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给青春期男孩的100个引导 > 第 3 章 大爱无言,感恩天下父母心--亲情是无价之宝
第3节 第三章

方法一,告诉男孩要懂得知足。

磊磊看到班上有不少同学穿名牌衣服,也要求妈妈给自己买“阿迪达斯”的衣服穿。可是,这个牌子的衣服价格太高,妈妈有些舍不得,于是就在地摊上买了件假“阿迪达斯”给磊磊。磊磊穿着“名牌衣服”,兴奋地跑到学校,想要炫耀一番。谁知眼尖的同学看出这件衣服是山寨的,对他大加嘲笑。磊磊回到家后又哭又闹,妈妈也感到很无奈。

后来,妈妈给磊磊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小男孩一直埋怨自己没有帅气的皮鞋,他向家人撒娇、吵闹,但是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皮鞋。小男孩对此耿耿于怀,直到有一天,他和爸爸到集市上买东西,看到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乞丐在乞讨。小男孩回家后,再也没有向父母要过皮鞋。妈妈问磊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磊磊摇摇头。妈妈说:“那是因为小男孩知道了,自己只是因为没有得到一双鞋子而闷闷不乐,而那个乞丐却失去了双脚。”

磊磊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知足,明白贵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方法二,父母自己不要攀比。

青春期男孩爱攀比往往和父母有一定关系,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比你好”、“某某的房子比我们家大”,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慢慢地,孩子就会经常跟别人比,学习上比不上,就会比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此外,父母表扬孩子的时候,也要集中在品质表扬上,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方法三,引导男孩将攀比化作动力。

青春期男孩有攀比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可以利用孩子这种上进的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和别人进行比较。

青春期男孩爱攀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不自信。父母要注意通过各种小事培养男孩的自信心,让他明白自信心不是简单地靠物质支撑,而是源自内心的丰富、能力的强大和美好的品质。

“我们班某某的爸爸是老板!”——父爱不分贵贱

关于父亲,有这样一个故事:

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校园翻建校舍,工程队里有一位满身泥浆的工匠常常来到教室外面,趴在窗台上盯着前排座位上的一个男孩。有时,他还悄悄地塞给他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大家纷纷询问那个男孩工匠是他家什么人。男孩红着脸说那是他家的一个老街坊,继而恼怒地埋怨这个人老是来看他。后来,大家从老师那里得知那位浑身泥浆的男人是男孩的父亲。工程队每天早餐都会发两个肉包子,他的父亲舍不得吃,总是偷偷地塞给他,但男孩却担心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建筑工太没面子。有一天,同学们正在走廊上玩耍,工匠突然跑过来大声地喊着他儿子的名字,这位男生说:“你给我滚!”说完转身就走。工匠呆在原地,两行清泪从他水泥般青灰的脸上滑下来。后来,他扬起手打了自己一巴掌,哭道:“我丢人了,我丢人是因为生出这样的儿子。”

故事中的男孩爱面子、虚荣心强,害怕当工匠的父亲给自己丢脸,竟然不认父亲,深深伤害了自己的父亲。事实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羡慕别人的父母有权有钱,担心父母给自己丢人,这种想法在青春期男孩中非常普遍。在一个讨论父母的贴吧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

“我时常有这个念头:如果父母在年轻时够努力,我现在的日子也不用这么痛苦。为了达到同样的目标,我要花200分的努力,而富二代只要花20分。”

“我很看不起我爸爸,他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文化,一点也不懂赚钱,只知道吃和睡。我就要上高中了,他也不帮我选学校,我真的很担心。”

“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同学的爸爸都是开车来的,只有我爸爸骑自行车来。我觉得自己的爸爸不如别人的爸爸,心里有点自卑,都不想让他来参加家长会。”

父母们若看到这些帖子一定会感到伤心,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认可。其实,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还没有树立起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父母应该让男孩明白,贫富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价值,家庭条件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未来应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同时,要让男孩明白,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

