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趁火打劫第一

1.为何要趁火打劫→主人忙于救火,无暇顾我

2.火指什么:①天灾

②无道

③内乱

④外患

3.如何劫:①趁危取利

②落井下石

③明助暗夺

④入伙分利

  4.何时不可劫:①恩将不可仇报

②内有贤臣,外有强援

③欲先为不可胜

④欲以道义服天下

趁火打劫

兑上

乾下

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敌方遇到的困难很严重,那么就应该乘机攻击它,以获得利益,这是强者用来战胜处于危境之敌的策略。

“刚决柔也”,这句话出自《易经·夬卦》。《夬卦》的卦象是异卦相叠,乾在下,兑在下。乾代表的是天,兑代表的是湖泽,此卦为洪水涨上天之象。《夬卦》的《彖传》说:“夬,决也。刚决柔也。”决的意思就是冲决。因为《乾卦》是阳刚之卦,所以刚决柔的意思,就是以阳刚冲决阴柔。因此本计引用《夬卦》卦象的涵义,就是以“刚”代表自己,以“柔”代表敌方,根据敌人遇到的危险或困难,顺势而取胜的意思。

为什么要趁火打劫呢?因为对方的营地着火了,他们必定会手忙脚乱,连救火都来不及了,哪会注意到有人趁乱打劫,纵然知道了,也会因为顾彼而无暇理我。

隋朝末期,隋炀帝荒淫无道,弑父淫母,极尽乱伦之勾当;又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并役人开凿京杭大运河,百姓难忍其暴政,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翟让领导的瓦岗寨义军势力较为强大,他们在汴水跟隋军正面交锋,夺取了官军的货船。虽说暂时的胜利,让瓦岗寨一时声名远扬,可如果没有长远的方针、战略指导,也难以形成大气候啊!翟让一直在为此事忧虑,没想到李密很快就为他解决了困惑,“如今炀帝征讨辽东不利,朝廷又和突厥关系断裂,内困而外患,此诚起兵争雄之机也。而大帅军多粮少,不利打持久之战,应当趁火打劫,直取荥阳城,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再慢慢壮大实力,见机行事,趁机席卷二京。”李密的一番说辞,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让翟让茅塞顿开,也为义军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当机会来临时,就要善于把握,见机行事,当仁不让,以过人的胆识、气魄和谋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由上可知,趁火打劫有事半功倍之效,而火只是一种状态,它究竟具体代表着什么?

第一,天灾。对方天时不利,例如遭遇饥荒、洪旱灾或者地震的袭击,可能会引发人心不稳、财力交困等隐患,国家陷入混乱局面,全局失去控制,趁机攻之,胜算必多。

南北朝的时候,东齐后主亲佞远贤,大诛功臣,天下怨声载道,盗贼四起。周武帝一直对东齐虎视眈眈,想趁机消灭它,只是觉得时机还未成熟。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东齐百姓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想到还遭遇天灾,年景相当惨淡。有的地方半年不见一滴雨,闹起蝗灾,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有的地方却是阴雨连月,引发了洪涝灾害,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安身之地。可以说整个东齐已经被灾难笼罩了,从东到西,由南而北,都可以见到饿殍遍野,到处沉浸着哭声。可谓是伏弱之状已萌,土崩之势已生。周武帝知道东齐大势已去,于是率兵一举消灭了对方。中国人一向是信天奉道,所以会把天灾当成是上天对执政者的警示。因此,天灾频发之年,也是谣言盛行之时,到处人心惶惶。此时,也是敌对势力蠢蠢欲动之时。想攘外必先安内,只要能稳定民心,团结一致救灾对外,则民不乱,何惧敌之动?

