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婚恋家庭 > 民国风流:那些无法跨过的跨国恋 > 第 6 章 蒋经国与蒋方良-- 一个王朝的背影
第2节 第二章

等到蒋方良意识到蒋、章二人的私情后,他们早已经如胶似漆、难分难舍了。这事儿如果发生在宋美龄与蒋介石之间,宋美龄要么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么一走了之,不管哪一种选择,蒋介石都得举手投降。这是因为宋美龄背景深厚,她与蒋介石的婚姻被戏称为“中美结合”(蒋介石名中正,以字行),宋美龄这个“美”字的后面可是美国,蒋介石不得不让她三分。可是蒋方良无依无靠,她深知自己要是像宋美龄一样撒泼,后果会十分严重,这位在西伯利亚山区长大的孤儿从小就在苦难中培养了坚忍的意志,她明白自己要想在蒋家的大宅门中生存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奉行“忍”字诀,以退为进。

蒋方良变得越来越中国化了,一口宁波腔国语越说越麻利,甚至学会了烧一桌的宁波菜,偶尔她还会自己骑着单车出去买菜,完全不像一个豪门贵妇。她从不干预丈夫的公事,但是下属来了,她总能以礼相待,大家都说与她相处如沐春风,她的贤惠之名不仅在赣南众所周知,也传到了远在重庆的公公的耳朵里。老蒋点头微笑,如此公私分明、温顺忍耐的女人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太子妃”人选,蒋方良的无依无靠在他看来也是件好事,这样可以避免后宫和外戚干政,老蒋在这一点上可没少吃苦头。

据曾在国民党励志社工作过的李中奇回忆,1940年夏,重庆专门派御用摄影师卓世杰来赣州拍摄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的各种照片,以便登报宣传。有一次他陪同卓世杰到蒋经国家里为他拍全家福,蒋方良知道后,非常高兴,和孩子们换好了衣服,盛装以待,但蒋经国不仅态度冷漠,还拒绝全家合影。为此,夫妇俩发生了争吵。李中奇认为,蒋经国这样做是不想让自己的外国妻子和混血儿女被世人广为知道,由此也可看出蒋方良这个时候遭遇了多么严重的情感危机。

好在蒋方良有蒋介石撑腰,虽然远在重庆,老蒋对小蒋的一举一动仍了如指掌。蒋介石把儿子叫到重庆,勒令他跟章亚若断绝关系,蒋经国不敢跟父亲对抗,但他也不愿意抛弃情人,于是想了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将章亚若送到桂林隐居,这时候章亚若已经怀孕。1942年正月,章亚若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即蒋孝慈和蒋孝严。然而,好景不长,这年8月,一直在幻想“转正”的章亚若暴病而亡,后来普遍认为是老蒋派特务毒死的。蒋经国痛哭流涕,却也无可奈何。孝慈和孝严几年后随父去了台湾,而蒋方良到老才知道丈夫有这么一对私生子。

当蒋经国与章亚若热恋的时候,蒋方良的“正宫”位置一度告急,但她却能以“八风吹不动”的精神沉着应对,真大忍人也!

(三)

1944年冬,长驱直入的日军兵锋直指粤北赣南,蒋经国携妻带子登上美军的运输机飞往重庆,蒋记赣南时代宣告结束。如果以1949年为界,蒋经国的人生刚好分成两个39年,而赣南的几年正是蒋经国前半生中最光辉的岁月,当然这期间他也有过伤痛,特别是失去了两个心爱的女人,母亲毛福梅于1939年在日本人的轰炸中丧生,情人章亚若同样死于非命。不过,他仍有两个心爱的女人陪伴着自己的后半生——妻子蒋方良和女儿蒋孝章。

在重庆,蒋经国的职务是“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别看这个职务听起来不痛不痒,实际上是老蒋为了儿子抢班夺权下的一招妙棋。此后蒋经国在控制“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个人派系势力,到1945年年初他又在父亲的支持下组织了青年军,50万团员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加上人数众多的青年军,成了小蒋的势力范围。虽然其声望还不及一些元老,但蒋经国的羽翼渐渐丰满,太子的招牌已经昭然若揭了。

