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寻找天狼星系统内的外界文明影响的痕迹

约翰纳斯·菲巴克

我们不应停止对未解之谜的探索,直到我们可以证明天狼星上确实存在过高度文明,或者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反驳这种说法。但对于是否存在过高度文明这个问题,寻找肯定回答的证据显然比否定回答的证据更加艰难。

——罗伯特·坦普尔(1977)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次使整个天文学界陷入兴奋之中。这个现象和天狼星在数千年前发生的明显变化有关。

这一切是从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两名天文学家W.施洛泽和W.贝尔格曼于198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始的。这两位科学家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来源于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一些资料一再证明,与当今人们对天狼星的认知相反,很久以前的天狼星拥有一个微微泛红并且闪光的表面。他们还引用了一份名叫《红色或微红色的天狼星》的原始手稿,还有一些巴比伦、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稿。尽管H.V.格兰特也曾猜测,格雷葛琉斯所说的不是天狼星而是大角星,因为她本人也有很多来自托勒密、西塞多、郝拉茨、塞内加以及很多8世纪巴比伦的文献资料。

天狼星是双星,由一颗光谱型A5V的主星(大小是太阳的1.8倍)和一颗白色的伴星白矮星组成,而伴星围绕主星运行一周的周期是50年。为了证实我后来的论断,我必须首先探究这颗恒星以及白矮星发展变化的过程。

太阳上的水分转变成氦(水的融合),并放射出其他能量。在这50~60亿年,核反应区逐渐向外扩展,直到温度降到1000万度以下,水的融合过程就会自动停止。此时,太阳内部会开始核反应的第二个阶段:氦的原子核会被进一步压紧,随即产生提供新能源的碳物质和酸性物质。通过这种化学反应,太阳表面的温度从表面向内部逐渐降低,体积逐渐膨胀,进而产生所谓的“红巨星”。人们开始预测,这颗红巨星会扩张至太阳系内部火星的运行轨道上,继而可能影响太阳系所有的行星。最后,表面的红色外壳被冲破,又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太阳核和一个巨大的白色伴星。伴星的表面温度非常高,“伴星一直在释放能量,直到太阳有一天变暗淡,变成黑色的小星球”。

红巨星和白矮星是典型的双星系统(2/3的恒星都是双星或三星系统)。可以预测的是,红色主星的内部能量会传送给白矮星,白矮星内部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最后会导致热核子反应的爆炸,形成超新星(I类)。

当然,上述所说的化学反应都要持续数百万年。某一颗恒星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这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没有相关记录。

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其他“邻居”恒星(天狼星距离地球只有8.8光年)似乎发生了这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施洛泽和贝尔格曼则相信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即数百年前,红巨星转变成白矮星的过程在天狼星B身上似乎是可能的。他们直截了当地指出:“转变之快和顺利的程度人们没有预料到,这个速度实在是快得令人吃惊。除此以外,还没有留下什么由此引发的大的自然灾害的痕迹。”

施洛泽和贝尔格曼的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一年后,关于这个话题又有了新的观点。这次的观点是由F.C.布鲁维勒(美国天主教大学教师,华盛顿)、Y.康多(美国航空航天局天文物理学家)和E.M.西蒙(维拉诺瓦大学天文物理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总结而成的。这三名学者试图找出天狼星B是由红巨星向白矮星转变而来的证据。由于转变的时间尚短,所以应该能找到主星向白矮星转变过程中大气的残余物。这三位研究者还引用了国际紫外线探测器所探测到的关于早期天狼星区域有可能发生过自然灾害的数据。尽管有详细的分析,但结果还是令人失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天狼星系统在不久之前的变化中并没有喷射出雾云或者气云……我们必须接受,物理技术的探测说明天狼星的变色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转变过程,并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巨大变化的痕迹。”

布鲁维勒、康多和西蒙对整个研究过程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即到目前为止,人们都是通过纯粹的理论计算来研究的,也就是所谓的“热核暴涨效应”。人们明白,白矮星大气内部的热核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白矮星再次转变为一个红巨星。当白矮星表面厚且具有很高温度的、布满水分子的大气温度降到3万度的时候,这个反应在理论上才是可行的。接下来,热核暴涨效应会像堆砌雪山那样继续壮大,直到数百年后趋于稳定,最后突然崩塌。到那时,白矮星为了避免生物灭绝,就会顽强抵抗。

布鲁维勒、康多和西蒙对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反对天狼星B热核暴涨效应的理由有四个:

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观察到白矮星的变化过程(虽然在银河系可以多次观察到白矮星)。

2.按照I.伊本和M.图托克夫的理论计算,白矮星上的热核暴涨效应只可能发生在只有天狼星B一半大小的恒星上。

3.在向红巨星膨胀的过程中,白矮星很可能遭受质量损失(布鲁维勒、康多和西蒙:“天狼星B在向一个更大系统转变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质量损失……”)。所以,在天狼星B附近应该可以找到相应的变化痕迹。

