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二章

    作者: 周罗吉   周罗力
    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河上有桥十一,自陈州门里曰观桥(在五岳观后门),从北,次曰宣泰桥,次曰云骑桥,次曰横桥子(在彭婆婆宅前),次曰高桥,次曰西保康门桥,次曰龙津桥(正对内前),次曰新桥,次曰太平桥(高殿前宅前),次曰粜麦桥,次曰第一座桥,次曰宜男桥,出戴楼门外曰四里桥。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次曰顺成仓桥,入水门里曰便桥,次曰下土桥,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正名天注:“天”误刻为“大”。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螲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州桥之北岸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桥之西有方浅船二只,头置巨杆铁枪数条,岸上有铁索三条,遇夜绞上水面,盖防遗失舟船矣。西去曰浚仪桥,次曰兴国寺桥(亦名马军衙桥),次曰太师府桥(蔡相宅前),次曰金梁桥,次曰西浮桥(旧以船为之桥,今皆用木石造矣),次曰西水门便桥,门外曰横桥。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自新曹门北入京,河上有桥五:东去曰小横桥,次曰广备桥,次曰蔡市桥,次曰青晖桥、染院桥。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河上有桥三:曰白虎桥、横桥、五王宫桥之类。又曹门小河子桥曰念佛桥,盖内诸司辇官亲事官之类,军营皆在曹门,侵晨上直,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得其名矣。


    ---------摘录[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
    
    第二章
    
    1
    张择端书房兼画室内,张择端站在《清明上河图》前,笑容可掬地问学生们道:“今天按你们的想法,让我先给你们讲一个图上的故事,你们说说先讲图上的哪一个故事?”
    一学生好奇地:“师父,我们在这图上随便指一个地方,你便能给我们讲出来他的故事?”
    张择端十分自信地:“可以啊,你们可以在图上随便指出一个人或店铺或房屋建筑,我都能给你们讲出有关他们的故事!这幅图对我来讲太熟悉了!”
    “那好,师父我来试一试!”一个学生说着便来到《清明上河图》前,凝视着图一会后,伸手指着图上汴河向东流去的拐弯处十字路口一茶坊说:“我就找这个没有名号的店铺吧,让师父给我们讲一下这个茶馆的故事。师父,你就给我们讲一讲这一家茶馆吧。”
    张择端看了看图上的茶馆想了想对学生们说:“好,不过我对你们也有一个要求!”
    学生好奇地问道:“师父有什么要求?”
    张择端指着图上的茶馆说:“以后在我讲述图上故事的时候,你们不但要用笔把我讲述的故事记下来,还要给我画出来。看你们谁画的最好,这样你们也可以练习一下你们边听边画的想象和描绘能力!”
    学生们闻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拿起笔说道:“师父你讲吧,我们准备好了!”
    张择端看了看大家,开始讲述起来:“这家茶馆主人名叫林六郎,为人处世诚信不欺,茶具漂亮精美,皆为一品器皿,桌椅板凳一天到晚都擦拭的非常干净。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时候是客人最多的。有一次,有一个南方商人来汴经商,在忙完生意上的事后,离京上船的时候巧遇故乡人,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二人便到林六郎的茶馆里叙旧,当二人叙完旧后便离开茶馆,当这个南方商人上船时匆忙间把一个装有数十两黄金的布袋给忘在了茶馆内。这个南方商人乘船走出京城后,才想起来遗失黄金的事,可是一想到茶馆内人来人往恐怕早就让人拿走了,所以也就没有返回来寻找。几年后当这位南方商人陪同朋友再次到林六郎茶馆喝茶时,同朋友说起了几年前在这个茶馆丢失几十两黄金的事,正好被林六郎听到了。


    林六郎马上问这位南方商人:“你当年是不是穿着的是毛衫在里边坐着的那个人?南方商人回答说是啊。林六郎又问道,当年与你一起的还有一个穿着黑皮袄的朋友。当得到南方商人肯定的回答后,林六郎便对南方商人说,那个装黄金的布袋自己拾到了,当时便赶出去追赶,无奈商人上船已经走远了。林六郎只好收藏起来了,不过,林六郎想那南方商人有时间一定会来寻找的,虽然没有打开过那个装有黄金的布袋,但感觉是黄金白银之物,不成想几年一晃就过去了。林六郎便对那个南方商人说,如果你说对了布袋里面黄金的数目一定双手奉还。这位南方商人对林六郎说若真的是我丢失的那一包黄金,我一定同你平分。当林六郎领着这位南方商人来到茶馆的一间小阁楼里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位走南闯北的南方商人惊呆了。阁楼里存放的都是林六郎在茶馆拾到客人丢失的物品,有雨伞、鞋、衣服、器皿之类的遗物,每一件遗物上都标有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所丢失,是僧道妇人丢失的,就写上是僧道妇人丢失的; 若是商贾、官员、秀才、公吏丢失的,就如实写上。不知道的,就光写上时间日期。
    当林六郎把南方商人几年前丢失的装黄金布袋找到后,问清楚南方商人的黄金有几块,多重,核实清楚后便还给了这位南方商人。南方商人十分感动,坚持一定要把黄金分给林六郎一半,却遭到了林六郎的拒绝。南方商人十分感动,要请林六郎到孙羊店喝酒也遭到林六郎的婉言谢绝。当时在茶馆喝茶的客人,听到这件事后都拍着额头感叹不止,都说这件事在世上少见!”
    当张择端讲述完林六郎的故事后,学生们也放下手中的笔,感慨万千。
    “师父,这个林六郎真的是个讲诚信的人。”
    “无商不奸,象这样的讲诚信的林六郎应该是咱京城商人学习的榜样啊!”
    张择端听后感叹地:“是啊,在咱们京城象林六郎的经商人还不止他一个人啊!”
    学生们惊讶地问道:“师父,还有谁是这样的人啊?”
    张择端指着《清明上河图》上王员外家旁边的久住曹二家说:“在久住曹二家我就亲身经历一件同样的事。”
    学生们好奇地请求道:“师父,你干脆都给我们讲一讲吧!”
    张择端笑了:“上次你们可是说只讲一个图上的小故事啊,再讲一个可就是两个小故事了。”
    一名学生嬉皮笑脸地乞求道:“师父今天就给我们多讲一个,下不为例。”
    “师父,您都给我们说出来,就给我们讲完吧!”

    张择端:“好好,我讲给你们听。在曹二家的客店里,有一个客人遗失一个装有锦囊的布囊,里面有大珠一百颗,被曹二拾到了。为了找到失主,曹二让我给他写了个拾物告示,在街上张贴。那个失主见到告示后便找到曹二,曹二在失主核对上丢失的大珠数目后,曹二便将一百颗大珠全部交给了失主。失主十分感动执意要把大珠子分给曹二一半不可,被曹二拒绝了,曹二只是恐怕日后口说无凭,便让失主写了一张领状。失主写完领状后,曹二又对失主说道,你自己可看清楚了,这些珠子我不曾动过,一个也不少。” 
    听完张择端讲述的图上的故事,学生们静静地沉默好一会儿,才纷纷将自己根据张择端讲述的故事画的画展示给张择端看。
    张择端一一将学生们画的细细看过,不时的夸赞几句或指点几句。
    一个学生十分激动地对张择端说道:“师父,没有想到您画的《清明上河图》里面竟藏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将来也一定画一幅象师父这样的画。”
    张择端也很感动地说道:“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我希望你们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都能超过师父!”