第二,无道。为政无道,必定朝野皆愤,不得民心,趁机攻之,犹探囊取物也。

战国的时候,宋康公有一个外号叫“桀宋”,桀是夏朝末代国君,也是暴君的代言人。康公被诸侯冠此“美称”,看来他的为政之道跟桀也是有得一拼啊!康公的王位是叛变,驱逐他的兄长所得。自从当上宋君后,他穷兵黩武,淫荡无度,经常和妇人乱搞,为长夜之欢。看到哪家大臣的妻妾比较有姿色,就强行占为己有,供自己蹂躏;并视臣民性命犹草芥,滥杀无辜,群臣有敢进谏的,就亲自拈弓搭箭将他射杀。康公的种种作为,可谓是人神共愤。齐湣王知道康公王位是要做到头了,于是派人出使楚国和魏国,邀请他们共同出兵攻打宋国。结果,三路盟军气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地攻下宋国,将宋国的地盘给分了。爱民者,民恒爱之;弃民者,民又何必怜之。君不爱民,必有爱民之人替君恤之。如果敌人无道,我方就可以替天行道,顺天应人,取而代之。

第三,内乱。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内乱,像农民起义或者权臣篡位的,必定无力于外交。我方就可以浑水摸鱼,取之易如反掌。

战国的时候,燕王没有将王位传给太子,而是让给了宰相子之。子之做了三年燕王后,国内出现大乱。将军市被和太子平密谋夺位,没想到举事不成,市被竟反过来攻打太子,最终的结局是,太子兵败逃亡他国,而市被为子之所杀。燕国人对这场时间持续长达数月、死伤几万人的动乱感到相当恐恨。齐宣王听说燕国出现动乱,自知有机可乘,于是派大将匡章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攻打燕国,燕国士兵早就对子之恨之入骨,又岂肯为之卖命?不仅不出战,还干脆将城门打开,放齐军入境,不做任何抵抗。齐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顺利进入燕地,将子之抓起来杀了,剁成肉酱,同时也将燕王哙的性命给了结了。内政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往往会变成严重的外患,其根源就在于内部矛盾的激烈演化,最终会导致武力冲突,从而造成军疲政乏之局面,给那些早已有所图谋的外敌以可乘之机。

第四,外患。对方如果遭受强敌凌辱,兵戈不息,长此以往,国力必将劳困,我趁其衰败之际,攻之,如汤化雪也。

春秋的时候,秦军和楚军在丹阳交战,结果楚军出师不利,被打得大败,失去对汉中郡的控制权。楚王对这次失败极为不甘,决心跟秦国再干上一番,以洗雪国耻。于是出动三军再次与秦军一决雌雄,双方在蓝田展开了生死殊搏,可结局还是秦军略胜一筹,楚军屈居下风。韩、魏两国听说楚军再次落败,就趁对方军疲士乏之际,联盟偷袭楚国。韩、魏盟军到达邓地后,楚人才发觉,楚王怎一个震惊了得,简直吓得屁滚尿流,如果后方失守,自己连老家也回不了了,于是马上割城赔地跟秦军讲和,而后率兵马不停蹄地返回楚国,以做好抵御对方偷袭的准备。近代,俄国趁着清政府受西方列强蹂躏之际,出兵占据了我国西北大片疆土。一个国家如果遭受了外敌的凌辱,往往会从此一蹶不振。其原因并不在于战争的一级破坏,而在于失败的二级影响,因为那些潜在的敌人会落井下石,就像一头受了伤的雄狮,那些饿狼总会竭尽全力也想扑上去咬一口。在这样四面受敌,内外夹攻的攻势下,境况犹如雪上加霜,最终只能土崩瓦解。

那敌人的营地既然起火了,我应当怎么打劫呢?我乘人之危,可以说是无道,也算是盗贼了。然而行军打仗,非合于道方动,只要对我方有利就可以出击。当然,做偷盗也是要讲究技巧,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否则,只会自投罗网。

第一,趁危取利。敌人处于危难之中,我就趁其劳困而不能自卫之际,出兵攻打对方,这样定能获得丰厚的利益。

战国的时候,魏将庞涓兵败自杀后,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国力日渐衰败。秦相商鞅见有机可乘,向孝公进谏说,可以趁魏国新败之际,诸侯众叛之时,顺势讨伐对方,魏国虚弱必定不能支撑,因此会迁徙,那么秦军就可以占据险要之地,向东以制约诸侯,成就帝王之霸业。孝公对商鞅的一番说辞很是认同,于是就任命他为将军,领秦军攻打魏国,刚好跟秦军对阵的魏将是商鞅的好朋友,商鞅深知兵不厌诈之理,因此使诈欺骗了魏将公子卬,结果将魏军打得大败。魏国不得已之下,只能把河西之地献给秦国,并把首都迁到大梁,自称为梁国。当别人陷入困境,力量受到削弱之时,正是我方大展宏图,趁机大捞一把之日。所谓的“英雄造时势”,就是要抓住机遇,顺天应人,完成新老势力的交替。

