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托普到兹深水湖沉宝之谜

1945年4月,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最后几天,居住在托普利兹深水湖附近的居民们惊讶地发现.全副武装的纳粹德国党卫军封锁了托普利兹深水湖附近所有的交通要道,然后把一箱又一箱的神秘东西沉入湖中。知情者说,那些成箱的东西是纳粹德国从欧洲各国掠夺来的黄金珠宝、文物宝藏和绝密文件。从那以后,托普利兹湖底隐埋着纳粹宝藏和秘密的传闻不胚而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寻宝探险家前去冒险。

吸引世人瞩目的不光是神秘的历史传说,更主要的是发生在托普利兹深水湖真实的寻宝故事。

在二战结束后的大半个世纪里,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托普利兹湖多次成为世界媒体报道的焦点,其中最轰动的要数60年代托普利兹湖发现大量假英镑一事了。这些足可以假乱真的英镑是希特勒亲自策划的“伯纳德绝密行动”的产物。二战后期,在战场上日益吃紧的希特勒突然萌生一个念头:制造假钞票,扰乱盟国的金融秩序,最后导致盟国经济全面崩溃。英镑成为希特勒造假钱的首选目标。“伯纳德行动”令下达后,党卫军从犹太死亡集中营里搜罗了顶尖级的造币专家,开始制造假英镑。这些假钱达到了足以乱真的程度。然而,“伯纳德行动”还来不及实施,第三帝国的末日就来临了,慌乱逃命的党卫军来不及彻底销毁证据,只得把成箱成箱的假英镑丢进托普利兹湖里。

实际上,发给美国“海洋工程技术公司”的神秘传真中提到的四个湖中的三个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在这半个世纪里,人们在托普利兹湖里发现过以下财物:五十箱黄金、一本珍贵的集邮册、五十公斤金首饰、五枚珍贵的钻戒、部分从匈牙利犹太人手中掠夺来的艺术品、二十二箱珠宝、二十箱金币和三箱沙皇时代的金条。

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的故事,加上神秘的历史传说,世界各地的寻宝探险家们才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潜人托普利兹深水湖中,许多人甚至因此丢了性命。为此,奥地利内政部下达了严禁在托普利兹湖寻宝探险的命令。外界纷纷猜测说,奥地利政府禁止别人寻宝是为了“肥水不外流”,更重要的是,沉人湖底的绝密文件可能会曝光奥地利政府二战期间许多见不得人的内幕,甚至会曝光奥地利现政府高官与纳粹的关系。

实际上,托普利兹深水湖确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第三帝国”元凶之一赫尔曼·戈林曾在离托普利兹深水湖畔不远处建了一幢小别墅。他和不时造访此地的希特勒经常一起到附近一家酒吧和小餐馆闲坐。希特勒和戈林当年都认为,这里险峻的山势可以使德军拒盟军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门外。因此,他们甚至有过一旦柏林失守,就退到这里指挥德军负隅顽抗的汁划。

更鲜为人知的是,托普利兹深水湖曾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新式武器的绝密实验场之一。德国于1943年至1944年间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海军实验站,托普利兹深水湖的悬崖绝壁上的山洞群便是当年的新武器实验室。他们在这里先后进行过不同深度的水下爆炸实验,其中最大的水下炸弹重达4000公斤。纳粹德国潜艇的新型鱼雷实验基本上也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德国甚至还在这里进行过水下火箭的发射实验,水下火箭曾成功击中了附近的托德山。幸运的是,绝大多数新式武器尚未被希特勒派上用场,第三帝国就灭亡了。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里,党卫军把实验室内的武器、弹药、实验文件通通沉人湖里。

20世纪40年代末当地就传说,曾为德军做事的杰克·加斯图尔就在湖中找到过部分黄金。这些黄金成了他日后进行海洋寻宝探险的资本。1959年,德国的《明星》杂志曾派调查人员潜人托普利兹深水湖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了整箱的假英镑和假身份证,还有希特勒亲笔签署的执行“伯纳德行动”的命令。1963年,三名潜水员也想到托普利兹深水湖碰碰运气,其中一名潜水员不幸遇难。为此,奥地利政府下令严禁到湖中寻宝探险,三百余名森林保护区工作人员封锁了托普利兹湖,并且全面搜寻湖区附近的山地,他们发现了十八箱假英镑,以及火箭推进器、火箭控制部件、实验设备和武器弹药。

这次代号为“伪装内幕”的奥地利政府寻宝行动于1983年12月方告结束。在奥地利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们宣布整个湖区及山地都已被搜遍,不会有任何东西了。然而,在此后的几年间,奥地利潜水员仍然不时发现水雷和鱼雷。1987年有人甚至在湖边发现了一个秘密仓库,不过里面空无一物。