    一名学生:“我们还是请师父接着讲图里的故事吧!”
    “对对对,还是请师父继续讲图里的故事吧,我还真想马上知道哪个赵二郎在桥上面对惊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师父,快点给我们接着讲图里的故事吧!”
    大家纷纷附和着,请求张择端继续讲述《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
    张择端看了看身边的学生,指着《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对学生们说:“好,我们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讲《清明上河图》里故事!”
    2
    赵二郎横躺在桥面上,耳旁听到狂奔而近的马蹄声和马车声,急忙睁开双眼,见马车已狂奔到自己跟前,脸上顿时呈现出惊恐万状地神情。
    赵二郎来不及细想自己会不会水,急忙一个驴打滚向桥下滚去。
    “扑通”一声,赵二郎滚入水中,击起的水花溅起很高很高的。
    桥上,马车急驶而过,车后扬起团团尘雾……
    桥下,赵二郎在水中拚命挥动着双手挣扎着,还不时冲河岸上围观人群大喊道:“救命啊!快救救我!我不会水啊!救命啊!救………”

    赵二郎沉入水中后又再次拚命挣扎着浮出水面,将双手伸出水面向岸上的众人挥动着,其中一只手仍然紧握着哪块银子。
    赵二郎小时候也曾学过游水,只不过没坚持学会,只是略知些水性,因为突然跌入水中,加之心中慌乱连喝了不少口河水。由于此处河水较深,赵二郎只有在水中不停扑腾的份,根本没有本事游到河边自己爬上岸去,只好在水中不停地挣扎着且不时地在水中大呼小叫,想求助岸上的众人把自己给救上岸。
    3
    赵家药铺内,赵仁一边亲自配药一边对书生说:“你的内人是由于旅途劳累过度,才会出现胎位上逼于心的症状。你不用担心,用紫苏饮连进十服,胎位便可恢复正常的,我准保她们母子日后平安无事!”
    书生万分感激地:“太谢谢赵大夫了,今天幸亏遇上了你,不然,我内人和腹中的孩子还不知………”
    赵仁将配制包好的十付药放在书生面前,又将药方递给书生说:“你回去后马上按药方上所写的给你的内人煎药让她服下!”
    书生急忙伸手去掏银子:“赵大夫,这些药多少钱……咦,我的银子呢!”
    书生找遍了身上的衣袋却没有找到银子,思索了片刻说:“我身上明明带着银子呢,噢,我想起来了,一定是刚才掉在桥上了,我去找找看!”
    赵仁急忙上前拦住道:“药钱就算了,快回去给你的内人煎药喝要紧,这几付药我不收你的钱!快回家煎药吧!”
    书生双手抱着药一时不知所措:“这……怎么行……这……”
    赵仁将双手搭在书生的肩膀上,一边向门外推,一边说:“快回去吧,救你的内人和孩子要紧,切莫耽误了时间,若你的内人有什么异常快来告诉我!”
    书生感激地:“赵大夫,太谢谢您了,改天我一定把药钱给你送来!”
    门外,书生、赵仁和赶车的老汉将孕妇小心翼翼地搀扶上车。
    书生上车后再次充满感激地对赵仁说:“谢谢赵大夫,您的恩德容在下日后相报!”
    赵仁挥了挥手叮嘱书生道:“别忘了,回去马上煎药给你的内人喝!”
    书生在车上感激地冲赵仁挥了挥手说道:“知道了,赵大夫请回吧!”
    路上,书生坐在车上对赶车老汉感叹地说:“赵大夫同刚才在桥上那个耍赖的醉汉一母所生,可二人性情却相去甚远,你说怪不怪!”
    赶车老汉一边扬着鞭子,一边说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十个手指头还没有一般长呢,孪生兄弟的性情还不一样呢!”
    “你说的言之有理!”书生说着给躺在车上的妻子掖了掖被子。
    “驾!”牛车载着二人缓缓而去。
    4
    小桥下,赵二郎在水中仍拚命挣扎着,不时挥动着双手大喊:“救命啊!我真的不会水啊!救命啊!”
    岸上,围观的众人见状惊奇万分,议论道:
    “赵二郎这家伙原来是个旱鸭子,不会水啊!”
    “这是对他赵二郎的报应,让他多喝些汴河里的水,看他往后还敢不敢耍赖了!”
    “看他在水里面折腾,也怪可怜的!”
    “可刚才他在桥上那副蛮横样子,让人看了太可恶了!”
    “谁去救他上来?”
    “谁也不会去救他上来的,你刚才没有看见他在桥上耍赖的那样子!”
    “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你去救他上来!”
    “我也是个旱鸭子,不会水啊!”
    ……
    这时一对老夫妻从此路过,见众人聚集围观便走进人群打听,得知落水的人是赵家药铺的赵二郎便上前劝众人下水将赵二郎救上来。
    老汉走过去对几个小伙子请求道:“这赵二郎他真不会水,你们莫和他一般见识,你们快点下去把他给救上来吧!”
    众人闻听七嘴八舌回答道:
    “什么,救他?!他这号人不值得我下水救他上来!”
    “这号人丢尽了咱京城人的脸面了。”
    “大爷,你刚才没见他躺在桥上耍赖的那模样。”

    ……
    桥下,浮在水面的酒葫芦由于没有塞住葫芦嘴,渐渐地注满了水沉入水中。
    “救…救…我……”
    赵二郎喊叫声越来越弱小,渐渐地向水下沉去。
    岸上,老汉焦急地:“我们怎么能眼看着他沉入水中淹死不救呢,好歹他也是个性命啊!快下去救他上来吧,不然迟了会闹出人命的。”
    一老婆婆从围观者中站出来,上前劝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赵二郎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小时候他也不是这样的,也是一个好孩子,他还给我挑过水、买过东西送过药呢!不说了,你们快救他上来要紧!”
    老汉:“快下去救他上来吧!咱可不能让人说咱京城里的人见死不救啊!”
    老婆婆:“求求大伙了,快点去救他上来!”
    这时,一小伙子面对二位老人的请求,终于站出来冲大伙说:“看在他们二老的面子上咱们去救他一回!”
    几个小伙子在老汉和老婆婆乞求与摧促下,极不乐意地慢吞吞脱着衣服。

    一个小伙子一边脱衣服一边嘴里嘟囊着说:“救他上来,也得让他多喝几口水,看他往后还敢不敢耍赖了!”
    河水中,赵二郎已无力喊叫,在水中沉沉浮浮,张开嘴巴不由己地尽情地大口大口喝着河水。
    几个小伙子慢腾腾地找个比较容易下水地方下到河水里,费了几番周折才将赵二郎死拉活拽地拖上岸。
    岸上,赵二郎躺在地上,不停地吐着河水,嘴里还不停地叫骂着……
    众人见赵二郎那副狼狈的模样都窃笑不止。
    赵二郎稍微缓过劲来,便又挣扎着吃力地向桥上爬去。
    众人见状无奈地摇头叹气。
    “狗改不了吃屎!”
    “救人救不了他的心!”
    “这小子算是没有救了!”
    ……
    桥上,赵二郎呈“大”字横躺在桥中,张着嘴不停地向外吐着浑浊的河水。
    老婆婆和老汉上前劝说赵二郎:
    “二郎啊,赶快起来回家吧,看看身上都湿透了,回去换换衣服!”
    “快起来,别躺在这儿了,受凉要得病的!”
    赵二郎翻了个身,一声不吭。
    围观者也调侃道:
    “是啊,这身上都湿透了,回去换换衣服,再过来躺这儿!”
    “二郎是不怕受凉得病的,他家是开药铺的,有的是药。”
    “赵郎中什么疑难杂症都有法子医好,可对他这个小儿子怎么却没有一点办法呢!”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
    二位老人闻听众人的议论,交换了一下眼色,只好走上前去,再次劝赵二郎道:
    “二郎啊,我是你王婆婆,我的话你也不听了!”
    “二郎啊,快听人劝,起来!别挡着路,这么多人等着你站起来过桥呢!”
    赵二郎睁开眼看看站在自己跟前的二位老人:“我站不起来了,你们二老也别劝我,让我躺在这儿,我竭一会便会回家的!”
    老汉摇了摇头对老婆婆说:“走吧,二郎长大了,再也不是当年的二郎了!”说着伸手拉着老婆婆而去。
    赵二郎见两位老人离去得意地笑了。
    不远处的路上,一队人马正威风凛凛地向桥这边走来。
    前面是几个高举“回避”、“肃静”牌子的公差开道,中间是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轿内端坐着的是开封府尹府官员。
    围观者冲桥上躺着的赵二郎喊:
    “赵二郎,快起来吧!”
    “开封府的官轿子来了!”
    “赵二郎,这回不起来也得起来了!”
    “有种,就躺在这儿别起来,那才算是英雄好汉呢!”
    “赵二郎,不骗你,真是开封府官轿子来了!”
    “这回我敢说,赵二郎他准会自己爬起来让开路,自己走开,你们信不信?”
    “你说的我信!”
    ………
    赵二郎躺在哪儿,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身子动了动,刚想弓起身来站起来躲到一旁去,可听到众人的议论,干脆心一横,眼一闭,强充硬汉地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开封府一队人马簇拥着官轿来到桥头。
    走在前面的府衙上前喊道:“谁还躺在哪儿不起来,快起来了!”
    赵二郎闻听仍躺在那儿一动不动。
    几名府衙议论道:
    “这不是赵郎中家的二郎赵义嘛,躺在这儿干什么?!”
    “快起来,开封府尹府官人的轿子来了!”
    “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连开封府的官轿也敢拦啊!”
    “这小子竟敢目中无人!”
    “这小子恐怕今天又是喝多了!”