第二,落井下石。敌人已落井,可谓是苦不堪言,我再下石,这分明是雪上加霜,将对方逼入绝境,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春秋的时候,秦穆公派孟明等人带兵偷袭郑国,没想到在路上闻知郑国已有防备,因此不敢贸然动手,可又不甘心空手而归。当得知滑国没有防备时,于是趁机攻打滑国,大肆抢掠而归。滑国的财富瞬间被抢劫一空。滑君也逃亡到霍国。等秦军撤退后,滑国几乎变成一座废墟,残败不堪。滑君根本无法兴复自己的国家,就在这国破家亡的悲境中,与滑国相邻近的卫国却趁机出兵围攻滑国,一举得胜,吞并了滑国的地盘,滑国的名字从此消失在地图上,沦为卫国一块属地。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弱肉强食,强者不会因为你是弱者而怜悯你,让自己受饿。只要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就逃不了被吃的宿命。想改变自己任人宰割的命运,就只有适应竞争生存的法则,努力让自己变为强者。

第三,明助暗夺。对方的营地起火了,我表面上是去帮助对方灭火,助其一臂之力,实际上是趁乱取利,暗中劫夺对方的财富。

春秋的时候,陈国的公子招和公子过拥兵谋反,想夺取王位,陈哀公看到儿子们竟干起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自觉愧对列祖列宗,竟气愤到自缢身亡。由于陈国无君,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世子也逃亡到国外,只能暂立公子留为国君。后来世子被反对派杀死了,公子留势单力薄,只好向楚国求助,请求楚灵王发兵攻打陈国。灵王接到这样的喜讯,自觉苍天待己不薄,居然掉馅饼给自己。可他还是强忍心中的喜悦,装作很同情世子留的样子,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结果,陈国确实是给楚国消灭了,可公子留等人也被杀死了,陈国的宗庙被楚人毁掉了,并沦为楚国的一个县。这个社会,不是所有人都会真心帮助你,有多少人是扛着道德的大旗干尽丧尽天良之事。所以,当自己陷入困境时,不是所有人的援助都可以接受的。如果因为感激而失去警惕性,无异于开门揖盗、引狼入室,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

第四,入伙分利。敌人的营地起火,我不仅不趁机打劫它,反而援之以手,助其灭火,等事情成功之后,对方必定会感激我,对我论功行赏。

西晋的时候,西秦军进攻洛阳,河南太守恭靖因城固守,可双方力量悬殊,坚守也撑不了多久。雍州刺史杨佺期想发兵相救,可自己势单力薄,去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只好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没有马上做决定,而是先派张洛去打探,摸清战况。佺期对张洛说:“雍州兵寡粮少,洛阳的安危全系于魏国身上。如果贵军能保全洛阳,我方将有厚报;如果洛阳失守了,与其让羌人得到它,不如让它落入魏国之手。”张洛觉得对方很有诚意,因此回去之后就说服魏王发兵援救洛阳,并一举击退了秦军,保全了洛阳。当然,魏国得到对方的报酬也是大大的,绝对划算。打劫的方式有很多,不是都要明目张胆地去抢,有时候换个花样,变相捞一下,往往要比你强取豪夺的效益来得高一些,这就叫各有所需、各得其所。

当然,行军打仗,也不是见到所有的起火了都可以打劫。所谓水火无情,火本身就是危险之物,若有不慎,很可能就会引火烧身,损兵折将,反受其害,连自己的家当都给烧光了。

第一,恩将不可仇报。所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别人有恩于我,我又岂能趁其危难之际,不思报答,反而算计对方,干此禽兽不如、人神共愤的昧心事呢?

春秋的时候,晋惠公为政无德,把国内搞得一片乌烟瘴气。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晋国年景不好,居然还遇上旱灾,闹起饥荒。晋国仓廪空虚,无力救济百姓,只好向秦国求救,秦穆公爽快地将米借给了对方。第二年,秦国也闹起了饥荒,而晋国的粮食却大丰收。秦国迫不得已,就向晋国借米,晋惠公接到秦国的求救,不仅不帮助,反而觉得这是个扳倒秦国的好机会,因此发兵攻打秦国,想趁机捞一把。秦穆公没想到晋惠公是如此狼心狗肺之人,于是率军抵抗,幸运的是,晋国的百姓没有忘记秦国的大恩大德,大部分站在秦国这边,惠公失去民心,结果三次交战都被打败了,并成为秦军的俘虏。“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有感恩之心,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又岂能猪狗不如,一切唯利是图,连基本的感恩回报之情都没有呢?

