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婚恋家庭 > 民国风流:那些无法跨过的跨国恋 > 第 6 章 蒋经国与蒋方良-- 一个王朝的背影
第3节 第三章

(四)

1969年,由于长安东路拓宽,蒋经国夫妇搬入台北圆山附近的七海寓所,这是一座两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小楼,楼前有圆形回车花圃,原本是蒋介石提供给美国军事顾问团高级将领的招待所。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夫妇在台湾的第二个住所,也是最后一个。

这时,国民党大佬中唯一有能力跟小蒋掰手腕的陈诚已经在几年前去见孙中山了,年过八旬的蒋介石进入了人生的暮年,又于这年不幸遭遇车祸,健康每况愈下,虽然名义上还是台湾的总统,实则退居“太上皇”的地位,开始放手让儿子去干。蒋经国能者多劳,身兼国防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小蒋一生经常当副职,实际都是障眼法)、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委等多职,掌握着台湾军事、财政大权,台湾政坛的“蒋经国时代”并不需要等到1972年3月蒋经国正式出任行政院长,实际上从他迁入七海寓所时就开始了。

丈夫登顶,蒋方良并没有因此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机会,相反,她必须学得更加克制自己了。以前她经常打麻将,借此消磨时光,现在这个爱好在丈夫的劝说下“戒”掉了,今非昔比,她得注意自己的形象。蒋经国去世后,小儿子蒋孝勇常劝母亲打打麻将消除孤独,但她还是拒绝了,为的是信守对丈夫的承诺。住在长安东路的时候,一家子常常出去逛街和旅游,有时候还会在家里举办一些聚会,但是自从搬入七海寓所,蒋经国不便随意抛头露面,这样的机会也几乎没有了,蒋方良越来越像一个隐士了。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蒋方良常常也会思念家乡,她有一些白俄罗斯朋友,只有跟他们在一起她才有机会说说俄语,缓解一下乡愁。然而,现在随着丈夫地位的提高,她也必须学会跟朋友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给人落下话柄。

以前蒋方良与丈夫经常去白俄罗斯人乔治•艾斯尼与台湾人简锦锥共同开设的“明星西点面包厂”,所谓的“面包厂”其实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咖啡厅”,除了卖一些新鲜出炉的俄罗斯面包外,还提供咖啡餐点等服务,经常有俄罗斯人来此聚会。蒋经国夫妇也喜欢到这里重温逝去的美好时光,并且跟店主和伙计们都成了熟识。许多年后,简锦锥回忆起蒋经国夫妇到店里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差不多晚上10点,经国夫妇会一同前来,到了12点整,两人便跟着大家一同举杯大喊那达(俄语干杯之意),而且一定会喝伏特加,当时虽未开放进口俄罗斯物资,但总有人会想办法弄到伏特加来炒热场子。”

他们在这里也留下了不少“风流韵事”,两人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亲吻,嘴对嘴的照片并不稀罕,“尺度”之大让人咋舌。有一次,简锦锥帮蒋经国夫妇拍了一幅照片,照片上蒋经国站在后方,双手勾住坐在前方的妻子的脖子,照片洗出来后,郑重地挂在店内,蒋经国看到后连连摆手:“不妥,不妥。”简锦锥忙问:“有何不妥?”经国说:“看起来好像我掐住她的脖子,別人会误以为我要谋杀她!”简锦锥大笑,答应一定重拍一张,务必让蒋经国满意。

遗憾的是,这样快乐的日子随着“蒋经国时代”的来临一去不复返了,此后蒋方良以“不便参与私人聚会”为由,深居简出,即使想买俄罗斯面包,也会叫家里的司机去买,而不会亲自出来。蒋方良不愿意参加俄罗斯人的聚会,这固然是因为她身份地位的变化,另外也关乎国际局势,当时台湾当局天天喊着“反共抗俄”,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妻子,她的国籍本身就很尴尬,只好更加低调,以免引起民众反感。而这个“明星西点面包厂”也在1978年蒋经国当选总统那一年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蒋氏夫妇没有继续捧场。

尽管离群索居,还是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来,希望通过第一夫人吹吹枕边风,但每次蒋方良都婉辞谢绝,她说自己从不管先生的事。数十年来,蒋方良从没有给蒋经国惹出一件是非,这一点足以令宋美龄汗颜。