    ………
    一府衙匆匆跑到轿子旁告知轿内的开封府府尹:“官人,前面有人挡道!”
    开封府府尹掀开轿子窗帘吃惊地问:“谁这么大胆?竟敢拦截本官的轿子!”
    府衙为难地:“官人,还有谁呢,就是那个赵家药铺的小儿子赵二郎!”
    另一名府衙补充道:“就是咱开封府的常客赵二郎,郭巡使常常为他说情。”
    开封府府尹闻听勃然大怒说道:“嗯!大胆无礼,让我来替他爹教训教训他!大白天竟敢躺在桥头耍赖,阻拦过往行人,去,给我把他抓起来,带回开封府!”
    “是,官人!”
    几名府衙立刻跑到赵二郎跟前,抓住赵二郎的手脚将其拉起来。
    赵二郎拚命地挣扎着且大喊大叫:“放开我,你们凭什么要抓我,我也没惹谁碍谁,你们凭什么要抓我……”
    开封府府尹十分恼怒地:“今天就让我来替你爹好好来管教管教你,把他给我带回开封府去!”


    “是,官人!”众府衙推拉着赵二郎而去。
    开封府一行人马浩浩荡荡走过桥。
    众人在路两旁目送着开封府府尹官轿耀武扬威地走过。
    众府衙目送着轿子渐渐地远去。
    众人对赵二郎被开封府府衙抓走的情景大笑不止:
    “这是报应,到了开封府那儿够这小子受的!”
    “你不知道,这小子家邻居是开封府左军巡使郭子正,听说他们两家关系不错,每次都是让郭巡使说尽好话,把他从开封府给弄出来的。”
    “这下又让赵郎中破费了!”
    “这次怕不会那么容易给保出来的!”
    “为什么?”
    “咱走着瞧,看我说的对不对!”
                 5
    赵诚之在药铺内竭息了一会,送走了几名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后,喝了口水,乘这会儿没有多少看病的患者,对店伙计交待了几句,便起身到对面久住王员外家去了。

    这久住王员外家,是京城内一家老客栈了。一般常在此店住宿的客人,大多是来京城做生意的天南地北的客商,以及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还有来京城活动想升迁的外地官员。这些客人住店时间比较长,从不拖欠房钱,更不会惹事生非,令王员外平日里十分惬意,然而也有令王员外烦恼不已的事,那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王钰儿的婚事。由于王员外的岳父,妻弟各给钰儿说了一门婚事,如今这两家都找上门来,而且互不相让,非王钰儿不娶。这事本来就己让人烦恼透顶了,谁知王钰儿自己私下竟然也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如今闻讯后也找上门来提亲,三家都信誓旦旦地说非王钰儿不娶,这让王员外夫妇二人无比烦恼。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此时王钰儿又偏偏病倒了,不吃不喝整日躺在床上无语。烦恼归烦恼,给女儿看病是当务之急,赵家药铺就在自己家的对面,两家平日里就往来十分密切。平日里凡是有住店的客人头疼脑热的有个小病什么的,都被王员外给送到或介绍到赵家药铺医治。而在赵家药铺,对外地来京城到赵家药铺治病的患者,若当日无法回去,也会被赵诚之介绍到王员外家住上一宿。特别是女儿王钰儿小时候曾得了一场大病,要不是赵诚之即时精心医治,王钰儿恐怕也就早夭折了。从此,王钰儿便拜赵诚之为干爹。两家又多了层亲情关系,平日里两家往来十分频繁,有什么大小事常常相互通个气,相互帮忙对方。如今女儿王钰儿的婚事,有三个男人来争,加上王钰儿又染病在床不起,王员外夫妇自然想到了赵诚之,先把赵诚之请过来给王钰儿好好看看病,然后再给赵诚之说说那三男争娶自己女儿的事,让赵诚之给自己那个主意。
    当赵诚之来到后,王员外夫妇一边向赵诚之介绍王钰儿的病情,一边将赵诚之引进王钰儿闺房中。
    闺房内,王钰儿静静地躺在床上,见有人进来急忙闭上眼睛装睡。
    王员外夫妇来到床前便开始劝说起女儿来:
    “钰儿啊!你干爹来看你来了!”
    “乖孩子,让你干爹看看你的病,有病不医治,那怎么能行啊!”
    赵诚之伸手示意王员外夫妇不要说话。
    王钰儿闻听急忙睁开眼,看到干爹赵诚之眼泪马上流了出来:“干爹,我……”
    赵诚之走到钰儿床前:“钰儿,不要起来,让干爹给你号号脉!”
    “干爹,钰儿没有病!”
    “干爹知道钰儿身上没有病,心里有病,对不对?”赵诚之说着坐在床边给王钰儿诊脉。
    王钰儿听完赵诚之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嗯!”
    王员外夫妇二人在一旁看在眼里,气在心里。自己家的女儿原来是在跟自己斗气,病在心里,可为什么不对爹娘说呢。

    赵诚之诊完脉对王员外说:“钰儿只是身心虚弱,你俩放心,钰儿身体无什么大碍。要让我的干女儿按时吃饭,不能一天到晚地躺在这床上,更不能老是关在屋里,要出去多走走、见见阳光,透透气!我先开个药方调理一下再说吧。”
    王夫人:“钰儿啊,你干爹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躺在床上的钰儿神情憔悴,有气无力地对赵诚之说道:“干爹,钰儿我没病!什么药也不想吃!”
    王员外在一旁焦急地:“还说没病呢,你三天了不吃不喝的,就是好人也经受不起啊!你这是想气死我们不成啊!”
    王夫人也生气了:“爹娘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嘛,你竟然还惹我们生气!”
    王钰儿有气无力地说道:“孩儿不想惹父母生气,孩儿只想自个儿定自个儿的终身大事,自个儿做—回主!”
    王外员闻听十分生气地说道:“这自古以来,儿女婚姻大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有姑娘家自个做主的!”
    赵诚之在一旁见状急忙阻拦住问道:“钰儿身心虚弱,只是表象,病根是在心里啊。到底是什么原因,你们把我的干女儿惹得病成这个样子?”