第二,内有贤臣,外有强援。敌人的营地虽然着火了,可内有智者坐镇,外有强邻为应,火势必将很快被扑灭,千万不可以轻举妄动,引火烧身。

春秋的时候,齐孝公想重振霸业,听说鲁国闹饥荒,就蠢蠢欲动,想趁机攻打对方,因此先派高虎先去打探一下虚实,摸清对方的底子。因为鲁国的关系网不错,后台也很硬,孝公担心对付不了对方。高虎奉孝公之命抵达鲁国后,本来趾高气扬,气势咄咄逼人,没想到遇到了俊才柳下惠,那小子曾经坐怀不乱,德才兼备,能言善辩,将高虎驳得理屈辞穷。高虎羞愧万分地溜回齐国,劝孝公不可出击。没想到鲁国不解气,认为齐国太过嚣张和小看自己了,于是派人向楚国借兵,楚国看到鲁国受欺受,就出兵攻打齐国,攻下了齐国阳谷的地盘,齐国实在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吃不到狐狸肉反惹得一身骚。“打狗也要看主人”,有时候对方确实无足轻重,可对方的后台老大我们却实在惹不起。四大名著归根到底也是在比后台关系。《西游记》里是老子天上有人,《水浒传》里是老子江湖上有人,《红楼梦》里是老子朝廷里有人,《三国演义》里是老子有的是人。所以下手之前要三思,所谓的“知彼”,不仅要了解对方,还要摸清对方的关系网。

第三,欲先为不可胜。乘人之危,不如自力更生。打劫成功了,不能一劳永逸;失败了,却有可能一蹶不振。因此不如让民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巩固自家后院,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东汉初期,匈奴内部遭遇灾荒,瘟疫疾播,各部相互混战,实力大为削弱。汉臣都很高兴,以为匈奴的末日到了,纷纷劝光武帝趁机攻打匈奴,不给匈奴喘息的机会。光武帝却不以为然,认为东汉刚建立,国力还很虚弱,民众亦不富强,攻打匈奴的时机还未成熟,因此拒绝了群臣的建议,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元气。结果,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匈奴闻知后,自知难以和汉朝抗衡,很是害怕,因此就派使者向汉朝示好,双方互赠礼物,握手言和。所谓“祸起萧墙”,矛盾往往来自内部,有时候,与其苦苦暗算别人,倒不如留点时间来巩固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实力,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而后凭借自身的威力,威慑敌人,让敌人俯首称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第四,欲以道义服天下。以武胜人,难以长久。唯有以道义服人,争取民心,让对方心悦诚服,方能成就王者万世之霸业。

唐朝初期,突厥颉利日益衰落,国人离散。刚好又遇上雪灾,冻死了很多羊马,百姓也有很多受冻而死的。群臣大多劝唐太宗趁机攻打突厥,太宗义正词严地说:“刚刚和人家盟约而背弃对方,此乃不信;乘人之危,此乃不仁;纵然获胜了,亦乃不武。即使对方的部落都反叛了,六畜都死光了,我也始终不主动出击,一定要等到对方有过错,然后才会兵戎相见。”众臣对太宗的胸襟与气度大为折服。初唐时,贞观能采取开明政策,对各少数民族的同胞一视同仁,待以道义,因此各国都向唐朝纳贡称臣,将唐朝的皇帝称为“天可汗”。中国人民向来爱好和平,喜欢以道义服人,故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因此即使有时被狗咬了,也能以德报怨,以人性的方式对待对方,而不会像疯狗一样反咬对方一口。我们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决不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大侠点评:趁火打劫,是乘势之计。如果火势不够大,时机还不成熟,不适合打劫,我方就应当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待机而动;如果火势够猛烈,敌人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那就随机应变,顺势而动,不可错失机遇。所谓“敌之害,吾之利也”。顺时应势者,就像水离开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是顺从了天地宇宙之法则,并没有违背用兵之道。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