2003年6月的某一天,一名自称在南美某地看到过托普利兹深水湖纳粹藏宝图的神秘人物给美国的一家专业寻宝探险公司——“海洋工程技术公司”发了一份传真。此人声称:纳粹分子在战败前先后在奥地利四个湖中隐藏了大量的黄金宝贝。那些纳粹军人在湖边的岩石上炸开石洞,把无价之宝隐藏在洞中,然后原样封上,或者把财物装进特制的箱子,然后沉入百米深的湖底。至于他见到的藏宝图,现在都已经不见了。

奥地利多数专家对这份神秘的传真都嗤之以鼻,就连美国“海洋工程技术公司”的发言人朱塔尔·费尔曼也给狂热者泼冷水说:“我们绝没把那份传真当回事。”

然而奥地利和美国的媒体却掀起了一阵寻宝狂潮。奥地利的小报7月5日纷纷打出醒目标题称:“不管怎样,肯定有纳粹神秘的黄金之说!”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也开始每天报道现场情况。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则准备大干一场,打算推出一个大型纪录片。托普利兹神秘的历史传说再次被激活了。

要想揭开托普利兹深水湖的历史秘密绝非易事。湖周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湖况都大大限制了探秘行动的开展。

尽管托普利兹深水湖距离奥地利重镇萨尔茨堡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但直到今天仍只能靠步行穿越一条崎岖的山路才能抵达湖边,要想把大型探测机械运到湖边是极为困难的。而托普利兹湖一年中有六个月处于冰冻状态,适合探宝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此外,托普利兹湖宽为250米,长1800米,水深达103米,三面悬崖绝壁,另一面则一上来就是上百米深的湖水,所以寻宝探秘活动只能在船上进行。更奇怪的是,湖面二十米以下居然没有氧气,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湖底搜索工作的难度。

赫赫有名的美国“海洋工程技术公司”不但参加了举世瞩目的“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工作,还参加过搜寻在海上坠机的小肯尼迪的行动,并且取得成功。为确保这次彻底寻宝行动的成功,“海洋工程技术公司”动用了最先进的水下探测、搜寻设备与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黄蜂号”迷你型潜艇。这种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微型潜艇可以让潜水员在水下滞留数天,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可借助其机械手把它捞进潜艇一个特制的笼子内,然后带出水面。

旅游小贴士

黄金珠宝指数:★★★★★心动指数:★★★★☆综合指数:★★★★☆

旅游链接

瑞士阿尔卑斯山托普利兹深水湖

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东南六十公里的巴特奥塞附近,有一个被称为施蒂里亚州“黑珍珠”的湖泊——托普利兹湖。远远望去,它仿佛被阿尔卑斯这座“男人山”紧紧地环抱在怀中。这座在当地很不起眼的小水库,原本是个盐矿,却很深,最深达103米。除了天然的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真正让其声名远播的却是水底隐藏的“昂贵的秘密”。从水下二十米起,湖水开始缺氧,十八米以上有鱼类生存,越往下湖水盐度越大,在湖底深处生存着一些不依赖氧气生存的菌类和蠕虫类生物。著名的GEO杂志曾经利用潜艇在这一湖区进行科学试验,发现一个无氧而且极咸的湖底世界,生存着一些极为罕见的新型菌类。托普利兹湖档案:海拔:718米;湖宽:约250米;湖长:1800米;湖深:103米。

消失的民族,失落的黄金之谜

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欧洲东部和亚洲中西部的茫茫大草原上,有个神出鬼没的民族曾称霸一时,他们就是消失了多年之后仍然活在世人心中的赛西亚人。

拿破仑大军在风雨交加中从莫斯科撤退时,他曾亲自率领近卫军殿后,与沙俄凶悍的哥萨克骑兵奋战。当哥萨克骑兵冲杀过来时,拿破仑禁不住惊叹道:“好厉害的家伙!简直就是赛西亚人。”

公元前514年,赛西亚人与波斯王大流士之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场大战发生在黑海北部的乌克兰草原,它的记述者是被誉为世界史学之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当时的波斯帝国十分强盛,大流士不但为自己建造了豪华的宫殿,还从外国请来好多能工巧匠,制作了好多精美的金制品。他倚仗自己兵多,决心要与赛西亚人打一场决战。他先写了一封信给赛西亚人,命令他们不出来作战就投降。可是赛西亚人的回信只有短短的三个字:“哭去吧!”这使大流士极为愤怒。但由于赛西亚人实施了焦土政策,造成波斯大军精疲力竭,补给供应不上,而寻找粮食之艰苦决不亚于打仗,他只好无可奈何地下令撤退。但令波斯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撤退途中,大队赛西亚骑兵仿佛突然从天而降,切断了他们的后路箭像雨点一样射来,赛西亚铁骑肆无忌惮地践踏着?”完全失去斗志的波斯步卒。在这猝不及防的打击之下,波斯大军彻底崩溃了。大流士只带了少数亲兵仓皇突围。等他们逃回波斯时,七十万大军只剩下了十几万人。