    王员外:“赵兄,你也不是外人,实不相瞒,钰儿的爷爷在老家自个儿做主,给钰儿定了一门亲事,我们俩也不知晓。前几日钰儿的舅舅在京城也给钰儿定下—门亲事。屋漏偏逢连夜雨,谁知钰儿早己自个儿私定终身。如今是一女三家来相争,他们三家知道这个情况后,昨天一齐找上门来,三家都不依不绕的,都非要娶钰儿不可,你说该让我们俩怎么办?”
    赵诚之转身问钰儿道:“钰儿,你实话告诉干爹,你自己喜欢谁呢?”
    钰儿欲言又止。
    王夫人忍不住地回答道:“赵大哥,还是让我告诉你吧,是我们过去的老邻居,—个穷书生,听说他已连考了两年了,如今还是榜上无名,同我女儿偷偷好上有两年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他人呢?能让我去见见他吗?”
    “刚才来过,被我轰走了。人倒是一个读书人,知书达理的,就是……”
    赵诚之知道王夫人是嫌弃那穷书生没钱,便接过王夫人的话茬说:“就是他太穷了是不是,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既然钰儿有心那个书生,你们为了我的干女儿,也应该先答应下来!”
    王员外为难地:“可另外两家不同意啊!昨天他们还一齐找上门来,闹到最后,他们提出了一个让你想都想不到的解决的办法。”
    赵诚之急切地问道:“你说说什么办法?”
    王员外尴尬地:“他们要让钰儿学古人抛绣球择婿,让我在自家门前搭彩楼,到时候他们谁抢到钰儿抛下来的绣球谁娶钰儿,你说他们荒唐不荒唐。他们还说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便要到开封府去告我!”
    赵诚之:“那最后呢?”
    王员外:“我思前想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啊,只好答应他们了,不然他们非要让我见官不可!真的要是见官,这可让我这老脸往那搁啊!可钰儿她不同意抛绣球择婿,怎么办,您是钰儿的干爹,你就给钰儿拿个主意吧!”
    王夫人上前乞求道:“钰儿小时大病一场,还是你赵大哥给救过来的,你就再救钰儿一回吧,给钰儿拿个主意!”
    赵诚之听后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这个还真不好办呢。”
    钰儿用乞求的眼神看着赵诚之说:“干爹,你给钰儿想个办法吧!钰儿我听您的!”
    王夫人:“是啊,钰儿可是您的干女儿,您的话她还是肯听的,赵大哥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吧!”
    赵诚之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说道:“你们不想见官,他们三人又不愿退婚,抛绣球选婿呢,钰儿又不愿意,这个还真不好办呢!?”
    王员外求救道:“赵兄,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吧,求求您了!”
    赵诚之思索片刻后:“以我之见,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你们己答应他们让钰儿抛绣球择婿,让我看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看样子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可钰儿她就是死活不同意啊,你说急人不急人!”王员外无奈和沮丧地说道。
    王夫人:“赵大哥,你劝劝她吧!”
    赵诚之走到王钰儿面前耐心地劝说道:“钰儿啊,让我看啊,让你抛绣球你就抛绣球吧,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王钰儿闻听生气地:“干爹,您……!”
    赵诚之压低了声音,一语双关地说道:“钰儿啊,你好好想想,他们三人中谁抢到你抛下来的绣球,其他人也就无话可说了,也就毫无怨言了。”说到此时赵诚之附在王钰儿的耳边轻声细语地说:“钰儿,若让他们告到官府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而绣球抛呢,你自己不妨好好动动脑子,到时候绣球在你的手里,你拿着的绣球抛给他们三人中的那一个,你心中难道就没有个数。你到时就不会多个心眼,抛给自己的心上人,我想这样你还能掌握一半自己的命运,一定会称心如意的!”
    王钰儿听出了赵诚之话外之意沉思片刻后,假装不高兴的样子对父母说:“爹,娘,你们也不要为难了,孩儿答应抛绣球就是了!”
    王员外惊喜地:“我的小祖宗,你真的愿意抛绣球选婿?!”
    王钰儿点了点头。
    王员外高兴地:“好女儿,我的乘女儿,这三家除了那穷书生,另外两家我看都十分富有,特别是那个吴衙内家,家财万贯,你若能嫁给吴衙内那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啊。不过,另一个李衙内家境也不错,他们俩谁抢到你的绣球都行啊!”
    王员外见自己说露了嘴马上收起高兴地神情装出很一副很无奈地样子说道:“钰儿啊,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王钰儿望着父母满脸愁容的神态,知道这几天父母为了自己的事没有吃好喝好,也没有睡个安稳觉,内心里感到十分歉疚,安慰父母道:“孩儿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请爹娘放心,孩儿不会食言的!”
    赵诚之见状急忙把话题岔开,对王员外说:“王老弟啊,抛绣球择婿,在咱们京城那可是前所未有的热闹的事,对‘久住王员外家’扬名,那也是绝好机会啊!”
    王员外恍然大悟:“赵兄言之有理,我可要好好准备一下!”
    王员外说完得意地大笑起来,突然想起到了什么急忙对赵诚之说道:“赵兄,钰儿抛绣球择婿那一天,我想请你和张待诏来给钰儿做个见证人,张罗一下钰儿抛绣球的事!”
    赵诚之:“这是钰儿的终身大事,我当干爹的到时一定会来的,就是不知张待诏他有没有时间过来?”
    王员外:“张待诏这些天,我几乎天天见他在虹桥那儿画他的画,明天我去找找他,给他说一声,他肯定会来帮我这个忙的。”
    赵诚之:“只要你向张待诏开口,他是不会拒绝别人的!”
    王员外感叹地:“那是那是,张待诏为人谁不知道啊,在这条街上谁家若有个大事小事的找他帮个忙,他从未拒绝过谁。赵哥,这些年来,张待诏在咱们这条街上,拿着画笔画纸画来画去的,他是在干什么呢?”
    赵诚之想了想:“张待诏他是想画一幅咱们这条街的画!”
    王员外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赵诚之:“我也是瞎猜的,不过同他闲聊中我感觉他是要画一幅咱们这条街的画儿,你真想知道他想画什么,不妨有机会你问问他!”
    “每次见到他,跟他说着说着就忘了问这事了。”王员外说着突然想起什么急忙问道:“赵兄,到了抛绣球那天,我想一定有不少人来看热闹的,是不是要请官府的人来维持维持场面?”
    赵诚之想了想说“那是一定要请的,对了,你去把我家隔壁的郭巡使请来不就行了!”
    王员外高兴地:“对啊,到时让郭巡使叫上几名开封府的府衙就行了。这是个好主意,不过我和他有点小误会……还是麻烦赵兄见到他跟他说一声吧!”
    赵诚之想了想说道:“不行,我认为这样不妥。你想一想,你家的事,让我在中间去传话,这不好吧。这样,你晚上过去到他家跟他说一声,这也是消除你们之间的误会的机会嘛,我见到他,我也跟他说一声,怎么样?”
    王员外:“也好,就按赵兄的说的,晚上我过去跟他说一声。”
    赵诚之又叮嘱道:“这事你可别忘了,你让他到时多带几个府衙过来,也别亏待了他们!”
    王员外:“赵兄放心好了,我不会亏待郭巡使他们的!”
    “好,这样最好。”赵诚之一边答应一边转身对王钰儿一语双关地说:“钰儿,你可要好好想想,凡事都在人为,这可是关系到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啊,你自己不可不认真啊!”
    王钰儿会意地:“干爹放心,钰儿心里有数!”
    赵诚之:“好了,我就不开药方了,我得马上回药铺去,这几天上门看病的患者特别多!”
    王夫人热情地挽留赵诚之道:“赵大哥,还是在这儿吃完饭再走吧!”
    王员外:“赵兄,别走了,今儿咱哥俩好好喝它一杯!”
    赵诚之起身边走边说:“不行啊,今天上门的病人太多了,这会我怕大郎一个人在那儿忙不过来,我得回去看看!”
    王员外夫妇无奈只好将赵诚之送至店门前,三人刚刚到了门口,赵诚之突然看到自家门前被众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王员外见状十分吃惊地:“赵兄,快,咱们快过去看看,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二人三步并作两步急忙向赵家药铺跑去。
    6
    赵家药铺门前,一个“病人”躺在担架上,一脸痛苦不堪的神情,双手紧紧搂抱着弯曲的右腿,不停地呲牙咧嘴地大喊大叫着……
    离赵家药铺不远处有一家医药铺,名叫杨家应症,此刻杨家应症的杨大夫就站在担架旁,只见他用手紧紧捏住“病人”腿上断针,额头上挂满汗珠。
    赵仁站立一旁对大喊大叫的病人说:“别喊,你再乱喊乱动,你腿里的针就会更难取出来!”
    “病人”闻听只好躺下来,老老实实地不敢动一动。
    赵诚之挤进围观的人群。
    赵仁见父亲挤进来叫了声:“爹!您快来看看!”
    赵诚之急切地问:“杨大夫,是不是将针断在里面了?”
    杨大夫十分尴尬地说道:“赵兄,刚才我给他针刺时,患者他又害怕又紧张,没想到他能将针给夹在腿肉里面。我拔也不敢用力拔出来,好在我那儿离你这儿不远,万般无奈,特来求赵兄给想想办法!”

