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章

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是世界著名游泳选手。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她想再创一项非同凡响的纪录,超越两年前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成绩。经过慎重考虑后,她决定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经过精心准备,她整装待发,但是在出发的那一天海面上雾气缭绕,能见度非常低。她在海里游了16个小时以后,嘴唇冻得发紫,全身不停地颤抖着,她不断向前游去,等到精疲力竭时她抬头发现眼前白茫茫一片,四周的模糊不清让她感到深深地恐惧,她努力看,可仍看不见海滩,甚至连确保她安全的小艇也模糊不清了。她感到失败正在笼罩着自己,她犹豫了,环境的恶劣,加上茫茫大海中无法找到目标,她无法坚持下去,游了一会儿后她最终决定放弃了,她摇摇手向小艇上的人请求:“把我拖上去吧,我游不动了。”

船上的人劝道:“加油,只有1英尺就到了,你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全身疲乏的她听不进去劝说,她继续请求:“还是把我拖上去吧!我没有力气了!”同伴们没有办法,只得把瑟瑟发抖、浑身湿透的查德威克拉上小艇。上岸后,查德威克立刻找到了目标,原来海滩就在她的眼前。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一脸的悔色,说:“如果我当时看到了海岸,就一定会坚持游完全程的,但是大雾让我失去了那次成功穿越海峡的机会。”不久之后,查德威克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大雾的阻碍,而是她自己丧失了信心。她后来才意识到大雾不仅迷惑了她的视线,同时也迷惑了她的心灵,自己没有信心才会选择了放弃。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调整心态再一次尝试穿越那片海域。似乎是上天再一次开了玩笑,这次,也同样是浓雾弥漫的天气和冰冷刺骨的海水,但她咬咬牙,最终坚持了下来。心中的信念和上一次的经验指引着她不断奋力地向前游,最后,她做到了,也成功了!这个故事也充分反映了心理学中贝尔效应的作用。所谓贝尔效应指的是希望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只要是有了成功的信心,那么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这是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的。游泳选手查德威克在两次自我能力的挑战中,信心使得她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害怕和失望,最终她征服了海峡,也征服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梦想,每一个人也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前提是你需要拥有实现梦想的信念。不过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也相继会出现绊脚石,在成功的潜流里,同样会有暗礁,就像阻碍查德威克横渡海峡的迷雾。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雾迷蒙了自己的双眼,更不能被它俘虏。前方一切的困难与挫折,都不能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只要你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能够越过绊脚石,躲过暗礁,除去障碍:成功就在前方。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类有信念做支撑的时候,才能够战胜那么多的艰难困苦。让绊脚石、暗礁都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要知道,没有挑战就不会有成功。

曾经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有一个旅行者艰难地移动着。突如其来的沙暴使他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同时也吹走了他装水和干粮的背包。旅行者万念俱灰,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茫然地看着混沌的天空,准备迎接死亡的来临,无意间他摸到了身上鼓起的口袋,居然还有一个青色的梨子。旅行者惊喜地欢呼着。他紧握梨子,独自寻找出路。每当干渴、饥饿难耐时,他就看看攥在手中的梨子,吞吞口水,抿抿嘴唇,陡然精神倍增。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旅行者终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走出了沙漠。手中那个自始至终都未曾咬过一口的青梨,已如老人干瘪褶皱的脸,但他却像攥着宝贝般紧紧地握在手里,许多年以后他仍然保留着这枚珍贵的梨核。

可见,精神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旅行者坚定的精神令人称赞,但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在平时微不足道的青梨居然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支撑起人的信念,这份信念是最终成功的保障,更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人生旅途上,不会总是一切顺心如意、事遂人愿。但是只要有这份信念在,就等于有了立身的法宝,信念可以说是人们希望的长河。一旦丧失了生活的信念,那么人的生命也会迅速枯萎。没有了信念的人就没有了生活的方向,更别说能让我们继续勇往直前。

美国纽约有一位年轻警察名叫亚瑟尔,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的左眼和右腿膝盖不幸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了,伤势比较严重。三个月后,亚瑟尔治愈出院,他从一个英俊的小伙儿,瞬间变成了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媒体都争相报道了亚瑟尔的光荣事迹,纽约市政府和其他组织也都积极授予他许多的勋章和锦旗。当记者问到他今后有什么打算,问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时,他坚定地答道:“我只知道歹徒还没有抓到,这就是我的目标。”回答这句话时,他完好的右眼透露出一种令人战栗的愤怒之光。此后,亚瑟尔不顾别人的劝阻,放弃优越的休养条件,多次参与抓捕那名歹徒的行动。为此,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有一次,他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甚至风尘仆仆地去了欧洲。

