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跟奥巴马学从政:扩展政治视野 > 第 2 章 修养方略——做人优于做事是奥巴马从政的准则
第2节 打造个人魅力,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个人魅力是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不可或缺的因素,奥巴马是这方面的绝佳代言人。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舆论总喜欢把他的演说,与同样能够用言语来激励人心的前总统里根和肯尼迪相提并论。除此之外,他还年轻英俊,外表迷人。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个人魅力能够让他在领导活动中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不是谁都能当好领导:好领导贵在有战略头脑

我们不断努力使言行一致,我们对一个可行的计划的由衷期待——自尊不是最终也依靠它吗?正是那种信念让我走进组织工作,正是那种信念让我做出结论,也许是最后一次,种族纯洁和文化纯净不再是典型美国黑人自尊的根基,也不再是我的根基。我们的整体感只能来自比我们继承的血统更好的事情中。

——摘自《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

关键词

好领导战略头脑善谋大事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好的领导,高明的领导,比别人好和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有战略头脑。战略思维是一种全局性思维,也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及创造性思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有战略头脑的领导干部往往能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牢牢地把握住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从容地掌控时势的发展。他还能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让大家在迷茫中看到出路,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微小的变化当中洞察到历史的走向,在利害交织的迷局当中看清事情的本质。

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来说,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决策。科学的决策事关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的发展快慢和发展质量,也关系到自身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领导者来说,科学决策是必须修炼的“真经”之一,而战略思维的形成和运用能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清晰的指向。

在与麦凯恩、希拉里较量的过程中,奥巴马始终坚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上,根据敌我各方面的形势来制订战略计划和进行竞争指导,并把总揽全局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正是这种强烈的全局观念,使得奥巴马在局部的竞争中出现过挫折和失败,但在战略态势上却越来越有利。这就是奥巴马能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他往往能够把各种有利的要素和各种制约的条件加以整理,按照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排列,然后再提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在竞选过程中,奥巴马的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充分地体现在争取民心上。在《更完美的联邦》一文当中,奥巴马表达了对白人和黑人相互团结的渴望。但是,他更清楚白人选票对他竞选的决定性意义。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支持不可忽视,但是,白人力量更是横亘在奥巴马白宫之路上的一道坎。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非常困扰奥巴马。黑人比例甚高的南部各州,向来都是共和党的票仓。即使是在“奥巴马年”,也不确定会百分百地支持奥巴马。鉴于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况,奥巴马的举措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大局意识:既团结白人,也要动员黑人、拉美裔人、亚裔以及其他少数族裔。

为了避免白人的反弹,奥巴马始终在有意地淡化种族观念。在多次演讲中,奥巴马一直强调各种族共处于一个星条旗下。在赖特“牧师风波”发生后,他没有简单地和赖特断绝关系,而是向美国人进行了解释。

而对于拉美裔和亚裔实际与黑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的现状,奥巴马则以宽松的移民政策来吸引他们的支持。当然,奥巴马最吸引白人、黑人、拉美裔和亚裔的手段还是减税这一经济政策。

只见局部,不顾全局,即便有良好的愿望,也是欲速则不达。即使是处于两难境地的时候,奥巴马没有单一地去拉拢其中一方的实力,而是在认清整体形势的情况下,做出了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这就是他战略思维的体现。

奥巴马在竞选当中具有大局意识,为的是要赢得民心,获得竞选成功。对于我们的执政人员来说,要有大局意识,为的是能够更好更和谐地发展社会,发展党和群众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少数这样的领导干部。他们在思考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不是首先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地区部门利益至上,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牺牲局部利益成全“整体利益”的现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上的效益,这样一种政绩观就是典型的局部意识。要知道,任何局部都是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其同全局对立起来甚至是割裂开来,那或迟或早,我们都会遭受惩罚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无论是地区也好,国内的企业也好,它们的发展和世界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如果缺乏对整体形势的全局把握是行不通的。当然,要想具备优良的战略思维,没有广博丰富的知识来做支撑是不行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战略意识的强弱,不只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它还决定着一个人观察分析问题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

