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社科心理 >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 第 2 章 吃、穿、言行有规矩——日常生活禁忌
第3节 第三章

到了清朝,又有香色(降纱,次明黄一类)为贵的习俗,民间也曾在一段时期禁用。据《清稗类钞》云:“国初,皇太子朝衣服饰,皆用香色,例禁庶人服用。后储位久虚,遂忘其制,嘉庆时,庶民习用香色,至于车帏巾栉,无不滥用,有司初无禁遏之者。”

其实,禁忌民间使用贵色远不止这些。因为皇室、王公大臣等众贵族很有可能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起来改变自己喜欢的颜色,他们经常用于自己服饰的也就成了他们专用颜色,而对老百姓来说就成了禁忌,贵色禁忌主要针对的还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广大劳动人民。

贱色禁忌所谓贱色,就是代表身份卑贱的颜色。人们觉得绿色、碧色、青色为贱色,只有娼妓、优伶等“贱业”中人才用这些颜色。在这几种颜色中,人们主要是对绿色特别敏感。唐代的儒学家颜师古说:“绿帻,贱人之服也。”而碧色、青色是绿色的“姑表兄弟”,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人们对于绿色的禁忌在各朝各代都有所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头饰上。

在汉朝时,人们对于绿色的服饰就非常避讳,当时只有庖人(宰夫)和买卖人才佩绿色的头巾。

到了唐朝,戴碧巾是一种惩罚囚犯的刑罚。唐代有个官员,他的手下犯罪了,这个官员惩罚这个犯人的方法非常的奇怪,他既没有用板子打,也没有用鞭子抽,而是命人在他头上戴了个绿色的头巾来侮辱他。

到了宋代把戴青色头巾的视为不肖子弟、屠沽之徒。沈括《梦溪笔谈》云:“苏州有不逞子弟,纱帽下著青巾。孙伯纯知州判云:  ‘巾帽为青,屠沽何异?’”可见自古以来青、绿、碧色均为贱色,士农工商皆避忌用于服饰。皇室贵族就更忌服用了。即便与此等颜色相近的,也很忌讳。

而到了元代,绿色则成了娼妓身上的专用色。据《中国娼妓史》云:

“后代(元以后)人以龟头为绿色,遂目着绿头巾的为龟头。乐户妻女大半为妓,故又叫开设妓院以妻女卖淫的人为龟,或叫当龟。又以官妓皆籍隶教坊,后人又呼妻女卖淫的人为戴绿头巾,或叫戴绿帽子。”所以直到如今人们还忌讳戴绿颜色的帽子。如果说谁戴绿帽子了,即谁的老婆背着他在外边偷人。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颜色与贱业、贱民相关。如清代奴仆有穿红白鹿革褙子的服饰习俗。但红白色并非奴隶的专用色,它只不过与褙子的服饰款式相结合而常用于奴隶的,所以,红、白色不当贱色论。

凶色禁忌中国人认为白色、黑色等为凶色,在服饰方面都有所忌用。个中原因,大概与人们设想的阴间的勾魂鬼——黑无常、白无常有关系。黑无常穿黑衣服,白无常穿白衣服。据说他俩是专管摄人灵魂的鬼,所以人们一看见这两种颜色就觉得晦气。只有在举行丧事时,人们才穿戴这两种颜色。

服饰忌白的风俗,应该是从染色术精湛的后世起源的。

中国染色虽在远古时期就起源了,但因染术不精,古人用得很少,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对白色也没有多大忌讳。当时人们一般会穿一身白色的衣服。在那个时候,常服和丧服是以布料的粗细来区分的。常服精细,孝服粗糙。

后来随着染色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穿白色的衣服有了规定。父母健在的人是不能穿纯素的衣服的,主要是担心有丧事发生。所谓的不纯素,就是穿的服饰有部分是染色的、带彩的。这时民间仍可穿戴一部分白色衣帽,说明白色还并非严厉禁止使用的凶色。但是通常不可“纯素”,以免不吉之兆。这说明已开始有“纯素”不吉的忌讳习俗存在了。

但是,由于以“素服”来“送终”的习俗已变为一种色彩的辨别方式,再加上民间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精湛,使得“纯素”成为“送终”的唯一服饰标志,于是白色便在日常生活中演变成为一种令人非常恐惧的凶色了。

