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4.以糊涂之道对人

“糊涂”不全是一个贬义词,可以是一种处世态度。人生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全部弄明白了反而会失去,会伤心。这就是糊涂的好处。

糊涂的人什么都不在乎,不糊涂的人只是不在乎表面。不管这个表面有多么的冠冕堂皇,或者多么的离谱,这样的人都有一颗再清楚不过的内心。

刘墉就是这样一个不糊涂的人。

刘墉在担任安徽学政的时候,曾经巧妙地以糊涂之道整治假装糊涂之人,使安徽学务得到大治。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九月,刘墉被乾隆钦派为提督安徽学政,出任主管一省教育的长官。清朝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当时的学政无论品级高低,都与督抚平行,其所提督的学政事务,督抚和布政、按察两司皆不得干预,只有在学政因丁忧(为父母等守孝)等特殊事情离任的情况下,政务才暂时交给督抚或布政、按察两司署理。

安徽在清初隶属江南省,由驻江宁(今南京)之江南布政使司管理,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开始建省,设安徽巡抚(驻安庆),改江南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始由江宁迁到安庆,统于两江总督。领安庆、庐州、凤阳、颖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八府、广德、滁州、和州、六安和泗州等五直隶州。

按照清代制度,学政的主要工作为考核教职和考试童生。当时,捐纳贡、监生,即花钱买来的生员不需要入国子监学习,居住原籍又规定不用参加当地学官主持的月考和岁考,加之人数众多,学官势难加以有效管理和考核,因此便成为管理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此外,其他也有诸多不尽合理的方面,致使学政管理很混乱,尤其是安徽更是如此。

因此,刘墉在临出发之前,暗自下了决心,定不辜负皇上对他的一片厚望。皇上希望自己能为全国整顿学政开一个好头,特意赐诗相送,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州新翰林”之句。这就是后来刘墉曾经刻有“御赐海岱高门第”印章以示恩荣的来历。当时,刘墉还有一首《恭和御赐安徽学政刘墉诗元韵》自勉,该诗写道:“久沐恩如海,新知士有林。天章荣捧壁,雅化念追金。勖以弓袭业,殷然陶铸心。赓歌渐里拙,濡翰颂高深。”

刘墉上任伊始,即遇到一件奇事。到贡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就听说在考务中一个名叫吴敬梓的童生,在考卷中写道:“今天下之事,有清有浊,浊清交互,有志者,当使天下清浊分明也!”从字面来看,明显有诽谤朝廷的意思。刘墉知道这种事最犯乾隆的忌讳,不想节外生枝,就想查明后奏明皇上,由乾隆判决。

刘墉将吴敬梓的卷子调来复查时,那吴敬梓不仅不承认自己写过那段话,通过进一步验查笔迹,刘墉更是大吃一惊,他发现竟然连考卷也不是吴敬梓自已所答。刘墉将所有考卷调来后,吴敬梓很快便找出了自己的考卷,刘墉一看,那名字竟是吴警梓,正是今年的贡院头名秀才。

刘墉心想:吴敬梓肯定冤枉,但那吴警梓又是何人呢?欲整顿学政,须得首先将此事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否则怎么对得起皇上的期望呢!初来乍到的刘墉为了弄清真相,想起了六王爷喝酒装糊涂的妙法,便命手下去请那吴警梓前来。

学政大人相邀,吴警梓觉得脸上有光。等进了贡院,刘墉又破例用私宴招待,并说:“此是私交,不必拘礼。”令吴秀才实有受宠若惊之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盅白酒下肚,双方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本官常想,出外做官不容易,全靠着当地父老相助,日后还请吴秀才多多相助。所以,此次请吴秀才前来,一是为吴秀才进学,表示祝贺,二是有几个小事将有求于吴秀才。”

吴警梓一听,还认为“强龙不压地头蛇”,刘墉这个“强龙”是想与自己这个“地头蛇”套交情,便大包大揽地说:“大人说哪里话,日后学生还要求大人多多赐教呢,岂敢谈对大人相助。不过,日后地方上有什‘么事,大人只要吩咐一声,就全包在学生身上了。”

“如此说来,吴秀才在这安庆地面上也是个风云人物了?”