这是大流士和他的波斯帝国大军遭遇的第一次大败仗。这场战争动摇了波斯人战无不胜的信念,彻底打消了大流士先征服东欧而后两路夹击希腊的战略构想,使他在此后策划征战希腊时始终存在着后顾之忧,为希腊带来了一二十余年的和平与准备的时间。由此可见,赛西亚人的战斗力决非一般。

纵使以2500年前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赛西亚人也堪称是个勇猛好斗的民族。

在欧洲人的传说中,赛西亚人嗜血成性,有时甚至把敌人的头皮剥下来,缝制成外衣、斗篷、披肩和坐垫来使用,以至于后来在世人心中成了野蛮和凶狠的代名词。

赛西亚人纵横驰骋于高加索山脉到里海、黑海之间起伏不平的山地,他们骑着骏马从高加索山脉东面的隘口如雪崩般向亚洲北部席卷而来,在波斯边境到处制造恐怖、屠杀和抢掠。凡是试图抵抗他们的地方,无不顷刻之间变成血与火的海洋。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个在欧亚大草原上驰骋了几百年之久,并在古代文化史和军事史上留下了浓重痕迹的民族,此后却像划过天幕的流星一般,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至今,历史学家们既弄不清赛西亚人究竟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里。

赛西亚人居住在地面平坦、水源充足、牧草繁茂的草原地带,天生与马匹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实行一夫多妻制,经常在马鞍上悠然自得地过活。他们没有城池,没有堡垒,带着帐篷四处流浪。他们以牛羊肉、牛羊乳为生,他们的篷车就是房子。难怪波斯王大流士无法袭击他们,更无法征服他们。

赛西亚人是个马背上的民族,男性天生都是骑士,个个善于开弓射箭。打仗时,他们高高地骑在马背上,一面围着敌人疯狂地尖声叫喊,一面用强弓连环发射出三棱利箭,那种恐怖的情景常常使徒步作战的敌人在被围困中吓得魂飞魄散。胜利后,赛西亚战士常常把敌人的头砍下来洗净,还在外面蒙上牛皮,里面镀金,制成酒具,款待客人时,拿来盛酒奉客。他们喜欢一边向客人诉说死者如何罪有应得,一面炫耀自己杀死他时的过程。难怪敌人往往一听到赛西亚人就闻风丧胆。

赛西亚战士不但酷爱作战,且真正嗜血成性。杀了第一个敌人后,必定要饮他的血。在一年一度的部族聚会上,每个武士都要有杀人的记录,假如到下次聚会还没有杀过人,对他们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在战场上,他们认为要剥下敌人的头皮才可以证明自己勇猛。他们常常把敌人头皮上的肉刮净,把头皮鞣制之后挂在马缰上,当小毛巾使用。马缰上挂的这种“小毛

巾”越多,证明此人越勇敢。

赛西亚人经常祭祀,祭拜战神。他们在每一百个俘虏中,先挑选一个作为活祭品奉献给神。祭祀举行时,先把这个俘虏杀死,随即割下其右手右臂,把断肢向空中抛去,然后再把其他的活祭品杀死。赛西亚人结盟立约,也要用血,参加盟誓的人先要调制一种血酒,然后拿箭头、标枪或者刀剑蘸在血酒里,最后把血酒饮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不仅善于兵韬战略,善于在战场上制定战略战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着高超的才艺和对黄金进行虔诚的崇拜。几百年的统治,使这个民族极为富有。赛西亚人拥有大量的黄金,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处处能展示出精美绝伦、玲珑细微的黄金制品来。据历史学家考证,赛西亚王室更是极为小心地保护神圣的黄金,而且每年还为它举行盛大的祭祀。有人认为,这个民族不仅仅崇拜黄金,而且疯狂地偏爱黄金艺术品。

从赛西亚人王室墓地里发现的大量金器,有马梳、脚蹬、酒杯、剑鞘、头盔和指环等大量极具艺术价值的黄金艺术品,足以说明嗜血成性的赛西亚人制造起黄金制品来,又是多么的细腻、精致、聪慧和极具耐心。

那么,赛西亚人是从何处而来,为什么神秘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是如何造出这么精致的金器来的呢?他们的不计其数的黄金制品除了墓葬里的少部分之外,大部分又隐藏在哪儿呢?

