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中国经济靠什么赢:中国崛起的后劲 > 第 2 章 日本振兴,为何屡屡以中国为对手?
第3节 中国制造PK 日本制造

中国制造PK 日本制造,往往呈现出这样的状况:

中国制造商因为技术积累不如日本对手,总想通过并购+价格战的办法赢过对方。

日本制造商因为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只能通过不断强化的技术力量赢过中国。

彩电行业在这方面最明显。彩电产品经历过三个时代:模拟电视时代、等离子时代、液晶电视时代。

日本彩电曾在20 世纪80 年代一统江湖,10 多年后,中国企业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可是,进入等离子时代,中国因为不掌握技术,感觉很被动。怎么办呢?

2004 年,TCL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法国汤姆逊。我们原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 集团搭上了整个集团6 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大钱的, 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 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日本制造商用一年的时间,通过技术突破和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液晶时代来临了。日本夏普正是液晶之王。我们又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面板的技术难关。在此期间,国内家电企业要制造电视,非得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进口液晶面板。

TCL 集团在等离子时代的重大挫败,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生存逻辑的重大挫败。

| 生存压力下的技术突破|

“日本制造”的生存逻辑是:

将1 吨价格1 万日元的铁矿石,用高炉融化并做成钢板,1 吨重的产品就变成5 万日元。再将钢板加工成汽车,1 吨重的产品就变成100 万日元。也就是说,加工1 万日元的东西,制作成5 万日元的东西, 再加工成100 万日元的产品,价值上升了100 倍。这样的附加价值, 就是制造业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根本点。

日本制造业作为出口产业的冠军,一直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的日本,若没有进口就无法生存,而要进口,就必须先通过出口赚取外汇。

在日本人眼里,产品的附加价值关系日本的生存。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当的技术。构成日本经济的主轴是技术力量, 而制造技术却因为要不断地变化下去,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

近10 年来,日本GDP 一直徘徊在500 万亿日元上下。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多少?近几年,这个数字为25% 左右。

日本制造业产出,仅为GDP 总额的1/4,剩下的3/4 产生于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制造业是很重要,但是日本不会因为制造业强大就认为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制造业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还叫制造业,但现在的日本,已经见不到过去那种工人片刻不离传送带拼命工作的场景了。现在的制造业是所谓的设备( 装置、零件) 制造。比如,嵌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的CCD 芯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用的微型多层陶瓷电容,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元件、电子控制模块、自动变速器三大关键零部件,都只有在日本才能制造出来,全球几乎被日本垄断。

| 技术和成本不代表一切|

造船业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早在1956 年就站到世界顶峰,并一直将这个地位保持到了1998 年。1999 年至2000 年之间, 韩国超越日本成为新一代的世界造船业霸主,不过,韩国的造船业霸主地位只维持了10 年。

2001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5000 亿美元,到2008 年,中国外贸总值冲高到25000 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进入近10 年的高速增长期。2010 年,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松认为: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方面,韩国把所有的世界第一都让给了中国。

中国造船业除了国际市场份额已冲到世界第一,也获得很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代表船舶制造业最高技术的LNG 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上只有中国、日本、韩国能造;中国自主制造的30 万吨远洋油轮,从8000 公里外的中东装载石油运回中国,每吨运费仅相当于用小货轮自广州至福州的价格。

可是,制造业不是只拼技术,也要拼工艺和效率。

中国和韩国建造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部总存在一些瑕疵。新船可能还看不出来,海上漂几年之后,船体钢结构在咸湿海风的侵蚀下,难免会出现斑斑锈迹。但日本建造的船只,即使是10 多年前建造的旧船, 也不会看到生锈的痕迹。为什么呢?日本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得非常完美。实现这个技术,大大削减了建造时间,降低了造船成本。

哪怕现在中国、韩国每年建造的船只数量多于日本,但是,在生产效率和作为基础部分的技术水平方面,还远远不能和日本抗衡。

船舶制造中要用到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尽管国内也造得出来,但工艺和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大型船用发动机的机身,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之一,是用“龙门镗铣床”将毛坯件加工而成。这项工艺,国内报价相当高。而欧洲、日本的制造加工企业,即使算上往返运输的费用, 总报价也比在国内加工便宜。

国内并非没有好的加工设备,人工费也比国外便宜,可就是没发挥出效率。为什么呢?

