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8节 北京教育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教育也很发达。魏、晋时期幽州私人讲学授业之风浓厚,当时幽州不仅有私学还有官学。到了隋朝,京师设国子寺(即太学),地方设州、郡、县学。辽代保宁八年(977年)恢复礼部贡院,后来设立太学。金朝在金中都建立了太学与国子学,还办了许多地方学校。元朝建立以后,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国子监,在大都正式成立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生叫作“监生”,课程以孔孟著作为主。元、明、清三代参加科举的人必须是学校的生员,所以入学读书成为做官的必由之路。明永乐年间,北京城内学风日盛,仅在国子监就学的监生就超过了一万人。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创于隋,止于清末,读书人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系列考核。会试和殿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中试的称为举人,会试中试的称为进士,进士可参加在保和殿的殿试。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参加殿试的进士将根据成绩分别授予官职。

北京贡院就是明、清两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位于建国门内长安街北侧,兴建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重建于万历二年(1574年)。这里原是元代的礼部,后改为贡院。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贡院被劫掠拆毁。1905年清朝推行新政,科举考试停止,贡院也就彻底荒废了。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都是贵族老爷式的学堂,也是北京最早的大学。辛亥革命前后,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教育救国”,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进行改革。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蔡元培等先后任校长,北京大学集中了一批具有革新思想、学识渊博的教授,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清华大学是美国用部分“庚子赔款”建成的,初名“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数燕京大学。1916年由美国4个基督教会和英国的伦敦教会合办,将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和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合并,创办而成。此外,民国时期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学院、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农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在兴办大学的同时,一批新式中、小学在北京也开始兴办,如美国教会于1864年创办的育英学校和贝满女中。到1925年,北京城郊外国教会办的中、小学达37所,其中萃贞女中和萃文中学于20世纪20年代停办,至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只剩下8所。北平师范大学创办后,为了适应教学试验的需要,建立了附属中学,该校于1922年在全国首先进行“三三制”的试验,他们自编教材、自订课程标准、自订教学原则,探索教育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北京著名的公立中学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北师大附中、女一中等。作家老舍是三中的毕业生,后来又在一中任教。钱学森、马大献是师大附中毕业生。私立中学有志成中学、慕贞女校、贝满女中、育英中学、汇文中学、孔德中学、潞河中学等。北京的小学中也有许多教学质量较高的。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的两所小学,解放后改名为试验一小和试验二小。

新街口大三条小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名右翼八旗第七初等小学堂。校址设在宣武门内,有学生两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扩充学生一班,以校址房舍不足用,于4月15日迁于现址(西城区新街口大三条17号)。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二十三国民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年)添设高小,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民国十七年更名北平特别市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民国十九年一月更名特别市市立第二十八小学校。同年十月更名北平市市立第二十八小学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更名为北平市立新街口小学。1945年更名为北平市立第四区十八保国民小学。解放后更名为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大三条小学。由于近年来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2002年1月与西城区东教场小学合并。

中国早期的乒乓球运动        

这几张盖有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国民学校、学生成绩钤印的老照片拍摄于1916年。照片记录了当时学生的生活。其中“乒乓游戏摄影”可能是最早记录我国开展此项运动的影像。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直到1926年,才出现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乒乓球拍。中国早期的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这张照片证实在1916年,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已经普及到京城小学校园。

照片上的乒乓球台案是用两把条凳搭起一块木板而成的简易台案,尺寸很小。注意!左边男孩手里握的球拍像是用硬纸板制作的,显得十分单薄,可见最初的乒乓球运动是很不规范的。在围观的孩子中,男孩子多女孩子少,从他们幼稚的脸上看到是那样地专注,只有站在最右边观看打乒乓球的男孩还留着长辫子,隐约显出大清遗风。

童子军

还是在这所国民学校,民国五年(1916年),小童子军在训练后,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这时童子军刚传入中国还不到几年。这所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最初叫名右翼八旗第七初等小学堂,校址设在北京市的宣武门内。

童子军创立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英国贝登堡爵士。鉴于当时英国青年道德堕落,体格衰弱,恐遭古罗马帝国亡国的覆辙,贝登堡研究出一套针对青少年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创立了一个国际青少年组织——童子军。

1912年,童子军传入中国。开创之初,童子军的影响并不大,大多使用英文教学,主要在租界或教会学校和团体的范围内,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进行一些慈善和服务活动。1915年,在上海举行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童子军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引起当时参加运动会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其影响逐渐扩大。

童子军有三句铭言:“准备、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平时他们清洁街道,扶老携幼,为一些大型社会活动维持秩序,还是社会运动的积极行动者。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