方法一,让男孩明白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父母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在社会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在生活中可以多和男孩讨论这样的问题,比如“穿衣和吃饭哪个重要”、“只有企业家,没有普通人,产品靠谁生产”、“街口的早餐店如果取消了,周围的居民是不是很不方便”……通过讨论这些话题,让孩子渐渐明白任何工作都有价值,从事这些普通工作的父母也一样伟大,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方法二,帮助男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春期的男孩渴望被认可、关注和赞许,开始渴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现实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男孩通过展示自己物质上的富足来给自己“标价”。著名作家易卜生有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话:“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招来熟人,却招不来朋友;钱能买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钱能使你一时开心,却无法使你得到幸福。”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应该来自于内在,要靠自己去发掘。贫、富都不能决定人生的价值。

方法三,鼓励男孩努力学习,靠自身能力改变生活。

父母可多给男孩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他明白,出身普通家庭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番事业。

古希腊人说过:“如果你顺其自然地生活,你就绝不会贫穷;如果别人怎么说你便怎么做,那你就永远不会变富。”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自强的好品质,学会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尊重。

“你们离婚吧!”——伤害往往来自于态度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说:“健康的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结构越来越脆弱,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在不友好、不安全的环境中会把自己包裹起来,本能地强迫自己适应这个环境。这种自我保护,将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终身的影响。

当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为了孩子维持婚姻。但是,夫妻之间的冷漠会让孩子更伤心,带来的伤害也更长久。因此,当婚姻不可挽回时,父母除了解决自己的感情问题外,还要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情感危机,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方法一,讲明父母情感危机的原因,争取男孩的理解。

父母处理家庭问题的态度,对青春期男孩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一直延续到他长大成人。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可能还会受到童年时期家庭模式的影响。

婚姻本身没有对错,不管是维持现状还是选择分手,都是父母双方基于现实的正常选择。青春期男孩对情感并非一无所知,父母不妨把真实情况告诉孩子,征求他的意见,好过瞒着他或者忽略他。婚姻本身并不能给孩子造成伤害,伤害孩子的是态度,当孩子解了父母的情感问题,就会尝试去理解和体谅父母。

方法二,宽容配偶,不伤害对方在男孩心目中的形象。

有研究表明,离婚也具有遗传性。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离婚家庭的男孩长大后,性格孤僻、感情冷漠,对婚姻家庭失去信心,很容易离婚。所以,不管夫妻之间的矛盾如何严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互相尊重,维护对方作为父亲或母亲的尊严。

俊俊的父母离婚了,而他并不了解详细的情况,因为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离婚后,爸爸只要一有假期就会去学校看望他。而妈妈对爸爸的怨恨却很深,时常在俊俊面前指责爸爸不负责任,对孩子不够好。她对俊俊说,爸爸抛弃他们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小三”,被“狐狸精”迷住了。俊俊慢慢地也开始恨爸爸了,觉得父母结婚生下自己就是一个错误,不管在什么地方听到“小三”、“二奶”这样的字眼,他都会觉得非常刺心。整个青春期,他每天都听妈妈抱怨爸爸是“负心郎”,心情处于非常压抑的状态。等他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心理,迟迟不肯结婚。

方法三,离婚后不迁就、不溺爱男孩,培养其独立性。

在单亲家庭里,父亲或者母亲容易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经常无原则地溺爱、迁就孩子。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婚姻的受害者,还会把怒气撒在父母身上。结果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对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告诉他父母婚姻失败了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就完全是黑暗的,鼓励他走出家庭,认识外面的世界。

另外,父母要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父母婚姻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会影响男孩的一生。其实,青春期男孩已对婚姻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父母感情出现问题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争取他的谅解,尽量避免让他失去对生活和婚姻的信心。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爱要表达出来

一位妈妈在一次家教电视节目中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儿子今年13岁了,从他小时候起,每天我都很辛苦地照顾他,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学习辅导、兴趣培养,都由我一手打理。可是孩子却很冷漠,从来没有对我所做的一切表示过感谢,我有时抱怨他不知体谅我的辛苦,他反而表现得很不耐烦。我很失落,也很无奈。”

据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父母无私的付出、辛苦的工作丝毫没有感恩之心。很多父母无微不至地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非但没有换来孩子的满心感激,孩子还总觉得自己不幸福,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许多父母像上述的那位妈妈一样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我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任何表示呢?