    抬担架的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请赵郎中给想法子把断针给取出来!”
    “赵大夫,求求你了!”
    “赵郎中医术高明,一定会有办法的。”
    “是啊,赵大夫是咱京城有名的神医啊!”
    ……
    赵诚之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大家莫吵闹让我想一想!”
    众人焦急期待的目光。
    杨大夫急切地:“赵兄,快点,我…我的手快抓不住断针了!”
    —旁观者担心的说道:“这针若是折断,钻进他的肉里,这条腿怕是要残废了!”
    躺在担架上的“病人”闻听惊恐万状,又开始扯着嗓子,又嚎又叫起来。
    赵诚之冲“病人”厉声喊道:“莫喊叫,越喊叫断针越取不出来的!”
    “病人”马上闭上嘴,老老实实地躺在担架上一动也不敢动,围观者也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赵诚之对大儿子赵仁喊道:“快把我的针包取来!”
    赵仁飞快地跑进屋内将针包取过来递给赵诚之。
    赵诚之从针包里取出一根长而粗的银针。
    旁观者迷惑不解地:“找手劲大的人一用力不就拔出来了,再给他扎一针要是还拔不出来,那不是又多了一针嘛!”
    病人的亲友见状质问道:“赵大夫,他腿上的断针还没取出来,为什么还要再扎一针啊!?”
    “是啊,断针还没有拔出来,你还要再给他扎一针?”
    “这不是雪上加霜嘛,不想让人活了,你安的什么心!”
    面对病人亲友们的质问与怀疑声,赵诚之厉声而又威严地呵诉道:“病人神情紧张才将针夹在肌肉里,针在病人的穴位之中,岂能硬拔!你们给我快快退后,切莫多言!”
    赵诚之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持银针,飞快且果断地刺入“病人”的风市穴,然后轻轻捻动起来。
    “病人”禁不住喊叫起来,额头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只见针刺入处附近的肌肉一阵阵猛烈地抽搐起来,而断针处的肌肉却明显地松驰下来。
    赵诚之急切用眼神示意杨大夫向外拔出断针。
    杨大夫立刻会意地将断针轻轻一提,断针便拔了出来。
    众人见状皆松了口气。
    赵诚之停止捻动手中的针,示意杨大夫将断针给“病人”看。
    杨大夫将断针放在“病人”面前观看:“你看看,断针己经给你取出来,这回你放心了吧!”
    “病人”见杨大夫手中的断针,大大松了一口气,全身的肌肉也马上松驰了下来,随着病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全身心绷紧的肌肉也马上松弛了下来。
    赵诚之对“病人”说:“你都看见了,断针己经给你取出来了!你可以放心了,现在你听我的话,闭上眼睛,休息一会。”
    “病人”马上乖乖地闭上眼睛,赵诚之看准机会,轻轻将手中的银针提了出来。
    众人见状大松了一口气。禁不住拍手叫好,赞叹声不止:
    “神了,为了能拔出这一针,赵大夫又扎进去一针,这是什么道理啊!”
    “是这小子怕针,老天爷故意让他再挨上一针才能拔出来。”
    “多亏了赵郎中,不然那根断针今天要是取不出来,说不准会随血走到他的脑袋瓜里不可!”
    …………
    赵诚之对“病人”的亲友说:“先抬回家去吧,让他好好休息休息!”
    众人千恩万谢,抬着担架而去。
    杨大夫望着远去的担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赵兄啊,刚才您是用何种方法将断针给取出来的,还请赐教一二!”
    赵诚之反问道:“杨大夫,你可知道‘围魏救赵’的典故吗?”
    “‘围魏救赵’?”杨大夫迷惑不解地问。
    赵诚之解释道:“我也是急中生智。考虑到断针部位是在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我便沿着这条经络循行的线路,选中了风市穴。使患者在断针处的肌肉放松,故而你才能将断针取出,这就同历史上围魏救赵的谋略是一样的啊。”

    杨大夫恍然大悟,不由的伸出大姆指夸赞道:“佩服,佩服!赵兄医术果然非同一般,神医啊,真不愧咱京城的神医啊!”
    赵诚之歉虚地摆了摆手:“杨大夫,你过奖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神医,我只不过是用心罢了。既然此病人不适合用针刺疗法,你不仿改用汤药或按摩如何?”
    “谢谢赵兄,不过这汤剂和按摩可不是我的长项啊,我看有时间还要麻烦你给他看看。”
    赵诚之:“好啊,到时咱俩一起给他医治一下!”
    杨大夫:“好,一言为定!小弟先告辞了。”
    王员外见众人都走了,敬佩又心疼地上前一把搀扶住赵诚之:“赵兄今天看把您忙的,快进屋去竭—会吧!”
    赵仁见状急忙上前接替王员外搀扶住父亲。
    王员外:“大郎啊,快扶你爹进屋好好歇歇,别再让你爹给累着了!”
    赵诚之摆了摆手:“王员外你回去吧,我没事,钰儿的事,我到时一定会准到的!”


    王员外叉手施礼道:“那就先谢谢赵兄了!”
    赵诚之:“谢什么,钰儿可是我的干女儿啊!”
    王员外:“那是,你快进去歇着吧,我就不打扰了,我先回去了!”
    7
    孙羊店距赵家药铺不远,座落在路北,是东京城内七十二家正店之一。东京的酒店分为正店和脚店。正店是比较大的酒店,资金雄厚,从朝庭那里可以购买到酿酒的官曲,可以自己酿酒、卖酒。并在划定的范围内,向脚店批发自己酿的酒。脚店资金少,店的规模也小,是正店附近的小酒店。无权酿酒,所卖的酒皆从正店购进销售的。
    孙羊店的铺面是二层楼的建筑,房屋高大,店面雄壮,门前搭建有彩楼欢门,彩楼欢门是宋代酒店共有的门面装饰,起源东京,影响当时全国各地。
    孙羊正店门前两侧有一排木制的杈子(犹如栅栏)有半人高,杈子,又称拒马、行马,俗称拒马杈子,主要用途是阻挡人马靠近。酒店的这种杈子装饰,原是为了迎接皇帝的临时措施,后来被各大酒店沿用成俗。
    到了掌灯时分,赵仁一个人先来到了孙羊店内看看,孙羊店掌柜孙正德将赵仁领到店内最大的一个雅间。
    雅间内陈设精美,清一色的红木家具,雕刻有花鸟鱼虫,刀工细腻,神态逼真,墙面上悬挂着当朝名人官员的字画,走入雅间,让人感到清静幽雅,心旷神怡。
    这孙羊店掌柜的孙正德早年刚刚来京城时,在一家酒店当一个掌勺的厨师,当时叫茶饭量酒家博士。由于孙正德对人和事非常诚实不欺,处处为主人考虑节省,办事又干净利索,深受主人的喜爱。主人深知孙正德非久居人下之人便有意想抬举他,后来主人想借给孙正德一些钱,让他自己开个一家脚店经营,没想到遭到了孙正德的拒绝。后来他的主人说借给他的钱不给他限定还钱的期限,什么时候他有钱了什么时候还给他,而且不要他利息。孙正德要求以一年为期,利息一文不少。后来不到一年孙正德便连本带利都还给了他的主人。再后来孙正德把脚店装饰的非常文雅,请一些文人墨客在店内题写书法图画,把一些经史子书摆放在店内,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谈古论今,生意十分兴隆,在短时间内赚了不少钱,直到建楼开了这家孙羊正店。
    这时,店小二端着茶水进来,分别放在二人面前。
    孙正德召呼道:“来来,大郎先尝尝我店里新进的茶叶!”


    二人坐下,边品茶边聊了起来。
    “大郎,这几日忙吗?”
    “忙,今天从早到晚还没有歇息过,这不刚刚有点空闲便赶到孙叔你这儿了,看看你这还有没有雅间了?……”
    “我特意还给你留有一个雅间呢。不然连大厅内的座位都没有了!怎么样大郎,这可是我店里最大的雅间了,是我特意给你爹祝寿留下来的!”
    “谢谢孙掌柜的美意!”
    “不用跟我客气!”
    “孙掌柜,您的生意可真好,真让我这个当郎中的羡慕啊!”
    “怎么,你也想开一家酒店?”
    “想,做梦都在想啊!”
    “是不是看我的酒店比你爹开的药铺赚钱啊!”
    “在京城里,开一家医药铺也不少挣钱,不比你的酒店差,可我爹那药铺就不行。”
    “ 哦,为什么?”