在“蒋经国时代”,台湾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跃居亚洲四小龙之列,人民安居乐业,蒋经国的亲民与清廉也赢得了从上到下一致的赞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蒋经国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这个时代从一开场就是一个多事之秋。1970年4月18日,蒋经国应美国国务卿罗吉斯之邀,赴美作为期10天的访问,4月24日,蒋经国在纽约“布拉萨饭店”门口遭遇台独分子枪击,子弹擦着蒋经国的身体嵌入墙壁,若不是纽约警探反应及时,干扰了刺客的射击路线,恐怕“蒋经国时代”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要宣告结束。

蒋经国脱险返台时,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蒋方良坚持亲自领着丈夫最疼爱的小孙女去迎接他,他们在机场深情拥抱达半分钟,消灭了无数的菲林。当两人终于变成老夫老妻后,感情也如走过一条抛物线后,又回到当年热恋的岁月了。蒋孝勇的妻子蒋方智怡女士回忆说,自己从1973年嫁进蒋家以来,在七海寓所的日子,最难忘就是公公蒋经国每天下班后,才下公务车,还没踏进家门的阶梯,就会呼唤婆婆蒋方良的名字,蒋方良也会笑着前来迎接,温馨甜蜜的画面,一直深深烙印在她心底。

如果说夫妇俩有什么最大的遗憾,那一定是所生养的三个儿子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蒋孝文桀骜不驯,因经常闯祸被视为台湾的“公害”;蒋孝武同样以顽劣而出名,后来又卷入刺杀《蒋经国传》作者的“江南案”而引起轩然大波,政治生涯提早结束;蒋孝勇的兴趣和能力都在商业而非政治,这一点蒋经国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对儿子的选择并不干涉。更致命的是,蒋家三代不仅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身体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孝字辈三子平均寿命竟还不到50岁。

相对于“蒋介石时代”,“蒋经国时代”的权威已经大大减弱,台湾的民主运动此伏彼起,美国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已经舍弃了台湾而和大陆建交,再加上三个儿子都不堪大任,蒋经国已经不奢望蒋家王朝还能有三世、四世了。1970年,蒋经国遇刺虽然有惊无险,但也使他深刻体验了政治的险恶,这也成了他不再继续坚持儿子继承“蒋家天下”的重要原因。

蒋经国临死前,终于决定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国民党大佬们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地劝谏:“这样会把江山丢掉的!”蒋经国淡然而答:“世界上没有铁打的江山。丢了民心,江山迟早会丢掉;得了民心,丢掉的江山还会回来的。”台湾如常,但蒋家王朝结束了。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由于早些日子蒋方良心脏病复发,5天前刚刚从荣总出院,大家怕刺激她,不敢把蒋经国病危的消息通知她,以至于他们失去了诀别的机会。当她得到这迟来的消息时,失声痛哭,据蒋方智怡回忆:“经国先生的遗体从冰柜拉出来之后,夫人就抚摩他的脸,细细地轻轻地摸,好像经国先生只是睡了一般。其实遗体早被冰得像冰块了,可是她不管,她对经国先生的感情,让我们都看了不忍。”

上天似乎存心要跟蒋方良过不去,丈夫去世的次年,长子蒋孝文死于鼻咽癌;又两年,次子蒋孝武死于急性心衰竭;1996年,三子蒋孝勇死于食道癌。8年时间,也就是一个“抗战”的长度,蒋方良四度送别。她曾经告诉蒋孝勇,从大直府邸到荣总医院那一段路途是自己最难走的伤心之路,没想到小儿子去世后她还要再走一遍。

蒋方良被台湾媒体称为“最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随着丈夫、儿子的离去以及女儿远嫁异域,那一点仅存的热闹也消失了。2000年,服侍蒋方良50余年且亲如姐妹的管家阿宝姐也回大陆定居,年过8旬的蒋方良愈发不言不语,她常一个人痴痴地凝望着丈夫和4个孩子的照片,一看就是大半天。“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蒋方良这一生有过大爱,也历经大悲。

最后10年的蒋方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想看到她的身影,只能等慈湖谒灵的时候,这样的日子她从不缺席,哪怕是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年。由于身体每况愈下,蒋方良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眼中看着丈夫遗像的那种深情,还是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辞世。据说,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向来寡言少语的她忽然提出:“我死了以后,可不可以和我先生葬在一起?”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