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与孩子交流,家长要表露出爱心

与孩子沟通交流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心与心的对话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一位家长这样说:“与我们如何同孩子谈话或听孩子谈话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何时与孩子谈话或听孩子谈话。”一位有经验的家长称,一些最为有效的时间是就寝时间与吃饭时间。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位母亲每晚就寝时,都有一个与孩子谈话的习惯。她说:“当我的孩子已上床准备睡觉时,我就坐在床边,关切地问他:‘你今天什么时候过得最快乐?’‘今天有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情吗?’等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达到了很好的沟通。”

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满关爱地与孩子交谈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父母时刻表露出一片爱心十分重要。在那些非常和睦的家庭中,父母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你的孩子肯定知道你很爱他,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向孩子表示出你对他的爱。你可以从简单易行的方法做起,过不了多久,你可能就会惊喜地发现,全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认真对待孩子的意见

许多父母都知道坚持自己正确的决定,无论孩子对此持有多大的异议。然而,这么做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忽略孩子的意见与建议。允许孩子们在家庭事务中拥有发言权,可以带来两大好处:第一,当家长在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之后,孩子则更愿意主动接受这些决定;第二,孩子们也能够认识到,他们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及责任感将有莫大的帮助。

3.避免说过火的话

父母的情绪与孩子们的安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位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努力保持平心静气的。然而,父母在碰到某些事情而激动时,可能会说一些过火的话。因此,当碰到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时,睿智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们说:“我心里确实很难过,因此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出去玩吧!等我冷静下来后,再找你们谈。”父母要避免因说过火的话而伤了孩子的心。

4.认真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家住得克萨斯州的乔来说:“不管孩子正在告诉你什么事情,你都要听到底。”他说道,“如果你没有等孩子讲完话就发起火来,那么你就准备给孩子道歉吧!”认真听孩子讲话,直到听孩子说完,才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

当孩子给父母讲完话后,父母对孩子刚刚讲过的话要进行阐述,然后询问孩子所阐述的是不是他的本意所指。在给孩子提出建议,或者采取行动之前,务必确保自己清楚地知道了孩子话语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及方式。

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不能做到心与心的对话。

用目光与孩子交流

有位家长很少甚至从来不看孩子的眼睛。孩子一旦回家晚了,他就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起来。孩子说是因为放学晚了,他也不看看孩子说话的神态与目光,无端地不信任孩子,武断地说“放学怎么会这么晚呢?胡说!”有的时候甚至会找学校对质,这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和颜悦色地让孩子说出真实的原因,一般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若是孩子低着头,躲避你的眼光,喃喃地说是放学晚了,你可以让他抬起头来说“看着我”,再以信任而带威严的目光看着他,让他再说一遍,到底是为什么才晚回来。大多数孩子如果说了谎,会慑于你威严的目光,而在再次回答时纠正过来。如果说是与同学玩儿去了,这时你千万不可大发雷霆,更不能打骂,而应当宽容。同时告诉孩子以后应当怎样做就可以了。最后要指出说谎不对,也不忘肯定孩子后来讲了实话还是好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目光是先于语言的最好交流方式之一。对孩子的某种行为,父母若以认同和赞赏的目光点头表示同意时,孩子会受到鼓励而流露出兴奋和快乐的目光。反之,对于孩子的某个行为,父母以严厉的目光表示否定时,孩子也会相应地呈现一种退缩或疑惑的目光。这是父母与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不需要提醒,也不必专门学习。

