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识别厌恶的面部表情

餐桌上的人围着一盘生鱼片开怀大吃,你大惑不解,为什么他们能吃得下这么恶心的东西?是否有一种东西,会让所有人都感到厌恶?导致纳粹大屠杀的情绪是厌恶?一旦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厌恶感,你便会与它势不两立!

姜振宇导读

男:你又来了!之前吵架的时候,不是已经说过好多次了吗?你为什么这么任性啊!

女:你到现在还是认为,这是我任性的问题?!

男: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好吗?我就是想好好和你在一起,不闹别扭,你怎么变脸变得这么快啊!

女:你可不可以在说话之前,平静地想一下,这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吗?我在你眼里,就是一个不懂事的任性女孩?

两个人的表现,无论是言语观点,还是可以想见的脸部表情,都是经典的厌恶。在这个情境里,可以说是厌烦和看不上。

厌恶的本质就是否定,是行为人对刺激源的否定评估。当行为人认为刺激源还不足以伤害他的时候,厌恶情绪就会油然而生。此时,当事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自己是对的、好的、优秀的,而刺激源则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是不讲理的、错的、坏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否定”,就会激发厌恶情绪及其表现。

如果当事人认为彼此差距很大,如“我百分之百正确,你肯定是错的”,厌恶的级别就属于轻蔑,当事人不屑做出任何举动去干涉刺激源。如果当事人认为彼此的差距较小,如“这书我读了5 遍,你读了4 遍怎么可能比我懂”,这样的厌恶情绪会更接近愤怒,很容易被激发出“生气”的进攻欲。

让人避而远之的恶心情绪

厌恶是一种反感,导致厌恶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吃到什么不对味的东西,或者只是想象一下吃到了令人反胃的东西,都会产生厌恶感;如果一种气味令人掩鼻或者让人避而远之,哪怕只是想象一下,也会让人大倒胃口;如果你看见一样东西,觉得肯定很难吃或者难闻,也会觉得恶心;如果听见的声音令你想起一件可恶的事情,你也会感到厌恶;如果摸到什么东西,手感令人相当不适,比如黏糊糊的,也会令人生厌。

让你恶心的味道、气味和触感,别人可不一定厌恶。某个东西在一种文化中令人反感,放到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是极其诱人的。食物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狗肉、牛睾丸、生鱼、小牛脑,这些东西不是人人都喜欢吃的。即便在同一种文化熏陶下,对于“什么东西才算恶心”这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的。在美国,有些人爱生吃牡蛎,而有些人看见别人生吃牡蛎就受不了。小至一个家庭,也会众口难调,孩子们可能起先觉得某些食物很难吃,但过一段时间又爱不释口。

一旦产生厌恶感,自然的反应会是“赶紧让这个恶心的东西消失”,或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宗旨是绝不与它共存。如果厌恶到了极致并无法自控,最原始的反应就是恶心和呕吐,这种反应的诱因可能是吃到了恶心的食物,也可能是看到或闻到的东西令人不适。当然了,不一定非得感到厌恶才会恶心和呕吐,同样,厌恶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恶心呕吐。

能让人厌恶的不光是味道、气味和触感,也不仅是想到、看到或听到令人不快的事物,还包括别人的行为、外貌甚至想法。人们的外貌可能会令人不适,对观看者而言是一种折磨。如果一个人畸形、残疾或者丑陋,那么有些人就会感到厌恶;伤员的伤口露出来了,可能也会令观者不适;有些人见不得血,观看手术过程也会有厌恶感。有些人的行为也会令人厌恶,比如虐待小猫小狗,又比如性变态行为。如果你觉得某人人生观扭曲,待人接物不得体,也可能心生厌恶。

厌恶的程度有高有低,高至恶心呕吐,低到略微反感,或者有转身离开的冲动。对某事物略微反感时,虽然有避而远之或将其铲除的冲动,却未必会付诸行动,但是反感情绪还是客观存在的。比方说,你去做客,主人做了一道菜,你闻起来觉得怪怪的,就会稍微有一点厌恶的感觉,但还是会硬着头皮尝一下。又比如说,某人有很重的体臭,可能会让你有点厌恶,因而你可能不太乐意跟他打交道,但是实在躲不开的时候也会勉强一下自己。再比如说,你听见朋友在管教他的孩子,他的管教方式你不大认同,就可能略感厌恶,但还不至于影响你们之间的友谊,你多半还会一如既往地与之交往。

厌恶的衍生与伴生情绪

轻蔑是厌恶的近亲,但又有所不同。轻蔑只针对人或行为,不会针对味道、气味或触感。不小心踩了狗屎,你会觉得恶心,却肯定不会有轻蔑感;一想到吃小牛脑,你可能会有厌恶感,但不会感到轻蔑。不过,你可能会蔑视那些吃这类恶心食物的人,因为轻蔑这种情绪包含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一般会自我感觉在道德方面高人一等。他们虽然令你不齿,你也不一定会躲得远远的,但如果他们令你厌恶,你可能就会跑开了。鄙视则是轻蔑的一个变种,因为他人的失败而加以嘲弄,可能还会加入一些幽默的成分,以取悦自己,并伤害被鄙视的一方。

厌恶或轻蔑的感受往往伴随着愤怒的情绪,某个令人生厌的人有可能让你怒上心头。比方说,派对上有人喝多了,开始酒后失态,他老婆可能就会觉得既厌恶又生气,气的就是他令人生厌。如果有人猥亵幼童,也会令人既厌恶又愤怒,厌恶是因为他的行为,愤怒则是因为他的不道德。

如果别人的行为只令你觉得厌恶,而没有愤怒的感觉,那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没有威胁到你的安全,因而你的反应只是避而远之,而非自我保护乃至愤而攻之。厌恶也往往用于掩饰愤怒,因为社会有时候是不允许表达愤怒的。

而与之矛盾的是,我们情愿惹人生气,也不愿被人厌恶。如果你举止令人生厌,则既可能让人厌恶,也可能令人愤怒,至于会引发这两种情绪中的哪一种,既取决于对方情绪的强烈程度,也取决于对方是“对事不对人”还是“对人不对事”。

能与厌恶混合的情绪不只愤怒,还有惊讶、恐惧、悲伤和快乐,后面会逐一进行讨论和展示。对于厌恶感,人们也可能乐在其中,但这种现象实在不多见。有些人甚至特意去寻找一种恶心的气味或口感,来享受这种被恶心到的感觉,并从中获得乐趣。

在许多文化中,孩子们如果对某些令人厌恶的事情产生兴趣,大人们是会进行阻止的,孩子们因此在这方面被调教得有羞耻心。至于那些能从厌恶中体会到乐趣的成年人,则可能不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这个癖好,也可能对自己的变态行径心怀愧疚,还可能压根就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癖好。

比起享受厌恶感来说,更常见的情况还是享受蔑视他人的感觉,社会习俗对此也更能接受一些。某些人内心充满了轻蔑,往往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受人敬仰,轻蔑甚至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人际交往风格,任何能让他们俯视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轻蔑。他们傲慢自大、自以为是、自觉高人一等,以为自己站在世界之巅俯视苍生,并享受这种崇高的地位。

当然了,很多人并不喜欢轻蔑感,认为这种自大的情绪是很危险的。还有些人受不了厌恶感,觉得这种感觉实在太要命,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厌恶感,就会让他们作呕不已。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