有关赛西亚人的起源,目前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认为他们是从亚洲迁徙而来;第二个说法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塔吉陶斯人,即第聂伯河一带的土著人。

1715年,一名西伯利亚矿场场主向沙皇彼得大帝呈献了一批金器,赛西亚人的黄金制品从此闪耀在世人面前。

随着赛西亚人王室的第一个墓室被打开,一批约二十件精致的金器呈献给彼得大帝。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令彼得大帝始料不及,盗墓的越来越多,许多墓室被从各地来的盗墓贼私掘盗窃。彼得大帝于是下令禁止继续挖掘,并规定发现所有赛西亚人的宝藏都要献给王室。但此时盗墓之风已经很难根绝,1725年彼得大帝死后,盗墓贼更加猖獗。随着一次次疯狂的盗墓,赛西亚人精美的黄金制品不断地流失。

1898年,俄国考古学家维塞洛夫斯基在黑海东北克拉斯诺达地区的乌斯基奥发掘古墓时,在一座49尺高的土丘下边,发现了一个木棚架。他报道说:“四周插满木桩,附近都是马匹的尸骨。”墓地旁一共葬有三百六十多匹马,但里面到底是否有黄金制品却不得而知。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赛西亚人的古墓相继有所发现。

赛西亚人用陸重的仪式殓葬他们的首领,为他在草原上建造像小山一样高的陵墓。1971年,苏联考古学家莫索洛夫斯基在第聂伯河欧珍尼基兹附近,发现了赛西亚王死后的墓葬,他写道:“赛西亚王死后,在他生前的侍从和骏马之中,各选五十,勒死以殉。”“马匹死后取出内脏,洗净腹腔,塞人草料,立刻缝合起来。在地上竖起若干木柱,两对木柱为一组,然后用坚硬的木棍,从尾到头穿过马尸,放在拱门上,前拱托着马肩,后拱架着腰腹,四条腿吊在空中。那五十个侍从都用木棍沿着脊骨穿过尸体颈部,木棍下端则插入马身木棍上的一个插口。这样一来,他们便安坐马上,列成一个圆形,环绕王陵。”他分析到:“这样的安排,可能是赛西亚人为了要保护先王,或者是为了要把盗墓的人吓走。”

在赛西亚人的日常生活中,黄金占很重要的地位。至于他们黄金的来源,据说出自遥远的极北地方(即现今的西伯利亚),传说那里住着一个独眼民族,叫阿里马斯比亚人,他们从鹰头狮身的守护兽手中把黄金夺过来。

人们发现,赛西亚人把金光闪闪的黄金大都做成黄金板、黄金项链、梳子或者马鞍上的装饰等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这可能只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没有墙也没有门供他们绘画和展示。

有人分析认为,赛西亚民族之所以神秘消失,可能是被另一个比他们更强大、更凶残的游牧民族赶出了草原。至于这个游牧民族是谁,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是公元前350年开始渡过顿河渐向东侵的萨尔马特人,但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那么,赛西亚人那些大量的黄金制品哪儿去了呢?

这是一个不仅为考古学家所关心,而且也为众多的探险家、寻宝者和普通人所关心的谜。

有人认为,在被某个更强大的游牧民族击败之后,赛西亚人带着他们无数的黄金制品四散流失,有些逃到色雷斯(即今罗马尼亚),有些留在南俄罗斯,与人侵的外族同化,那些黄金制品也随之散失了。但另一些学者反对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赛西亚人的最后一个据点是克里米亚半岛,他们曾在那里建立一个繁荣的首都聂阿波里斯。而他们那些珍贵的黄金制品,很可能就埋藏在克里米亚沿海一带不为人知的地方。据说19世纪时,俄国沙皇、土耳其人和英国人都曾试图在克里米亚挖掘这些黄金,但都一无所获。有些寻宝者认为,这笔价值巨大的珍宝现在还悄悄地沉睡在克里米亚的某个地下宫殿里,然而至今没有人找到任何线索。

赛西亚这个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货币,在历史的长河中未曾留下只言片语的民族,留在世间的,只是散见于古希腊典籍中的零散记录和世界上最为精美绝伦的黄金艺术制品。

黄金珠宝指数:★★★☆☆心动指数:★★★☆☆综合指★★★☆☆

旅游链接:

克里米亚半岛

旅游小贴士

克里米亚半岛,在前苏联欧洲部分南部,临黑海和亚速海,北倚彼烈科普地狭谷,与大陆相连。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北、中部为平原,地势低平,属温带草原气候。最东部刻赤半岛属低矮丘陵,富铁矿藏。东南有克里米亚山脉,最高峰罗曼一科什山,海拔1545米。南麓滨海地带气候温和,是著名疗养地。谷地和滨海地带多果园、葡萄园。

瑞典哥得兰岛的珍宝之谜

哥得兰是瑞典波罗的海的岛屿和省名,面积为314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有几个大海湾。省会维斯比位于哥得兰岛西北部。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石器时代,这个地方就出现了最早的海豹捕猎者和渔民的居民点。在青铜器时代,当地居民就与波罗的海东南两岸的居民有密切的商业往来。到了公元200年,哥得兰商人就控制了俄罗斯与西欧之间的航线。公元900年以后成为瑞典的一部分,但仍保留其独立的农业社区和自己的语言文化。

今天的考古学家,还常常在哥得兰岛的土地上发现一些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足以证明,当年哥得兰岛是多么繁华,其商业网络遍布欧洲。考古学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发现的罗马硬币中,仅在哥得兰岛发现的就占了80%。此后那里发现的还有9到11世纪的拜占庭硬币、阿拉伯硬币等各式各样的古代硬币。在哥得兰岛上也有德国骑士团的硬币,那是德国圣殿骑士团在12世纪时,为德国移民打开了通向波罗的海南岸的道路,在此之前那儿一直被丹麦人和斯拉夫人所控制。

