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9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在谈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人们常常遇到的另一名词术语是“心理卫生”。所谓心理卫生,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三种理解:一是指心理健康状况,二是指研究如何维护及增进心理健康的学科;三是指维护和改进心理健康的服务性工作。第一种理解主要源于英语中“卫生”一词有健康的意思。但英语“卫生”一词在这里具有动词性质,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健康”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研究怎样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第二种理解是把心理卫生作为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来说的。因此,在使用心理卫生这一术语时,一般指的都是第三种理解,即指那些旨在维护和改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种种活动与措施。相对心理健康这一术语,特别从实践意义上讲,心理卫生则是一项工作或活动。如《新编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卫生就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诸种措施”。我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教授对心理卫生所下的定义为“研究和讲求心理健康之道”,并指出“心理卫生之要旨,在于培养,促进和增进健康的人格”。

由此可见,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改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为了保持、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必须讲求心理卫生,就如同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要讲究生理卫生一样。

心理卫生作为维护和改进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保持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心理疾病和不良适应行为的发生,使人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加强对不良行为的咨询和处理。一般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较侧重于积极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医学家、精神病学家则侧重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心理卫生是一项广泛而普遍的活动,它关系到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心理卫生的活动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帮助和治疗,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使之得以健康发展的问题。每个正常的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就会损害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工作也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要注意心理卫生,对于处于发展阶段关键期的青少年时期,心理卫生更不可忽视。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摘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