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永乐大帝的丰功伟绩(中)

郑和船队接下来又横渡到锡兰山(今斯里兰卡),那里的人尊崇佛教。郑和的来访,有力地沟通了锡兰山与中国的关系。船队最后来到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古里是西洋诸国中较大的国家,为古印度半岛西岸一大商港,号称“西洋诸番大会”。郑和向国王宣读了明成祖所颁的敕书,并赐给他诰命银印,赠给他手下的大臣丰富的礼物,密切了与其君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把这里建成交通与贸易的中转站。郑和于此地建立碑亭以纪念这次来访。结束了对古里的访问后,郑和率船队返航,古里王遣使臣随船至中国,以示答谢。此后,每次下西洋的宝船,都把此地当成中转站。

返航途中,又经过旧港,郑和本打算招降陈祖义。岂料陈祖义却暗中策划率船偷袭郑和船队,幸好当地一个名叫施进卿的人事先告知了郑和。郑和将计就计,大败陈祖义,杀其部卒五千余人,并活捉陈祖义,烧其战船10余艘,缴获7艘,肃清了此地的海盗。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成祖下令在旧港设立宣慰使司,任施进卿为宣慰使,并赐印诰、冠服、文绮、纱缪。永乐五年九月初二,郑和船队顺利返回国内,受到了成祖极高嘉奖。

郑和回国后不久,就着手准备再次远航。永乐五年(1407年)冬天,海洋冬季信风刮起时,郑和、王景弘、王贵通等又率舰队出发了。他们这次出海的主要目的是送各国使者归国,顺便进行访问和贸易往来。

船队先到达占城,后又来到暹罗(今泰国)。那时暹罗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它屡次阻止苏门答剌、满剌加(今马来半岛马六甲)等国向明朝进贡。郑和奉命前去指责暹罗王的这一过失。暹罗王派使臣向明朝谢罪,并奉上许多贡品,这样一来,就确保了那一带的和平与稳定。

船队再次到达锡兰的时候,郑和对当地的佛寺进行了隆重的布施,包括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纻丝五十匹,各色绢五十匹,织金纡丝宝幡四对,香油二千五百斤,还有香炉、花瓶、烛台、灯盏、香盒、蜡烛、檀香、金莲花等。种类繁多,数量惊人,都非常罕见。并且立碑勒文,以垂后世,在两国的关系史上写下了宝贵的一页。

船队归来时,郑和曾命令官兵去与满剌加接境的九州山采香,得到了六株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沉香树。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又顺利归航。

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对船队稍事修整后,郑和又开始了第三次远航。这次共带了大宝船40艘,官兵2700余人,王景弘、费信随行。他们从太仓刘家港出发,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了近一个月。一直等到十二月信风大起,宝船才张帆出海。航行十昼夜后,到达占城。国王闻讯,亲自带领文武官员前去迎接。郑和向他宣读了成祖的诏谕,并赏赐给他大量的礼物。国王感恩不尽,献给明朝许多当地的特产作为贡品,包括象牙、犀牛角、伽蓝香等。

船队接着到达满刺加时,郑和正式加封当地酋长拜里迷苏剌为国王。满刺加原来受制于暹罗,永乐三年(1405年),满刺加就曾遣使朝贡,成祖诏封拜里迷苏刺为国王。然而,暹罗却以武力夺走其印诰。郑和严厉指责了暹罗的蛮横无理,以强凌弱,并使满剌加重获独立。满剌加在明朝的支持下赢得了独立,国王拜里迷苏刺感激明朝的恩德,允许郑和船队在这儿建造仓库储存货物,使这儿成为郑和下西洋的又一个中转站。而且,永乐九年(1411年)五月,国王拜里迷苏刺率妻子臣僚一共540余人,随同郑和回航的船队来中国朝贡,受到成祖的热烈欢迎。自此,一直到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人入侵以前,两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关系。

郑和第三次来到锡兰时,与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之间进行了激战。其实,郑和在第二次返航后不久,又扬帆出海,与解决锡兰国王的“负固不恭”紧密相关。锡兰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路。但其国王“不辑睦邻国,屡邀劫其往来使臣”。郑和第一次出使锡兰时,就感觉国王崇祀外道,不敬佛法。第二次觉得他十分蛮横无理。此次抵达锡兰,郑和照例宣读诏书,并对阿烈苦奈儿进行赏赐,但阿烈苦奈儿却让其儿子纳颜向郑和勒索金银宝物。郑和没有答应,他们竟然发动军队,企图袭击宝船,抢夺财物。郑和沉着应对,派出三千奇兵,乘其王城防备空虚之机,攻进城内,活捉国王阿烈苦奈儿并其家属。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十六日,郑和凯旋,将阿烈苦奈儿及其家属交给朝廷处治。明成祖照旧以礼相待,命礼部立阿烈苦奈儿的亲属耶巴乃为锡兰国王,并遣送阿烈苦奈儿回国。

