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中国经济靠什么赢:中国崛起的后劲 > 第 4 章 中国工业,如何在世界格局中绝地反击?
第4节 “日本经验”在中国复制

中国除了看重日本技术和资金,更看重“日本经验”。

日本人对于比自己优秀的国家(美国),会很爽快地认可,并彻底调查研究对方的强项,谦卑地进行学习。日本制造业,就是从“给美国当学徒”出发的。可是,美国也会面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局面。

打个比方:一个村子里只要有一个木匠就够了,一个木工的劳动效率就足以保证村里人所需的全部桌椅家具,现在又有一个徒弟跟着学。做木工活需要知识积累,是长年累月的积累。现在他跟你学,成本肯定比你自己摸索要低很多。学成之后,他的家具制造成本肯定比你低。他来做木匠,你就不要做了,就失业了。在这个情况下,你就必须去掌握新的知识,转行做别的,不然你就没活干了。

日本以前在知识积累方面远不如美国,制造业也比不上美国,电子、汽车等产品都是向美国进口。1985 年之前的30 年里,日本不断从美国那里低成本地获取知识。日本的成本低,学会以后开始做低端产品,低端产品美国就不要造了;而后日本学会制造电子产品了,电子产品美国也不要造了,只负责产品设计;后来,日本制造的汽车质量越来越好, 美国是不是连汽车也不要造了呢?

| 复制“日本经验”|

中国的产业崛起其实是在复制“日本经验”,先做好徒弟,学成以后再去和师傅抢饭碗。

中国为什么需要引进外资?并不是特别需要钱,而是需要外资背后带动的设备、带动的技术、带动的商业理念。中国追求整体和系统的技术进步,就得谦卑地进行学习,学习日本,学习美国。

那么,外资真能助力中国的产业崛起吗?

不妨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穷人住在一起,他们都蓬头垢面,衣服没洗,鞋子又脏又破。三个人都想改善,但都坐在那里束手无策。有一天,甲的一个亲戚来了, 借给甲2 元钱,甲拿了钱很高兴,就拿着1 元钱对乙说:“我给你1 元钱, 你把我的头理好,洗干净。”接着,将另1 元钱给丙,说:“你把我的衣服洗干净。”这样,乙和丙就有事情做了,两人将甲的衣服、头发都洗干净,于是他们各自得到了1 元钱。这时,乙突然觉得自己太邋遢了, 就对丙说:“你也把我的衣服洗洗,我把这1 元钱给你。”事后,丙也跟乙商量:“你也帮我洗头,我也给你1 元钱。”这个钱就又交换了一次。后来,甲看到自己没钱了,就对乙和丙说:“你们各付我1 元钱, 我帮你们洗鞋。”到第二天,甲的亲戚过来,甲将2 元钱还给了这位亲戚。这位亲戚看到眼前三个人都光鲜亮丽了。

外资进入中国,触发劳动力全面释放。外资企业能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一部分人的收入提高,这对拉动消费、繁荣市场很有好处。

一个外资企业被引进中国,相关协作企业也随之过来投资。比如外国汽车厂商到中国建立工厂,变速箱企业、电子装备企业自不用说,就连座椅生产企业、弹簧制造企业以及模具企业也会跟着一起进来,不是跟风,而是不得不跟着进来。

市场就像一个球撞击另外一个球,境外资本起了相当大的“撞击效应”,与本土企业一起把经济“撞”活了。

我们把外资企业引进来的同时,知识流量也源源不断进来了,多个来源地的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我们不仅有学习,还有集成,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产业应用,比如高铁,比如智能电网。

中国的产业崛起,迫切需要源源不断的知识增量,技术方面的、商业方面的、规则方面的,中国和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工业强国相比, 还有知识总量的落差,所以,知识从外部流进来了,便能创造可观的经济增长。

同期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因为日本的知识积累水平和美国差不多了,落差已经消灭了。日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增量来自何处。一定要靠原创。

日本不像美国,美国搞一个新产品出来,日本则是应用性的创新, 着眼于这个产品周围的技术服务。日本很少能想出新东西,缺乏原创。这个茶杯做出来以后,到了日本,日本人一定做得比你好。细节化的完善以及产品的精致,有两个国家全球是没得比的,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

| 从技术输血到产业反击|

当今中国在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准,仍比日本落后10 年左右,但已经从多年前的“望尘莫及”,跨越到现在的“望其项背”。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中国的工业能力和管理落后世界50 年以上, 当时香港记者描述的最典型的厂里情况是:三个工人抹墙壁,一个抹, 一个举灰,一个指挥。

日本记者当时参观武汉最好的钢厂,发现钢厂有水压机的铭牌上显示是1898 年日本产品,连忙问厂长是否错误,厂长回答:“没错,因为质量好还在用。”

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酒店,建立之初,在内地找不到一个配件企业,连浴缸木塞子都要从香港进货。

中国人发展汽车工业,德国人来参观了一汽、二汽,回去报告里写: 上海使用的设备是希特勒时期的。

……

套用一个改革者的话:“回头看来,那是一个近乎绝望,看不到希望的年代。如果我们真正知道差距是如此巨大,道路如此艰辛,我真怀疑还有没有追赶的勇气。”

那么,中国如何绝地反击?

1978 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邓小平第一次出访的国家就是日本, 他带去的唯一诉求是,渴望得到日本企业的技术投资。

此后20 多年里,日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积极的参与者,日本企业和资本率先涌入中国市场。此外,日本也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智来源国”,1978 年至2002 年间,日方派往中国的技术专家超过12000 人。

中国制造业企业利用日本技术,生产的纽扣、衬衫、打火机、皮鞋、冰箱、空调、汽车,打上“made in China”标签,走向全球市场,赚取跨国企业产业链上的“最后1 元钱”。

尤其是90 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了,国家和企业竞争力大幅下滑。而中国本土企业经历了10 年磨炼,基本上完成轻工业的产业布局。中国企业开始在价格、规模、技术和行销传播等方面,对日资品牌展开全面反攻,并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到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后, 中国商品在家电、服装、饮料、百货等领域夺取了领导性份额。

“中国制造”的大反攻,一直延伸到海外市场。

1978 年中国一国的GDP 总量,不及日本三菱、三井、住友当中任何一家财团一年的工业产值,而30 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韩国贸易协会在《2005 年世界出口占有率第一产品及变动原因调查》报告书中称:中国有958 个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德国(815 个)、美国(678 个)、意大利(304 个)和日本(280 个)。

英国《金融时报》对此发表评论:与当年的“日本奇迹”一样,中国的经济崛起由美国制造。

那么,美国因素、日本因素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发展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