因为“数控龙门镗铣床”价格昂贵,最贵的能达到1 亿元,开动起来大部分成本是折旧费。假如1 亿元1 台的数控镗铣床,机器寿命内可使用1000 次,那么使用一次的成本就是10 万元,开动一次就得计提10 万元的折旧费。

只有加工效率越高,分摊的折旧费才能越低。但是,国内每加工一件发动机机身,需要130 小时以上,欧洲或日本企业只需13 小时左右, 效率相差10 倍。

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很多企业可以对一件产品、一个零部件保持上百年的专注,以求深度掌握技术诀窍和制造工艺,将产品做得极端精细。品质更好,成本也能更低。

有人问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日本产品要在今后也持续好卖,需要什么条件?”

稻盛和夫回答:“需要制造一级品。”

对方又接着问:“什么是一级品?”

稻盛和夫答道:“就是不会坏掉的产品。”

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二级品、三级品,也有人会觉得只要便宜就行。可是,在稻盛和夫看来,日本只有靠一级品才能生存下去。

| 世界是弯的|

只是出口组装成品(尤其是消费品)的国家,不能算是“制造强国”。日本制造业的体系结构,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我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将会犯严重错误。

至今,中国仍是世界上主要的技术引进国,日本则大量出口技术。这一差距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引进技术当然比自主研发便宜多了,而且能迅速转化为商业利益。而日本人不会这么迫切地想赚快钱,而是执着追求技术上的独一无二。若维持独一无二的技术,市场占有率就会作为结果而提高。你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你就有定价权,也能制定交易规则。

多年以来,为什么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总是到中国“拿萝卜当人参卖”?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城市电话系统的核心设备)完全受制于人,当时每线的成本是300 多美元,但有了华为、中兴之后,每线价格一路下降到30 美元。2002 年山东丛林集团自主研发成功世界首台万吨油压机,之前国际市场的高级铝材价格12 万元/ 吨, 之后迅速下降到8 万元,后又降到6 万元。浙江吉利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款商业化的四挡自动变速箱,每只成本仅为3000 元,而同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1.3 万元/ 只。联想集团现在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平均利润率不到5%,如果能有自己的芯片和核心软件,就可以把利润率提高到40%。

哪怕在中国的优势产业,比如光伏产业,中日技术角力也在悄然进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指出:美国在很多关键领域落后于别的国家,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新能源领域中国是领先于美国的,他对此感到非常担忧。

弗里德曼看到光伏产业的一个残酷现实:2012 年,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生产国,占领欧盟市场的80%,全球市场的65%。曾经的太阳能行业领导者——德国Q-Cells 公司,也在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下,被迫宣布破产。

光伏产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游是硅料,中游是光伏组件,下游是太阳能电站。

中游的光伏组件(太阳能面板),中国竞争力最强,主要是产品价格低。

下游的太阳能发电,欧洲国家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建了很多太阳能电站。

上游原材料(硅料)才是技术含量高、最赚钱的关键领域。

2010 年至2013 年间,欧洲因为遇到严重的债务危机,各国政府很难再拿钱补贴太阳能电站,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陷入困境。当时中国太阳能行业几乎面临全行业亏损,中国最强光伏企业无锡尚德也宣告破产。唯一还在赚钱的,就是上游的硅料生产商。

日本太阳能电池产量不及中国和欧洲,但日本已占据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制高点。在光伏产业利润最丰厚的上游多晶硅原料7 大厂商中, 有3 家是日本企业,而且日本拥有世界前两大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商,两者占据全球市场50% 以上的份额。日本正因具有上游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才是全球光伏产业真正的执牛耳者。

很多年前,日本也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然后制成产品来出口。但近20 年,这种情况已经看不到了。尽管日本对于美国来说,仍有不少购买技术的情况,但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却是一个技术出口大国。日本每年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和韩国)得到的技术专利费收入,还在增长当中。不论中国和韩国如何抵制日货,如果不能最终在技术上赢过日本,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

| 务实的航天大国|

航天产业,往往被视为中国超越日本、比肩美俄的优势产业。但是, 客观来看,日本的航天技术还是很高的。

中国在航天产业的投资,并不在乎能否尽快获得经济回报,重点在于稳步实现宇宙开发的强大技术能力。这对于技术开发来说,当然是一种优势。但日本的宇宙开发,更重视经济回报,所以,重点投资于回报较快的人造卫星、货运飞船。

