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中外语文故事 > 第 2 章 中外文学名家的故事 ———时代的画家,文学的巨匠
第1节 浪漫诗人之祖———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 339—约前 27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幼时聪颖好学,稍长就满腹经纶,熟悉各国形势,很懂得治国兴邦的道理。20岁时,参与楚国朝政,官为“左徒”(仅次于宰相)。他希望能通过辅佐楚怀王来实现革新政治的主张,在内政上举贤任能,彰明法度,外交上东联齐国,西抗强秦,让楚国强盛起来,从而实现国家的统一。

当时,有秦、燕、齐、楚、赵、魏、韩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

由于楚国统治集团中顽固保守的势力比较强大,政治腐败,楚国的国势由强变弱。屈原革新政治的正确主张,曾一度得到政治上摇摆不定的楚怀王的支持。然而,腐朽没落的贵族官僚反对重用屈原,想方设法挑拨离间,并多次觅机进谗言想陷害屈原。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楚国顽固保守势力头子上官大夫趁屈原不在场的时候,竟无中生有地对楚怀王挑拨说:“大王你叫屈原草拟国家法令,这是大家知道的。但每个法令公布后,屈原都说是他的功劳,并说楚国没有他谁也不行,根本未把大王你放在眼里!”这时,怀王的幼子子兰也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昏庸无能、轻信多疑的楚怀王听后,对革新事业动摇了。屈原据理力争,楚怀王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发怒疏远了他。不久,屈原的官职由左徒降为三闾大夫,管些无关紧要之事。但屈原仍然关心楚国的前途,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贬官后,楚国的腐朽势力得势了。秦国见有机可乘,就派出宰相张仪携带许多珍宝财货到楚国,贿赂上官大夫、子兰和怀王的宠姬。张仪向怀王建议说:“秦国的敌人是齐国,如果楚能同齐国断绝交往,秦王愿送大王六百里土地。”屈原洞察这是秦国的阴谋,旨在破坏齐、楚关系。他虽已不在其位,但为了祖国的安危,他仍然挺身而出,大声劝告怀王不要上当。可是,被眼前利益迷惑的楚怀王却不以为然,宣布同齐国断交,然后派人到秦国接受赠地。可是等到楚、齐两国断交后,张仪却赖了账,否认要送六百里地给楚国的事。楚怀王闻之恼羞成怒,马上发兵去攻打秦国,结果不但没得到那六百里地,反而将原属楚国的汉中也丢了。怀王后悔不及,于是重新起用屈原,命他出使齐国,商谈重建楚、齐友好关系。秦国害怕了,就主动提出愿退还汉中土地的一半,向楚国讲和。怀王声言不要地,只要张仪的头。

大胆的张仪竟真的送上门来了。张仪用重金收买了贪心的大臣靳尚。

接着又身带珍宝偷偷去拜见了楚怀王最宠信的妃子郑袖。结果怀王稀里糊涂地就把张仪放跑了。等到刚刚胜利完成同齐国谈判任务的屈原回到楚国,得知张仪已被放走的消息时,他痛心地对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楚怀王这才追悔不及。

后来,屈原又识破秦国的另一个阴谋,那就是秦国提议秦、楚两国联姻,并邀怀王到秦国出访,实际上是想扣留怀王做人质。屈原洞察这一切,忠心劝告怀王,不要相信虎狼般的秦国,千万别去。但怀王不听忠谏,去了秦国。

公元前 299年,怀王被秦国扣留,并被逼割地,丧权辱国。怀王忧愤成病,不久便死在秦国。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坏人充塞朝廷,屈原终被削职流放到源水和湘水一带。屈原不因自身遭遇流放而叹气,他伤心的是,楚国这样下去,很快便会灭亡。在屈原被流放的二十年,终年漂泊,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但在任何逆境里,他都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向腐朽势力妥协。他说:“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漫长的流放岁月里,这位一身凛然正气的爱国诗人,写下了许多光照日月,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二十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两湖,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

他的著名诗篇《离骚》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

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诗,但流传至今的仅有二十多篇。这些诗,是他用血泪谱写的,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记录和艺术结晶;这些诗,直率地表现了他的为人和气质。透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共爱憎的生动画面。屈原的不朽作品,不仅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人民所传诵。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