玩过魔方的人知道,如果只考虑一面,即六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无用之功,因为完成的一面没有顾及周围色块的统一,东拼西凑的排列虽然把一个面的颜色对齐了,但是同时也把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打乱了,而且已经定死了,没法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想再把其他几种色块对齐,必须重新对齐已经“对齐”的色块。所以不顾全局地做事,即使你做成功了,有时候也是错的。

考虑全局做事,是有一些难点的:

1.对决策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对全局进行分析,有布置和控制的能力;

2.还包括对项目的背景和实施的重难点的把握;

3.全局做事,对团队的信息共享要求很高,每一个单位组必须把自己的事情按照要求做好;

4.项目启动往往较慢,但是没有办法,万事开头难,况且是全局。

虽然有这些难点,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大局考虑,顾全大局做事。因为顾全大局做事,可以规避可以预见的风险,可以节省时间,可以避免重复的多余的劳动,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提高整个项目成功的几率。

不过,战略眼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学习、努力探索的结果,是一个人知识、智慧、才能、修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们领导干部应该通过丰富自己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战略意识,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在决策中以理性思考取代直观判断,以敏锐视角取代习惯思维,进而保证在工作实践中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谋得准。

光有战略还不行:执行决定战略的成败

凡接受大笔救市资金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除这50万美元和应得股息之外,不得再有奖金等补偿。

——奥巴马推行的限薪令

关键词

战略成败执行力决心

战略决定全局成败,但是,决定战略成败的是领导的执行力。战略的制定很重要,但这仅仅是一个流程的开始。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以及执行该计划所需要的资源,即使最有创意的战略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然而一个卓越战略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没有提供成功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通往胜利之门,关键还在于要有将这种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在当下,执行力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上至下、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顾名思义,“执行力”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孔子在《论语》中反映出的古代文化“执行”的思想。《致加西亚的信》的主人公罗文,一个普通的军人,在不知道送信地方的情况下,忠于职守,不惧艰难险阻,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历史任务。这是西方关于执行力的一个经典故事。

1898年,古巴人民正被西班牙奴役着,这对美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年4月份,美国与西班牙正式宣战,决定战争胜败关键的是美国与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的合作。

在那个时候,电话、电报都还没有产生,网络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需要一个勇敢的人将这封极其机密的、关系战争胜败的信件送给加西亚将军,但是,最大的难题是: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的确切位置和联系方式,只知道他在古巴的某个小岛上。在这危急时刻,美国麦金莱总统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罗文身上。

历尽千辛万险后,罗文最终出色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还从加西亚那里给麦金莱总统带回了宝贵的情报。面对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的时候,罗文没有问任何问题,他没有问:“他在哪儿?”“他长的什么模样?”“如何与他联系?”“如何才能到达那儿?”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

就在这本书问世的同时,沙俄铁道部长西拉克夫亲王也在美国,恰巧由该书作者陪同。在看到这本书后,亲王对此很感兴趣,立即令人将其翻译成俄文,发给俄罗斯铁路工人人手一册。从此以后,《致加西亚的信》经由俄罗斯传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在日俄战争期间,前线上的俄罗斯士兵每人一册,必须随身携带。日本人在俄战俘身上发现了它,于是,这本书被译成了日文。紧接着,日本天皇又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均须人手一册!