在赣南,蒋方良还时常抛头露面,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她参加得最多的是抗日募捐。赣南大街上,这位洋夫人喊着“爱国抗日”的口号,跟随着队伍四处劝募,她的热情和亲和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到了重庆后,随着蒋经国逐渐进入政治权力的核心,蒋方良几乎完全退居幕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蒋经国的话语体系中,政治应该完全让女人走开。为了让妻子进一步明白自己的角色,蒋经国特地请来名家教她书法和绘画。蒋方良心领神会,欣然接受丈夫的建议,她的表现甚至远远超过了丈夫的期待,几年后她已经能写一手纯熟的颜体字,所绘之水墨画也颇得行家赞誉。中国书画使蒋方良的心境更加平和宁静,她似乎有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风范。

相对于宋美龄的星光熠熠,蒋方良躲到了灯火阑珊处,在沉默中,她迎来了中国抗战的胜利,也看到了国内狼烟再起、国共两党生死逐鹿,但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蒋方良依旧默默地守在庭院深深中,冷眼看沧海桑田。

美国学者陶涵在《蒋经国传》中写道:“根据长久追随他的部属的说法,经国把他的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分开来。他深爱家人,有时候也与子女玩,但是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若干貌美、聪明的女性受到他的吸引而与他亲近,已婚、单身的都有。”

对此,蒋方良除了忍耐,还能做些什么呢?好在后章亚若时代的蒋经国已经很少投入真情了,浪子终究要回家。1945年4月蒋方良在重庆为蒋经国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蒋孝武,新生的婴儿既孕育着抗战即将胜利的美好希望,也意味着夫妻感情的回暖;三年后,1948年10月,蒋方良在上海为蒋经国再生了小儿子蒋孝勇,然而这段日子却是蒋经国一生中最黯淡的岁月之一。

1949年到来了,钟山风雨起苍黄,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在大陆即将坠落。1月2日,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在南京正式宣布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视事”。下野后的蒋介石跑回奉化溪口老家,这么多年来他一失意就这么做。

4月24日,蒋介石接到报告说慈溪一带发现共军便衣,他叮嘱蒋经国:“家园虽好,未可久居了,把船只准备好,明天我们就要走了。”蒋经国说战乱危险,想把妻子儿女先送去台湾。老蒋同意了,但要母子临走前须到其生母王氏坟墓去拜别,并再三嘱咐要多叩几个头,显然他对清明扫墓时蒋方良的失礼还耿耿于怀,不过他到底愿意给她补救的机会。下午蒋方良母子飞台,还是婴儿的蒋孝勇正发着高烧,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遍地烽烟,未往送行,此心亦有所不忍也。”

对于蒋方良来说,无论外面如何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跟她的关系都不大,她依然默默地守在个人的世界里,过着她豪门但并不贵妇的生活。蒋经国夫妇到台后,第一个住处是位于长安东路十八号的日式宿舍,他们在这儿住了将近二十年。

国民党撤到台湾之初,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相当清苦,包括那些达官贵人在内。蒋经国为官清廉,向来没有什么积蓄,因此他们虽然贵为二号家庭,却并不比其他人好到哪去,以至于宋美龄偶尔还要偷偷地接济一下蒋方良。好在蒋方良跟蒋经国夫妻多年,早已经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作风,虽然家里有佣人,但她还是喜欢自己动手操持家务。住在长安东路时,房子紧临铁道边,不仅吵闹,烟尘也特别重,邻人常常可以看到蒋方良用脚踩洗厚重的窗帘。她还自己在后院养鸡,把鸡蛋留给丈夫和小孩补充营养。

那些到蒋家拜访的人,都惊讶于蒋氏夫妇家具陈设之朴素,认为一点也不像官宦人家,除了一排电话外,几乎与普通人家没有区别。一家人最大的休闲活动是晚饭后到电影院看美国电影,他们跟普通观众一起排队买票,在拥挤且有时还带点臭味的电影院中找座位坐下。蒋经国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办公,但他经常会抽出一些时间与妻儿一起嬉戏,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不介意人家拍他的全家福了。

据说蒋经国在外面还有不止一位红颜知己,但对于女主人的威胁并不大,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蒋方良才是未来理想的“第一夫人”人选,这是任何别的女人都代替不了的。而在妻子这么多年的忍耐与付出后,现在蒋经国对她是爱意与敬意并存。

1966年,蒋方良过50岁生日,蒋介石特意亲笔题了“贤良慈孝”四个字送给她。蒋方良视为至宝,除保留原件外,还让人将此四字勒之于石,置于室中,丈夫现在再生异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假如真有那么一天的话,这四个字就是“免死金牌”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