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中国经济靠什么赢:中国崛起的后劲 > 第 3 章 甲午之战,日本真正的实力在哪儿?
第2节 换了先进的皮囊,却流着腐朽的血液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都曾不遗余力地兴办实业,师夷长技。

1862 年,李鸿章首先在上海建了个洋炮局,接着在苏州又建了一个洋炮局。他那时已知道洋炮厉害,要造洋炮攻打太平天国。不久,他就发现:造炮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机器,最要紧的,还不是造炮的机器, 而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欲学外国利器,莫如寻觅制器之器。”可见, 李鸿章当时是非常有眼光、有远见的。

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内,筹建江南制造总局,生产枪炮、弹药、军舰,后来还炼钢,建立中国最早的国防工业体系。同期,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到金陵,改名为金陵机器局,将“洋炮局”改为“机器局”, 说明他对“制器之器”的重视,经此一改,他的眼光也从军事转向工业, 开始以工业为主导。

| 弱者的拳击手套|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各省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在此期间,中国有了自己的煤矿、钢厂,可以自己制造轮船和枪炮,有了近代化铁路。

孙中山曾对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成就评价道:“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并认为“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则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

可是,国内耗费巨资开设那么多机器局、军械局、船政局,为何仍不能满足海军舰队的一些基本需要?

北洋舰队创建之初号称“亚洲第一”,但是,舰船大多是买来的, 连炮弹也要持续向国外购买,甚至连舰队正常的维修保养都不能自主, 还要到日本长崎为“定远”“镇远”两大旗舰上油修缮。

战前几年的中日关系特别紧张,加上北洋舰队经费不足,到开战时, 所有北洋战舰甚至没有刮过舰底(刮掉附着在舰底的水生生物),锅炉也已经老旧得无法承受高压,航速根本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中国的工业化投入其实从未中断过,即使在1895 年至1937 年间, 国内经历了那么多次动乱和分裂,铁路仍越修越长,工厂仍越建越多, 但是,与日本的技术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晚清和民国官员已经不再盲目排外,但他们接受的“洋才”都是技术层面的,认识不到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培养的西学人才,要么是军事人才,要么是翻译人才,要么是工程技术人才,没有学习西方哲学、文史等社会学科的心境。

台湾学者柏杨对此时的中国好有一比: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认为自己只要也有这么一副漂亮手套,就可发生同等威力。

| 工业帝国的光和影|

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师夷长技”,但是,日本真正学到了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派出一个级别很高的外交使团赴欧洲考察。

在大英帝国,日本使团看到的是“工业帝国的光和影”,英国的强大建立在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基础上,而“世界工厂”的含义就是进口廉价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赚取差价。即使如此,英国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普通工人生活很差,社会治安恶化,日本使团还被金融诈骗犯骗了25000 英镑。

到了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向日本人传授追赶西洋大国的秘诀: “大国只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遵守国际法,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 就会立即付诸军事行动。在这样的国际社会中,小国要维护主权,一定要依靠军事力量,因为只有各国力量对等,主权才是神圣的。”

令日本使团感慨最深的是小国比利时,当时比利时为了换取国家独立,国民上下一心搞生产,生产什么呢?蕾丝制品和精美的玻璃制品。两种主打出口产品,为比利时赚取硬通货,用于赎买国家主权,也用这种方法积累用于工业化的资金。“这就是和平中的战争啊!”“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秘诀,就是自主精神。”

明治天皇是铁腕治国,在强势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政治学德国,精神学比利时,工业学英国。

工业化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痛苦而复杂的积累过程,最主要的是,这个积累过程还很昂贵。日本最早开始炼铁、造船、开矿的藩侯,都为筹钱而绞尽脑汁。日本政府力求“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但长期苦于财力不济。明治元年,日本财政收入360 万,支出3000 万,之后财政就没有好过。

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主要从两方面下手:

一、坚决禁止外国资本介入日本的经济改革,鼎力扶持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阀。

“财阀”拥有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产业链,既是产业巨头又是金融寡头,掌控着很大一部分国家权力,自命为国家政治的一部分。

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在工业和金融领域也很令人敬畏。

1863 年至1868 年间,最早登陆日本的六大外资银行共有资本金两亿两(白银),这个实力,日本银行业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是望尘莫及的。可是到20 世纪初,六大外资银行除了英国汇丰,已全部倒闭或退出日本。在日本的外资银行、外资企业根本没法开展业务,本地人完全不予配合。三菱家族曾公开向所有员工发誓:“必将外国轮船公司从日本的航运市场中赶尽杀绝。”有政府和金融界支持,三菱实现了誓言。

二、建工厂、修铁路、开发矿山都要筹钱,钱从哪来?只能在国内刮骨熬油。

日本的工业化原始积累,主要由三大财阀主导,日本当时没有海外殖民地,资本和资源极度稀缺,工业化的成本压力只能由社会中下层民众承载。

农民缴纳比幕府时代还要高昂的税金,又必须以极低的价格向财阀企业出售农作物。被扫地出门的武士们更是一贫如洗,从零起步。为此, 日本国内爆发过无数次农民暴动,以及多次大规模的武士集团抗争,都被无情地镇压下去。

战前蔓延的经济危机,已使日本民众的生活窘迫不已。日本即使赢得了甲午战争,向中国攫取战争赔款2.3 亿两白银,日本底层民众也未能获益。巨额的战争赔款被日本政府投向了哪里?海军和教育。

日本海军(军工)实力的迅速膨胀,“教育立国”国策的全面实行, 皆因1895 年的那笔战争红利,而得到足够的财力支持。此后,日本大力发展理工专业,系统地加强数理化、工程学,加大投资,以建立支撑国家工业崛起的庞大人才储备。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