当孩子渐渐长大,在孩子会说话以后,有的父母就忽视了简便有效的目光交流方式。其实,什么时候都不要忽视了孩子的眼睛,都不要放弃与孩子目光对视的机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尤其是孩子们的眼睛,更是清澈无邪。当孩子偶尔说谎的时候,即使嘴上狡辩,他们的眼睛却不会撒谎。躲闪与慌乱的目光,会把一切毫不隐瞒地泄露出来。当父母冤枉了孩子时,孩子纯洁、坦荡及委屈的眼光会告诉父母,千万别武断,事情可能有些误会。孩子的目光常常在无意中,最忠实地表露着他们内心的真实活动。所以做父母的,在与孩子谈话时,一定要用恳切关怀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以便能够在相互坦诚和信任的目光下,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孩子的眼睛里,父母还可以读出许许多多丰富的内容。不仅从中可以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活动。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他的目光中通常充满热情、渴望,单纯而善良。若在心灵上受过某种伤害的孩子,在他们的眼神中,不时地会暴露出困惑、不满、冷漠、愤怒等不良情绪。所以一个有经验的家长,应十分注意孩子的眼神,从这个窗口观察孩子的内心活动,并对症下药地给予适当关怀、帮助与指导,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

父母若能经常关注孩子的目光与眼神,并能在不同情况下,善于运用自己真诚、恳切、信任、期待、关爱等不同的目光,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将会对孩子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父母的目光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信心、勇气、安慰与感动。无论是什么样性格的孩子,父母威严的目光对孩子心灵的触动,常常胜过粗暴的训斥。不信的话父母可以试试,用恳切的目光与孩子对视着,心平气和地与之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孩子可以从父母的眼中看到一切,父母的目光可以给他信心,也会让他灰心。

另一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当父母与孩子交谈、讨论问题,由于情绪激动而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试试用字条来交流。

有一位母亲,自我意识很强,她有时与儿子争论得面红耳赤。两个人在无话可说时,就用字条来交流,久而久之,这种交流成了习惯。

一次,儿子在与母亲争论后留下了这样的字条:

亲爱的妈妈:

下面是我要买木鞋的理由:

①您一直想要双靴子,最后您得到了。

②如果木鞋伤害我的脚,那是我的事。

③圣诞节奶奶给我钱时,她说我可以买任何想要的东西。

爱你的儿子

看完儿子的字条,母亲让步了。几年中,母子俩不时地交换着字条,讨论着在学校和家庭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字条,有的是儿子在争吵后的道歉,有的是母亲感人至深的教诲。字条,已成为他们在生活中交流的特殊方式。

儿子在读初中时,给母亲写过这样一张字条:

亲爱的妈妈:

无论我情绪怎样,你的信总让我感觉好极了,有时甚至让我流泪,因为它深深地触动了我。我非常高兴我们拥有现在这种关系,虽然我们也有争吵,我想那就是十几岁的孩子同一位三十几岁成人一起的生活吧!

我爱你。

爱你的儿子

无声的字条交流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母亲陷入困境时,儿子写字条鼓励母亲。在儿子心情烦躁时,母亲写字条为儿子排解忧愁和烦恼。

在生活中,如果做父母的与子女发生了冲突,不妨试试字条的力量。

字条可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亲切态度,也可以体现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与父母亲是平等的,这对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非常重要。

写字条还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身的问题和缺点,这是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很好的交流方式。

有一位母亲发现儿子最近的心情很不好,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问他,他的答话也很低调。

母亲知道,儿子大了,不愿与她讨论心事,便提笔写了一个字条,悄悄放在儿子床上。

儿子回家后,看见母亲在字条上写道:

儿子,我知道你这几天心情不好,对目前生活很烦。我也知道,我们做父母的不是什么都对。但我很清楚我对你的爱是全心全意的,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不管你在哪里,做什么事,我都永远爱你,我的心永远跟着你。

爱你的妈妈

此后,母亲的字条经常出现在儿子的生活中,给儿子以爱的抚慰与激励,以至于后来儿子成家后,仍然怀念母亲那些充满关爱的字条。

孩子所接触的世界很有限,而且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容易对生活产生厌倦。当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如果母亲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时会伤了孩子的自尊,这时写一张字条就成了最好的沟通方式。

孩子虽然单纯,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希望被尊重,更怕别人伤害他的自尊。因此,字条这种无声的语言,很可能会成为他心灵上的一支安慰剂。

在生活中,巧妙地使用字条沟通,可以让爱表达得更透彻。桌子上的一纸留言,床头上的一封短笺,日历上的一句贴心话,都具有一股力量,渗透着语言无法表达的爱。

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当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请试试这种无声的爱。