像整个哥得兰岛一样,维斯比属于瑞典王国。但德国人1143年在这里建立了卢卑克城,从此德国人甩掉了丹麦的船,而使用自己的船只行驶在波罗的海。由于哥得兰岛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德国商业协会——汉萨同盟,就在哥得兰安顿下来。

维斯比在波罗的海地区和汉萨同盟中的统治地位在下一个世纪逐渐为卢卑克所替代。尽管如此,维斯比仍然十分繁华。在这里,人们可以买到法国的葡萄酒,西班牙的杏仁、米和糖,意大利的藏红花调味品,锡兰的肉桂,西非的天堂谷,马拉巴尔海岸的胡椒和印度的姜,瑞典和俄罗斯的皮货等等世界各地的物品。

到13世纪时,哥得兰岛已是波罗的海重要的堆货场和转运中心,是海员和商人的中转站,维斯比达到它最为繁华的鼎盛时期,成为欧洲重要的商业中心。哥得兰岛不但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并且制 定了一条国际公海法则。

1340年,老谋深算又冷酷无情的瓦尔德马登上丹麦国王的宝座,号称瓦尔德马四世。

德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扩张给丹麦带来了政治上的挫折。早在13世纪初,卢卑克就脱离了丹麦的控制。别看卢卑克在今天只是德国的一个小城,但是在当年它的商业地位却相当于今日的纽约。在北面,舍能省在八年前划归瑞典国王芒努斯·埃里克松所有。但是没几年工夫,瓦尔德马成功地用各种手段将这些省份全部收回。

瓦尔德马十分清楚,对瑞典南部的统治等于就是控制了波罗的海和丹麦卡特加特之间海峡的航运,这样他就能向汉萨同盟收取贡物。他的下一步是占领哥得兰岛,那样就等于在波罗的海占据了统治地位,不仅能够保证对瑞典所有南部港口的控制,还能进一步打击汉萨同盟。

当时的哥得兰岛,共有4000到6000名能服兵役的男人,按照法律他们有义务武装自己抵御外部的侵犯。瑞典国王芒努斯-埃里克松在1361年2月13日,就命令维斯比的居民随时准备投人战斗。“一旦国王的地方官员下令,岛上所有的船只和人力必须投人保卫国家的战斗。”但无奈哥得兰岛一直处于和平之中,这里的人们已经连续两代人没有打过仗,他们“没有统帅、没有武装,且已不习惯战争”。如此涣散的兵力当然无法抵御装备精良的丹麦雇佣军。

1361年春天,瓦尔德马率军占领了瑞典的厄兰岛,他从这里渡海到达哥得兰岛,但是他的战船并没有直接指向维斯比。

7月22日,哥得兰西岸中部港口弗勒耶尔的海岸防潮警戒兵发现丹麦舰队正在靠近,立即敲响了警钟,燃起了烽火。农民们在万分惊愕中赶紧拿起武器,准备抗击登陆的丹麦人。丹麦人上岸后,这些农民军当然不堪一击。瓦尔德马军队中,有丹麦骑士组成的重骑兵,还有训练有素的步兵、大量的弓箭手和无比锋利的战剑。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农民军仅靠着不怕死的勇气,壮烈地向敌人扑去。他们以诺曼人的方式在开阔的地方一拥而上对抗瓦尔德马的军队,随即便陷人丹麦人游戏般的屠杀之中。

瓦尔德马通往维斯比的路变得畅通无阻,仅在1361年7月27日的战斗中,哥得兰战士就无一幸存,2000名阵亡者中除了服兵役的男人还有老幼病残,甚至还有女人。

然后维斯比为胜利者打开了大门。战斗结束两天以后,瓦尔德马签署了一个规定:维斯比市民必须用金银和贵重的用品去换取他们自身的自由。在面临着生死选择时,市民们在几个小时内用黄金装满了三个巨大的油桶,这是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18世纪开始至今,在哥得兰岛上有一系列重大发现,都是出自这个时期的财宝。除了各个时期的硬币外,发现的珍宝还有大量的金银器皿。

瓦尔德马运载珍宝的舰队于1361年8月28日离开维斯比港。也许是天意难违,三艘帆船载着打劫来的赃物没能走多远就全部沉了底,而瓦尔德马国王和他的军队主力侥幸逃脱了这场厄运。

有关这次沉船事件共有三种说法:

首次记载这一史实的瑞典古诗说,船队是在第乌斯特前方撞上了瑞典南部的岛礁而沉没的。

丹麦人的《丹麦王国编年史》中说,船队是在利拉卡尔索岛沉没的,即两个卡尔索岛中较小的那一个,这两个岛与哥得兰西岸的港口小城克隆法尔在同一纬度。

哥得兰的新教牧师在1633年编写的《哥得兰编年史》中说,船是在卡尔索岛沉没的。

1905年5月底,建造园事的士兵在维斯比城外的一个浅洼地里发现了一个土坑,里面全是人的骷髅。随后,哥得兰档案馆的管理员赶到了那里。经过考察,发现那是一个集体墓葬,里面埋葬的都是抵御瓦尔德马国王的战斗中的阵亡者。

发掘立即就开始了。人们挖出了铁镑的兵器、被弓箭射穿的头盖骨、还戴着头盔的浄狞的头颅。在骸骨中有各种年龄的男人,还有孩子、残疾人和女人。所有这一切立刻会使人回想起哥得兰的农民军团被瓦尔德马的雇佣军屠杀得一个不剩时,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战争场面。经过清理发现,仅这块草地上就长眠着1185名哥得兰人。

1933年,一条寻宝的消息引起了哥得兰岛渔民的注意。维斯比地方政府向美国的“霍尔·波罗的海寻宝公司”颁发了许可证,允许它寻找瓦尔德马·阿特达尔的载宝船。但是人们很快得知,这个公司创办者是贡纳尔和古斯塔夫·霍尔两兄弟。他们是瑞典移民,一个冒充作家和深海潜水员,而另一个在泽西城的瑞典教堂敲钟糊口。他们因缺少波罗的海探险的资金,便首先印刷了一份广告,意在吸引感兴趣的人向他们的公司投资,后来又采用了很多不正当的手段集资,不久便被指控犯有盗窃罪。

二十年之后的1953年,一个来自瑞典的园艺师把自己的园圃做了抵押之后来到哥得兰。据说,他来的时候前呼后拥,随行人员中有个神秘莫测的矿物学家,随身携带着一个神秘莫测的探测装置。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芬兰男爵,据说那个男爵在芬兰以“潜水男爵”闻名。

记者们很快采访了他们,以“蛙人和黄金探测器今天袭击黄金宝为标题的报道,把哥得兰闹得沸沸扬扬,岛上的居民立刻被这个瑞典人所吸引。他们每天都早早来到港口,眼睁睁地盼望着能见到那个矿物学家和他那神秘的探测装置,还有那个著名的“潜水男爵”。

等到他们上岛之后,很多岛上的人自愿尽义务,为他们当向导。按照这些向导所导向的地点,他们每天都忙碌得不亦乐乎。但人们很快发现,那个矿物学家只是个普通的农民,所谓的探测装置,只是他整天沉迷的寻矿“魔杖”,而那位“潜水男爵”只是个蛙人。他们忙来忙去,当然什么宝藏也不会找到。一场寻宝闹剧就这样流产了。不但没找到宝藏,损失的还有岛上居民巨大的热情和那个瑞典人的苗圃。

即使到现在,假如读者朋友们去哥得兰岛旅游,仍然可以看到那里大片大片的中世纪建筑。围绕中世纪建筑群的是维斯比的荣耀,那是13世纪建筑的城墙,城墙高达九米,有四十座城堡和十八座雄伟壮观的教堂。当然,还有那个永不消失的梦想。

黄金珠宝指数:☆☆★★★

心动指数:★★★★☆综合指★★★☆☆

旅游小贴士

瑞典哥得兰岛是瑞典最东部的省份,位于波罗的海上,与斯德哥尔摩有飞机航班和航船相连。岛长105公里,面积3140平方公里,与瑞典本土相距88公里,居民五万多人。岛上气候宜人,森林茂密,针叶林木较多,风光秀丽,环境幽雅。

哥得兰岛大约八千年前已有人类定居点,从9世纪北欧海盗时期直到中世纪,这个岛是波罗的海的贸易中心,曾受丹麦统治,1645年重归瑞典。几百年来一直是艺术中心。岛上有很多教堂,大部分建于中世纪。教堂拱形大门上的石刻、木刻以及教堂内部的壁画反映了中世纪文化艺术的高水平。哥得兰岛的夏天比较短暂,但每年却能吸引近30万的游客前来。夏季一过,岛上便又恢复平时的宁静祥和。

瑞典古城维斯比是哥德兰岛首府,地处该岛西部,濒临波罗的海,城市人口约五万。维斯比的历史可上溯到二千年前。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渔民居住。13世纪发展成为北欧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1361年丹麦国王贪羡哥德兰岛之富庶,遂与瑞典在维斯比城外作战。此后,哥德兰岛落入丹麦手中,后又为汉萨同盟所统治,直至1645年复归瑞典。