    “ 我爹给我讲过,医者仁术也,想多赚钱别干医药这一行。其实在京城里,一家医药铺也能挣很多钱的。”
    “别人医药铺都能赚不少钱,你们赵家为何不能呢!”
    “您也知道,这开酒店和开药铺还是不一样的。来求医看病者,是为了解除身心上的痛苦,而到你这儿来的是为了饮酒取乐。来医药铺看病求医的穷人多,有钱的人少。而到酒店的客人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他们一掷千金,没有钱的穷人敢来嘛,你能让他们进来白吃白喝吗?”
    “你说的也是实情。”
    “可有病就不一样了,我爹遇上那些前来看病付不起药费的穷人,不仅药费全免,有时还得自己掏钱,您说能赚多少钱!遇上有钱人呢,我爹他又从不多开药,多要钱,我家的药材货真价实,也从不掺假、也从不以次充好!”
    “是啊,你爹和你的医术医德那是咱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夸的。不象有些大夫,说他们是谋财害命一点都不冤枉他们,为了能从患者身上多赚一点钱,将小病说成大病,将大病说成死症,等把患者的钱榨干了,命也快没了!他们没有一点怜悯之心,更无救死扶伤之意。你说患者本来就痛苦不堪了,这些庸医治不了你的病不说,还赚取你看病的钱,真是雪上加霜啊!我年轻时,身受其害,要不是当初遇上你爹出手相救,我那能有今天,可你爹当时说什么也不多收我—文钱,每次你全家来我这儿吃饭,我不收你爹的钱吧,你爹就不会来我这儿吃饭了,要钱吧又显得太无情无义了。”
    “孙掌柜的不必自责,我爹他喜欢这样。说句心里话我真想开一家店铺,我也可以痛痛快快地赚大钱,赚富人的钱给穷人用!”
    孙正德迷惑不解地:“赚富人的钱给穷人用?”
    “是啊,我若能开一家店铺就可以把赚来的钱去贴补给我爹,让他给穷人施舍药钱!这不是赚富人的钱给穷人用嘛!”
    “好好!有这样的想法不愧是赵诚之的儿子!不过大郎啊,在京城还有比开酒店更赚钱的!”
    “你是说的开客店吧!”
    “行啊,大郎心知肚明啊。你也知道,这每天来京城的人不计其数,流动的人很多,那些船夫、经商的、办事的、科举应试的到了京城总要找个地方住吧,开一家客店的生意比酒店还好,是咱京城内最赚钱的行业了!咱宋朝第一任宰相赵普都经营此业,你看看现在就连寺院、道观也都经营起客店来了!”
    “我知道,开一家客店比开一家酒店更赚钱,还省不少事呢。”
    “对啊,你看开一家客店,无酒无烹饪,厨师也用不着了,多省心啊。大郎啊,我准备在大相国寺东边开一家客店。连客店的名字都起好了,叫熙熙楼,怎么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太史公名言当店名,太好了。就冲熙熙楼这个名字,准保让你财源广进!”
    “跟我—起干吧,让你媳妇和你妻弟经营熙熙楼,咱俩四六分成,你六我四怎么样?”
    “无功不受禄啊, 孙掌柜,我没拿出来一文钱啊,这怎么行呢?”
    “大郎啊,年前发生在我店内的那桩血案,若不是你及时赶过来,将那个人给救过来,我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啊,我孙正德可要大祸临头了,即便不家破人亡,也要脱几层皮啊!”
    “远亲不如近邻,这事我也该帮你,那有见死不救的郎中啊!”
    “话虽这么说,可要是你大郎不出手相救,后果真不可设想啊!有钱大家赚,我帮你也是应该的了,请大郎切莫再推辞了!”
    “这个……” 
    “大郎,莫再推辞了,咱俩就这么说定了!”
    “这事恐怕还要同我爹商量一下,若是真的要弃医经商,我还是想同医药有些关系,经营一家养生的酒家!”

    “你说的有道理,我看你是块做生意的料,做个郎中有点屈才了,我说我不会看走眼的。这人啊,哪个不想长命百岁啊,上至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就连当今皇上也是大兴土木建了不少道观、庙祠。你这个主意还真不错,凭你的真才实学,调配出来的药膳、药酒那可是一流的,生意肯定不错!这样吧,你爹那里我去跟他说,你先做好准备。”
    “孙叔,这个事你不用太急,我会在合适的时机干的!”
    “好,大郎可要想好了,开一家酒店同你爹给人看病拿药可不一样啊!”
    “这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爹的医药铺,那是病人来求你们,可是酒店却是我们去求客人!有些事你想都想不到!”
    正说着店小二急匆匆跑进来:“孙掌柜,快去看看吧,刚才那几个官人又闹起来了。”
    “他们又闹什么呢?”
    “他们都喝醉了,说咱的酒里兑水了!非要见你不可,要是你不去,他们说让人把咱的店给封了!”
    孙正德对大郎说:“你看到没有,让你想不到的事说来就来,你在这等你爹他们过来,我去去就来!”
    “让我跟你去看看,是些什么人竟敢在此捣乱!”
    “今天是你爹的六十大寿,你就别掺和这等事,你就在此等着你爹他们过来,好好给你爹祝寿,过一会我会来给你爹贺寿敬酒的!”孙正德说完带上门与小二匆匆而去。
    8
    赵仁转身来到窗口,向楼下店门前张望起来。
    孙羊店门前路上,赵诚之一家老老小小正向孙羊店这边走过来。
    片刻功夫,赵诚之一大家子,赵诚之夫妇两口,大儿媳,女儿女婿也从外地赶回来了,孙子孙女,全家大大小小二十余口,除赵二郎外齐聚在孙羊正店雅间内。
    赵仁见大家都己坐下,酒菜己上满了桌子,便站起身对大家说: “今天是咱父亲六十大寿的日子,做儿女的岂敢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让我们大家一起祝咱爹和咱娘身体健康,福禄东海,寿比南山!”
    赵诚之一家老小一齐站起身,举杯说了不少祝福的话。


    赵诚之的小孙子,看模样也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也跑过来对坐着的赵诚之说:“爷爷,我也要祝爷爷福禄东海,寿比南山!”
    赵诚之慈祥地说:“好啊,你说吧,爷爷听着呢!”
    小孙子认真地:“可我没有酒杯怎么说啊!”
    赵仁毫不留情地说道:“你小子想喝酒是真的吧!”众人闻听大笑不止。
    小孙子不知所措,看着赵诚之傻笑。
    赵诚之心疼地将小孙子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小孩子喝酒不好,你就以水代酒向爷爷祝福吧,爷爷会更高兴的!”
    小孙子只好嘟噜着小嘴,以水代酒向赵诚之贺寿……
    “愿爷爷、奶奶福禄东海,寿比南山!”
    赵夫人高兴地将小孙子从赵诚之怀中抱过去夸赞道:“我的好孙子,乖孙儿,真懂事!”
    全家人热闹了一阵渐趋平静。
    赵诚之环顾左右感叹道:“今天除二郎外,大家都在,我就多说两句。”


    大家闻听立刻静了下来。
    “你们兄弟二人除二郎外都己成家立业,有时间,帮我们俩去管一管你们的二弟,想一想有什么法子能让他改邪归正!我和你妈真的老了,能医好别人的病,却无法使自己的儿子改邪归正,这真让我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啊!”
    赵夫人:“你们也帮帮老二,也算是替父母尽孝心行孝道了!”
    众人闻听纷纷表示道:
    “爹放心,我们记着您的话,一定帮二弟他改邪归正!”
    “二弟就交给我们了,我们会尽心尽力去帮二弟的!”
    “请爹放心,我们不会不管二弟的,我们回头再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帮一下二弟,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赵诚之有些动情地:“咱们全家就把二郎看成一个病人,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医治他的好方子。假若连自己的亲人都医不好,我也只有摘下赵家药铺这块牌子,不敢行医了!”
    众人闻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你看我,我瞧你,半晌无语。各自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替父亲帮帮二弟,让他早日脱胎换骨,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赵夫人:“唉,也不知二郎这会儿在开封府怎么样了?”
    赵仁安慰道:“妈,没事,我问过郭叔了,二弟在开封府还好。”
    赵夫人:“今天应该去开封府,给开封府府尹说说,给官人求个情,让你二弟回来,今天可是你爹六十大寿的日子,全家就差你二弟一人了!”
    “是啊,你看看现在咱们全家就少二弟一人。”赵诚之的大女儿说道。
    赵仁:“这只能怪二弟他自己!你瞧瞧二弟他干的那些事!”
    赵诚之:“这样也好,让二郎在里面好好长长记性。”
    赵夫人担心地:“这回可苦了我的二郎了,我和你爹年纪大了,精力也不济了,操不上这份心了,你们多为二郎操操心!”
    赵诚之:“好了,不说了!”
    赵仁:“爹放心,明天我再去找府尹大人说说,想办法接二弟出来!若是二弟出来还是老样子,我可是再没脸去求情了。”
    赵诚之有些生气地:“大郎,明天你陪我去见一见府尹,我就舍着这张老脸去求求他。”