说服孩子有时不需要语言,关爱孩子有时无声更胜有声。

父母应引导孩子正常交友

小刚上初中二年级,近来,他交了几个同学朋友,常把他们带到家里玩。小刚的母亲对他的那几个朋友很烦,因为那几个男孩子让她看不顺眼,他们缺乏教养,吵吵闹闹,口吐秽言。有一次,她还发现他们竟在她家里抽烟。为此,母亲训斥了小刚几次,小刚虽然不再领朋友到家里了,却又常常出去找他们玩。小刚的母亲很担忧,怕小刚跟朋友学坏。

一般孩子都有朋友,其中大都是良友,但也可能有的朋友不怎么样。孩子有时带回一些叫父母讨厌的朋友,如欺软怕硬的孩子,爱吹牛的孩子,或者让人难以容忍的流鼻涕、爱哭的孩子。一般说来,孩子的道德感主要在一两岁定下来。这时候,坏伙伴的影响也不能改变孩子已形成的性格,他们基本上已能分清诚实与虚伪,会选择自己的朋友,但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孩子受顽皮的男孩或轻浮的女孩的影响,有时会幼稚地自吹自擂;有时候,孩子还会把某些完全不正派的行为,认为是富有个性的表现,孩子会试着模仿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但却不可能改变他的性格和道德观。

那么,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正常交友呢?

1.鼓励孩子结交性格互补的朋友

一个孩子需要有机会与个性不同的孩子交往,以弥补自己性格的不足。例如:孤僻的孩子需要较开朗的朋友;过分受到保护的孩子需要自主性较强的玩伴;胆怯的孩子需要和较勇敢或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在一起;幼稚的孩子能从和比较成熟的玩伴们的交往中得到益处;爱幻想的孩子容易受更平凡一些的孩子影响;霸道的孩子可以由强壮但不好战的玩伴来矫正。家长要促使孩子和不同个性的朋友在一起相处,并鼓励他们之间建立相互矫正的关系。

2.阻止孩子滥交朋友

一旦孩子由滥交朋友发展到了令人咒骂、非议或对社会不益时,父母就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阻止孩子滥交,使孩子能更快地摆脱那些坏伙伴(至少是些品德不良的孩子)。

防止那些引诱犯罪的孩子成为支配你的孩子的“朋友”,因为那些孩子的丰富“经验”,可能在学校或邻里以“英雄”的身份和不易识别的典型出现。允许孩子有权选择他的朋友,而父母又要负责保证孩子的选择是有益的,这就需要采用细致核对和平衡的方法。

3.让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会受到欢迎

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处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寻求刺激。这就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础。

对10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家长对他朋友的直接指责,很可能导致孩子的反对,而间接的、巧妙的批评则要有效些。你可以对孩子说:“这孩子常闯祸,你和他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继续与那个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交往,你可以制订一个严格的作息制度来限制他,并告诉你的孩子,这是你规定中的一个条款,希望他能严格遵守。

4.了解孩子的需要

及时发现可能使孩子误入歧途的需要(刺激、冒险、名声、感情归属),安排适当的活动和家庭会议来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以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良好关系。

告诉孩子,尽管他们有权利和他们选择的朋友交往,但绝不能允许他们干违法的事。如果孩子的行为冒犯了他人的权利/益,那么父母就必须干涉,对他们的行为负责。父母也有权阻止一位不尊重人的孩子出入你的家。

当上述的这些方式都不能阻止你孩子的行为时,就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隔离,如让孩子到亲戚家或让孩子转学等等。严厉的惩罚之后,积极的教育措施要随之跟上,而这一点是我们长期以来所疏忽的。

没有朋友的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不健全的。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现在的父母们应该能够感到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将来的中国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但也是一个在合作中生存的社会,孩子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是否能承担起这种角色呢?

