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看得见的中国史 上:看见历史的真相 > 第 2 章 历史从蒙昧迈向文明——传说时代夏商西周
第4节 尧舜禹的传说

按照历史学家们的估计,大禹时代的中国已经迈入了阶级社会,即尧、舜、禹三代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有关这一时代的传说,绝大多数见于先秦诸子的论述,而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都将三代君主圣人化,“禅让”之说就此盛行开来。也正是从这三位传奇人物开始,上古人神合一的英雄开始转化为真实的人,有了更多人类的七情六欲。

禅让初现

帝喾以后许多年,继任炎黄联盟首领是帝尧,也被称为陶唐氏。帝尧不但是后世尊崇的圣王,也具备很大的神性。据说当时天上10日并出,使得禾苗干枯,田地荒芜,百姓苦不堪言,帝尧亲手射下了9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到先前的秩序。

更著名的说法,射日的不是帝尧,而是勇士、或者说是天帝派来下界的天神后羿。《淮南子》上说,后羿左臂比右臂要长,是天生的神射手,他不但射落了9个太阳,还帮助帝尧杀死了危害百姓的九婴、凿齿、修蛇等怪兽。据说后羿的妻子名叫娥或者嫦娥,娥偷吃了丈夫从昆仑女神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结果飞往月亮,就一直居住在那里。“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妻子离开以后,后羿伤心不振,最后被弟子逢蒙所杀。

世界各民族神话中都有相关大洪水的记载,比如犹太“诺亚方舟”的故事、印度摩奴的故事等等,中国古代也与此相似,只不过大洪水不是仅仅发生一次,而是先后有过两次。第二次洪水泛滥,是在帝尧的时代,虽然没有女娲补天的那一次规模大,却也漫延数千里,黄河流域都变成泽国,并且水患长达22年之久。

帝尧派大臣鲧前往治水,鲧用堵塞的传统方法,结果东堵西漏,西塞东决,整整9年,徒劳无功。帝尧大为恼怒,就派人把鲧杀死在羽山(另说是摄政的帝舜所杀),然后起用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的事业。

另外一种说法,杀鲧的不是帝尧、帝舜等人间君主,而是天帝。因为鲧盗窃了天上的宝物息壤(据说是女娲补天残留的草灰),用以堵塞洪水。息壤遇水则长,水高一尺,土高一丈,颇见成效。但是偷窃之事终于败露,天帝就夺回息壤,杀死鲧并且剖开他的肚子。鲧的儿子禹原型是条虬龙,就于此刻从父亲肚子里钻出来的,因此继承了鲧想要消灭洪水灾害的宏图大志。

禹也是一位具有神格的上古圣王,据说他率领应龙等神兽打败了肆虐的水神共工,然后花了13年的时间,用挖渠疏导的办法,终于把洪水治平。他四处奔波,多次经过家门口不肯进入,累得形销骨立,连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传说禹曾娶涂山氏之女为妻,一次禹治水来到河南偃师东南的辕山,因为山壁太厚,难以开凿,他就化身为一头大熊,以爪开山,不巧被前来送饭的妻子看到了。涂山氏之女以为丈夫被大熊吃了,仓皇逃走,变成一块石头。因为她已经有了身孕,禹就抱着石头大叫:“你离开了不要紧,把儿子还给我呀!”石头应声而裂,一个婴儿从石头里蹦出来,就是后来开创家天下王朝的夏后(“后”是上古君主的一种称号)启。

禹不仅平定了洪水之祸,还骑着神马“飞菟”巡行各地,杀死了很多怪物猛兽。他收集各地贡献的金属,在荆山脚下铸造了9个巨大的宝鼎,以对应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九州”。宝鼎上刻着各处猛兽鬼怪的图形,以警示旅行的人们。后来这九鼎就成为天子权威的象征。因为禹的功绩很大,所以后世习惯称他为“大禹”,当时的人君帝舜也任命他为摄政官,并且最后把君位传了给他,儒家学者称这种和平传位为“禅让”。禅让即指传位于贤能之人而非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是传说中上古圣王君主之位承袭的最普遍也最体现道德高尚的方法。传说帝尧禅位于帝舜,帝舜又禅位于大禹。

