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然而,对于其内涵的释义和解说却说法不一。我们从心理素质的层次、因素及过程几个方面作出规范,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为素质教育实验设计提供一种假说和方法。

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立足于现代素质论的心身观。现代素质论的研究表明,身心关系——也就是心理与素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体与用、质与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素质是心理现象的本质和主体,而心理则是素质的机能和运动形式,心理不仅是对象世界的反映,也是素质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水平的信息映象。参照自组织理论的理想化方法,可以把心理素质定义为一个物质性的身心结构素质(主要是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身心组织)、功能性的身心潜能素质(包括体能、智力、能力、需要等)、信息性的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知识、品德、性格、自我意识、人格等)三个层面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这样,我们不仅突破了经典素质论的抽象、割裂、封闭的形而上学心身观,而且整合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开拓了现代心理学一个富有前景的新的研究领域。

参照上述理论假说,我们就可能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心理学诸多流派关于心理结构的理论与学说,诸如:皮亚杰“图式”说,勒温的“心理动力场”说,奥苏贝尔的“认识结构”说,苛勒的“格式塔完形”说等,为我们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但也提出了不少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心理结构的因素分析,有所谓三分法(知、性、意)与二分法(认识与意向)之争,还有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问题的歧义和论争。我们动用活动、交往、心理同构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心理素质进行“结构——功能”性的整合。这里的活动和交往,是心理素质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功能性中介机制,也是心理素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中介机制。关于活动的形式水平,我们借鉴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理论与方法,着重于两种水平的活动形式的考察:一是生理心理活动,包括生命活动、神经活动等,它开发和形成了人的无意识的心理潜能素质,包括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本能、体悟、微觉、感受性、情绪、气质等;二是社会心理活动,主要是对象性的学习、交往、劳动、游戏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与科学相关的认识活动,与道德相关的意志活动,与审美相关的情感活动。我们不同意把情感、意志列为非理性、非智力活动,也不同意把人的感觉、知觉列为低级心理活动。因为,人的感觉、情感和意志都积淀了人的理性和智能素质。社会心理活动内化和积淀了人的理性和智能素质。社会心理活动内化和积淀了人的有意识的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性格、自我意识、个性、人格等。可见,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沟通、控制着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动态同构,既开发了人身自然中的潜能素质,又把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成果在个体的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为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因此,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喻之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文化遗体的母体,那么,积淀了人类文化历史成果的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则可视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文化遗传的基因编码。

摘自《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