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中外语文故事 > 第 2 章 中外文学名家的故事 ———时代的画家,文学的巨匠
第5节 “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 7岁学诗,15岁扬名,却终生不得志。

杜甫 35岁以前过着读书与漫游的生活,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天宝三载(744年),杜甫在洛阳遇上了李白,二人“或饮酒赋诗,或慷慨怀古”,当真是相见恨晚。他在《壮游》中自述这段生活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多描写自然景物,洋溢着少年的豪壮之气。《望岳》便诞生于这一时期,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泰山神奇壮丽的景色和雄伟磅礴的气象,既抒发了对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壮志豪情。

天宝五载(746年),杜甫来到长安,希望能通过科举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次年却因为奸相李林甫的破坏,致使应试不第。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多次向皇帝和贵族投诗献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凄凉生活,却始终未能引起重视。直到 41岁那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看守兵甲武器库府的卑微官职。10年困居长安的生活,让他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也让他对朝政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这一时期所作,当时安史之乱的消息尚未传至长安,但诗人沿途的见闻和感受,已经初现动乱的端倪。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 12月 16日),安史之乱正式爆发。玄宗仓皇奔蜀,太子李亨(即唐肃宗)在灵武(今属甘肃)即位。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却落到了叛军手中,被押往长安。在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混乱的现实以及叛军的残暴,又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难掩心中的悲愤,写下了《春望》《悲陈陶》《望江头》等爱国主义诗篇。

至德二年(757年),杜甫侥幸脱险,逃至当时肃宗朝廷所在地凤翔,被授予左拾遗一职。后由于忠言直谏,上疏救宰相房一事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并将这些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成了千古不朽的“三吏”“三别”。

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弃官,携家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到达四川,一直住了 10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成都西郊的草堂中,中间还曾投奔剑南节度使严武,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期间有几次迁居,但总体而言,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篇,在艺术方面也不断追求词句的精工完美,对此,诗人自述是“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名作《秋兴》《登高》《蜀相》等均诞生于这一时期。但诗人心中一刻也没有忘怀祖国和人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对贫困生活的亲身感受,展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将作者听到祖国统一在望时的无限喜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离开四川,又开始了漂泊的生活,最终病死在长沙到洛阳的一条小船上。

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始终贯串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杜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感情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对百姓则寄予了诚挚的关怀和深切的同情,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当之无愧的一部“诗史”。

杜诗的艺术成就也极高。诗人善于选取典型场景进行高度提炼,能生动形象概括地反映现实。杜甫的诗歌意境开阔,感情深沉,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而且讲究锤炼字句,用语准确精练。

杜甫诸体兼精,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首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对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杜甫的诗歌、精湛的诗艺,以及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杜甫存诗有一千四百多首,收录在《杜工部集》中。杜诗注本很多,其中最为通行的是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和杨伦的《杜诗镜铨》。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