厌白尚彩的风习普遍流行于民间是唐宋时期的事。据《宋史舆服志》云:“凉衫其制加紫衫,亦日白衫。乾道初,礼部侍郎王曮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于是禁服白衫……自后凉衫只用为凶服矣。”这大概要算是官方从制度上对白色服饰加以忌讳的滥觞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还有不以白色为凶而喜尚白色的风俗。据《陇蜀余闻》和《清稗类钞》上说,陕西汉中、临潼、华州、渭南等地都有尚白衣饰的习俗,传说是为诸葛亮戴孝留下的风俗。现代社会人们也有不忌白色的,在夏季的时候很多女孩子都爱穿白衣白裙,穿纯素服饰。有的甚至在婚礼上也穿戴纯白色的衣服,不但不认为是凶兆,还认为是为吉利、高雅。这无可厚非,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但中国民问绝大多数地区和老百姓仍视纯白为凶相。人们讲鬼故事时,常以“一身白衣”或者“白森森的牙齿”来强化阴风惨惨的气氛。

这也体现了一种服饰忌白的意识形态。

黑色,在中国民间一度也是常用服色,因为染起来很容易,穿着又耐脏,比较实惠。所以旧时许多人喜好穿黑色衣服。

在农村,至今仍有不少人喜欢黑色,但通常也忌讳纯黑色,总要与红色、橙色、杂色搭配起来穿。如果穿一身黑,也要佩一个白头巾或棕腰带等,认为这样就不是纯黑了。

另外,在做寿衣时,往往是禁忌用黑色的。给死者穿寿衣,要穿蓝衣,禁忌黑色。俗以为穿黑衣会使死者来生为驴。有些地方忌用黑色,要用红色。俗以为人死后要上剥衣亭的。穿上红衣,剥衣鬼就以为已剥出了血,会停手不剥的。否则,若是只穿了黑衣,剥衣鬼一定会把皮肉剥烂不可。不过,黑色还未见有官方从制度上的明禁,其凶色的习俗,还是流行于民问;其忌讳纯黑的习俗,也是由不同地域内民众的意识自然调节的。

艳色禁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艳色也是有忌讳的。

人们通常认为服饰的色彩是应当与人的年龄、相貌、品行、德才相一致的,如果不协调便有“超越本分”之嫌,被看做一种“越轨”行为。

其中,女人浓妆过分,会被视为轻佻下贱之人。男人穿着漂亮过头,会被视为放荡好淫之辈。

过去中国人服饰色彩单一,女人非红即绿,大红大绿,而且红色仅限三十岁以下女人穿着。俗话说,“红到三十绿到老。”意思就是说女人在三十岁之前穿红的,三十岁以后穿绿的,绝不可以五彩缤纷地穿在一起。而男人则是非蓝即黑,灰蓝黝黑,四十岁以上的男子就要远离蓝色了,否则,怕人家说“不恰当”,说“老来俏”。

如今,这种禁忌已经渐渐被打破,人们在穿着上日益讲究起来,服饰的色彩也越来越鲜亮,越来越多元化起来。

服饰材料禁忌中国自周代以来,提倡以礼治国,礼的实质是“别”,就是要分别君臣父子男女,分别亲疏贵贱。服饰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直观的表象,因而最先成为这种区别的重要标签,“锦衣与布衣”是截然不同的等级,丝绸与葛麻是贫富的标签。比如满族人关前,满族的富人尚穿麻布衣服,而穷人只能穿狍皮鹿皮制成的衣服。满族入关后,只有富人才穿得起绸布,平民百姓则穿布衣。“一介布衣”早已成了普通百姓的专称。

这里所说的材料主要是就服饰的用料材质而言。中国古时有禁忌用车帷帐做衣服的风俗。据《风俗通义》云:“俗说帷帐车不可作衣,令人病疠。”用现代理论来看这是因为车帷帐整日风吹日晒,遮尘挡雨,加上乘车人员众多,难免繁殖细菌,病毒泛滥,作为衣服的确特别不合适。

在非常情况下,服装材料更有讲究,比如汉族给死者穿的寿衣,其衣料以绸料为多,而忌缎料,这是出于“绸子”与“稠子”音同,可保佑子孙兴旺;  “缎子”则谐同“断子”,有断子绝孙之嫌。旧时还忌讳带“洋”字的布料。洋布,过去是相对于农家自制的土布而言的。虽然质量好,色泽艳,价格也不高,但丧葬时还是禁忌用作寿衣的。因为“洋”字音同于“阳”字。寿衣是给故去的人穿的,穿了寿衣就要到阴曹地府去了,带洋字的布料会使寿衣带有“阳间”的意味,而去阴间的人就穿不上了。

服饰款式禁忌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一样,职业行当不一样,男女性别不一样,婚嫁与否不一样等,其在服饰款式方面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别也不容混乱,否则,也是有所忌讳的。

