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 第 2 章 为什么说互联网人格就是屌丝人格?
第2节 第二章

一旦互联网人格深入人心,就可能带来双刃剑的效果。比如微博既可以是民主监督的好地方,也一样可以是搞臭别人、内斗的好场所;P2P 既可以是融资的好地方,一样可以是诈骗的好场所。人性一旦发生变化,自然也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逻辑,最终导致金融逻辑也发生极大变化。如何适应互联网文化,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却又不得不面对,因为人类未来会无可避免地要面临互联网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前面也论述过了,会使每个人更容易成为一个中心,从此加剧了社会的分化。除了价值观的分化,还表现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强,更善变,更喜新厌旧,人性暴露得更充分。最终使得“忠诚度”一说在移动互联网里基本就消失了,而且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转移比PC 端更容易,成本更低。所以移动互联网典型反映为,让理想更理想,让现实更现实。

由于屌丝的喜新厌旧,会让移动互联网很难实践所谓的“专注”一说,持续的屌丝刺激变得极为重要。现在大家都喜欢小米,但是如果小米还一直坚持做下去,就很难说了。因为说不准哪天就来了另外一股风潮,哪怕小米再好,我就是不喜欢了,别人再差、再垃圾,我就是喜欢,你都搞不懂为什么。不可测的世界,让你必须随时保持对屌丝的高度关注才行,当然你牛到可以引领风潮就更厉害了。但是我感觉这个难度太大,谁能一直独立潮头不下来呢?!

另外,就是互联网上这种屌丝化人格情况下的民意,如何看待?这里有几个很大的问题,首先,互联网上的民意代表真正的民意吗?我国人口13 亿多,实际活跃网民2 亿左右,微博大概是6000 万活跃用户,也就是说,微博上的人很难代表真正的全民民意,大量人不喜欢,或者不会用微博来表达个人的情绪,或者说表达了,没人重视,所以很难认为微博代表了民意,微博用户本身代表了一类人的群体性特征爱好。另外,所谓的网络投票,也很难是实际的数据反映,因为样本不对,喜欢上网投票的人和不上网投票的人,本身就是两个特征的群体,很难是合理的样本基础。

第二个问题是民意一定是对的吗?世界历史基本上表明了一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往往是错的。社会的构成基本上决定了,少数人的声音,往往会在很多年后被证明是对的,但是这种声音在当时的代价极高,而我们一直说的少数服从多数,很容易形成的就是“多数人暴力”境地。所以,过于注重民意并非是个很好的事情,而且可能会陷入很可怕的境地,尤其互联网是传递弱智的,谣言的传播速度会异常惊人和可怕。互联网的这种状态,考验的其实是要建设一个学会倾听不同声音的舆论环境,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压制。总体感觉,互联网目前其实是放大了人内心中的粗暴、简单、直接的一面,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