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一次讨论课

        中国,北京,一个秋日的午后:
    当荧幕上“雪花”闪现,房间里的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零缺陷”博士起身来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温暖明媚的阳光便透过高大宽阔的落地窗洒进室内,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让人觉得温暖、惬意。
    “零缺陷”博士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在他的身上既有艺术家的豪放洒脱,又有哲学家的理性深沉和文学家的感性细腻。温文尔雅的外表,高大修长的身材,明亮深邃的眼睛,让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能够被其独特气质所深深吸引,更为他所宣扬的“零缺陷”智慧由衷折服。多年来,他就像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布道者”,把“零缺陷”的智慧传播给每一位愿意接受它、实践它的人。无数的企业和个人从他的“零缺陷”思想中得到启迪、找到方向、获得新生、创造奇迹,以至于人们省略了他本来的姓名,尊敬地称呼他为“零缺陷”博士。
    这一天,弗兰克、保罗、罗琳,三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坐在了“零缺陷”博士的办公室里,怀着一种敬畏与喜悦的心情,等待着聆听博士的教诲。


    博士坐在他那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上,手里捧着一杯清香四溢的铁观音,静静地看着学生们看完影片后所表现出的不解和惊讶的神情。
    三个年轻人都低头不语,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来自美国的弗兰克先叫了起来:“一万年的历史穿越,从人变成石像,又从石像变回人,看似是一个魔幻故事。但是故事并不完整,似乎隐藏着一个没有说破的道理。”
    “而且这个道理对于人类来说很重要。”来自德国的保罗说。
    “罗琳,你认为呢?”“零缺陷”博士将目光转向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什么样的宝藏能使人享受到无穷无尽的财富和智慧呢?我想,它不仅是财富,更是一种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法则。”罗琳的声音很轻柔,就像山间流淌的泉水一样悦耳动听。
    “零缺陷”博士并没有直接回答,只见他走到窗边,拉上窗帘,打开投影仪说:“故事的大致经过我们已经知道了,但要想解开这个谜底,我们还是应该更详细地了解一下德普、克鲁斯和李在密道里的经历。”

    A:
    密道里黑漆漆一片,能见度非常低,德普自然不敢贸然前行,长期的野外工作经验使德普清醒地意识到,密道里的陷阱和分支会给行动带来困难。但是在他看来,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日常活动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所以,他一点也不感到紧张。他认为,这次行动不仅是对自己执行力和遵守规则能力的考验,更是在考验自己检查和补救能力。德普向来注重规则,这次他也不例外。同时他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变化。
    德普回忆起了勘探队多次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这其中就对如何顺利地避开捕兽陷阱有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如果能够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那么有效率将会达到95%,也就是说,密道里的这100个陷阱,他能够顺利通过95个。
    德普有坚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执行力,虽然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输给了李一点点,但他坚信,如果自己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标准,就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通过密道。
    进入密道后不久,德普便毫无防备地掉入了第一个陷阱。虽然费了一番周折,但在小精灵的提示下,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跳出了陷阱。
    接着,德普开始遵照陷阱路的行走标准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当他第二次掉进陷阱时,他用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陷阱的布局。出来后,德普虽然加倍小心,但还是再次掉进了陷阱。随后,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终于找到了方法,从而成功地避开了剩余的陷阱。