在古代,有关服装款式的禁忌主要是依据社会地位来划分的。

在清代,团龙褂为贵族服装,款式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端平直的长袍。主要是用于皇室穿着的。尽管如此,也有皇帝、皇后、皇太子、太子福晋等差异。这种衣服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禁止穿的。蟒袍也是贵式服装,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出名,主要是用于大臣穿戴,而且有品位等级的分别,民间禁服。

清初民间还有一种有关服饰款式的传说,叫做“生降死不降,老降少不降,男降女不降,妓降优不降”。其大致意思是说:生不能不从时服,死者古服无禁;成人不能不从时服,幼儿古服无禁;男人不得不从时服,女人则可仍穿明代服装;妓女不能不从时服,优伶则可在演戏剧时穿着古服。

随着封建社会末日的来临,中国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因为社会地位而划分的服装款式禁忌也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关于服装款式还有些忌讳。

在山东一带禁忌衣服的下摆有毛边。人们认为那是丧服的款式,恐招晦气,又忌讳衣服的扣子为偶数,俗话说“四六不成材”,以为扣子偶数会影响到穿衣人的事业发展等。

忌讳男女服饰款式没分别,男女不辨。又有地方忌讳婚否不分的。

旧时,四川西部一些贫困地区,未婚女子没有裙裤,只有嫁人了以后才能穿。

除此以外,在服饰样式方面,民间还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因而中国服饰将身体各部位遮盖得严紧是一大特色。直到近些年才有所“开放”。在城市里夏季服装款式开始有裸露胸、腿、臂部分;农村服饰款式,除能裸臂外,其余仍禁忌裸露。至今穿着短袖衣、短裤和裙子仍是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禁忌。云南有些地区的妇女出门,手里必须撑一把伞,而且伞上有布幔,用来围脸,她们最忌讳别人撩起布幔看她们的脸。

服饰款式禁忌,主要是指一般老百姓的衣冠制作式样中有关信仰的禁忌。与衣冠款式相关的禁忌原则,有两点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是裸露的禁忌原则,二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禁忌原则。

除了对活人的服饰有禁忌以外,对于死人的服饰也有要求。在民间做寿衣时,服饰样式方面也有一些禁忌。如衣服的袖子必须长,须将手全部盖住。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据说将来儿孙要乞讨的。

服饰穿戴禁忌服饰的穿戴方法也有讳忌。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服饰穿戴不恰当的话,会有灾祸到来。

衣冠忌穿着随便人们普遍认为,衣冠穿戴不能随随便便,尤其忌反常穿戴,如反穿衣、反悬冠等。

在河南沁阳一带有“反穿罗裙,另嫁男人”的说法。当地人认为只有寡妇改嫁时才反穿罗裙,若平常女人反穿罗裙,自然是不吉利的,所以忌讳。

在民间又有亲人死后要反穿衣的风俗。很多地方在给死人穿寿衣时,并不给死者直接穿在身上,而是先让孝子或亲属反面一层层穿好,再脱下来一次穿到死者身上。于是,平日里就非常忌讳将衣服反穿。不然,就有诅咒自己的亲人死去的意味。

在旧时还有人死之后反戴帽子的习俗,所以在平时如果把帽子反过来戴的话,就是不吉祥的。

忌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在衣服与本人有着统一性的思想指导下,或者认为衣服上会附着本人的灵魂,如果穿上别人穿过的衣服自己的灵魂就要被打扰了。

南方沿海一带甚至忌讳晾晒干的衣服直接穿在身上。俗信认为这样人会变成“竹竿鬼”。因为过去此地人晾晒衣服是用竹竿把衣服穿撑起来,看上去仿佛是一个竹竿人穿着衣服似的。如取下衣服来便穿在自己身上,还怕自己也受到那竹竿人灵魂的打扰而成为一个“竹竿鬼”了。

而收下衣服,再折叠,放一段EI子,就起到了破解的作用,不会再有什么倒霉的事了。

衣服还忌透明。清代在某些严肃的场合中,不能穿着用亮纱(透明纱)制成的衣服。《清稗类钞》记:“夏不得服亮纱,恶其见肤也,以实地纱代之,致敬也。”因此民间忌讳穿着透肉的夏衣,女子的服装就更不能透出胸衣。    。

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服饰禁忌更多,比如不同的装扮可以表示一个女子婚嫁与否,绝不可混乱。按照苗族旧俗,未婚男子要把金鸡羽毛插在头上,未嫁女子要把海螺串成珠子,挂于脖子上,作为标志。违禁忌则犯伦理。