    赵仁劝说道:“爹莫急,有郭叔照应着呢,二弟在里面也不会受多大的罪。我看让二弟在哪里也多呆几日,让他好好想一想,思思过也好。明天我先去看看再说,若非要爹亲自出面到时再说!”
    “这样也好!”赵诚之连连点头称是。
    赵仁之妻:“爹,让我看啊,给二弟成个家也许会好些。”
    赵诚之的大女儿说:“你说的也有理,可人家一听说是他,谁敢把自已的女儿嫁给他啊!二弟的婚事我们大家今后多多留意,遇上合适的多给问一问。”
    赵诚之:“二郎的婚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二郎他从小时我就给他订了门娃娃亲。”
    大家闻听后都吃了一惊,纷纷问道:
    “爹,二弟他真的有门娃娃亲?”
    “我们怎么不知道啊!”
    “这下就不用再为二弟的婚事发愁!”
    “可女方家要是知道二弟现在的这个样子,人家会同意嘛!”
    赵诚之担忧地:“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啊,我们要好好管管二郎,让他早点学好!”
    赵夫人:“这么长时间了,他们没有一点音信,说不定人家早已经把这门婚事给忘了!”
    赵诚之自信地:“不会的,那陈拳师当时还立了个文书,王员外还是个证人呢。”
    赵仁:“爹,什么时候给二弟订的娃娃亲啊?”
    赵诚之:“说起来话就长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有一次,我出外诊给一患者看完病,在回家的路上,正遇上大雨,那个雨下的真大啊,我也没带雨具,只好躲到一家门楼下避雨。陈拳师一家也在那儿避雨,正遇上他们夫妇刚刚满月的女儿发高烧。”
    赵仁好奇地问:“爹,这陈拳师是干什么的?”
    赵诚之:“这陈拳师是个武师,好身手,一身武艺,专给商人护送贵重货款。”
    赵仁妻急切地问道:“爹,那个小女孩最后高烧退了嘛?”
    赵诚之:“也该那个小女孩命不该绝,那一天我的药箱里恰巧还有退烧的药。给那小女孩服不久便退烧了,我又给她扎了几针。最后又把他们一家领回家,精心选配了几付药,让他们一家借住在王员外家近半个月,那个小女孩的病总算是好了。小女孩的父母为感谢救命之恩非要与咱家二郎结为娃娃亲,当时还立了一纸文书,让王员外当的证人。”
    赵夫人有些不满地:“可他们这一走,便没了音信,我担心他们不会来了。”
    赵诚之:“不会的,人是要讲诚信的,今年是我们两家相约给二郎他们俩完婚之年,前些日子陈拳师让人捎信来了,说是过一段时间便会携女儿来同二郎完婚的,说不定这几天他们便会找上门的。”
    赵夫人担心地:“你说,咱家二郎就这个样子,对方若是知道了会同意和咱家的二郎完婚吗?”
    赵仁端起酒杯:“二郎的事就交给我们吧,你们二老放心。今天是爹的六十大寿,我们不说不高兴的事了,来,祝爹和娘身体健康,福禄东海,寿比南山!”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说些祝福话。
    赵诚之:“我说句大家不愿听的话,我宁可少活几年,只要能让二郎他走上正道,我也心甘情愿啊!”
    赵夫人埋怨道:“唉,你这话真让人不高兴,今天是你的六十大寿的日子,能不能别提那些不高兴的事!”
    赵诚之:“好好,不提了,从今以后咱们全家一齐用心帮助二郎,让二郎早日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赵夫人在一旁生气道:“不要再说了,大家会帮助二郎的!”
    赵诚之:“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来,来,大家喝酒!”
    这时,孙正德、王员外陪同张择端一齐走进来。
    孙正德一进来便高声喊道:“赵兄啊,看看谁来了!”
    赵诚之闻听急忙站起来高兴地:“是正道老弟啊!你怎么也来了?”
    张择端晃了晃手中的一卷画说:“赵兄的六十大寿,择端岂能不来!”
    王员外介绍道:“正道兄还特意为您六十大寿画了一幅祝寿图呢!”
    孙正德:“我刚才还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还说保密呢!”
    张择端急忙将手里的画摊放在桌上,让大家欣赏。
    祝寿图是一幅山与海的组合。图的主体为大海,海中有山石,图中的“海”指“东海”,山石代表“南山”。寓意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


    大家一齐围上来观看,并称赞不绝道:
    “张待诏画的真好!”
    “这图的寓意也好!” 
    “张叔,这图上大海和山石是什么意思啊!”
    张择端解释道:“这图上画的海是指东海,海中的山石是指南山,意思是祝赵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赵诚之十分感激地:“太谢谢张待诏了!”
    这时,郭子正风尘仆仆地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责怪自己道:“赵大哥今天是您的六十大寿,我来晚了,该罚酒三杯。”
    赵诚之慌忙站起身冲前来贺寿的郭子正等众人叉手谢道:“赵某不才,感谢各位过来贺喜,谢谢,谢谢各位!”
    郭子正将手中的贺寿礼品放下说道:“赵兄啊,恕罪恕罪,我这几天太忙了,我这是刚刚从命案现场过来,今天汴河上又出了一桩命案。瞧我这张嘴又胡说了,该打。”
    郭子正急忙停住,孙正德却不依不饶地说道:“该罚你喝酒三杯!”
    “该罚,该罚!”郭子正说着便端起酒杯连饮三杯。
    赵夫人待郭子正坐下来后,便急不可耐地问起赵二郎的消息:“郭巡使,我家二郎不知在开封府怎么样了?”
    郭子正闻听慌忙站起身来:“嫂子,我今天早上还去看过二郎呢,没事,我给那些府衙都交代过,让他们别为难二郎。”
    赵夫人有些过意不去地:“每次二郎的事都要麻烦郭巡使。”
    “嫂子客气了,远亲不如近邻。应该的应该的,明天有机会我去找府尹说说二郎的事!”郭子正说道。
    赵诚之端起酒杯对大家说:“二郎的事以后再说,今天我十分感谢各位能前来为我祝寿,我先敬各位一杯!”
    赵诚之一饮而尽。
    ……
                         9
    翌日,汴河的人命案郭子正刚刚理出的头绪,喝茶歇息时,同一名府衙闲聊中得知开封府府尹的母亲有病了,请了几名郎中也没医好,开封府府尹明天又要去请几名郎中一起给其母亲医治。郭子正闻听后也没十分留意,突然脑子里想起了赵二郎的事,便有了新的想法,何不利用这次机会让赵郎中过来给开封府府尹的母亲看看,借此机会给府尹说说赵二郎的事,说不准既能医好开封府府伊母亲的病又能借机为赵二郎求个情,让赵二郎早点回家。郭子正想到此便急忙打听好开封府府尹母亲的病情后,匆匆忙完了公事,便疾步离开开封府,向赵家药铺赶去。


    一路上,郭子正同遇上的熟人们打着召呼。
    刚拐过一条街,郭子正便迎面正遇上一群人挡住了去路。
    郭子正只好放慢脚步想从边上悄悄绕过去,没想到在围观者中有人在喊自己:“郭巡使!”
    郭子正吃惊的寻声在人群中搜寻。
    人群中赵诚之正在向郭子正招手,郭子正吃惊地:“赵郎中,你怎么在这儿!?”
    赵诚之解释道:“我出诊路过这,正遇上这事,你快来给他们俩评评这个理!”
    郭子正挤进人群问道:“什么事,让我看看!”
    众人闻听急忙闪出一条道儿。
    人群中,一挑粪的菜农,低着头,正在听一个卖衣店的店主训斥:“不行,你今天非得赔钱不可!不然你今天休想走!”
    郭子正走进围观人群看见卖衣店的店主,十分吃惊地说:“怎么又是你,你今天又要让人家赔你什么呢!?”
    店主见是郭子正,急忙换了副笑脸点头哈腰道:“是郭左军巡使啊,你来的正好,你给评评这个理!”
    郭子正看了看二人问道:“什么事啊!”
    菜农象是遇上救星似地急忙上前对郭子正诉说道:“官人啊,我挑粪路过他的店铺时,因为路滑,一不小心,把粪水洒在他的店门前。我已经给他赔了不是了,答应给他弄干净,可他还是不愿意,非要我赔他钱不可,你说说,他这样讲理吗?”
    店主焦急且蛮横地:“谁不讲理了,你知道不知道,你把粪水洒在我的店门口,你这是故意想让我晦气一年啊!你得赔钱,去去我的晦气!”
    郭子正在一旁听明白了:“他把粪水洒在你的店门前,太不吉利、太晦气了,让他赔你钱对不对?”
    “对!”店主冲郭子正竖起了大姆指。
    围观者七嘴八舌议论道:
    “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还是让人家走吧!”
    “是啊,人家也不是故意的!”
    “扫一扫就行了,怎么能这样呢?”
    “是啊,这个人也太狠心了!”
    “人家一个菜农,挺不容易的,不要太为难人家吧!”
    ……
    郭子正对店主说:“你看大家都说了,让他清理干净就是了,他一个种菜的也不容易,我看就别让人家赔钱了!”
    店主仍不依不侥地:“看在赵左军巡使面上不让他赔钱了,不过得让他把我门前的粪水擦干净才行!”
    郭子正高兴地说道:“你说对,让他把你店门前的粪水弄干净是应该的。”
    店主:“那得让他脱下衣服把地上的粪水擦干净才行!”
    郭子正闻听有些不高兴了:“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得绕人处且绕人,让他扫一扫弄干净就是了,就别让他用衣服擦了!”
    店主顽固地坚持道:“不行,得让他用衣服擦干净,只有这样才能去掉我门前一年的晦气!”
    菜农闻听,摸了摸自己单薄的旧衣衫:“用衣衫擦,我就这一身衣服,弄脏了让我如何回去!我离家还有二十多里路呢!”
    店主却不依不绕地说:“那我不管,你今天非得用衣服给我擦干净才行!”
    赵诚之上前气愤地怒斥道:“你这个人也太不讲理了,哪有你这样不讲理的!”
    店主:“你这个老头,这关你什么事,少插嘴,一边去!”
    “你……”赵诚之由于气愤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郭子正见店主如此不讲理也气愤起来,但嘴上却帮着店主在说话:“叫你脱衣服擦,你就得脱衣服擦,少罗嗦,快点!”
    菜农用求助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人。
    众人议论道:
    “用扫帚扫一扫就行了,别太欺负人了!”
    “今天可邪门了,郭巡使怎么也不主持公道了!”
    “是啊,郭巡使今天和往日可有点不同啊!”
    “这俩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当官的,合起来欺负一个菜农算什么本事啊!”
    “今天我倒要看看他们最后怎么收场!”