郑和下西洋前三次最远都只到达古里,基本上在东南亚及南亚一带活动。他们打通航道,谋划建立贸易中转站,解决当地的矛盾冲突,为以后的西航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次远航后,船队在国内休整了一年。永乐十年(1412年)十一月十五日,郑和奉成祖之命开始第四次远航。郑和为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亲往西安寻求通事,礼聘大清真寺的掌教哈三,随行的通事还有马欢、郭崇礼。军人有唐敬、林子宣、王衡、张通、刘海、胡复、陆通、马贵等。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远航开始。这次所经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柯枝(位于今印度柯钦)、古里、阿鲁、彭亨(今马来西亚东部)、急兰丹(位于今马来半岛)、忽鲁谟斯(位于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南的岛)、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位于今肯尼亚境内)等。

航行到苏门答剌时,苏门答剌国内正发生内乱。郑和原在这里设有“官厂”,贮存从各国交换的货物,以及船队所需的各种备用品,其内乱严重威胁到郑和“官厂”物资的安全。此前,苏门答剌国王宰奴里阿必丁被孤儿花面王侵略,中箭身亡,其子琐丹罕难阿必镇还很小,他的妻子发誓:若有人能为她报杀夫之仇,收复国土,她情愿下嫁并与之共同执政。一渔夫挺身而出,击溃了孤儿花面王。她履行诺言,嫁给渔夫,渔夫自称老王。可琐丹罕难阿必镇长大后,暗中与部下发动政变,杀害了渔夫,夺得王位。渔夫的亲生儿子苏干剌率领部下逃到山林之中,自立山寨,时常领兵侵扰琐丹罕难阿必镇。琐丹罕难阿必镇不得已向明朝求救。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来到苏门答剌,率军擒获了苏干剌,平定了苏门答刺国的叛乱。苏门答剌是郑和船队访问亚非诸国的中心交通站,自此,琐丹罕难阿必镇更加优待郑和船队,并年年朝贡,解除了郑和的后顾之忧。

郑和于西航途中,不断派出分宗船队去附近采香,进行贸易往来。这次有几只船从溜山买到了许多龙涎香和椰子。大宗宝船,从苏门答剌驶向锡兰,又从锡兰转至古里,再由古里直达忽鲁谟斯。忽鲁谟斯原系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城市,在这里,宝石、金刚石、珍珠、琥珀、珊瑚、玉器以及各种毛织品,一应俱全。郑和船队一到此地,照例先宣读皇帝的诏书,然后进行赏赐,接下来再进行货物贸易。

这支船队从锡兰驶向溜山,横渡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依次访问了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均受到热烈欢迎。麻林国遣使随船队向明朝纳贡,并贡麒麟、天马、神鹿等。在中国古代,麒麟是吉祥的象征,传说只在盛世出现。麻林国进贡麒麟,轰动了京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郑和船队满载珍珠宝石,并狮子、麒麟,及各国使臣回到国内。明成祖认为麻林国专门贡上麒麟,预示着明朝的鼎盛,于是兴奋异常,满朝文武也喜出望外。

郑和又一次成功回国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春,明朝于南京仪门外狮子山下,建了一座流光溢彩的天妃宫,以崇祀天妃,企求海道平安,增进我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天妃,在中国古代是海神的象征。郑和每次出海都会祈祷,以求天妃的庇佑,每次胜利回国后,也都会去回谢天妃的恩泽。其实,郑和第一次凯旋后,就在南京建造了一座龙江天妃庙。此后,又分别于太仓、长乐、湄州等地建立类似的寺庙。此次建造的天妃宫中有《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明成祖亲自为之撰写了碑文。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成祖又命郑和护送十九国使臣归国。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郑和的船队经过了一年的休整后,又开始了第五次远航。这次船队从占城出发,一直来到柯枝,沿途向各国宣谕诏令,赏赐物品,送还使臣,并且进行贸易往来。柯枝在古代印度半岛上是重要的商业港口。郑和这次到达该地后,正式加封了柯枝国王,把柯枝国中的山封为镇国之山,并且建造石碑作为纪念。明成祖亲自撰写了碑文,并在其中表达了他的恩及四方的抱负。