工夫不负有心人,9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并且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主要是亚瑟尔的功劳,他又一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被媒体尊称为全美最坚强、最勇敢的人。但是,半年后,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亚瑟尔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人们从他的遗书中明白了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这也是我唯一的心愿……现在,伤害我的凶手已就地正法。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生存的信念顿时消逝。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事情了。从那以后,我逐渐在意自己的伤残状况,并为此感到绝望,这是以前未曾有过的。

从亚瑟尔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什么都可以缺少,一条腿、一只眼,但唯独不能缺少信念。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成功,要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是必要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了信念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就容易迷失自我,因此,人们活着就一定要有信念,因为信念能让你更加成功,信念可以让你找到生活的勇气。

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著有很多,相信《简·爱》也会是其中之一,这也是英国作家夏洛蒂的得意之作。在夏洛蒂很小的时候,她就认为自己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她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便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一次,她向父亲透露了这一想法,父亲听后却摇摇头说:“写作是一条艰难的路,一般人很难成功,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她相信自己的才能,不为外界因素所动摇。于是,她提笔写信给当时闻名遐迩的罗伯特·骚塞。两个月后,她如愿以偿收到了回信:文学领域风险很大,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你不适合这个职业。这封日夜期待的信件让她伤心了好几天,即便如此,夏洛蒂仍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文学方面有所作为。

从此,她开始了艰辛的创作之路,终于,她完成了让世界瞩目的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著名的作家。在人的一生中,总潜伏着改变命运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憧憬着成功的图景,加上付出的努力与汗水,那么,你想要的“世界”最终就会出现。在生命的长河里,有可能是功成名就,也可能会是碌碌无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取决于你心中是否有成功的信念!

或许通往成功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有的时候,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拥有必胜的信念,那么成功就在你的眼前,关键是看你是否好好地把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位韩国留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剑桥大学咖啡厅或茶座总会聚集一些成功人士。这个韩国留学生也为此经常在那个时候跑去与他们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一些学术权威以及创造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说话幽默风趣,举重若轻,他们大都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并且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日子一久,韩国留学生便发现自己被国内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总夸大自己创业的艰辛,并且会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去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然后用自己的心得体会加以装饰。

通过观察,韩国留学生决定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心态,然后进行总结,找到其中的规律。不久,他将研究成果《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认真读后,惊喜万分。随后,布雷登给他的剑桥校友朴正熙——当时韩国政坛的权威人物写信。并在信中介绍道:“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我确信它肯定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产生的震撼都要大。”

正如威尔·布雷登所预言的,这本书果然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鼓舞了许多正在奋斗的人。传统观念认为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有重要联系,而这本书却从另一个视角来告诉人们: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你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坚持不懈,树立自信,你就会成功,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和智慧去圆满地做完一件事。后来,这位青年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顺利成为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由此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坚强的意志力,这样你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人们由于服用或注射安慰剂药物从而引起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出现积极改变的一种现象。这在健康心理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通常医学上说的安慰剂,指的是用生物学上的本属中性的物质做成的使受试者或病人相信其中含有某种药物的药丸或制剂,就像是用没有药物活性的淀粉等制成与真实药物一样的剂型作为安慰剂等。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是通过服药者对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再通过心理上的变化以及生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效果的。这种方法既有加强药物生理效应的一面,又有削弱生理效应的一面。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如果再加上言语的感染,配合周围人的宣传和其他途径,那么,安慰剂的效果还会更加显著。这正应了中国一句俗语:“信则灵。”

其实,不但是安慰剂,所有真实的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美国有一位生理心理学家曾将依米丁(致吐剂)通过胃管注入呕吐病人胃中,同时他也告诉病人这是止吐药物,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病人的恶心呕吐感竟然真的消失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病人又出现呕吐的现象,再一次注入依米丁,其恶心感又很快消失了。

这个实验说明药物不但有生理效应,而且通过一定的诱导和暗示还会产生心理效应。由此可见,心理效应(镇吐和安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催吐)。这里的心理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其部分原因都与暗示性有关。因此,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更不能忽视这一作用,尤其在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更需要高度注意。通常一个人患病后,第一想法都是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理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是药物的生理效应。但实验结果证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通过非生理效应,以“接受了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从而使疾病逐渐发生好转,也就是达到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其药理作用无关,但有的时候还是可以借用其生理效应来强化言语暗示,这样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药物的心理作用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它与病人的各方面条件(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条件、受教育状况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服药时的内心感受、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例如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病人到大城市大医院求医问药时,即使医生开出的是比较普通的药物,他们也会觉得此药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所以服药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效应。

而一些公费医疗者经常光顾医院,尝遍了各种药物,也见识到了各类专家坐诊,就算此时大夫是给他们开出一些对症药他们也往往不信。这种负面心理效应使药物的正常生理效应受到影响,有的时候反倒干扰了对他们的治疗效果。对他们来说,只有那些价格昂贵、包装精美又经广告大力吹捧的新药才是真正好用的“灵丹妙药”。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与病人通常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或使用安慰治疗。若在疾病诊断不明确或在误诊情况下用药,实际上就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关键是如何用得更妥当、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用药时,医护人员或家人也可以通过言语和态度来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那么具体而言该如何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呢?

