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人品与内涵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修养出众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业。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古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所以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人正行才正,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之主,国之栋梁,为天下众生谋福利。

1.关键时候勇于直言话不能乱说,饭不能乱吃。真正有价值的话在最适当的时机说出来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

敢说敢做的人不仅在现代,在古代也是难得的。

一个人敢于站出来说话,凭的不仅是对自己的信心,还有对所说内容的把握。当然,凡是有这种勇气的人,身上总有一股冲劲儿。这种冲劲源自于他们心中泾渭分明的原则性。刘墉就是这样的人。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的禅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

这次的大典与以往相比更为简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皇帝早已有言在先:所有册立典礼一切虚文,不必举行。老皇帝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理由。

新皇帝登基的典礼即使再简朴但有些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事先拟定的流程顺序,卯时乾隆率颢琰及群臣行祭礼,接着到社稷坛行告天礼,然后再到太和殿接受群臣参拜。随后,皇太子颢琰与文武百官都跪于殿内,倾听传位诏书。最后,颢琰被两位大学士引到乾隆面前,接受老皇帝亲授的印宝。群臣向老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礼,恭送此时成为太上皇的乾隆起驾回宫。

这之后新皇帝再接受百官朝贺。至此典礼毕。

整个典礼的前半部分进展顺利,而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率王公大臣恭贺乾隆皇帝为太上皇,并恭送其回宫之后,颢琰强压着满心的激动登上帝王宝座,礼官纪晓岚正要司仪诸王、大臣分班朝贺时,坐在宝座上的颢琰突然制止:“慢!”

礼官纪晓岚赶忙上前,不知出了何事,一问,脸上刷地失去了血色。

御案上的传国玉玺不见了。群臣一下子都直了眼。

大宝刚才就在御案上,那是个除了皇上没人能去的地方,现在忽然不翼而飞,肯定是让乾隆皇帝带走了。没有大宝如何朝贺呢?群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新皇帝更是急得很,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纪晓岚作为礼官,一切都是按他拟定的安排进行的。可他哪里想到乾隆皇帝会来这一手。登基大典如果失败,他罪过大了。

此时,刘墉突然开口道:“自古以来,不曾有无大宝之天子,我刘墉愿即刻面见太上皇,请稍候!”

纪晓岚随着跟出大殿,同刘墉一起来到乾清宫叩见太上皇。

乾隆皇帝带回大宝,心里也颇为不安,见刘墉、纪晓岚追了过来,却故作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太子登基,朝贺结束了吗?”

纪晓岚立即回答说:“回皇上,诸臣尚未朝贺。”

乾隆皇帝仍装糊涂地问道:“这是为何呀?”

刘墉见乾隆皇帝装糊涂,便直截了当地说:“回皇上,自古以来,天子临政当有大宝在身,陛下传禅却不传大宝,百官朝贺,贺出无名!”

乾隆皇帝见话已至此,便说:“大宝暂由朕掌管,又有何妨呢?”

纪晓岚见事情要出现僵局,便赶紧给乾隆找台阶下,说:“臣查阅古今,无传禅不传大宝之事。”

不料乾隆皇帝并不吃这一套,说道:“此事,和爱卿曾奏请再三,朕也是多次想过了的。如今,朕躬尚健,社稷一时放心不下,待朕精力不及之时,再传大宝就是。”

刘墉心想:这样好好谈看来是要不到大宝的,还不如说得直接些。于是道:

“陛下恕臣直言,臣以为陛下传大宝,并不妨碍陛下心系社稷。如果陛下传禅而不传大宝,天下臣民才会有他说,一时流言四起才真正会伤害到皇室。”

乾隆皇帝向来以天下之念为念,听到刘墉这番话,心里就发生了震动。

若有所思之后说道:“太子也会这样想吗?”

刘墉回应道:“太子做何思想臣等不知,臣等确实是这样想的。”

乾隆皇帝听后一时间默不作声。

纪晓岚见事有转机,便就势说道:“臣思,陛下乃太上皇,太子一切都会尊重陛下的意愿,望陛下不必多虑。”

刘墉见乾隆仍在犹豫不决,继续说道:“如今百官皆于大殿等待大宝,请陛下速做明断。”

乾隆皇帝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的心思已经瞒不了人,而现在殿上没有大宝就无法完成大典,自己这样做势必会落人口实,被天下臣民评说。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了后悔,长叹一声道:“朕只是不放心社稷,不想惹出如此误解。既如此,二位爱卿就把大宝取走吧。”