存疑的真相

当年帝尧年老以后,想到继承人问题,就询问大臣“四岳”(“岳”指山,四岳就是主管四方的诸侯),说自己儿子丹朱能力不足,必须另选贤能之人。四岳先推荐了鲧,但鲧因为治水失败而失去了机会,于是他们又推荐了平民出身的舜,说舜父母愚顽、兄弟不贤,他却能坚持孝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帝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让她们考察舜的所作所为。舜的兄弟象嫉妒兄长,就和父母密谋,多次想要加害舜,比如让舜去掘井却从井上扔石头,让舜去整理仓库却在屋外放火等等。但舜运用他的智慧,在井下先挖出一个横洞来藏身,躲过了石头的砸击,又手持两个斗笠从着火的仓库顶上飞身而下(另说是化身为龙和大鸟躲过连番大难)。虽然多次遭到陷害,舜却一点也不责怪他的父母和兄弟,还发明了一种棋类游戏以教化兄弟——因为棋是为象而制的,所以称为“象棋”。最终,父母和象都被他感动了,帝尧也因此看清了舜确实拥有崇高的品德,于是任命他为摄政官,不久后把君主之位也禅让给他。帝舜也被称为有虞氏。

古籍上说,帝尧在位整整100年,帝舜在位49年(还不包括他摄政的许多年),如非具有神格,普通人是不可能这样长寿的。帝舜继位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喜爱音乐,因此把伏羲发明的瑟增添到23弦。晚年时,帝舜舍弃了自己不贤的儿子商均,而把君主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大禹在位8年去世,临终前想要把君主之位禅让给辅佐官伯益,但是伯益的道德不如石头里蹦出来的启来得高尚,又加上诸侯和百姓的拥戴,最终启成为炎黄集团的首领,开创了新的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大禹称有夏氏)。

现在的考古发掘已经大致可对应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那时很可能已迈入阶级社会。就算仍处于原始社会,连猴群产生猴王都难免经过一番争斗,禅让的传说实在温文尔雅,太过理想化了。对此,历代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些传说。《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提到,帝尧想把君主之位让给舜,鲧和共工反对说:“怎能把天下传给一个平民?”帝尧不但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发兵将鲧杀死在羽山,把共工流放到幽州之都。《韩非子•忠孝》中说,舜因为父母和兄弟象不肯悔改,最终流放了父母,杀死了象。《竹书纪年》中说,因为帝尧年老德衰,舜就将他囚禁在平阳,还派人拦阻其子丹朱,不使父子相见,最终篡夺了帝尧的君主之位。《史记•五帝本纪》说,帝舜因为儿子商均不贤,就向上天推荐大禹作为他的继承人。舜去世后,大禹坚持丧礼3年,然后想请商均继位,但遭到诸侯和百姓们的一致反对,于是才勉强成为君主。传说帝舜是巡游到南方的苍梧之野时突然去世的,就安葬在九嶷山。但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是说帝舜并非巡游南方,而是被大禹流放到那里去的,大禹趁机篡夺了他的君主宝座。至于启之开创夏朝,也和前述的情况类似,只不过他是儿子继承君位的胜利者,打败伯益而登上宝座。

总之,尧、舜、禹三代君位相传,与其说是不切实际的被儒、墨等学派美化了的“禅让”,不如说是摄政官和君主儿子之间的权力之争。这是从所谓“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化,是从古代共和国到奴隶制帝国的转化。大禹以前的传说纷繁复杂,众说各异,进入夏朝以后,世系的传承、相关的故事则相对定型,中国历史从神话时代迈入了半信史时代。

花絮: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中原龙山文化的代表,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根据碳14断代,该处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1900年,遗址中存有规模空前的城市遗址、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气势恢宏的王室宫殿、独立的手工业区和大量的陶窑、水井等等。一些考古学家认为,陶寺遗址很可能就是帝尧的都城所在,它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