其实,这和许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关。

只有懂得付出,懂得爱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父母要引导青春期的男孩懂得感恩,学会付出和回馈。

方法一,用语言表达对男孩的爱。

很多父母在行动上常常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在言语上却羞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平时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动不动就批评孩子。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才会去爱别人。所以,父母平时要多说一些“孩子,爸妈很爱你”、“你是最棒的,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是上天送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等话,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和付出。

方法二,为男孩创造表达爱的机会。

青春期的男孩有着敏感而复杂的情感,却羞于表达。

一个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突然发现长这么大,很少甚至没有向父母表达过心中的爱,回想过去的某些片段心中惭愧。现在突然觉得应该表达出来了,可是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我该怎样做呢?”

对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表达爱的机会。比如,爸爸过生日,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为他精心准备礼物,做一顿丰盛的美食,鼓励孩子对爸爸说出“我爱你”,而爸爸感动于母子俩的爱心,常会流露出激动与喜悦,从而使孩子得到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带着快乐的心情为孩子做事,把为孩子付出视为一种乐趣,同时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千万不要强求得到孩子的感激。那样的话,爱会成为一种负担,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不仅不会引起孩子的感激,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和对立,更谈不上表达爱了。

父母要让青春期男孩学会表达爱,感受每一次表达后父母流露出的喜悦,从而使他乐于表达,并把表达爱当作一种习惯。这样男孩便能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感情,长大后会把这种情感扩展到他人与社会。

“我下次一定改正!”——主动认错是勇敢的表现

冬冬放学回到家就偷偷地躲进房间里,妈妈叫他出来吃晚饭,他推托说自己功课忙。不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了,问妈妈有没有看到年初朋友送的一副羽毛球拍。妈妈说:“自己的球拍不好好放,还来问我。”爸爸嘀咕着,那副球拍是有明星签名的,好不容易才弄到。这时,冬冬的房门打开了,他满脸自责地走了出来。他告诉爸爸,球拍被他弄丢了,本来下午约好同学一起打球,回家的路上他和同学一路打打闹闹,结果在买冰激凌的摊位上丢失了球拍。这时,爸爸微笑着看着冬冬说:“没关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好孩子。”

有句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犯错了并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值得鼓励和赞赏。孩子是伴随着错误而成长的,所以,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不要急于批评,要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成熟。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允许男孩犯错,让他知道承认错误并不丢脸。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养成诚实品德的第一步。青春期男孩还未成熟,难免会犯错,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同时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让孩子有时间和机会去反思自己的错误,从而有勇气承认错误。反之,如果父母不能容忍孩子有一丁点错误,动辄批评和指责,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犯错是件可怕的事情,更别提主动承认错误了。因此,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错误,并想办法帮他补救。

方法二,认真倾听男孩的解释,不要动不动就批评。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随意批评。否则,很多孩子犯错之后,为逃避父母的批评,会拒绝承认错误。

列宁小时候到姑姑家里做客,玩“捉人”游戏时,他不小心碰到桌子,摔碎了花瓶。姑姑问大家:“谁把花瓶打碎了?”列宁和其他孩子一样,说:“不是我打碎的。”回到家后,列宁闷闷不乐,妈妈好像发现了什么,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列宁把自己说谎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并没有生气,也没有责备他,而是表扬他敢于承认错误,鼓励他向姑姑说明一切。后来,列宁给姑姑写了一封信,承认了错误。不久,姑姑回信说:“你做错了事,敢于自己承认错误,就是个好孩子。”

列宁的妈妈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并给予他鼓励,使他鼓起勇气向姑姑承认错误。这种做法值得很多父母学习。

方法三,对男孩及时进行教育,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要及时进行教育,以理服人,让孩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同时根据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和特有的心态,对孩子循循善诱,使他们能认清方向,少走弯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学会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信任、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同时让孩子知晓自己的错误所在,明白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找出补救的办法,从而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让孩子敢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