为什么故事中的罗文——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会引来人们如此大的兴趣呢?原因就在于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在寻找像罗文这样的人,寻找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而罗文所代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力”。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组织里的卓越领袖,必须具备两点:其一是要有高明的战略头脑;其二就是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坚定意志。这两点奥巴马都具备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定力不是常人能比得了的。一旦认准了的事,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全力地去争取一切的机会,拼命也要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奥巴马的决策和执行政策态度坚决,作风果断,不拖泥带水,体现出强悍果敢的领导力,这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尤为重要。当年美国大萧条时,罗斯福总统就是以这样的作风领导美国人渡过巨大的经济难关的。而奥巴马的这种作风极大地体现在他对付大公司“肥猫”的态度上。

全球正面临的这场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有关。但是,在这样的困境面前,他们一手接受政府的救援,另一手还可以得到高达200亿美元的分红。这极大地激怒了奥巴马,他说:“那是无耻的。我们需要那些华尔街的人们在寻求援助的时候展示出一些自制、一些约束以及一些责任感。”

所以,奥巴马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限薪令:凡接受大笔救市资金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除这50万美元和应得股息之外,不得再有奖金等补偿。

这在美国可以说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所以,它给世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惊。据美国标准普尔500家上市公司统计,美国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年收入差距在400倍左右。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收入差距更大。以华尔街一般从业人员年薪10万美元计,50万美元年薪才是员工的5倍。从400倍到5倍,这就是奥巴马的雷霆之势!在这样的经济萧条时期,他要向全国发布一个信号,企业的红利应该更多地向那些普通工人和等待就业的人倾斜,而不应该使一部分人富上加富。干脆利落的这些举措体现出奥巴马的果断和强大的领导执行力,赢得了民心。他的口才、了解民情和亲民作风在此也大大地帮助了他。

对于我们的领导干部而言,执行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善于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如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关键就要看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过硬的执行力。

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广泛称赞,这里的学生一般只用四句话来回答长官的提问。第一句“是的,长官”,第二句“不是,长官”,第三句“我不知道,长官”,第四句最精彩“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成为西点学生个人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点。由此说来,执行力是个人提升的基础,它还是每个团队和组织成功的保障。

对魅力进行投资:用人格魅力打动人

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是否凡事都有可能,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依然鲜活,如果还有人质疑我们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奥巴马

关键词

人格魅力魅力投资吸引力

形象是一个人全部言行构成的公众评价,是个人品德、操守的外在反映。所谓“诚于内而形于外”,“听其言、观其行”,讲的就是如何通过形象看内涵的问题。根据人的基本道德行为、文化背景,职业操守以及身份特点等标准来评价,每个人的形象都存在优劣之分。

形象是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形象是他们的威信所在,魅力所在。党员干部的形象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政治主张、执政能力等。人民群众往往会通过一些党员干部的形象来认识一个政党,判断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以及决定对一个政党的态度。任何一个党员干部的形象都会直接影响他所处的政党的整体形象。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领导干部们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此来影响和打动群众。

美国媒体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奥巴马百日表现感到满意。不过,相比奥巴马雄心勃勃的各类“变革”措施,美国民众似乎更倾心于这位非洲裔总统的“个人魅力”。

《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近公布了最新联合民调结果,同一天,另外两家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发布联合民调结果。

《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奥巴马执政的满意率达68%,超过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百日执政支持率。超过66%的受访者认为,奥巴马是一名“与众不同的政治家”。

《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民调结果中,64%的受访者选择“以正面眼光”看待奥巴马,这一成绩也超过他的两位前任。两份民调结果均显示,奥巴马本人似乎比他的政策更受追捧。超过80%的受访者选择“喜欢奥巴马这个人”。

奥巴马是一位懂得通过投资个人魅力来提升自己影响力的领导。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也可以试着学习学习奥巴马的这种方式。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很注意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旦拥有了人格魅力,在无形之中就等于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你能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自然地你与他人建立合作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同时,你往往能做到更有效率地来协调人际关系,影响力也就会更大,也就更容易给对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了。有人格魅力的人往往能够在成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美国陆军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一位很会动用人格魅力的军事领导人。

1941年11月,美国一位叫刘易斯·布里尔顿的中将去菲律宾出任麦克阿瑟的航空队司令,他回忆说,他刚到旅馆就被邀请到麦克阿瑟的房间,受到麦克阿瑟将军非常热情的接待。麦克阿瑟拍着他的背,把胳膊放到他的肩上说:“刘易斯,我候驾已久。我知道你就要来,我真是太高兴见到你了。我、乔治·马歇尔和哈普·阿诺德一直在谈论着你……”这次会面给刘易斯留下了极深刻的良好印象。