截至2012 年8 月,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 颗大关,其中, 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卫星约有570 颗。这表明:全球卫星制造和发射多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在日本和多数欧美国家,卫星产业和汽车、船舶、机械等制造业一样,都是一门生意,而非纯粹的国家荣耀。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球卫星工业收入总计1895 亿美元,相比2005 年几乎翻了一倍。

日本的卫星制造技术优于中国。人造卫星是高科技的集萃,由于日本微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航天材料和工程工艺水平等远超中国,导致其卫星制造技术也明显优于中国。另外,中国的应用卫星技术的成熟度也略低于日本。

日本制造的人造卫星既轻巧,又便宜。这两个特征在航天领域非常重要。要使用人造卫星,需要考虑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如果卫星很沉重,就不得不使用大型的运载火箭,于是发射成本也就增加了。日本能制造更小型的人造卫星,可用比较小的火箭来发射,或者与其他的卫星共用一个大型运载火箭。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能大大节约发射成本。

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都未达到100%,这样, 就要考虑如果发射失败,卫星在宇宙空间成为垃圾的可能。为此,卫星的使用方就必须给卫星上保险。若能将卫星本身的造价压缩得很便宜, 那么订货的费用和保险的费用都可以被降低。

美国私营航天企业SpaceX 公司研制的“法尔肯”低成本运载火箭, 已使中国运载火箭原本在国际发射市场的“高性价比”优势不再突出, 而日本的卫星制造也比中国有“性价比”优势,中国卫星工业其实并没有新闻报道的那样乐观。

中国在载人宇宙飞船领域要远远领先日本,2003 年中国国产的载人飞船就能搭载宇航员上天了,但载人航天不能立即带来商业回报,这是日本不愿往里投钱的重要原因。

2009 年9 月18 日,偏偏挑这么一个敏感时点,日本的空间站转运飞行器1 号(HTV-1)——日本国产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都已退役,而新型品至少要到2018 年方能试行。因此,日本HTV 与俄、欧的货运飞船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输物资的重任。根据国际空间站的进度,HTV 的发射频率将达到每年一架。

美国航天局(NASA)和日本宇宙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经就美国进口HTV 进行磋商,合同数额颇为巨大。这表明,日本正在向海外大量出口航天工业。

近年,中国在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船舶重工、核能开发等“极端制造”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有些领域比如“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台山核能发电机,可与日本媲美,有些领域比如载人航天、“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远超日本。是不是说“中国制造”已经领先“日本制造”了?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实力确实一直在进步,但日本也没停滞,有两个基本事实:

一、日本制造业在近40 年中,销售额增长了5 倍,而技术开发的费用却增长了十几倍。近10 年来,日本每年投入在技术研发上的费用占到GDP 的3.2% ~ 3.6%,这个水准比一直徘徊在2% 前后的欧洲和美国要高得多,而中国还达不到2%。

二、做技术研发,时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槛。世界上只有日本才能提供的特殊零部件中,有一种能够耐100 万伏高压的绝缘瓶,只从表面看上去,是绝对难以模仿的高技术的结晶。然而,这个产品的开发竟然耗时11 年之久。

一说到诞生了新技术,人们往往会觉得明天就可以做成生意,因此, 有关企业的股票便开始上涨。但事实上,一项新技术要产生经济成果, 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

一般认为,新技术从研究到成熟是一个阶段,从成熟到应用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时间是10 ~ 15 年。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想应用一项新技术,它必须在10 年之前就已经成熟了,否则不能应用。

日本于2014 年动工建设“超导新干线”,运行时速高达550 公里。这个项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就在“东海道新干线”开业之后不久。“东海道新干线”在20 世纪60 年代已成为日本的国家名片。也就是说,研究开发已经经历50 多年了,日本在超导领域的研究,10 年前就已经成熟了。

为何新技术一定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

要使未知的领域进入实用化,需要开发无数的周边关联技术。研究深化下去,就会频繁产生出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好,技术研发就无法向前推进。

可见,工业强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哪是那么容易超越的。况且,中国还在两大关键产业——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长期处于弱势。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