    “走吧,别看了,最后倒霉的还是那个卖菜的!”
    ……
    赵诚之有些忍耐不住了,上前一把抓住郭子正的胳膊气愤地:“郭巡使,你怎么也不明事理,明明是他不讲理,你还帮他说话!”
    郭子正不慌不忙地:“这事我心里有数,你暂且在一旁,我心里有数!”
    赵诚之闻听放开郭子正的胳膊气愤地说:“好,我今天就看看你是如何处置此事的!”
    ……
    10
    张择端的书房兼画室内,张择端讲到此处停了下来,对众学生说:“好了,今天图里的故事我们就先讲到这儿吧!再讲下去会没有个头的。”
    学生们闻听虽然心里十分不乐意,却想起了还可以向师父提问题:
    一个学生反应十分敏捷:“师父,图里的故事您不讲了,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一些图上的问题了?”
    张择端:“好啊,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一名学生反应十分快:“师父,您是怎么想起画这幅长卷的!”
    “师父,我们很想知道师父画这幅长卷的缘由!”
    张择端想了想:“说起来话就长了,我就长话短说了。我在构思此图前,已有不少此类画作,我观摩、临摹了其中不少画作,其中有两幅画对我画《清明上河图》影响很大!”
    张择端讲到这里,一学生忍不住好奇心地站起身问道:“师父,是哪两幅画对您影响很大,您能给我们讲的详细一点嘛!”
    张择端:“若要讲述的详细些,这可要占用不少时间啊,你们愿意听吗?”
    一学生:“师父,我们都愿意听,而且想听得详细些,这对我们今后个人的绘画创作是很有益处的!”
    张择端笑了:“好吧,我先给你们看看两幅图。”
    张择端说完转身从书架子上拿出自己过去临摹的几十幅画作,在几名学生的帮助下摆放在案几上展示给学生们看。
    张择端向学生们展示的是卫贤的《闸口盘车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局部临摹图。


    张择端指着《闸口盘车图》说:“这是我临摹卫贤的《闸口盘车图》,这幅画是描写的是咱京城附近一处大型官营水力磨坊。你们看,在这幅画面上,运粮车队路过的山野景象、汴水中忙碌的运粮舟船等各种纷繁景物应有尽有,一笔不苟;画面主要部分非常细致地展现了作坊的建筑格局和水磨坊,还有加工过程中的磨面、筛箩、扬簸、净淘、挑水、运粮等场面,这些分工明晰那么多的具体环节都被他一一画出来了。大家注意看,在这画面左上角的望亭中有戴硬角幞头、着圆领官服的俩个人,他们是管理磨坊、查验解粮的官员,其身后还站立着三名侍卫;画面右侧的酒楼中又有数名官员正在饮酒作乐。这幅图虽然不大,但可谓布局宏阔,仅以画面对大场景社会生活内容的涵盖和提炼能力而言,是前代许多画家力所不及的。其所画的山水、建筑、人物、器物等各种景观的精准程度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幅画将界画、山水画、风俗画的技法相互融会在一起。如此全面深湛的功力是我朝画院以外画家难望项背的!”
    学生们闻听皆露出十分惊讶地神情,一边十分仔细观看着,一边激烈地议论着。
    张择端接着讲述道:“大家再看这幅《千里江山图》,这也是我的好朋友王希孟的大作。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等人物的活动。这幅画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十分可惜的是……”
    一学生好奇地问道:“师父,可惜什么?”
    张择端拿起案几上临摹王希孟的局部画说:“王希孟他原是画院学生,后入宫廷文书库,在他十八岁那年,他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创作这幅青绿山水的煌煌巨制《千里江山图》,可惜不久他便去世了,年仅二十岁。这幅《千里江山图》其长度有我的两个《清明上河图》之长。这是我临摹《千里江山图》局部,原画太长了。可以这样说,这两幅图对我画《清明上河图》影响是最大的!”
    学生们听后感慨万千:
    “师父的画作不同于那些山水画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师父画作选材、气势、起点都非常大气而高远,与这两幅画的风格是不同的!”
    “师父,您为何要选择画汴河这一题材呢?”
    张择端沉思了片刻后,心情沉重地对学生们说:“在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咏汴河这个题材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皮日休的《汴河怀古》。”
    张择端说着拿起笔将皮日休的诗原文写在纸上,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吟诵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师父,这首诗为什么给您留下了如此深刻印象呢?”
    张择端解释道:“这还要从这首诗的内容说起,诗中的内容说,人们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汴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修龙舟的事,隋炀帝的功绩和大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师父,我知道了,师父之所以选择画汴河这一题材,其寓意是这条汴河是无害的,关键在于后人如何利用它为人造福,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汴河,便会重蹈隋朝灭亡的悲剧。”
    另一个学生:“这条汴河可是我们京城的生命之河啊,大家想一想,咱们京城的一百多万人所需的粮食,物品都是靠这条汴河运送到京城的啊!”
    张择端继续给学生们讲道:“你们一定要记住,绘画如同写文章一样,让人观看画作也如同看书、看文章一样,也可以教化人们,给人以启迪,也可以助人伦、存鉴戒。这也是我们画家的职责,吾朝的兴亡,我们都有责任啊!如今皇上重用六贼,六贼及其党羽不仅自己窃居要职,他们的子孙一个个也都是高官厚禄,蔡京为相多年,他的六个儿子,四个孙子同时在朝廷中执政、为官。他们不但把持朝政,还公然接受贿赂,卖官鬻爵,竟然还有定价,你们恐怕也听说京城内的一些百姓编写的民谣了吧。”

    学生们纷纷回答道:
    “听到了,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还有呢,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张择端感叹地:“是啊,如今在朝廷里有一大批无耻文人,趋炎附势,钻营拍马,如蝇逐臭,都投奔到六贼门下,朝野上下文恬武嬉,国力虚弱,从外表看是一派繁华,其实里面却早已烂掉了!”
     “我们知道师父的良苦用心了。师父是想借这幅《清明上河图》,希望当今皇上能以国事为重,不要沉溺于书画玩乐之中,更不要受奸人小人的左右,不要学当年隋炀帝那样,将汴河仅仅用于满足自己的嗜好和玩乐。更不要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是啊,如今这条汴河都成了运送花石纲的河流了!我听说应奉局为了运送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到京城,动用的人力达数千人之多,在运送京城路上,拆毁了不少桥梁、城墙、水门以便通过。运送这些花石竹木的纲船在汴河上一艘接着一艘,络绎不绝,日夜不停。他们还截取粮船、商船来运那些奇石和花木,从两浙路运送一个大竹竿到京城的费用就高达五十贯,这可相当于咱们一般老百姓的全部家产啊!”
    张择端感叹地:“我朝有喜丹青的皇上是我等画家之大幸,但对国家来讲未必是大幸!但愿皇上看到我这幅《清明上河图》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学生:“师父,我想皇上若能看到师父这幅画作后,一定会明白师父良苦用心的!”
    张择端感叹而又无奈地:“作为一个画家,也只有这样的能力和本事了!虽然我画了这幅《清明上河图》,但它能不能达到目的,真的还不知道。好在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无限的,现在无法达到,但愿后世我们的子子孙孙们在看到这幅画时能明白我张择端的良苦用心,勿让历史重演,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也使我画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心血没有白费!”
    学生们闻听后一阵沉默不语。
    张择端讲到这儿,感到有些疲倦,便对学生们说:“今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吧!”
    一学生站起身来,对同伴说:“今天师父给我们讲了不少了,师父累了,让师父休息吧!下次再接着给我们讲《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吧!”
    (第二章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