家庭;你想张开臂膀,保护好你的孩子,可是又要考虑到挫折对他的重要性;你想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却又不得不为两个家庭做着超负荷的付出;你想帮助老公实现他的梦想,却也无法割舍自己坚持到现在的事业。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婚姻简直就是女人的枷锁。尽管这个枷锁打造得华美绚丽、泛着“心”型的光泽,但却让一个女人的美丽、追求、自由、光彩,都葬送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婚姻吗?围着一个男人打转。而这个男人,仅仅是在婚前给了你一些不花钱的甜言蜜语、结婚时花了点钱、结婚后给你一堆忙不完的家务和辛劳。值得吗?

有人怕了。

可是,你是个女人,终将无法抗拒“家”的吸引、孩子的诱惑、爱人的安全感。只不过,结婚时一定要经过理智的思考,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也许他眼里的真诚和耀眼的钻石让你暂时忘了思考婚姻的种种可能;也许你披上洁白婚纱的瞬间已经忽视掉了婚姻的责任;也许亲人朋友的祝福让你意识不到独自守护一个家庭的艰难。可是,慢慢地,生活来了,激情让位,幻想退场。对你来说,玫瑰显然不如菜花实惠,每日的柴米油盐磨得你迈不开步子去跟他轧一次马路,深夜时孩子的啼哭折磨得你满身疲惫。婚姻的本来面目呈现在你面前时,你终于明白:爱情虽然还在,但亲情已经追上它,并覆盖住它成为你们之间更牢固的情感;承诺依然坚固,只不过它也在你们一起前进的途中摔打得疤痕累累。

婚姻,是你们用一段刻骨的爱情,锻造出的一段彼此纠缠生长的生命。它以激情开始,以平淡收尾。有荡气回肠,也有唏嘘感慨。经历时或许满是迷惘,可走过后也许会释然当初的迟疑。在时光的催化下,爱情成了亲情,但你们两人共同的记忆,却要生生世世连在一起。因为你们有了孩子,他流着你们的血,生长着你们的基因。多么美好。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

所以,当你沉浸在爱情里梦想未来的时候,记得在梦的边境设个理智的围栏,静静地用心去想:这场婚姻,我准备好了吗?

姻的新手,在婚姻之初,先给自己灌输点婚姻的常识。这个嘛,就像我们要学习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样,起码对婚姻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指不定古人的婚姻对你们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呢。

“老公老婆”的由来

“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人。后来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

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这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对老婆的称呼,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皇帝称老婆叫梓童;宰相称老婆叫夫人;文人称老婆叫拙荆;雅士叫执帚;商贾称贱内;士人叫妻子;酸秀才称娘子;庄稼汉叫婆姨(婆娘);有修养的人称太太;没文化的叫老婆;年轻人喊媳妇;老头子叫老伴儿;不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北方人称孩儿他娘;南方人称伢他妈;大陆称爱人;台湾叫内子;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儿;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儿;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儿;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湖南人称老婆则叫堂客;安徽安庆人称老婆为烧火的,向别人称呼时也叫奶奶。一些山区偏远之处的称呼就更有趣了,他们称老婆叫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儿的、睡觉一个窝儿的、下田一块坡儿的、死了埋到一个坑儿的、煮鱼蒸肉一个锅儿的……

世界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之后就算晚婚。

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如下:伊朗法定结婚年龄9岁;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俄罗斯法定结婚年龄14岁;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菲律宾法定结婚年龄16岁;韩国法定结婚年龄16岁;日本男18岁、女16岁;巴西16岁;中国香港16岁;中国台湾16岁。美国各州不一,部分州规定,如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须经父母同意方可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人类婚姻史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追溯到原始时代,就有了所谓的婚姻。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人类的婚姻存在形式以及结合方式,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多样的婚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从科学的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婚姻,很多血统就会出现混乱,不利于人们的优良繁衍。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类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政治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政治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财产继承。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综合看来,婚姻是自然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人类的婚姻发展史大约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1.杂乱性交

杂乱性交时期人群杂居,采集植物,食用鱼虾和动物。上帝尚未将人逐出伊甸园,人还未吃善恶果,无羞耻之心,父母兄弟姐妹杂处性交,毫无现代人的“乱伦”观念。在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乃是兄妹相交合。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也是兄妹为夫妇,大地之母该亚生了众多子女,又以自己的儿子为新夫。在《圣经》里,甚至在耶和华确立了男性中心地位之后,还能读到关于索多玛俄摩拉被毁灭后,所留的罗德和两个女儿,为了传递后裔,女儿灌醉了父亲与之同寝的故事,这也是原始的杂乱性交的记忆。

杂乱性交是为了繁衍后代,最终必定形成“只知其母,不知有父”的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正如蚂蚁和蜜蜂的世界,是“母后”的统治。中国古代圣人的出身,往往是母亲踩了神迹、吞了大星或者与神物交合而生,不知有父。但是,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矛盾。当社会进入更高的阶段,狩猎和捕鱼业日渐发达,男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力量优势不断体现,这就伴随着对地位的需求。

2.群婚及对偶婚

男人的力量优势开始挑战母亲的权威,同时也挑战父亲的权威,这必定在性的分配上有了冲突。而在争夺性伴侣的冲突中,甚至会导致群体灭亡。人类学家发现十几万年前,欧洲有一个被称为尼德特人的种族,根据骨骼化石表明,其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后来却神秘消失了。是否就是在这样的内部争斗中相互残杀而亡的呢?一方面是生存的本能和性的本能促使力量强大者要获得权利和地位,从而瓦解现有的族群;一方面则是人类的发展要求维持稳定的群体。怎么办?苏联史学家谢苗诺夫在《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说,“原始人依靠‘性禁忌’来维持相对时间的稳定”。“性禁忌”要求在狩猎时期或者捕鱼时期,禁止任何的性交活动,甚至禁止接触与女人有关的东西,否则就被认为是触犯神明,乃是死罪。因为狩猎和捕鱼的活动关系族群的生存,这时候如出现因为性的争夺引发的内乱,势必导致族群的覆亡。