忌服饰不整齐服饰不整齐为人们忌讳。在以前,山西一带有个戴帽子的习俗,俗以露顶为耻辱,忌讳不戴帽子。此外他们还忌讳帽子戴歪了,俗语称“歪戴帽,狗材料”;忌讳不系衣扣或系错衣扣;忌讳不穿鞋袜或仅穿一只鞋袜。在封建社会,妇女还忌天足,又忌妇女裹脚带松松垮垮,说是这样的女人会犯酒色。

服饰的其他禁忌在民间,除了上面提到的关于服饰的禁忌以外,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的禁忌。

服饰摆放方面的禁忌在服饰的摆放方面,主要禁忌在不恰当的时候到不恰当的地方晾晒。忌讳跨过或踏踩、弄坏衣物。民间忌讳将妇女和小孩的衣物在夜间晾在室外,唯恐落到衣物上贼星或沾染上鬼祟邪气。小孩的衣服还忌晒在高处,俗称“三尺以上有神仙”,恐伤害小孩。

除此之外,也忌讳别人从自己放在或掉在地上的帽子上跨过,更忌讳别人即使是小孩子坐在自己的帽子上。以为如此则相当于被人从自己的头顶上跨过,自己遭到了胯下之辱,是很不吉祥的。

缝补方丽的禁忌如果衣物破了,需要马上缝补起来,不然不吉。缝补衣服时,忌讳不脱下来缝补。河北定县一带,如穿在身上就让别人给缝补,自己嘴里必须叼一样东西,如筷子、秫秸等物。据说不衔的话会被偷窃。这实则可能系家庭中的玩笑,或者是出于补衣像补洞,有了洞,不把东西“咬住”便会被人偷窃的联想。山东也有类似的风俗,不过不是怕失窃,而是说这样针不扎人。

谨言慎行运常伴——言行禁忌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神灵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神灵都看得见。若有不敬,神灵就会怪罪,从而招致神灵的惩罚。

人们为了避免引起神的不满,招来神的责罚,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是绝对禁止的。

日常举止禁忌忌行走坐卧不端正中国人向来重视仪表美,因此有许多日常举止的禁忌。长辈在纠正晚辈仪表的时候总是说“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或者说“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因为只有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站立时必须有精神,要直立。头正、肩平、挺胸收腹。正确的站姿给人以挺拔舒服、落落大方、精力旺盛的印象。不要弯腰凸肚,更不要两手插在双肋、别在身后或者交叉在胸前,给人一种无精打采或者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印象。

。    坐着的时候要端正、稳重。入座要轻要稳。上身同站立接近,不要驼背,不要跷“二郎腿”,不要掏耳朵和挖挖鼻孔,也不要左摇右晃。

走路的时候要自信、不拖拉,头正、双眼平视前方,下颌微收。双肩平稳,双臂自然摆动。步幅适当,通常应该是前脚的脚后跟与后脚的脚尖相距一脚长;迈起步来步伐要稳健,忌讳“八字脚”。

忌随地大小便在民间有句“管天管地,管不住人家拉屎放屁”的俗语,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忌讳一个正常的人像动物那样随地大小便的。在解小便的时候要求禁止对着人、对着门、对着坟。对人、对门自不用说,对坟也是禁止的,因为人们觉得坟地是鬼的栖息地,若在坟地里小便会冲犯在这里栖息的鬼魂,鬼魂会捉弄这个人。对于大便的禁忌就是大便后不能用有字、食物的纸张擦屁股,否则会招来眼疾。

忌灯下讲鬼谈贼在有些地方人们觉得,如果在灯下说鬼就会把鬼招致,在灯下谈贼就会把贼引来。但是有些人偏偏爱听人讲故事,于是人们就又想出了一些化解的方法。如果想谈鬼的话,就在桌上摆一本《皇历时宪书》,据说可以避免引来鬼。如果在灯下谈贼的话,就把茶杯倒扣在桌子上,据说这样可以让那些梁上君子望而止步。

忌夜晚剪指甲在民间忌讳夜晚剪指甲,如果夜晚剪指甲,人家会疑心你偷了别人的东西。可能大多数人喜欢在晚上没事干的时候剪指甲,所以对此人们也想出了破解的办法,就是在剪完指甲后用剪刀在脚上叩击两下就平安无事了。

总办喜事时打破餐具办喜事儿的时候打破餐具,人们认为这是不吉祥的。如果打坏餐具,要把餐具的碎片扔到河里,以示“和了”。

日常语言禁忌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往,人类的许多社会活动都需要语言来协助完成。但是语言并不仅是人们劳动中的工具,它也属于人类风俗的一个组成。所以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一般不是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有些语言在一些场合是有禁忌的。