麦克阿瑟不仅将感情倾注于他周围的人,还倾注于最普通的士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试着给每个阵亡士兵的家属写去一封信,信中总是写一些个人之间的事情。许多家庭回信告诉麦克阿瑟将军说,接到他的个人信件后,对于自己丧子的痛苦感觉好多了。美国一位政治学博士评价麦克阿瑟说:“从来没有一位指挥官能付出如此之少却获得如此之多。正是名副其实的卓越领导才华,使麦克阿瑟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做出了如此了不起的成就。”

马歇尔也是一位非常善于关心部下的人。他的一位参谋说:“马歇尔将军对所有在他手下服务的人都有天生的人情味。不论他们的职位多低,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随时随地去向他们表示他的真诚、尊敬、体贴、关心和友爱。”

威利斯·克里顿伯格中将是1944年驻意大利第五集团军的一个军长,马歇尔巡察欧洲战场时曾去探望他。马歇尔回到美国后,亲自打电话给在圣安东尼奥的克里顿伯格的夫人说:“我打电话是想告诉你,我在意大利见到你的丈夫了,他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他给他所见到的所有高级指挥官夫人都打了电话。对下级军官和士兵也是如此。一个在二战中参加过“巴坦死亡进军”的老战士回忆说:“我只见过马歇尔将军一次,那是我在日本俘虏营里度过漫长的监狱生活回到美国后,他派他的私人座机到旧金山来,把我送到那些令人激动的地方,与我的直系亲属相聚。这件事后,我到五角大楼向将军报到,感谢他的照顾。马歇尔将军搁下一切事情,推迟了很重要的约会,让我不要拘束,用了很长的时间询问我的情况,充满了人情味。”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将军评论马歇尔说:“无论驻扎在什么地方的美国军官,甚至那些在前线赢得了成功的军官,都像忠于自己的领袖一样忠于他,仿佛他们在五角大楼里一样。”

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这就叫“人格魅力资本”。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那他就能轻易获得别人的认同,获得别人的帮助与合作,那他的事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要沉下心来做品牌

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有希望;当我们遇到嘲讽和怀疑,当有人说我们办不到的时候,我们要以这个永恒的信条来回应他们:Yes,we can!

——奥巴马

关键词

领导力影响力上行下效

“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这句话说的就是“领导力”这个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这句话说的也是领导力。

所谓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但是,在整个组织当中,对别人影响最大的还是这个组织的“领头羊”。作为“领头羊”,他对组织的最大影响力就体现在“上行下效”上。

“上行下效”意思是说在上者(领导)怎样做,在下者(下级、下属)就跟着怎样学。

春秋时期齐景公某一次和大臣们射箭取乐,当齐景公的每一次箭射出,即使没射中箭靶,大臣们也喝彩,都说“箭法如神”,齐景公将此事告诉大臣弦章。弦章说,这不能怪大家,凡事“上行而下效”,国王喜欢什么,大臣也就喜欢什么;国王喜欢听大家奉承,群臣因而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无独有偶,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典故。只是这两个典故都不是正面素材而已,在此撷取,只是为了让“领导力”和“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更加形象客观。

《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衣,国人仿效,都穿紫衣服,市场上紫衣供求关系被打破,紫衣价格昂贵。桓公担忧,问管仲。管仲说:你想中止这种局面,何不从自己做起,你自己试着不穿紫衣服,并公开宣称不喜欢紫衣服气味,大家出于仿效心理,也就跟着不喜欢紫衣服。果然不出三天,齐国境内再也看不到穿着紫衣服的人。

无论是“箭法如神”,还是“齐王服紫”,都说明上位者行为对下位者有巨大影响,说明“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的道理。

