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春秋策

郑国地处中原腹地,都城位于新郑(即今天的河南新郑附近),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南北半部,是西周册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同时,它是东周第一个霸主国。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巧合,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明白,作为后起的诸侯国,它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也更加奋发图强,从而能够赶在齐、鲁、晋、楚这些历史悠久的诸侯国之前率先成就霸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霸业也不是一天可以练就的。郑国的霸业起步于郑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的深谋远虑。

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胞弟,周幽王的叔叔,标准的根正苗红。因为排名太靠后,直到他的老大哥周宣王当了二十二年天子,才想起这位小弟还没有自己的地盘,于是将姬友封在了今天陕西凤翔一个叫郑的地方。

郑这个地方不大,估计其人口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但乡干部也是干部,姬友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在封地的政绩为他赢得了声望与政治资本。周幽王时,姬友被召进朝中担任司徒,执掌国政。其工作成绩是很突出的,老百姓在他的教化下和睦相处、心情愉快。提到姬司徒,群众都忍不住称赞。

工作干到这个地步,应该心满意足了,可奇怪的是,姬友并没有沉醉于成绩当中,他甚至感到十分焦虑。

在朝中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他就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周王朝就要完蛋了!

这个感觉来源于他的上司——周幽王。

很多人都知道周幽王是个暴君,其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他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解释过来,就是脾气暴躁,好色贪玩,脑袋还缺根筋。这三样沾上一样,就命运多舛了,三毒俱全,想不亡国都难。

自武王伐纣建周二百多年来,大家靠西周这棵大树遮风挡雨,现在大树要倒,大家还是各自逃命去吧!可是逃命也要有个跑路的方向,跑完之后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姬友无处可避,他的那块封地小不说,还处在中原郊区,四周都是威胁,实在不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姬友的心情就像自己被困在一棵大树上,自己的侄子周幽王正抡着一把大斧子拼命砍树,而他左看右看,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无奈之下,他决定去问一个人。

他要问的这个人,可以说是《春秋》里的第一个神人。

此人是周朝的太史伯阳父,他跟姬友关系不错,除了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大概还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见解——两人都认为周朝要完蛋了。

伯阳父甚至比姬友还要悲观。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登基的第二年,中原各地地质板块之间活动异常,泾水、黄河、洛水流域同时发生地震,周朝的发祥地岐山还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山体滑坡,造成了堰塞湖,引发三川断流。地方将这个消息报过来,请求周幽王赶紧组织抗震救灾,周幽王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出发,表示地震是常事,何必惊慌得跑来告诉我?

伯阳父听说后立刻断言,周朝不出十年当亡。

两位平时没少聚在一起抱怨周幽王,见了面也没有含糊,姬友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王室马上就要发生动乱,到时我的家族要去哪里逃难啊?”

伯阳父的回答精彩绝伦,堪称《春秋》第一论。

“我看只有雒邑以东,黄河跟济水以南的那块地方可以安置你的族人了。”

姬友点头,那块地皮倒是不错,土地肥沃、交通发达,正是中原腹地,但好地方总是有人抢先下手。那里不是无主之地,而是虢国和郐国的地盘。

“我怎样才能去那里?”姬友问道。

“虢国的君王仗着自己在朝中有势力,郐国的国君自恃国境地理位置险要,都十分骄侈,还都爱占小便宜,百姓已经离心,而你身为司徒,又有百姓爱戴你,如果你请求去那里居住,给他们送点礼物,他们看你在朝中当政,一定会为了巴结你送你土地。你搬过去后,用心治理,到时虢、郐两国的百姓就会成为你的百姓。”

姬友意识到伯阳父说的是对的,但他并不打算马上附和对方。想了一会儿,他说道:“其实我想把郑国搬到南方大江旁边去。”所谓大江,就是现在的长江。

伯阳父露出了一丝微笑,接下来,他说出了一个预言式的论断,“过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劳很大,楚人就是他的后代,楚人因为周朝的压制没有兴盛起来,现在周朝要衰败,楚人一定会兴起,楚国强盛起来,你跑到他旁边去定国,只怕没什么好处吧?”

其时,楚人还在长江边默默无闻,这群披发敞袍、赤足踏歌的边疆之民听到有人如此论断他们的将来,其内心必定燃起熊熊火焰吧!

“那我搬到西边去,怎么样?”姬友又问。

伯阳父的笑意更明显了:“那里的百姓贪婪好利,难以长久居住下去。”

西边主要是少数民族西戎人活动的区域,经济欠发达,教育很落后,群众基础很差,的确不是一个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姬友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只是一时面子问题,故意来抬杠。被伯阳父无情反驳后,姬友老实了,诚心诚意地请教了另一个问题。

“周室衰败以后,哪一国将会兴起?”

“我估计是齐、秦、晋、楚中的一个吧!”伯阳父答道,他的眼神深邃,仿佛穿透时光的迷雾,“齐国的姜姓人,是伯夷的后代,伯夷曾经替尧掌管礼仪制度;秦国的嬴姓人,是伯益的后代,伯益曾帮舜收服许多部落;至于楚国的祖先,也曾经对天下有功;而周武王克纣后,把叔虞封在了唐地,那里地势险要。等周室衰弱,这些有德之人的后代一定能够兴起!”

伯阳父一气说完《春秋》第一论,他充满远见卓识的论断被历史一一证明,在此后的岁月里,齐、秦、晋、楚先后崛起,称霸中原。

至此,姬友彻底服了。他老老实实地向对方行礼,表示赞同:“你说得对!”

拿着伯阳父的立国安命指南,姬友照本操作,给周幽王打了报告,将自己的国家搬到了雒东。作为新搬来的,他及时给虢、郐两国君王送去了礼物与亲切的问候,两国君王也十分够意思,两人一商量,一起送给姬友十个城邑。从后面的情况来看,这两位完全是羔羊式的国君,家里进来了一头狼,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把自己最重要的资产土地送了出去,简直比美洲土地上的印第安人还要慷慨。

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虢郐寄孥。

将国搬到雒东之后,姬友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可以全心全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郑国搬家没两年,周幽王就玩出了火,犬戎进攻王畿,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其时公元前771年,离当年伯阳父论断不出十年周朝必亡只差一年。周幽王还是不争气啊,只要再努力一年,就可以打破伯阳父的咒语了。顺便提一句,伯阳父早在两年前就辞职不干了。

姬友却没有逃跑,作为国家的上卿,他站好最后一班岗,杀身成仁,死在两军交战中。姬友以死殉国,又能妥善安置自己的封国与家族。自古家国难两全,他做到了。

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将这种忠于王室的精神好好传下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