由于第四次远航时麻林贡麒麟,轰动了明朝统治阶层。这次郑和出访,西南远国都选取了珍禽异兽加以进献。忽鲁谟斯赠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进贡麒麟和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送花福禄和狮子;卜剌哇(今非洲东海岸索马里之布腊瓦)送千里骆驼和鸵鸟;爪哇、古里贡麇里羔兽等。这就构成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诸国贡品的一大特征。因此,郑和率船队回国之后,又在朝廷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同样有国家派使臣随船队前来访问,随行的还有王子或其他国王宗室。在郑和这次出访期间,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国酋长巴都葛叭答剌、故苏禄峒酋长之妻叭都葛巴刺卜、苏禄西国酋长麻哈剌吒葛刺马丁,各人带着亲人及随从,组成多达340余人的使团,带着金镂表、珍珠、宝石、玳瑁等物来朝进贡。明朝非常欢迎他们,分别加封他们为苏禄国东王、峒王、西王,并御赐袭衣、冠服、鞍马、印章、仪仗。随从头目三百余人,人人有赏。并大设宴席,悉心照顾。访问了近一个月,明朝送他们走时还重重赏赐了一番。九月十三日,他们路过德州时,苏禄东王巴都葛叭答刺突然因病去世,成祖听说后,十分悲痛,命按照王礼祭葬,并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做主祭。成祖亲自写祭文,伤痛之余,对其大加赞赏。苏禄王访问中国是对郑和出访苏禄的回访,反映了成祖一直要加强与外界交流的心愿,这是中菲友好关系史上极珍贵的一页。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三十日,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距上次远航已有一年多时间,郑和原本要再休整一段时间,但因为东北季风很快要过去,只好匆匆忙忙率舰队再次出航,此为第六次远航。此次随从人员有郭崇礼、马欢等,还有孔和卜花、洪保、唐观保、杨庆、杨敏、李恺等。十六国使臣为: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今阿曼的佐法尔)、剌撒、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今印度西部坎贝一带)等,他们都得到了大量赏赐。

郑和这次出航,派出一个分宗船队前往阿丹国(今也门共和国之亚丁),大小官员随阿丹国王到海滨迎接。阿丹是古代西亚著名的国际商业港口,这儿资源丰富,交通方便。阿丹国王赞成郑和船队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贸易关系,船队于是在这儿买到了二钱重的大块猫眼石、高达二尺的珊瑚树、五柜珊瑚枝,以及各色雅姑、白鸠、珍宝、蔷薇露、金珀、狮子、麒麟、花福鹿、鸵鸡、金钱豹等宝物和珍禽异兽。

郑和则在带领大宗船队到达了祖法儿国之后,开始宣读诏书,颁赐赏物,并开始同祖法儿国的居民进行商业交往。郑和并不极力去搜寻宝物,而是把重点放在用瓷器等中国产品换取没药、乳香、芦荟、血竭之类药物和香料。

当得知郑和船队到达的消息后,孟加拉国王热烈地欢迎郑和船队,派一千骑兵去迎接招待他们。王宫内左右摆设长廊,用黄铜装饰屋柱。宫内还设有千余人左右的马队,国王坐在宝座上,两个手持银杖的人引郑和一行人进来,走到中间,再换两个手持金杖的人引路,国王跪下叩头迎取诏书。后来还宴请郑和,并赠郑和等使者金盔、金瓶、金系腰、金盆,副使则赠银制品,所有的人都有赠品。这个场面新奇而盛大,可见当时周边国家对中国的仰慕之情。

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十八日,郑和船队回到国内,随船来访的有阿丹、苏门答剌和暹罗等国的使者。

郑和前三次航行打通了往南亚次大陆的路线,并设立了中间贸易联络处,所以后三次出航就主要联系阿拉伯沿海及非洲东海岸,每次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密切了中国与阿拉伯及非洲东海岸国家的关系。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

郑和第六次回国后,一直休养调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十六日,再次遵旨出使旧港。因为当时施进卿已死,郑和之出使是为了解决旧港宣慰使的继承,即命施进卿之女施二姐承袭,继续巩固与旧港的友好关系。五次北征

元末明初,明军将蒙古统治者逐出中原。北元北迁之后,几经变迁,到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双方鏖战不休。永乐年间,明朝与瓦剌经过互相遣使通好之后,于永乐七年正式册封瓦剌诸头目。而在此之前,鞑靼发生内乱,大汗鬼力赤死亡,本雅失里继任大汗。本雅失里即位之后,杀了明成祖派遣的使者,而且在明朝边境剽掠。明成祖遂派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总兵官,率师十万,北征鞑靼。丘福率师深入蒙古腹地,在胪朐河(即克鲁伦河)陷入蒙军的包围之中,全军覆没。明成祖大怒,决定于永乐八年亲自率军北征鞑靼。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