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第五章

以前有大姐在,二姐总是一幅嘻嘻哈哈,不疼不痒的模样,有时还免不了对大姐善意地调侃几句,可眼下的形势让二姐再也轻松不起来,她清楚,给大哥换媳妇的千斤重担已落在了自己的肩头。

这时的二姐有了一些很微妙的变化,比如她时时对大哥无话找话地亲近,为大哥盛饭,为大哥洗衣裳,还将自己过年的新衣藏进箱子底,对大哥说,你知道我要留给谁吗?二姐明显有了反悔之意了。

但这时的大哥只是笑模笑样,一幅装呆卖傻的样子,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誓言——“拿胞妹换媳妇就是天仙也不要了!”

后来我们才知晓,大哥的改变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当大哥信誓旦旦,一世打光棍之时,急坏了“无后为大”的父亲,在一个昏天暗地的黑夜,他牵上母亲,双双给大哥下了跪。央求大哥,好好歹歹都要续上老周家的香火……

二姐经过几番对大哥和父母的试探之后,泄下气来。她知道父母心思一定;而大哥也早已顺水推舟了。此时的二姐也就明白:当大哥的誓言变为废话,而自己的誓言就必须一诺千金了。二姐明白了道理也就不再言语什么,而是悄悄的物色人选,替自己找寻婆家了。

二姐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变化,但我和三姐都察觉她常是彻夜不眠。终于在一个月满星疏的夜里,她悄悄推醒了我和我的三姐。

二姐开门见山,又平平静静地对我和三姐说:“我这儿有三户人家,你俩都给我说句掏心窝子话……”

二姐虽然话说得平静,但听了这话我和三姐都哭了,泪流满面地坐在黑暗处,一边抽泣,一边听二姐讲述她的三个候选“婆家”了。

三户人家都在本村。

我们村子有二十几个姓氏,小千户人家,自然够二姐挑选一阵,但问题是,二姐挑选婆家的前提是给大哥换媳妇,是那人家得有一姐妹肯嫁给我的大哥呀。有了这样的局限,诺大的庄子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顺过来,倒过去,打算拿闺女换媳妇的总共才只有那么三户。这就太委屈我的二姐了。

二姐为什么不将范围扩大,只在本村找婆家呢?这让我和三姐都很有些纳闷。后来三姐想了一番说,咱二姐心眼灵,眼光长远,一准觉得这样更能帮衬家中,也更知根知底一些。实情不得而知。

二姐的候选婆家,第一个姓唐,原名唐平福,后改名唐继东,是村上的治保主任,兼民兵连长,成分顶呱呱,人生的也不错,但不知怎么了,这几年村子上的人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唧唧咕咕的,好些人还有鼻子有眼的说他的那个物件长错了地方,根本就是一个废人;几位有些见识的老者,也说这人心术不正,品行不端; 当上村干部后更是趾高气扬。后来,也不知哪位文化人还给他起了外号“蟹子”。开始很多人觉得这外号很不贴切,觉得蟹子跟唐继东没啥关连。后来慢慢才晓得这名讳的艺术性,是在比喻这人跟蟹子一样的横行霸道。于是唐继东因此声名狼藉,却也一夜成名。

那时“蟹子”唐继东三十有六岁还是光棍一个。他的妹子唐继梅也是只小他两岁的老闺女。老闺女个头不高,扁鼻梁,厚嘴唇,人生得有些丒陋,走起路来还稍有点儿跛。但许多人家还是不断的上门求亲,愿意“瘸驴将就破布袋”娶丑女回去过日子。只是她的大哥“蟹子”横拦竖挡,左右不答应。

日子久了,唐继梅也猜到了哥哥的心思——要拿自己换媳妇。只要大哥一天不成亲,自己就别想找婆家。这样一来,兄妹二人就一起耽搁了下来。

第二个候选人叫赵平复,人很出众,高中时期就是学校的尖子生。毕业后,担心自己出身不好,一流大学不敢问津,便报考了一所民族学院,本想地远区偏,录取不会太苛刻。但后来还是政审不过,被刷下来了。