但是,随着狩猎和捕鱼时期不断延长,“性禁忌”也越来越频繁。这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新的限制。恩格斯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是群婚,他将群婚阶段分解为两个阶段,一是血缘家庭,即仅仅排斥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其他兄弟姐妹皆可;二是普那路亚家庭,即同胞(母方的)姐妹和兄弟间,不可性交。他没说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至于限制嫡亲间的通婚是为了保证后代质量的说法也被证明是不科学的。而谢苗诺夫所说的,为了避免内部的混乱和冲突的提法是可认同的:第一种,是为了防止犯上作乱;第二种,是维持成年雄性的相互宽容,消除嫉妒。

普那路亚家庭形式,必定会使得族群分化为一些氏族。在同一个氏族中,姐妹与兄弟之间,不可通婚。这就开始了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进入了族外的群婚阶段。一群男人,共同地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是。族外婚,维持了本氏族的和谐,消灭了嫉妒,发展了族群。族外群婚发展到新阶段,就是对偶婚,即一个男子以一群女子为妻子,其中有个主妻;反之,一个女子也有一群男子为夫,其中有个主夫。现代中国云南摩梭人在正常的一夫一妻制下,还维持“走婚”的形式,其实就是对偶婚的残留形态。

但是,随着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必定要挑战母权,久而久之,女人从属于男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

3.一夫一妻制

父权的确立、财产的私有化,为了保证后代子息能够继承父亲的财产,要求子息血脉的纯洁性,同时孩子须确认父亲的身份。这就意味着对偶婚中,将以一夫多妻的形式保存下来;也对女子的贞洁性提出了要求。而血脉的正统性要求,即便是一夫多妻制,也需有个主妻,像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为了让儿子以撒继承财产,将使女夏甲及其孩子赶走。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是这种要求的最终结果。

所以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是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胜利。家庭就是一个经济结合体,女人是男人的从属物,是财产。因而,不存在婚姻的离异性。但是,现代的婚姻家庭,要求以爱情为基础,而男女的独立,尤其是经济的独立,消解了经济结合体是必需的形式,女性也不再从属于男性。同时,爱情也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家庭离异现象日趋严重的原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应该解体一夫一妻制,寻求以爱情或性本能维持的婚姻关系呢?值得讨论。

世界各地婚俗

早期非洲裔美国人:在美国的黑奴时代,黑人男女是不允许正式结婚、生活在一起的。为了向世人宣布他们的爱情和婚约,一对黑人男女和着鼓声的节奏,一起跳过一把扫帚。扫帚对各种非洲人长期以来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新婚夫妇组成家庭的开始。在南部非洲,新娘在婚后的第一天要帮助夫家的其他女性清扫院子,以此表明在住进自己的新家前,她愿意尽职地帮助丈夫的家人承担家务劳动。直至今日,一些美国黑人还在他们的婚礼上举行这种象征性的仪式。

亚美尼亚:人们放飞两只白鸽,以示爱情和幸福。新娘穿着红色丝绸的服装,头戴饰有羽毛的纸翼。人们还可向新娘投掷硬币。

比利时:新娘可以将其姓名绣在手帕上,在婚礼举行日随身带上它。婚礼后将手帕装入镜框保存,直到家里的另外一个姑娘结婚。

百慕大:百慕大岛民在他们的多层婚礼蛋糕的顶层插上一株小树苗,新婚夫妇要将这株树苗种在家中,这样他们可以目睹树苗伴随着他们的婚姻一起长大。

波黑人:新郎向新娘赠送一串念珠、一本祈祷文、一根上面串着三把钥匙的腰带(用以保护她的贞洁)、一顶毛皮帽、一个银的结婚戒指。新娘则向新郎赠送一件用金线和彩色丝绸缝制的衬衣和一个结婚戒指。婚礼前,伴郎将新郎裹进新娘的斗篷里,以防恶魔侵入,拆散他们相爱的心。

克罗地亚:由已婚的女性亲戚摘下新娘的面纱,换上一块头巾和一条围裙,意味着新娘的已婚新身份,然后由所有的已婚妇女为新娘唱小夜曲。婚礼之后,所有来宾围绕着井走三圈(象征着圣三位一体),并向井中扔苹果(象征着生育)。

捷克:朋友们溜进新娘的院子去种一棵树,然后再用彩带和彩绘的蛋壳将树加以装饰。传说新娘将与这树活得一样长。乡村的新娘还保留着佩带迷迭香花环的古老习俗,以表怀念之情。花环是在婚礼前夕由新娘的朋友编织而成,它象征着智慧、爱情和忠诚。

埃及:首先,由新郎的家人,而不是新郎本人,向新娘求婚。许多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Zaffa,也就是婚礼,其实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列队游行,有鼓、风笛、号角及肚皮舞,男人们手持火红的剑,这个仪式宣告婚姻即将开始。

英格兰:按照传统,乡村的新娘和参加婚礼的人们总是一起步行走向教堂。一个小姑娘走在队列最前面,她一路抛撒鲜花,预示着新娘一生的道路上也将开满鲜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