忌说凶祸词语在民间有“说什么来什么”或者“说什么应什么”的俗语,所以一些代表凶祸类的词语是人们忌讳说的,因为害怕一说出来,事情会跟着发生在自己身上。

怕这怕那,其实人最怕的莫过于死亡了。所以死可以说是人们最忌讳说出来的词语了。

在旧时,人死了通常都不直接说“死”,特别是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在封建社会皇帝死亡叫做“驾崩”;诸侯死亡叫做“薨”;而士大夫阶级的人死亡叫做“疾终”、“溘逝”、“物故”、“厌世”、“弃养”、“捐馆舍”、“弃堂帐”、“肩手足”、“迁神”、“迁化”等;普通百姓也把死亡称作“卒”、“没”、“下世”、“谢世”、“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走了”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还是忌讳说这个“死”字。通常人死了,人们都说“驾鹤西游了”、“见上帝去了”、‘‘上西天了”;要是在战场上为国家和民族而战死的人,也被称作是“捐躯”、“牺牲”、“光荣了”等。

在生活中,人们也忌讳说“死”字。比如广州一带,人们把“气死我”说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说成“笑生我”。有些地方的人们就连与“死”字谐音的字也都要避开。又有些地方的人们通常有意识地把姓“史”的史念成“吏”,把姓施的“施”,念成“胜(生)”。

在民间还忌讳把“死”事当成玩笑去开。据说有两个人是好朋友,甲得了不治之症,乙去看他。在闲谈的过程中乙对甲说:“不知道咱们两个人谁先死?”甲半开玩笑地说:“肯定是你。”其实甲的话只是一句玩笑,乙身体健壮,无病无灾的,按照正常的逻辑怎么也不会死在甲的前边。可是事情偏那么凑巧,乙偏偏没几天得暴病死了。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类似的事情,所以人们觉得不能拿“死”事开玩笑,唯恐一语成谶。

更忌讳有意以死亡事骂人。如果无意中说出“死”、“丧”等字,要连吐几口唾沫来化解。

不仅不能提“死”字,平常与死亡、丧葬有关的事,也忌讳提到,以免引起不好的联想。例如:民间忌讳说“棺材”,要说成‘‘财(材)”、“寿材”、“寿器”等。

为了避免凶祸的事情发生,在语言方面民间还忌讳说出与凶祸直接或者问接有关的词语。在广州一带,旧时由于方言“空”与“凶”谐音,所以把“空屋招租”改成“吉屋招租”。乘船的人,忌讳说“住”、“翻”,所以称“箸”为“筷”,称“帆布”为“抹布”,其他如“沉”、“停”、“破”之类的话语也都在禁止之列。平时还忌说“梨”、“伞”,而称“圆果”、“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把“苦瓜”称“凉瓜”,是要避开苦难之“苦”字。

忌说破财词语中国人爱说或者爱听吉祥话,所以中国人见面寒暄,爱拱手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因为财运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民间很重视此事,约定俗成了很多禁忌以避免破财。

在处于中原的河南一带,做饭的时候,忌讳说出“少”、“没”、“光”、“不够”、“烂”、“完了”等不吉利的字来。当地的人们觉得如果说了这些字,饭食就会真的缺少、没有了。这也是一种担心破财的禁忌思想。如果问“年糕还有吧”,没有的话,要回答“满了”,不能直说“没了”。饺子烂在锅里了,也不能说“烂了”,要说“挣了”,挣是“赚钱”

的含义。放鞭炮拟声也忌说“砰砰砰”,只能说“叭叭叭”,因为在河南方言中,“砰”音同“崩”,有“砸锅”、“事情办糟了”的意思。而“叭”

音同“发”,则有“发财”或者“发家”的意思。在河南驻马店地区有一座山名叫确山,“确”在当地方言中有“坑”、“骗”的含义,因此,生意人都忌讳称其为确山,而要改称为“顺山”,以取吉祥,防止破财。

在香港,酒店饭馆的伙计及掌勺师傅最忌讳说“炒菜”、“炒饭”,因为“炒”字在香港有“解雇”(炒鱿鱼)的意思,不吉祥。当然香港的菜馆、酒家也有许多带“炒”字的菜饭,而菜谱上写的则是“爆××”、“干煎××”、“炸××”、“滑××”或“肉饭”、“叉烧饭”等,以此来忌“炒”字讳。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