在归纳奥巴马赢得大选的原因的时候,人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政治创新务实,迎合了美国人求新思变的心态;竞选手法高超,懂得借助网络时代的潮流;掌握时政年轻人的心态,动员了那些未曾参加投票却规模庞大的潜力群体;以及拥有一支具有坚定信念和超强执行力的竞选团队。仔细一看,上面归纳的这些因素,虽然都很正确,但是不免流于他竞选的战术上。其实,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很简单,奥巴马这个神话的创造,源于他卓越的领导力。战术可能只是受用一时,但是领导力这个特点却能恒久地指导我们的人生。

奥巴马的领导力特质首先表现在他的格局上。格局决定气度,奥巴马深具大格局。众所周知,他是在白人家庭长大的,难得的是,身为黑人的他能够置身种族政治纷争之外,并跳出狭隘的既定利益集团。同时,他更是当今世界中,极少数能真正看到美国社会的发展大形势以及广大群众的内心渴望的人。他看到了国家正处在“转折关头”,而他正是带来转机的最大希望。他一遍又一遍地宣扬他的变革理念,以至于“Change”一词成了年度流行词汇。他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充分合理利用竞选经费的人,其竞选团队开创的互联网募捐和草根选举模式最终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称“草民的胜利”!这些,都体现了奥巴马当仁不让、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是其具有大格局、大气魄的体现。

而对于属下而言,上司的领导力就表现在他们对上级的崇拜和追随上,这应该是领导力的最高境界。奥巴马的下属们对他的态度就是崇拜和追随。意志坚定、充满智慧和使命感强等因素的存在都是奥巴马深具领袖气质的前提条件,再加上他形象清新,很容易就能跨越鸿沟,更难得的是,奥巴马还深深理解底层群众的呼声。这些特质都很自然地吸引到了不少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天才,奥巴马竞选团队的很多人,都因为对奥巴马发自内心的尊重,而紧紧聚拢到他周围。譬如其核心幕僚,格雷戈里·克雷格,这位曾经为肯尼迪和克林顿效劳的资深政界人士,在2003年秋末,听了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奥巴马的演讲之后,立即被吸引了。而看过奥巴马写的《无畏的希望》和《我父亲的梦想》之后,克雷格完全被征服了。他认为,奥巴马“所展示出的洞察力和成熟度,比60岁的比尔·克林顿更深刻、更成熟”。而在2005年11月,奥巴马的另一次演讲上,肯尼迪家族的另一位老朋友乔治·史蒂文斯直言不讳地向克雷格发问:“你认为这个家伙当总统怎么样?”“英雄所见略同。”克雷格立即表示。不久之后,这两位肯尼迪家族老成员便开始为奥巴马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募集资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巴马的追随者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有时到街上散步时,场面都会像摇滚明星一样壮观。

在《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北大领导力十堂课》中,作者杨壮说:“领导力是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领导者不受他所管制人群的拥戴,那么他的领导力是发挥不出来的。”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是党执政的主体。他们个体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所以,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另外,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力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的特征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竞争也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局面,再加上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影响,领导干部们就更应该提升自我的领导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力的有无、优劣是能否保证一个组织永续经营、社会持续进步的根本因素之一。

治国先齐家:先治小家再治大家

在某种程度上,奥巴马深受年轻一代的欢迎,他的两个充满活力的孩子正象征一种不断变化的希望。

——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

关键词

齐家治国和谐

中国有句古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于现代社会的国家元首们而言,就是要先管好小家,再管大家。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会存在一个成功的女人。奥巴马的成功背后,不仅是存在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是存在一个成功的家庭。