大宝是皇上随身携带之物,即使是朝廷重臣也是碰不得、带不得的。

此时,刘墉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么多年来,大宝从未离开过陛下。

今陛下传禅,如将大宝亲授于太子,一定会成为千古美谈。”

乾隆皇帝一听,觉得这台阶不错,便答应回殿传授大宝。

纪晓岚先一步回到太和殿,新加“传授大宝”一项。颢琰按纪晓岚安排,迎于太和殿外,待乾隆皇帝至前,大礼叩拜。之后,父子携手来到御座前,纪晓岚一声:“传授大宝!”礼乐齐奏,颢琰再跪,乾隆皇帝手捧传国玉玺,放到颢琰高过头顶的两只手上。事毕,乾隆皇帝复出殿回宫,颢琰接受诸王与百官朝贺,欢呼之声,久久不绝。

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禅让大典确实发生过波折。曾亲临大典盛况的朝鲜使者次年在给其国君的报告中有相关记载。所以,刘墉出面追要传国大宝是事实。

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是不怕丢面子的。一般人总以为承认自己错了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认错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你知道别人要批评你,不妨在他有机会说出之前,自己先主动地作一番自我批评。这样一来,十有八九他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过错。

面子是个大问题,因为人人都要争面子、抢面子,为的是不丢面子。实际上正是由于怕丢面子,有很多人做不成大事,害怕自己做不好就会丢脸,让人难为情。拯救自己的人必须放下架子,不怕丢脸面,才能最后为自己挣回脸面。

2.整治贪色县官欲望是人人都有的东西,但也是为官者最需要去遏制的东西。

对金钱的贪欲,对美女的色欲都会成为罪恶的起点。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为官有为官的禁忌,如何掌握这个“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度没有具体的标准,只能靠人的悟性和体会。

刘墉很会做人,而且“度”把握得相当好。中国文化以中庸之道为准绳,认为谦逊含蓄是处世之道,也就是说,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一切都变了味儿。

刘墉常常对那些荒唐得超出现实的事情和人,能及时给予深刻而又不乏善意的嘲讽。刘墉也知道,言语多了如水。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最好是说一半留一半,给人一种迷惑,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刘墉的官途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当初他还在山东做知县时,他的邻县同僚很是好色。虽然自己家中已经是妻妾满堂但仍不满足,一心想再讨一个更小更漂亮的。所以,整天四处派人去找,搞得当地有女儿的人家人心惶惶。

虽然这不是刘墉管辖范围内的事情,但是于理难容。于是,刘墉想阻止这个县官的荒唐举动,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刘墉觉得,像这样的人正面去劝肯定没什么效果。毕竟,讨小老婆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一个不怎么相干的人插手去管有些说不通。加上自己也是个男人,弄不好他反咬自己一口,说自己嫉妒,说自己别有用心,到时候就百口难辩了。

思前想后,刘墉想到了一个比较可行的主意。这天,刘墉主动找到县官要为他做媒,并且问他找小妾的标准。县官一听是个“志同道合”的同僚高兴得很,认为刘墉是可以帮上忙的人,于是倾心详谈,还请刘墉吃饭。

在酒桌上,此人对刘墉说:“我想要的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樱桃小口杏核眼,柳叶弯眉,不讲吃穿,四门不出少闲言。”

刘墉放下酒杯,作出非常惊讶的表情,说:“巧啦,我们县就有一个这样的女子!”

听后那个县官满心欢喜,他知道刘墉施很讲信用的,于是当下商定了娶亲的日子。

娶亲当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县官还专门请了个戏班子搭台唱大戏,排场很大,不像是娶妾倒像是娶妻。谁知花轿到了之后,新郎上前掀开花轿的帘子,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花轿里面是一个穿着花衣裳的泥胎女菩萨。

刘墉在一旁还装傻充愣地说:“你看,这不正是你要的樱桃小口杏核眼,柳叶弯眉,不讲吃穿,四门不出少闲言的女人吗?”

县官很生气但是又无话可说,只得暗暗咽下了这口气,此后再也不提找小妾的事。

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喜欢美女没有什么错,但是凡事都有度,过于迷恋女色就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影响和伤害。刘墉这么做,只是希望能给同僚一点教训。对于这样蜻蜒点水、点到为止般的警告,对于施予的人与被施予的人都是合适的。所以说,刘墉的人品之“正”不仅在于严于利己,也在于乐于教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