谈起这人的身世,当年的人都得吓一跳,他的父亲曾经就读于黄埔军校,还有两房妻室。第一房便是赵平复的母亲王氏。王氏是远近有名的书香门弟王文宽的三女儿,不光知书达理,人生的也是亭亭玉立。村上的俏皮人说,就是将她和众婆娘一样打扮,一样混在人群里,明眼人也会一眼辨出她的与众不同。但这女人应了红颜薄命的老话,丈夫婚后不几日就外出求学,后来又客死他乡。自己同他也只不过做了十几天的夫妻,不光后来出生的儿子赵平复不知他的爸爸是何许人也,就连这位结发妻子,对丈夫的印象也是一时真切,一时模糊的了。

丈夫的噩耗是第二房妻子孙兰蕙带回家中来的。孙兰蕙进家的时候,还象位娇小的南方姑娘,一头弯曲的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大发髻,裹在蓝布头巾里,不伦不类,一看就是装扮的样子,她怀中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自然是赵家的骨血了。

后来,两个孩子相处得亲兄妹一般,两位母亲更是比亲姐妹还亲,不知是因为没有丈夫可争风吃醋,还是患难之交情深义重的缘故了。

几年后,王氏生病,孙兰蕙卖尽了自己的衣物和首饰,求医抓药,熬药煮汤,日夜服侍不离左右地将王氏侍候过去。自此,孙兰蕙一人拉扯两个孩子,也学会了灶下生火,外出下地和打猪草。小平复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同小妹平洁一起喊她妈妈了。

村子上还有传言,说赵平复的父亲根本就没有死,而是去了台湾。虽无凭无据,但也越传越真。如此复杂的家庭,再加上这层吓人的海外关系,赵平复再优秀也就无人敢嫁。

孙兰蕙眼瞅平复说不上媳妇,这位曾经很有学者气派的女人,眼下也打起了拿自己亲生女儿平洁,去给平复儿换媳妇的主意了。

数来算去,最合宜的人选要数老中农出身的李宝福了。

李宝福是村上小能人李良成的独生子。李良成家境厚实,几辈人都是个顶个拿命去过日子。土改时差一点儿划成富农。他一生密密麻麻养了七个女儿,老年得子,取名宝福。但李宝福也并不娇生惯养,他虽然人生的有些单薄,但心眼灵,也象他的父亲一样点点滴滴,勤勤俭俭的。这样的好人,好人家按说是不用换媳妇的,绝好的说不上,两条腿的姑娘那是尽挑尽选。但这李家老爷子偏偏固执己见,他对七个女儿发出锵锵铁声:说你们找婆家只要是汉子就中,我的儿子说媳妇就不能瞎凑合,这是给咱李家挑选后代,不管是花钱卖,还是拿闺女换,媳妇都得他亲自敲定,都得有模有样,有品有德,行端坐正的。后来才知晓,这老爷子早瞅瞄上了我的二位姐姐,他看好的是父亲周逸书的家教。因了我的大哥找不到媳妇,他对能娶到我的姐姐们很是信心百倍。因为他家那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他觉得要下聘他肯拍票子,要换媳妇他有的是闺女任挑选。更让他自信的还是他这成分,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整治别人,也不挨别人整治。他猜想这定合我父亲的心意。

但后来眼巴巴地瞅大姐嫁了人,他心中才有些着慌,当天就托媒人试探父亲的口风,打起我二姐的主意了。

那一夜我和三姐分别对二姐坦诚谏言。三姐为二姐选取的是李宝福。三姐对二姐姐说,“就是不给咱的大哥换媳妇,找这样人家还亏呀!”

我为二姐选取的是赵平复。我也对二姐说,“就是不给咱的大哥换媳妇,找这人还亏呀!”

只有“蟹子”唐继东谁都对他嗤之一鼻。连胆小如鼠的三姐也斩钉截铁地说,“就是垫了羊圈,也不嫁“蟹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