“风云人物学生不敢说,但学生可以这样说,学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下到上,左右逢源,本省学官吴忠与学生是一家,家父与朝中的和大人是结义兄弟,这可以说是上可通天,下可入地呀!大人在安庆就安心地干吧,没有谁敢动大人的一根毫毛。”

“怪不得吴秀才考场如此顺利,原来是有贵人相助啊!”

“有钱有人就得。人们不是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能通神,那可是一点不假!就说这考秀才吧!也就是万把两银子的事嘛!”这吴警梓真是个十足的糊涂蛋,没让刘墉怎么费劲就吐出了实情。但刘墉却假装糊涂不解地问道:“以吴秀才之才,就是考,也是十拿九稳,又何必破费银子呢?”

“大人哪里知道,那卷子上的字是我写的,可文章根本不是我作的,全是学官吴大人做好让我抄的。事情简单得很,不就是五千两银子么!哈哈哈。”

“噢!原来如此。吴秀才,咱不说这个了,早就听说吴秀才字写得好,本官想求吴秀才写几个字如何?”

那吴警梓喝得迷迷糊糊,竟然在鲁班门前耍大斧,借着酒意,写下了“天高云淡万里晴,吴警梓”几个字。当时,吴警梓做梦也没有想到,刘墉早已安排好人,将他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全记录了下来。

在掌握了舞弊的确切证据后,刘墉将学官吴忠找来,对他说:“此次贡院考试,出了一桩怪事,不知吴大人可曾耳闻?”

“有何怪事,下官未曾耳闻,请大人明示。”

“吴大人既然未曾耳闻,那本官就说于你听。此次考试中,竟然有一个童生没写一篇文章,却能高中!”吴忠心中一惊,但他故作镇静地说:“什么!

自己不写文章,还能高中,哪里会有这等事?岂不是荒唐可笑!”

“吴大人,你真的不知道这不写文章反倒得中的是谁么?”

“下官不知!”吴忠脸上的汗开始冒了出来。

“他就是此次贡院考试之首吴警梓吴秀才!”

“不会,不会!不会是吴秀才!”

“吴大人,你怎么知道不会是吴秀才?”

“这个……吴秀才是我亲手所点,若是假的,我们怎么向皇上交待呀?”

吴忠说话的腔调都变了。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刘大人这话是……”

“我的意思难道吴大人还不明白吗?本官实在没想到,吴大人还与这吴秀才有牵扯!”

“这吴秀才与下官有何牵扯,真乃荒唐至极!”

见吴忠不承认舞弊,刘墉不慌不忙地说:“我现在先不说此事。吴大人,我来问你,现在有三种人:一是睡着了的,二是未睡着的,三是未睡着而装作睡着了的。我要想将此人嘁醒,你说哪一种人最难喊?”

“当然是那个未睡着而装睡着的人最难喊!因为那未睡着的人,本身就是醒的,因此一喊就醒;那睡着了的人,也能把他喊醒;那未睡着而装睡着的人,是因为他有意不理,所以最难喊。”

见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吴忠还在装糊涂。刘墉不想与他再兜圈子了,便严厉地喝问道:“如此说来,吴大人就是有意不理的了?难道非要本官逼你说出来不可!”

“刘大人,你说我考场舞弊,有何证据?”

原本想救他一命的刘墉见这家伙死不认罪,便只好将两个吴秀才带来,让他们当堂指认,在事实面前逼吴忠交代了实情。原来不光是五千两银子的事,吴忠之所以敢硬扛,还因为有和珅给他撑腰。在这种情况下,刘墉只好上了一道奏折,将整个案情全部奏明乾隆,使和珅不敢出头,将吴忠撤职查办,最后削职为民。

然后,刘墉以此案为突破口,对安徽学务来了个彻底治理,很快便使安徽学务面貌一新,莘莘学子为之鼓舞,个个欢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四月,刘墉向朝廷奏请,此后遇捐贡监生有过失需要惩戒时,州县官应会同学官核办,遇举报贡监优劣,唯责州县官代为办理,从而明确了州县官管理捐贡监生的职责,使全国的学务得到很大的改观。

刘墉的糊涂做法,很巧妙。简单地说,这是以糊涂对糊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惩治了坏人,又教育了百姓,实在是大智若愚的经典之作。