现在父母们要做的就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积极支持与鼓励孩子们参加此类活动。

那些既讲求集体荣誉,又允许个人通过竞争发挥个体能力的活动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大多数球类运动,如垒球、手球、足球、水球等。

通过个人表现来实现的团队竞争,如网球、游泳等。

辩论赛与集体演讲。

与别的学校一起举行的管弦乐表演或其他集体活动。

在上述各种活动中,个人都是作为集体的一员而参与竞争。他将得到其他成员的感情支持,并因自己在集体中的杰出表现而受到他人的欢呼和称赞。不理想的个人发挥也可以通过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的努力来予以补偿。

在这样的竞争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对待成败,如何支持团队中的其他伙伴,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在最大的成功机会中培养了个人的信心,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个人竞争,如向艺术展览提供个人的一幅画、参加运动会中的个人比赛项目、单独演讲等,这些活动对孩子都极有益处。它可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孩子最大的潜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孩子以更直接、有时甚至是更痛苦的方式来品尝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喜悦。如果孩子选择了参加个人单独比赛,父母应和他谈谈失败、成功与参与之间的关系。支持孩子参加活动。不管他最终的结果如何,都应向他献出温暖的父母之爱,对他作出的一切努力表示赞赏。要让孩子深深懂得:人生充满了失败与成功。谁也不会一帆风顺地度过一生。

让孩子自由参加竞争。鼓励孩子参与某一竞争活动,并不是迫使孩子参与某一运动比赛或为某一团队效力。如果孩子不想参与竞争或喜欢另一比赛项目,让他自由决定好了。有时你的孩子也许只想充当一名观众,在有些情况下,观众和赛手一样都充满了竞争。

孩子之间的竞争应以充满合作为前提。不要让孩子为了赢得竞争而不顾一切,或者是纯粹为了参与竞争去寻找各种关系,做出一些孩子不该去做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他将失去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体验。

合作性活动。父母有责任从小就开始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培养,鼓励孩子学会与人合作。许多表演、游戏都可以通过孩子与人合作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商店、学校、办公室以及街道都是体现合作精神的场所。给孩子购买一些能促进他们合作精神的玩具、游戏卡等。如果孩子喜欢打扑克,要让他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合作者中的一员,他必须与自己的同伴合作,与双方共同的对手竞争。

鼓励孩子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在那里人们可以公开参与活动,不会相互排斥,大家相互平等,不受歧视地共同参与。

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内部举行的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等活动。

孩子们在合作性的团体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将是极有价值的:

每一个成员在集体中都有其相应的作用和位置。

集体合作一般来说总比单独行动要好。

团队的合作可以弥补个人的某一缺点和技能的不足。

合作也许比竞争更为有趣。

集体成员的角色应因时因地相互转换。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了合作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他在学校组织的小组活动中将表现出的能力更强,从中学到的东西更多。

孩子之间既是学习上的伙伴,又是互敬互爱的兄弟姐妹。

要引导孩子做知书达礼的人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会作出各种表现。

有的孩子见了陌生的客人,站在角落里,不声不响,默默地注视着客人的举动,即使客人跟他讲话,他也是笑而不答,或表现得相当紧张。有的甚至躲进厨房,不肯出来见客人,显得胆小、拘谨,对客人的态度冷漠。

有的孩子则相反,见家里来了客人,便拼命地表现自己,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翻抽屉,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大哭大闹,显得不懂礼貌,不能克制自己,以“人来疯”的方式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显示自己的存在。

还有的孩子在家里来客人时,能主动招呼客人,拿出糖果招待客人,表现得热情而有礼貌。

孩子在家中来客时的种种表现虽然和他们的个性心理有关,但更多的是和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有关。来客时表现不佳的孩子,父母往往缺乏对他们在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接待客人时,忽视了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那些在家中来客时表现较好的孩子,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在这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和成人一起接待客人,孩子逐渐地消除了对陌生人的紧张心理,学会了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表现得落落大方。由此可见,让孩子共同参加接待客人的活动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感。

孩子在参与接待客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和客人的地位不同,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他会比平时小心十分,殷勤百倍。

二、有利于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要接待好客人,让客人满意,孩子就必须在语言行为上都讲究礼貌,接待客人实质上是给孩子提供了礼貌待人的练习机会。

三、能使孩子学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