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7节 黄泉相见

姜氏是一个蹩脚的阴谋家,更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中国的礼仪里清楚记载着长幼有序的重要性。这是前人的古老智慧,是用无数惨痛的教训换来的东西,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如果家中有幼子,当长幼发生冲突时,除非是确定的对错,否则一定不能偏袒幼子、呵斥长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维护长子的尊严,然后让长子去管理幼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荀子所说的: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姜氏犯了长幼失序的错误,她的犯罪事实是清楚的,情节是恶劣的,后果自然也是相当严重的。当她看到本该去洛邑的长子突然回到新郑时,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她试图大哭大叫大喊,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宫女不再把她当太后,而是将她拖进了一个房间,外面落上了重重的铜锁。

她最关心的大概还是儿子段的安危吧,但结果并没有多大的悬念。她的长子又回来了,带来段的死讯。

从悲痛中稍稍缓过劲,姜氏望着自己的长子。她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看过对方,也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陌生。她一直把他当作丧门星,从不拿正眼瞧他,可今天,她的命运就掌握在对方手里。

“您去颍城吧!”儿子说出了他的审判,然后转身离开。在跨出门时,他停住了,没有回头,只丢下另一句冰冷的话:“不及黄泉,不相见也!”

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只落得一个幼子亡、长子离的下场。姜氏只好离开新郑,离开这个她跟夫君共同营造的都城,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在颍孤独地死去,陪伴她的大概只有深深的愧疚与悔恨。但还是出意外了。

他的长子,郑国国君姬寤生后悔了。

虽然她犯过大错,虽然她对自己有万般不是,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父亲死了、兄弟上吊了,再把母亲赶走是不是不太合适?

确实不太合适。

中华民族一向是礼仪之邦,而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孝。关于孝道,孔子先生教育我们说: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应该忘却自己父母的过错,而敬重他们的优点。

更让姬寤生坐不住的是,外面对他“驱母”这件事已经有了一些议论,风向对他颇为不利。

本来,姜氏与段同谋抢班夺权这件事经姬寤生广泛宣传后,这位太后就不受群众的待见,朝中的臣子对她意见很大。但看到这位太后坐着她的马车,带着她的丫鬟,孤苦伶仃地朝颍进发,社会舆论悄然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向来是同情弱者的,一个寡妇,老公死得早,两个儿子不和睦,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还不认她,要把她赶出家门,实在是一个容易引起群众同情的对象。

而且姬寤生“驱母”事件很快传遍各国,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各国首领纷纷来电来函,表示对此事件的关注,希望姬寤生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发挥君子风范,迅速消除不利影响,以弘扬周礼周风。

形势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姬寤生没想到的,忍了这么多年,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张狂一次了,却没有想到忍是一辈子的修行。

实在不行,那就把老太婆接回来吧!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自己以前已经放出了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

言语未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出口之后,它就是你的大爷。

说好的黄泉再见,突然又收回来,面子实在有些放不下。

但俗话说得好,话是死的,人是活的。

办法还是被一个人想到了。

在郑国国内悄然掀起对国君“驱母”事件大讨论的同时,一个人从姜氏居地颍城出发了,这个人叫考叔,因为他是颍的地方官,所以史书称他为颍考叔。

颍考叔很生气,史书记载这位同志以孝闻名,生平最见不得不忠不孝之事,国君把自己的亲妈赶出了家门,还安置在他的颍城,这等于公然挑衅他的价值观。

当然,颍考叔对国君家的那些事还是清楚的,也明白主要责任还是在这个母亲身上,要劝说国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在去新郑之前,他特地组织手下的干部去抓了几只鸟。

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左传》)

春秋时,男人们见面,穷人送玉帛,没钱的送禽鸟,不同的礼物代表不同的身份。

颍考叔去见国君,怎么说也得弄块玉璧,但偏偏去抓禽鸟,这应该不仅仅是为了省钱。

拎着这些鸟,颍考叔来到了新郑,报告要向国君献野味改善伙食。颍是个小城,下面的人要献鸟,国君并不一定要接见,但听到这位考叔是从颍城来的,姬寤生心里一动。

“那就宣他上来吧!”

见面之后,颍考叔献上准备好的鸟,姬寤生一看,这鸟没多少肉。但他还是问了一句:

“这是什么鸟?”

“这叫鸮。”颍考叔沉稳地答道,“这种鸟有个习性,小时候母亲哺育它,长大之后,这种鸟就开始啄食父母,是为不孝之鸟,所以我抓来给国君您吃。”

补充一下,所谓鸮就是猫头鹰,“鸮食母”属于误传。

姬寤生沉默了。良久,他说:“你来一趟不容易,就吃个饭再回去吧!”

颍考叔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是国君听了这话勃然大怒,说明这家伙确实不守孝道,少不得回去要发动群众对他进行批判,现在没有说话,还留他吃饭,说明孺子可教也。

国宴果然高端大气上档次,姬寤生特地吩咐厨房蒸了一只全羊端上来,姬寤生又特地指示先给考叔上一条羊腿。

羊腿端到了颍考叔的面前,颍考叔仔细看了看面前正在冒油的羊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从怀里掏了一把小刀,就开始片羊肉,专捡好吃的下刀子,片下来后,直接就往怀里装。

刚上菜就打包?这实在出乎姬寤生的意料。

“您这是……”

“臣家里还有老母。”颍考叔的眼睛没有离开羊腿,“我弄点回去给她吃。”

大殿复又沉默,除了颍考叔的片肉声,过了一会儿,颍考叔听到国君发出长长的悲叹。

“您还有母亲可以送肉,我又去哪里送肉啊!”

颍考叔的目光终于从羊腿上移开了,“敢问国君这是什么意思?”

姬寤生再也没有隐藏,把这些日子困扰自己的烦恼全盘托出。最后,他痛苦万分地说道:“我十分想念我的母亲,只是当日我发下了毒誓。”

到底姬寤生是真的思念母亲,还是迫于舆论压力呢?我们还是认为两者皆有吧!毕竟亲情是永远难以割舍的。

颍考叔笑了,在他看来,母子和解的难点不在于什么黄泉毒誓,难点在这位国君的内心,既然心结已解,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这有何难,在地上挖一条隧道,直到看到泉水,你们母子自然就可以黄泉相见,有谁敢说您违背誓言呢?”

颍考叔耍了一个花招,把象征死亡的黄泉转化为实体的黄泉,问题迎刃而解。

在国君的亲自主持下,郑国黄泉隧道项目很快开工建设并提前完工。这是和解的隧道,也是孝得以修复的隧道。浪漫的春秋人用优雅的笔触记载了这一母子和解的温馨场景,据记载,当姬寤生迈进隧道时,心情十分激动,即兴做了一首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氏从隧道里往外走,也边走边吟唱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母子遂如初。

虽然不算太完美,但总算是一个大团圆结局,这对姬寤生来说尤其重要。通过这次精心策划、大张旗鼓的掘地迎母事件,姬寤生迅速扭转了舆论批判的困局,挽回了声誉,重塑了国君伟大高岸的形象。

至此,他终于圆满解决了家务事。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姬寤生深知,郑国的霸业尚未成功,自己仍需努力。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