5.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个人手段的软和硬,要视不同的对象而言,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该硬的时候软.不能在该软的时候硬,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个人的胆识越大,手段越厉害,就能终至大胜;无胆乏识,则底气不足,遇事必畏首畏尾,终致失败。所以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从撤三藩的重大决策可以看出,康熙帝正因为有过人的胆识,才使他强硬的手段能贯彻到底。

通过严格立法约束官吏的行为是整饬吏治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任何立法都需要人来执行,因而人才是操纵胜局的关键因素。

对此,康熙倾注了大量精力,除运用通用的考察办法对官员进行考察外,尤其注重亲自考察,并利用亲近大臣密奏的办法了解官员的真实情况。这一做法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刘墉特别推崇康熙大帝,并善于学习其办事手段。这也是他能得到皇室几代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正四品,乾隆十八年后改为从四品。

山西东连直隶,西邻陕西,南接河南,北与大漠蒙古比肩,被视为京师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而太原府地处山西中部四通之地,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故历次授官均以繁难侍之。

在刘墉以前,刘家曾有多人做官山西,并做出过重要政绩,都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留下过清官的形象。刘墉的堂祖父刘果,康熙初年曾任太原推官,任内曾捐俸修文庙,设义学,兴修太原、榆次等地的水利,并废除了当地的好讼陋习,受到人民的称赞。刘墉的祖父刘启,曾于康熙四十三年出任平阳知府,任内周恤灾民,修葺文庙,重建鼓楼试院,纂修三十四县志,“吏惕民服,菩政不可胜举。后升江西提刑,士民泣送之”。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于乾隆二十二年到山西查办过布政使蒋洲侵帑案、乾隆二十四年到山西查办过将军保德侵帑案,声誉颇佳。《山西通志》称:

“乾隆二十二年,以刑部尚书按狱山西并清查亏空,一时墨吏罢斥几尽,而循良者多获保全。逾年,归化城有私伐官木之案,又以协办大学士奉命协巡抚塔永宁往鞫,得实,自将军以下悉按如律。轺车所历,中外肃然。”刘墉的堂伯父刘铤煜,曾以举人历风台、曲沃、平陆知县,死于平陆任上。任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曾谏止修天井关及阻止西征期间对曲沃民的加派,受到当地的爱戴。死后“曲沃民感其惠,争往赙之”。

刘墉出任太原知府一职,应该说是有压力的。一是他此前从没有独立管理地方的经历,却忽然问被派到这块繁难之地,担负起总管一方的重任,心中不免没有把握。二是他的祖上曾在这块土地上做出过政绩,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留下过很好的口碑,自已总不能给刘家清官的形象抹黑吧!再者说来,自己初任方面,总应该给皇上留下个能干的印象,一来不辜负皇上的恩典和父亲的期望,二来也好为自己以后的升迁奠定点基础啊。他不能不认真办事。

有鉴于此,刘墉接到吏部知会后便进宫向乾隆辞行,随后便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刘墉此次到太原赴任,或是因走得匆忙,或是他向来简朴,总之他并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走马上任前要大换行头,而是破衣破帽,一身的朴素。

他在一首《赠钜琛侄》的诗中就写道:帽破衣残到太原,故人犹作旧时看;才华莫叹江郎尽,风貌真怜范叔寒。

北上帝京鹏路近,南归生男凤巢安;今朝且预龙山会,黄菊红萸露满盘。

一路上也没有骚扰驿站,《泽州道中》写道:

暮色苍然野气温,天西余赫似朝暾;荒村过客将求火,小店招商未掩门。

入肆鸡豚丰岁有,在堂蟋蚌古风存;大行西下吾能说,元气微茫带水浑。

在刘墉上任以前,太原府因种种原因已积累一大批疑难案件,其中不少案件已积压多年。刘墉到任不久,就将数十件案件审理一清,因此受到官绅百姓的一致称赞。

山西本为贫瘠之区,财政收入不多,却地居交通要道,清代用兵西域多经此地,前后骚扰数十年,费用颇多。加之官蚀民欠,各地府库普遍空虚,根本无法应付地方上的不时之需。刘墉上任后即注意此事,先后筹措资金购谷三万余石,储为府仓,公私赖以为便。

由于刘墉在太原知府的三年任期里,确实干了一些实事,如清积案、整顿仓储等,都受到人们的肯定,故光绪《山西通志》评价他说:“以翰林出为太原知府,迁冀宁道。丰裁峻整,习掌故,达政体,于吏事以勤慎著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