4.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红色外壳持续膨胀,随后出现星云,所以理论上存在着在天狼星周围找寻到膨胀痕迹的可能性。

布鲁维勒、康多和西蒙对通过国际紫外线探测器得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得到的质量模型是可以通过推测制成的。”

科学出版家H.M.哈恩也这样总结:“天狼星之谜是否能解开,人们尚需拭目以待。因为现在还缺少能证明在白矮星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生核燃烧的质量计算模型。”

在对航天的研究工作中,R.泰普勒对天狼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分析了人类学家M.格里奥尔和G.迪埃伦特的论文。他们在论文中提到,西非的多贡人掌握了关于宇宙和太阳系的丰富知识,对太空天狼星也知之甚多。多贡人甚至清楚地了解用肉眼根本观察不到的天狼星B的运行周期,他们还知道天狼星是一颗很重、质量很大的恒星,甚至还知道很多现代天文学最近才揭示的有关天狼星的最新细节知识。

根据多贡人的口头流传,他们第一次接触有关这种水陆两栖动物诺母的传说应该是在诺亚方舟从天狼星驶来、停泊在地球上时。我们在苏美尔文化中的早期历史中也可以找到这个传说的影子(在苏美尔文化中,这个给人类带来文明的水陆两栖动物被叫做奥纳斯)。所以,我们可以得知,这个传说在公元前4000年就已经存在了。

多贡人流传着天狼星系统里还存在至今未被发现的第三颗恒星的说法。对于这种说法,学术界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但也无法否定。W.斯本哈尔还考虑用天狼星C的爆炸来研究整个恒星系统在古代和中世纪的变化。第三颗天狼星的爆炸假说并不能解释现在的很多问题,因为还不确定爆炸是否在宇宙中残留下了气云和灰尘云。除此之外,天狼星系统内的超新星也有更重要的影响(它距离地球如此之近,对地球也是个威胁),而不仅仅只是使恒星表面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在此,我想针对这个讨论提出我自己的一个新假设,以下几点可以作为理论支持:

1.在过去数千年间,在遇到很多困难时,在天狼星系统变化的观察过程和传统模型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2.多贡人的传说和其他关于天狼星系统高度发达文明的古代神话。

3.探寻高度发达文化技术上的可能性,尤其是天文工程模型。

天文工程旨在说明文明不仅可以利用本行星上的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造别的行星(比如,“地球化”就是针对火星和金星的)。另外一项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是通过太阳或r射线—激光来获取更多能量。H.O.胡珀为此写道:“对于先进文明和对太阳的技术工程,人们还需要继续探寻。”

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N.S.卡尔达肖夫首次将宇宙文明分成以下几大类:

1.能利用本行星资源的文明。

2.能从整个太阳系寻找能源的文明。

3.能从整个银河系寻找能源的文明。

在所有观察和推测的基础之上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在天狼星系统内观察到的变化可能都是由天狼星之外的高智力生物控制的。

这个假设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整个变化过程的速度之快、时间之短、过程之顺利。

2.和其他行星相比,缺少一些观察结果。

3.缺少留下相关自然灾害痕迹的记录。

反对这种假设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类对于浩瀚宇宙和各种宇宙现象的认识尚浅(宇宙中还有大量的现象和变化人类无法解释)。

2.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3.目前人类的这个假设建立在存在更高智能的天狼星生物的基础之上。

当然,这些证据还不足以推翻假设,况且还有人预测天狼星B即将“死去”。萨刚.C就曾这样描述过太阳的结局:“当今的人类处在一个很安全的相对较高的进化程度是很幸运的。也许我们的后代会有能力控制行星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对其发展变化产生影响……”难道我们还不应该承认6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够消除星际之间的距离、拜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的高智能生物的高等智力的事实吗?

天狼星A向天狼星B输送能量物质会帮助其延长存在时间吗?从理论上来看,在两颗恒星之间搭建这样一个运输能量的“桥梁”是可行的,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就已经足够了。这样的物质传输必定进行了很多年,而且会导致两颗行星发生一些变化。一个可以长期坚持完成这项物质传输任务的文明,也一定有能力抵御由此而产生的副作用(如r射线含量的增加)。

苏格兰天文学家D.鲁南写到,为了让恒星本身更能引起注意,其他文明可以让本恒星改变自身光芒的颜色。尽管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目睹过这样的现象。鲁南说:“这也许就是自然界多样化的原因。也许我们想要找寻的下一个宇宙行星目标正是因为缺少这种定位技术,才迟迟没被发现。”

显然,天狼星光芒的信号还没有引起其他与地球邻近的星球的注意。但是,也许我们可以继续寻找证据证明,不仅仅是在银河系内,而是在更广阔的宇宙范围内,早就存在这么一种数千年前就已经能向我们发射宇宙飞船,并达到较高程度的文明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