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不出门,照样周游世界

当沙发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和当地人交流。比起到处去旅行,在家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相遇,就像到世界各国旅行一样。

他每天都准备妥当以便随时出发,也许就在明天也说不定,所以他将辞呈一直放在西装外套的口袋里。因为可能会到疟疾等瘟疫传染严重的国家,所以他连预防针都提前注射好了。他甚至每个月都存入500 欧元的旅行基金,并将家具及日用品大量简化。他睡觉也只铺一层床垫,连吃东西都使用免洗餐具。

这是法国小说里的一个故事,主角帕特里克为了随时能出发去旅行,连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小心翼翼地关注着,那么后来他去旅行了吗?

40 年来,他一直过着“准备出发”的生活,最后,他把存下来的旅行基金24 万欧元挥霍在曾经工作过的赌场里,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除了成长的地方之外,他没在任何地方留下足迹,一位遗传学家到月球考察时,把他的骨灰洒在月球上,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既然没打算采取实际行动,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准备呢?小说的最后是这样写的:因为准备出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他哪里都没去过,也没有任何想去的目的地,因此,就算随时随地都在准备出发,最后也只能和出发擦身而过。其实,我们都像是和自己人生擦身而过的旅行者。

从某种程度来说,帕特里克也算完成他的人生旅行了。因为从大的方面来看,旅行不仅指空间的移动,也可以是职场生活或感情经历,即使长久定居在一个地方生活,也可以算是人生中的一场旅行。

可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想出发的心,而是马上行动。

在摩洛哥的一个港口都市索维拉,有一位每天都在旅行的男子哈摩达。和帕特里克每天打包行李准备离开的行为相反,他连一个包都不需要。那他要到哪里去旅行呢?答案是,他自己家里的客厅!

他在自家附近租了一个房子,房里放着一张床,厨房和客厅之间则放着一张专为旅行者提供的沙发,如果遇到可怜的旅行者,他甚至连自己的床都会让给对方睡。那么,谁会来找他呢?无论是摩洛哥人还是来自瑞士、土耳其、德国等邻近欧洲国家的旅行者,甚至来自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旅行者,都会跑来找他。

在那小小的房间里,他可以见到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从年轻人到老爷爷老奶奶,无论任何年纪、种族、国籍,他都欢迎。因为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人陪着他,他一点都不觉得无趣。帕特里克为了旅行一直保留自己所拥有的,而哈摩达却通过与旅行者分享空间,让自己每天都和各国的人相遇,因此每天都像在不同国家旅行一样。他的生活和旅行密不可分,就像小说一样,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什么他愿意将房子借给那些旅行者呢?因为他钱太多、无聊没事做吗?还是他疯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他放心地将房子借给那些不认识的陌生人呢?哈摩达在一家小饭店上班,每天朝九晚五,并不是什么富豪,他只是一名提供“沙发”的“沙主”(host),而借住他家沙发的那些旅行者则是“沙发客”(Couch Surfer)。那么,沙发客又是怎么出现的?

由于住宿费通常是旅行中花费最多的部分,一群旅行者在网络上聚集成社群,互相交流并达成协议:“我们互相空出房间给对方借住吧!若家里没有多余的空房,就睡客厅的沙发吧!没错,就是沙发了!这样也不会造成彼此的负担。”“全世界的旅行者都团结起来,加入沙发客的大家庭吧!让遍布全世界的数十、数百万沙发客处处都有可以借住的地方。”

旅行时在当地人的家里过夜,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这样的沙发客。对于有目标的人而言,不管走到哪里都有迈向成功的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沙发客交换住宿,并不是你借我、我借你这种一对一式的交换方法,而是有能力的人免费提供住宿,借住的沙发客结束旅程后,在情况允许之下心存感激地将自己的沙发出借给其他沙发客,良好的循环关系和出借机制就这样建立起来。