“在某种程度上,奥巴马深受年轻一代的欢迎,他的两个充满活力的孩子正象征一种不断变化的希望。”历史学家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表示,她一直都认为奥巴马年轻的家庭是他作为候选人的魅力之一。确实,奥巴马温馨的家庭为紧张严肃的竞选活动注入了生动的活力。当面临紧张的气氛的时候,奥巴马还能“持家有道”,这不能不说奥巴马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与家人相处的时候,奥巴马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这是他能化解矛盾、建立温馨和谐家庭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米歇尔来说,她曾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除在6个机构的理事会担任职务外,她还是芝加哥大学医院负责外事的副院长,薪水是丈夫的两倍。然而,她并不是“工作狂”,总会抽出更多时间照顾丈夫和两个女儿。在家里,每天早上4点30分,米歇尔就起床了。在做完一些日常家务后,她就开始准备早餐。奥巴马就经常赞扬妻子说,米歇尔可以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是个高效率的持家能手,我永远也达不到她的水准”。

除了生活上的关心,米歇尔对奥巴马的事业也给予极大帮助。她经常和丈夫讨论国家大事,为他的演讲出谋划策。2004年竞选参议员成功后,奥巴马曾经公开宣布,米歇尔才是奥巴马家“最耀眼的明星”。

他们夫妇的幸福婚姻在朋友中被传为佳话。在美国《黑檀》杂志举办的“美国十大人气夫妇”评选中,奥巴马夫妇名列其中。

儒家伦理观念一向认为,“家”与“国”是同构的,“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在传统士大夫心目中,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逻辑的内在联系。修身齐家是前提、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方向、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修身齐家,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进而治理好家庭和家族,教育好子孙后代,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才可能干出治国平天下的大业。

2007年5月16日,萨科齐正式入住爱丽舍宫。当天法国有家报纸预言,“赢得了爱丽舍宫总统宝座,可未必能赢得漂亮老婆的芳心!”果然,五个月后,法国总统府就发表了声明:萨科齐与妻子塞西莉亚正式离婚。

在当今世界政坛上,国家的领导人物在任上离婚实属少见。毕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而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人们理想中,依然希望国家领导人能够在各方面,无论是道德、工作还是家庭,为国民做出表率。虽然离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国家领导人离了婚仍可能会让民众感到某种缺憾。另一方面,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往往需要第一夫人登台亮相,配合外交活动。一是照顾丈夫的起居;二是传递女性使者温和、友善的形象,调节气氛;三是有时候,第一夫人甚至可以扮演“总统特使”的角色,婉转地表达总统和政府的立场,在冲突纠纷里斡旋。

而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政治家来说,他们身后的贤内助往往是其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各国元首们在位时一般不轻言离婚。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总统在任上提出离婚,他们甚至连卸任后都没有离婚的,哪怕自己的婚姻已经出现危机。

与此同时,有些为数不多的“单身贵族”们也在尽力解决个人问题,觅得佳人持家。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就是其中的一位。2000年12月,上任伊始的巴沙尔在首都大马士革迎娶了妻子阿斯玛。这位在英国长大的第一夫人一改传统中东国家妇女深居简出、头戴面纱的做法,在外事活动中着装时尚,谈吐得体,蜚声中东。用巴沙尔的话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阿斯玛“给沉闷、保守的叙利亚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当然,也有坚持独身主义的。比如,印度前总统卡拉姆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印度导弹之父”把精力全都放在了搞科研、做总统和写诗文上,唯独没有留一点给爱情。

任上婚变的萨科齐在当今的国际同行中能够找到一个鲜活的参照——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2002年6月初,委内瑞拉第一夫人伊莎贝尔同查韦斯办理了离婚手续。当时,查韦斯刚刚逃过政变劫难,国内的支持率也因为政府未能兑现消除犯罪、贫困和失业的承诺而一路下滑。而萨科齐宣布离婚当天还面临着上台后政治上的第一个重要考验——前一天开始的法国全国运输工人大罢工已经持续了两天,全国交通瘫痪。

虽然群众更关心领导者们如何治理好国家。但是,像奥巴马一样,拥有一个美满和睦的家庭,这样的领导人无疑更受人欢迎,在群众当中更具有影响力。国家领导人是这样,各地方的干部也是如此。领导干部应该时刻做好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地方政府,更好地获取民心。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