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章

尔乃众灵杂逯,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瓠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一段的意思是:众神呼朋唤友,纷纭而来,他们有的在清澈的河流上嬉戏,有的在沙洲上翱翔,有的采明珠,有的拾翠羽。连湘水、汉水的女神也都来了。洛神慨叹作者像瓠瓜星一样没有配偶,像牵牛星一样寂寞独居。她扬起上衣随风飘动,举起长袖遮额远望。身体轻快,像飞凫一样飘忽莫测。轻步走在水波上面,罗袜上沾上尘土。行动没有规则,时而危,时而安。进退难以预料,像走开,又像回来。目光转动,炯炯有神,面容像白玉一样光泽温润。有话还没有出口,已散发出兰花一样的香气。她那轻盈柔美的体态,使我看了忘记了吃饭。

这一段,写众神的聚会和洛神对作者的深情。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众神的聚会。第二层,写洛神对作者的一片深情。

第六段写道: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这一段的意思是:风神把风停息下来,水神把波涛平静下来。冯夷敲起鼓,女娲唱起歌。文鱼飞出水面,警卫着车驾,玉鸾叮当作响,众神一同离去。洛神乘着云车,六条龙整齐地拉着车缓缓前进。鲵鲸夹车而行,水禽飞翔护卫。

这一段,写众神离去,洛神也接着离去。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众神离去。第二层,写洛神也接着离去。但是,洛神乘的是“云车”,驾的是“六龙”,从车驾之盛,衬托出她那高贵的身份。

第七段写道:

于是超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这一段的意思是:洛神越过北面的沙洲,走过南面的山冈,又回过头来,开口慢慢地说话,向作者陈述彼此交往的情意。她说可惜人神之间有隔阂,在这壮盛之年不能和您成婚配。她举起罗袖来擦眼泪,泪珠滚滚沾湿了衣襟。伤心快乐的聚会永远不能再有了,这一去就天各一方了。不曾用微情来表示爱慕之心,现在赠送江南的耳珠以表心意。今后虽然深居太阴,但时常想念着君王。忽然不知她到哪里去了,神消光隐,使我惆怅。这一段,写洛神因人神道殊,不得结合,只得满怀恋情怅恨离去。这一段的诗句,充满了离愁别恨,如泣如诉,它概括了封建社会里无数青年女子失恋后的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洛神的多情,最后赢得了多恨,使人想起了清朝人史青溪的诗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随园诗话》卷十四)

最后请看第八段原文: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驱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这一段的意思是:我离开低地走上高山,脚虽然往前走,可是心还留在那里。满怀深情,思念着洛神的形象。回思相遇的地方,更加增添了愁绪。希望洛神重新出现,就驾着轻舟,逆流而上,前往追寻。在洛水里行船,忘了回来,思慕之情越来越深。彻夜失眠,心神不安,衣服上沾上了浓霜,一直到天亮。我叫车夫准备车驾,要向东方圆封地去,但一拉马缰,举起马鞭,却又徘徊留恋不能走了。

第八段,写洛神去后,作者思慕的深情。洛神离去之后,作者登上高山远望,接着又乘船寻找,都没有找到,最后只好东归。他在车上想着,昨天太阳西斜时和洛神相遇的情景和她的神情容貌还历历如在目前,现在却见不到她了,永远见不到她了!失恋的痛苦,同样折磨着他。浓烈的悲剧气氛笼罩了篇末。

曹植的这篇《洛神赋》,显然是受了宋玉的《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的影响的,但在形象上比宋玉的赋更完美。

它的特色,首先是充分表现赋的特点,作更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为丰满。如赋的第二段,是写洛神的外貌的,他从姿态、容貌、衣饰三个方面分别作了十分细致的描写。在姿态方面,从“翩若惊鸿”到“腰如约素”,一连串用了十个比喻,描写她那袅娜的体态。在容貌方面,从“云髻峨峨”到“靥辅承权”,连续写了发髻、眉毛、嘴唇、牙齿、眼睛、酒涡,描写她那美丽的面容。在衣饰方面,从“披罗衣之璀粲”到“曳雾绡之轻裾”,连续写了罗衣、玉佩、首饰、绣鞋、长裙,描写她那华贵的穿戴。拿《洛神赋》和《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作一比较,可以看出《洛神赋》的描写更集中、更完美,因而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其次是结合水神的身份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化。洛神是一位女子,她有人的思想感情,恋爱时快意,失恋时痛苦;她又是一位水神,有她的特殊身份。水波是动荡摇晃的,作者抓住了这一特点,如描写洛神的行动:“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这是多么优美的洛水女神的形象!这不是在看静的图画,而是在看活动的画面。作者的这一写法,使后来的小说家、戏剧家得到有益的启发。

再次,全篇用清丽的语言抒情写景。明朝人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中说道:“《洛神赋》,王右军、大令各书数十本,当是晋人极推之耳。清彻圆丽,《神女》之流。”用“清彻圆丽”来概括这篇赋的语言风格,是恰当的。从屈原的赋直接演变出汉朝的抒情小赋,它的作者有贾谊、司马迁、张衡、赵壹、蔡邕等人。曹植的赋,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以后作者渐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取代了大赋的地位。这篇赋里的不少清词丽句一直被后人喜用,如“惊鸿”一词,南宋的陆游就作为美人的代称来使用,《沈园》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明朝的吴世美还把他的传奇剧本叫做《惊鸿记》,这也说明了人们对《洛神赋》的喜爱和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绝世无双的美女

曹植的《美女篇》,是历来为人们传诵的著名诗篇。下面,我们先把全诗读一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