我是在一次旅途中遇见哈摩达的,那时他是沙主,我是沙发客。哈摩达从来没有当过沙发客,因为对摩洛哥人来说,旅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除去经济上的考虑,签证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

他们每个人都想旅行,但却无法轻易出国,于是,不放弃的摩洛哥人就将他们客厅的一个小角落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让自己的家俨然成为小型的国际村。“在沙发旅行的世界里,你每次都扮演提供房子的角色,不觉得委屈吗?”“我认识很多有趣的旅行者,比起到处旅行,我觉得与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相遇更为有趣,那种感觉就像是到世界各国旅行一样,有时候甚至摩洛哥人也会来玩。不管别人怎么说,对我而言,当主人比当客人轻松多了。两年下来,我的英语也因此进步了很多。”哈摩达说,“我是个急性子,所以总是一睡醒就穿上已准备好的衣服赶着出门,吃饭也吃得特别快。有一天,一位瑞士老太太借住我家,她在印度长期旅行时曾学了冥想课程,在借住期间她每天都会问我,为什么总是那么匆忙呢?我无法回答她,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太太常跟我说,比起快几分钟,放慢脚步去感受人生的每一瞬间不是更好吗?那位老太太到现在还令我印象深刻。之后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每天起床后悠闲地喝一杯茶,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懂得珍惜岁月、享受生命时光的人了。”

哈摩达通过这些旅行者去学习更多的事物,跟他聊天后我才发现,他懂的东西比我们这些旅行者还要多。

“这些出来旅行的人当中,并非每个人都是专职的旅行者,有些人只是休假出来放松自己,比起‘家’他们更喜欢设备豪华的酒店和高级的餐厅,对旅行景点的文化一点兴趣都没有。这种人即使喜欢摩洛哥,也不会喜欢摩洛哥人,这不算是真正的旅行,而只是改变一个场所继续消费而已。他们对旅行一点儿也不关心,只是随便拍几张照片,就自认为对那个地方很了解,事实上却一点儿都不懂。”

旅行时,对所到之处势必要有所了解,哪怕只是一些简单的观察也比对那里一无所知来得好。如果只是单纯的购物与拍照,对这样的旅行者来说,旅途中也就没有什么新奇和疑问了,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觉得已经了解一切了。

当沙发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和当地人交流,借住在哈摩达家的时候,我结识了他们村里的朋友。我向其中一位在餐厅工作的大婶学习了摩洛哥传统面包的制作方法,还跟她的家人见了面。有一天,哈摩达远在法国的哥哥和嫂子利用假期回摩洛哥拜访父母。

“你觉得摩洛哥好还是法国好?”

“摩洛哥物价便宜、美食多,风景又漂亮,是一个非常有魅力也非常适合度假的国家,但如果你想定居在此,就必须考虑这里的生活条件。摩洛哥不像欧洲那样发展蓬勃,它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虽然政府拥有很多资源,但国民仍旧贫困,没有什么福利。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更人性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哈摩达的哥哥一边谈论法国革命与人权运动,一边感叹对摩洛哥的未来并不抱持希望,同他那充满活力侃侃而谈的表情比起来,一旁的哈摩达则显得平淡而面无表情。

哈摩达的哥哥离开后,哈摩达说:“我哥哥跟我很不一样吧?我懂得不多,虽然我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知道我哥哥说的没错,但比起法国的食物,我还是更喜欢摩洛哥的食物;比起繁华的都市,我还是更喜欢我们家旁边的海景;比起在外地思念自己的家乡,我还是觉得像现在这样待在自己的家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见面更好。虽然这里没有发展的希望,但我还是觉得这里的生活最舒适。”就算是亲兄弟,想法也不尽相同,由此证明遗传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想法、性格和兴趣。人的外表长得再怎么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人喜欢冒险,有的人喜欢稳定。因此,外出旅行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开心,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也许就像是在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