首先可以用安慰剂做保护性医疗,减少病人心理痛苦。如癌症,在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时,如果医护人员或亲属实话实说:“这种病无法治疗,目前没有成功案例。”这样将会引起病人的绝望。此时,可以转换方法使用安慰剂来解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这样更为妥当。

相对而言,言语暗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而家人或医护人员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也可通过言语来消除病人的不良反应,有时还可利用药物来加强语言暗示作用,如癔症病人常因葡萄糖酸钙或溴咖静脉注射而好转。临床实践证明,有1/3的病人在用安慰剂后可获止痛效果,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其次,在护理中,要学会因势利导,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当然,这也取决于亲属的心理素质和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及使用技巧。

最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安慰剂的应用,并能够仔细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配合恰当的言语暗示,以排除病人不良反应的影响,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医务工作者更是需要在针对病情科学用药的前提下,来根据病人此时的心理特征,努力去创造条件使药物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充分发挥其生理和心理效应,以达到最大的疗效。

除了医务处理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安慰剂效应”也是随处可见。一天,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当他们边说边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等到休息的时候,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马上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没有杂质,咱们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这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这不是山水,而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由此可见,心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微妙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会掺杂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这有时也会明显地改变人的思想及判断。酸葡萄效应

在山脚下有一个葡萄园,绿色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晶莹剔透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看上去是那么诱人。望着这些已经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以解口馋呢?这个时候,有一只狐狸路过葡萄园,它闻香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饱满的葡萄,它不禁垂涎三尺。但是这葡萄太高了,根本够不着啊!狐狸想了想,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猛然跳起来,不过可惜的是,还差半尺才能够得着。狐狸安慰自己,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这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接着反复蹦几次后效果越来越差了,距离也越来越远,现在起码有一尺!狐狸折腾一番后实在是跳不动了。这时候,吹来一阵微风,葡萄上的绿叶“沙沙”作响,从葡萄架上飘下来几片枯叶子。

狐狸看着叶子心里不禁又在盘算着:要是能够吹下来一串葡萄就好了!于是,它仰着脖子,耐心等候,但是等了好一阵,它发现一点希望都没有,那几串挂在架上的葡萄,纹丝不动。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间,它笑了起来,自己安慰自己说:“那葡萄肯定是生的,所以才会这般坚固,葡萄肯定也是又酸又涩!哼!这种酸葡萄,就是白送给我,我也不吃!”最后,狐狸一脸得意地走了。当人们达不到自己所定的目标时,就会不自觉对自己加以安慰,这就是所谓的酸葡萄的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人们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让自己得到短暂的平衡,往往会将目标进行贬低,聊以自慰。或者说当别人做得比自己成功的时候,而自己却怎么也达不到那个高度,这时候自己会安慰自己,做得那么成功也未必是好事啊,现在的我才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就算成功了也不能改变什么,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这则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心理学中也就有了“酸葡萄心理”这个专业术语,用来解释合理化的自我安慰,它也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最为重要的一种。

寓言中的狐狸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自己最后采取的是一种“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心理平衡”。那么,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这一点。当他在被人打时口中或心中念的一句就是“反正是儿子打老子”,于是也就把皮肉之苦给忘记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经常采用“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获取“心理平衡”。毋庸置疑,它们确实也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当人们认为自己对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那么适当采用这种应付方式可以避免走向极端。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总是停留在“心理平衡”上,而应该在事后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将问题解决掉。当你的工作已经竭尽全力的时候,但是还是没有见老板给你涨工资,这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出现自我安慰的心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别人的工资还有比我还少的,我这算不错的了。这样自己心里也就找到了安慰,也找到了平衡。

生活中,当我们遭受到挫折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找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比如说,有一位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而是仅仅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学,这个时候就会在心里默默念叨说,名牌大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再说那里竞争太激烈了,说不定我拼命学习也跟不上,而在一般大学里学习,说不定我非常轻松地就能够名列前茅了,更何况名牌大学出来的也不一定比从这所大学毕业出去的强,我宁当鸡头也不愿当凤尾。又比如说,有一名普通干部在竞争部门经理的时候落选了,当时心里有些失落,回家后也是闷闷不乐的,但是后来自己也想开了:职务越高,责任就会越重,那么承担起来也会更费力,如此劳心劳力会让自己身体吃不消的。还不如当个平民百姓更好,乐得逍遥自在,而且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业务和处理个人问题。这样一想,他的情绪很快就恢复常态,不再烦恼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