该城自14世纪以来发展缓慢,城市规模未有大的扩充,许多建筑依然保持旧有风采。而正是这种古城风采吸引了现代人,众多游客不畏路程遥远,来此小城一睹中世纪的风光。小城周围环绕着石灰石构筑的城垣。城垣自13世纪晚期兴建,14世纪又经加高加固,成为高十二米、长达四公里、有四十四座造型雄伟的城楼的城墙。城墙至今已历经六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仍保存完好,壮观无比。市内以碎石铺成的狭长街道大部分也保存完好,建于13~14世纪的沿街房屋更是风采依旧,散落在城内的中世纪教堂有十七座之多。如此完好的旧城风貌在现代社会中实属罕见。所以,维斯比今日的行政中心仍设在老城,而繁荣热闹的商业区则多在城外。维斯比还有“玫瑰之都”的美誉,因为这里气候温和,甚至到了11月份,在瑞典其他地方已是隆冬,维斯比却仍有玫瑰盛开,令人备觉温馨。

“红色处女军”珍宝之谜

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北与波兰为邻,东与前苏联交界,南与匈牙利和奥地利相连,西与德国接壤,处在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

波西米亚是捷克西部的一个历史地区。公元前500年,这里最早住有克尔特人,以后出现日耳曼部落。自从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到达这片地区,波希米亚就开始了它漫长而坎坷的历史。公元623年~658年,以法兰克领袖萨蒙为首的捷克人的帝国兴起,曾在这里建立一个抵御阿瓦尔人的斯拉夫部落联盟。公元658年萨蒙死后,此地受摩拉维亚人统治。公元8世纪年后,捷克人控制了波希米亚的大部分地区。

9世纪是捷克历史的荣光时期,普热美斯家族是捷克的第一个统治家族,由普热美斯在公元8世纪年时建立。普热美斯王朝在公元800年~1306年间曾统治波西米亚及附近地区达五百多年。

9世纪,女王丽布施及其夫普热美斯公爵创建了古老而美丽的布拉格城堡,城堡后经多次扩建。直到一千多年后的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总统府仍设立于此。

从女王丽布施创建布拉格城堡以来,布拉格不但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也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最美丽的都市。布拉格老城中最早的居民点大都始建于那个时期。城堡中心的圣维斯大教堂是欧洲建筑艺术的精品,里面藏有波西米亚王国的王冠,捷克各时期的统治者也都葬在这里。如今当游人们漫步于布拉格老城时,依然能看到以前的房屋,仿佛又回到了千百年前。布拉格旧市政府钟楼上精美的天文钟和圣维斯大教堂高耸的尖塔是布拉格永恒的标志。斯坦诺瓦犹太教堂独特的三角形山墙更是令多少人赞美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丽布施女王以始建举世闻名的布拉格城堡而流芳千古,她手下的一名女卫队长普拉斯妲却以创建“红色处女军”,又埋藏了一批巨额宝藏,也在捷克历史上留下千古之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9世纪初的丽布施女王不但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还创建了一支包括妇女在内的晓勇善战的军队,曾打败过不少敌人。后来她虽然嫁给了普热美斯公国的公爵普热美斯,但始终保持着桀骜不驯的独立性格。后来,这位女王建立了一支威风凜瘭的皇家卫队,其队长就是后来在捷克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普拉斯妲。这支卫队完全由清一色的年轻女子组成,它负责保卫女王和皇宫的安全。普拉斯妲兢兢业业为女王服务,与女王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丽布施女王去世后,普拉斯妲深感悲痛,她不愿意再为国王普热美斯公爵效劳,便率领自己手下的女兵来到捷克北部的维多夫莱山,从此占山为王。

普热美斯公爵曾派一名使臣到维多夫莱山区,试图把普拉斯妲重新请回到王宫。结果,年轻的叛逆姑娘却把这名使臣阉割后轰了回去。普拉斯妲的这种做法激怒了国王,但却吸引了周围地区许多年轻的姑娘。一批批年轻的女子不堪忍受男人的欺压,陆续投奔了普拉斯姐。没过多久,普拉斯姐手下就有了一支真正的部队,这就是后来威震朝野的“红色处女军”。普拉斯妲本人也开始了她传奇般的生涯。

所谓“红色处女军”即完全由尚未结婚的处女组成的军队。反对处女军的人说,普拉斯妲是个作恶多端的女妖,她诱使年轻女子去犯法;拥护她的人称她为女中豪杰。据历史记载,她天资聪慧,而且练就了一身过人武艺,但极端憎恶男人。

有人分析,普拉斯妲之所以对男性深恶痛绝,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受到父亲的虐待,又在尚未成年时被男人凌辱过,所以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普拉斯姐的“红色处女军”规模越来越大,最多时达到上千人。为了保证部队的给养,她率领军队离开了贫瘠的维多夫莱山,在迪尔文城堡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大本营。

随后,“红色处女军”四处打家劫舍,征收捐税,推行自己的法律。这些法律大部分是针对男人的。据说,为了蔑视男人,她有时会带着几名女兵,手持利剑和盾牌,赤身裸体地去市镇游逛,如果哪个男人胆敢朝她们看一眼,她们就会毫不迟疑地把那个男人处死。

普拉斯妲在她自己的地盘上行使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她规定:

一、男人不许佩带武器,不许习武,否则处以死刑。

二、男人必须种地、做买卖经商、做饭、缝补衣服、干所有女人不愿干的家务活;女人的职责则是打仗。

三、男人骑马,双腿必须悬垂在坐骑左侧,违者处以死刑。

四、女人有权选择丈夫,任何拒绝女人选择的男人都将处以死刑。

这些古怪的法律十分苛刻。普拉斯妲这一极端的做法不仅激起了当地男人的强烈反抗,也终于让普热美斯觉得忍无可忍。于是,国王普热美斯派遣大军围剿普拉斯妲。

普热美斯军队的指挥官开始并不把这支“红色处女军”看在眼里,他们认为这帮女孩子看到国王的正规军必然会吓得不知所措。然而,实际上双方一交战,普热美斯的军队由于过于自信和轻敌,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红色处女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下子,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来对待这支“红色处女军”了。国王普热美斯在布拉格得知自己的军队在山里竟被一帮女孩子弄得晕头转向,盛怒之下,他居然亲自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前来围剿。

在维多夫莱山区,普热美斯大军依靠人数上的优势,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把处女军层层包围,缩小包围圈后杀死了一百多名顽强抵抗的处女军战士。在迪尔文城堡的普拉斯妲闻讯后,亲手扼死十几名俘虏,并率领自己的战友对普热美斯大军进行了殊死抵抗。一时间,山冈上杀声震天,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她们和男人拼命时的喊叫声。最后,城堡中所有的处女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没有一个逃命投降的。而普拉斯姐本人最后扔下了手中的盾牌,脱光了身上的衣服,仅仅拿着一把利剑,赤身裸体地同皇家军队进行了最后的拼杀,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普拉斯妲多年跟随女王,见多识广,对王室的金银财宝了如指掌,加之她本人喜欢雍容华贵的奢华生活,又多年劫掠富豪,抢劫了不少的贵族城堡,聚敛起大量的金银财宝。在普热美斯军队未到之前,她早已预见到自己凶多吉少,于是她在迪尔文城堡早已把大量的宝藏埋藏起来。这笔财宝主要有金币、银币以及处女军战士不愿佩戴的大批珍贵的金银首饰,数量极为可观。

普拉斯妲到底把它们埋藏到哪儿呢?

处女军被全部杀死之后,后人就想到了这批珍宝。有人不断地在当年她们活动的地区挖掘,试图找到她们埋藏的珍宝,但始终没有找到。

随后,普热美斯家族以布拉格为中心建立的王朝依附神圣罗马帝国几百年。在普热美斯王朝统治波西米亚的几百年间,这几代王朝都没有忘记普拉斯妲和她埋藏的财宝。他们曾多次派人去维多夫莱山区搜寻这批宝藏,但每次都空手而归。进入20世纪以来,这笔宝藏又引起了一些现代寻宝者的注意。有人认为,它肯定被埋藏在捷克山区的某个地方。但到底在什么位置,却始终没有人能知道。

黄金珠宝指数:★★★☆☆心动指数:★★★★☆综合指数:★★★☆☆

旅游链接:捷克首都布拉格

旅游小贴士:

布拉格是捷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人口119.3万,面积496平方公里,全市共设二十二个区。平均海拔235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布拉格有“建筑博物馆”之称,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绝大多数建筑风格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从中世纪以前直至现代的建筑物交织在一起,生动地体现了建筑风格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特征。

布拉格的建筑可大致地分为五类,各自的特征很明显,特别是在教堂建筑的尖塔或圆顶等处,表现尤为突出。另外,风格不只限于建筑,有些是对绘画和雕刻等美术整体或像文艺复兴这样基于一种思想的社会运动而言的。

古罗马建筑风格:11世纪至12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形状如细长的盾的简单的窗户,和被称为ROTUNDA的圆筒形的建筑物是其特征所在。如圣伊日教堂的白塔,维谢赫拉德城堡入口处不远的圆筒形教堂,查里桥靠小城一侧的桥塔等。

哥特式建筑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整体地用直线式设计,建筑物高大耸向云天的尖塔,是其最大的特征,有密密麻麻细巧的装饰。典型的如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大教堂,老城的双塔教堂等。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3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代替了耸立的高塔,主要采用曲线的简洁豪华的设计。如位于犹太区的平卡斯犹太教会堂,位于布拉格城堡门口的军事博物馆以及皇家花园内的夏宫等。

巴罗克建筑风格: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屋顶是葱头状圆顶,塔是圆形设计。洛雷塔教堂是巴罗克式建筑的杰作,其他还有圣尼古拉教堂、特罗亚城堡等。

新艺术派建筑风格: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设计采用像流动的花或藤蔓植物这样的装饰风格。新艺术派的代表人物是捷克人阿尔方斯·穆哈。如瓦茨拉夫广场上的欧罗巴饭店、布拉格总站的入口装饰等。最典型的建筑应该是城市宫(又叫市民会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