不管怎样,他们兄弟俩都很聪明,即使彼此的想法不同也不会牵制对方。没错,就是要这样,各自选择喜欢的地方,过着快乐的生活。即使足不出户,哈摩达的生活也依旧精彩,就像每天都出国旅行一样。

积极践行,梦想照亮现实

经营“莎士比亚书店”的乔治,让他快乐的梦想全都变成了现实,真正的现实反倒就像不存在一样。乔治让我们看到,现实不再吞噬梦想,而是梦想创造了现实。

在印度旅行的两个月中,我曾在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以细密画闻名的乌代普尔(Udaipur)停留几周,学习他们的传统绘画。当时,我找了一间提供住宿的画廊住下,房租不到3 000 韩元(1 000 韩元约合人民币6 元。——译者注),学费不到1 万韩元,而且还包三餐。

从早上9 点到傍晚6 点,我就在画廊里学画,晚上到市场买芒果与香蕉,然后回到宿舍顶楼的餐厅吃饭,就这样两个星期一直过着规律的生活,也没遇见任何旅行者。有一天,画画老师因为临时有事,画廊停业一天,为了度过这偷来的空闲时间,我走到宿舍顶楼的大露台闲逛,看见一位婆婆正坐在餐厅里做针线活。她说曾在画廊里见过我,于是我坐到她的身旁,边写日记边与她聊天,才知道她正以同我完全相反的旅行路线在印度旅行。

“加尔各答的治安怎么样?那里真的有人在大马路上公然杀人吗?”

“虽然我在马路上没看到这样的人,但加尔各答曾经是印度的首都,所以人口比较复杂,跟其他都市比起来,那里的确有到处游荡的无赖汉,残疾人也很多。在那里没有什么特别不能做的事,但我心里就是不舒服,总有一种没犯罪却发自内心的自责感。”

“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如果想要帮助他们,有什么标准或规定吗?”

“没有,印度有太多乞丐与残疾人,我们帮助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但说实话,印度还称不上贫困的国家,只是他们的人民多属于贫穷阶层,所以在印度旅行才会有要自备零钱的不成文法则,印度政府也没有建立相关制度来解决此问题。

“我也是到印度旅行后才猛然发觉,比起用零钱来救助这些有困难的人,倒不如用根本的方法改变他们。有一次我到地毯商店去,我注意到一张做工非常细致的地毯大概只要500 卢比(1 卢比约合人民币0.14 元。——译者注),我估算一张地毯基本上需要由10 名女工花好几天才能制成,500 卢比还包含老板的酬劳,剩余的钱才平均分给女工。那么,她们卖一张地毯到底能赚取多少钱呢?”

“大概只有1 美元(约合人民币6.5 元。——译者注)?”

“不,出售一张地毯一名女工所得的佣金平均只有10 卢比,而且店老板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会把这些女工当成机器,要她们日夜不停地工作。所以我想,如果能为这些女工设立一个协会该有多好。在那里我也遇到过很有野心又活泼的女性,她们想创业,却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或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我想过要教她们创业方法与裁缝技术,帮助她们提供书面工作资料,并设立小资本投资中心,让她们能够自行创业。这都只是我的希望,我不知道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但就算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想试着按照这样的想法去实现……我当然也知道这执行起来会有困难,但为什么我总有那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婆婆继续这样反复小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有趣的是,现实是无所不在的,不管何时何地,就算走到世界的尽头,现实还是会紧黏着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是在印度、韩国还是荷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现实的问题。

“虽然知道现实上的困难,但退休后我还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首先就是找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我在欧洲度过60 年已经足够了,大半辈子都是活在现实的支配下,从现在开始,我要听从我的内心过我想要的生活。即使大家都说那不太现实,也改变不了我的想法。我好像活得更现实,人们总是高唱‘现实’,但实际上‘不现实’也在我们周遭充斥着。人们常幻想未来成为亿万富翁,虽然不切实际,却还是津津乐道,并宁愿认为那是会实现的。当人们聊生活的时候,内心都会充满无限希望,只想着这世界光明的一面。因此,无论是为了生活而抛弃梦想的人,还是只会怀着荒唐梦想的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的确,无论个人还是这整个世界都是现实的,在全世界铺设石油管道同在非洲铺设水管道从物理观点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石油管铺设就是实际的事,而水管铺设却被判定为不实际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所吃的东西都是其他人平均分配后所剩下来的,但还是不足以拿来填补有钱人的欲望。”

婆婆的话让我想起了在巴黎旅行时看到的一家古老书店。书店位于巴黎圣母院附近,虽然处在巴黎市的黄金地段,却处处环绕着旧时光的氛围。它就是有名的“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 Company)。

从书店只要走几步路就可以到达圣母院。书店内,在嘎吱作响的木头地板和密密麻麻的书堆之间,斜放着一架梯子。书店里面的书和家具甚至是玻璃窗上的窗框都沾染了岁月的痕迹。不知道曾有多少只手抚摸过它们,才使得它们散发出光滑的润泽感。书店里的人都在专心翻找书籍,就算灰尘到处飞扬也毫不在意。

书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 年。乔治• 惠特曼(George Whitman,自称是著名诗人沃尔特• 惠特曼的孙子。——译者注)是个梦想家兼流浪者,这位社会主义者的梦想是,创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写字、发表诗篇的空间。二十几年来他到处流浪、读书与旅行,为了战争中的遗孤,他以自愿行善者的名义到法国,并就读于巴黎的索邦大学(La Sorbonne)。

他住在圣米歇尔的一间廉价酒店内,由于买了许多英语书,他的房间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他为到他家来参观的朋友准备面包与汤,不久,他的房间就涌进了许多住在巴黎的贫穷异乡者。就这样,他的小小图书馆成了“莎士比亚书店”的前身。

1951 年,38 岁的他将所有积蓄全都拿出来经营书店,并将书免费借给没钱的人,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书店生涯。书店内处处都是书架,拥挤得连走路的空隙也没有。他还为年轻作家们提供住宿与餐点,虽然没有浴室,只有罩着床单的床、一些稀汤和硬邦邦的面包,但这些就是他的书店能提供的全部东西了。

早期的书店运营方式比较简单,他会亲切地对待异乡人并充分相信他们,尽可能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他还会向他们传达“资源共享”的理念。他知道,让生活稍稍脱离资本主义,能使人们活得更加富裕。他的文句也被记录在书店的墙壁上:“别冷漠地对待陌生人,说不定他们是乔装的天使。”

这间小小的书店内摆放着一张床,在那张床上躺过、休息过的人至今已远远超过5 万名。这间小书店也诞生了许多畅销书作家,许多旅行者因为这间书店而相识,彼此之间也感受到许多人情味。我站在书店门外,突然间,切• 格瓦拉的话浮上我的心头——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乔治是当时人们眼中盲目的梦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怪人。然而,他快乐的想象都成真了,因为他的梦想全部变成了现实,真正的现实反倒就像不存在一样。乔治让我们看到,现实不再吞噬梦想,而是梦想创造了现实。

每次想到“现实”这个词,我就会想起在法国诺曼底周末市场遇见的那个小孩。在这个市场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兔场”,那里对儿童来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一天,在市场看兔子的一个小孩对他爸爸说:“爸爸,我每到周末就会跑来和这只兔子谈话,已经连续4 年了,所以它一点儿都不怕我。而且,这只兔子好像真的很喜欢我耶!”我靠近那兔子一步,它好像很害怕地动了一下,那小孩便以“看到了吧?”的表情看着我。

小时候,我们关注这个世界的方式就像读一篇童话的感觉,随着对自我的相信与期待,这个现实世界慢慢开始成形。如果可以,我也不想从充满关爱眼神注视小白兔的小孩转变成一个大人啊!嘿!小子,现在那只兔子应该也跟当初长得不太一样了吧!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