    密道的分支比想象中的要多,德普好几次都迷路了,不得不返回去重走,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德普坚持一边走一边观察并记下周围的景物,然后判断方向并分析距离,这使他的思路清晰了许多,方向感也更明确了。
    由于要记的景物实在太多太乱,而且越往里走光线越暗,德普再一次迷路了。但他很快想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其他伙伴的协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于是,德普想到了小精灵。
    “亲爱的朋友,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小精灵煽动金色的翅膀,眨着美丽的大眼睛问道……每当德普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小精灵都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德普就向小精灵询问请教。通常情况下,小精灵很乐意为他提供意见和协助。德普把自己的分析和小精灵的意见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地减少了迷路的次数。
    德普把到达每个转折点的误差成功地控制在了50米以内,在试探和摸索中通过了第一个转折点和第二个转折点,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前进速度。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德普感觉自己的体力流失得很厉害,受伤的腿越来越沉重,他艰难地挪着步子。虽然心里有些沮丧,但他向目标前进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
    当德普最终到达密道的终点时,他一共消耗了2/3的食物和水,总共有三次掉进陷阱。可惜的是,他还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他变成了石像。
    B:
    跟德普一样,克鲁斯也接受了这项任务,只不过他比德普早一天进入密道。
    密道里只有一丝光亮。除了偶尔有挥着翅膀的小精灵向他打招呼外,一切都静悄悄的。克鲁斯忍不住嘀咕道:“要不是那个会魔法的怪老头儿,我才不会到这鬼地方来呢!”
    “朋友,你要到哪里去啊?”小精灵热情地问。
    克鲁斯满心不悦地向前走,他爱理不理地随口甩出一句:“找宝藏。”
    “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吗?”小精灵诚恳地问道。
    “不需要,这点小事,我自己就能搞定。”克鲁斯对小精灵根本不屑一顾,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正眼看过还没有自己巴掌大的小精灵。他一边走,一边不耐烦地摆摆手:“别烦我,我还要赶路呢。”说罢,继续向既定的方向走去。没走几步,他便掉进了第一个陷阱,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找到方法爬出去。
    他想,或许应该先研究一下这个陷阱的布局,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时间那么紧迫,差不多得了,没必要那么较真。
    可是接下来的事实是,克鲁斯接二连三地掉进陷阱里,每次他都需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爬出来。他身上很多地方也因此受了伤,看上去十分狼狈,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因为密道有许多分支,如果走错了,或者没有准确把握距离,就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克鲁斯迷路时,他必须按原路返回,重新再走。
    由于分支实在太多了,所以克鲁斯不断地迷路,不断地返回去重走。每确定一个转折点,他都会迷路好几次,直到能够凭着感觉找到正确的路。克鲁斯毕竟是个聪明人,他总是能想办法补救并修正错误。
    时间慢慢地过去,克鲁斯迷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受的伤也越来越多,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每走一步都非常地艰难,他越走越慢,尽管小精灵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向他提供帮助,但骄傲的克鲁斯始终不予理睬。他坚信,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科学家,一切问题都不在话下。
    但是,随着食物和水逐渐耗尽,克鲁斯的信心也丧失殆尽。周围的一切让他感到恐惧,前方的道路让他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克鲁斯变成了一尊石像。
    C:
    在克鲁斯和德普相继失败后,李接受任务,准备进入密道。
    一直深受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的李,对于问题的解读既能彰显东方人的哲学智慧,又能融汇西方人的理性思维。
    站在密道的入口前,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密道里的陷阱和分支会给行动带来重重阻碍,这次行动考验的不仅是自己的执行力,还有认真做事的能力,以及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的能力。无论做任何事,李都注重规则,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这次也不例外,在进行了一番缜密的分析后,他反复地提醒自己:在这次行动中,不仅要积极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而且还要在变化到来之前做好应变准备。
    在李看来,和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一样,他现在所了解到的只是方向和一个大概情况,老人并未说明全部细节,也没有把难以预见的情形都讲清楚。所以,这次行动成功与否,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李觉得,虽然那次自己赢得了比赛,但途中车坏了两次,三次走错了方向,而且仅仅比德普提前几分钟到达终点,想起来可真够悬的。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犯错误了,要把错误控制在……李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是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一定会犯错误,但是这一次,我要把错误控制在‘零’!”他为自己这个绝妙的想法兴奋不已。


    李屏住呼吸,开始仔细地准备这次的行动规划,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错误都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到达出口。
    在规避陷阱这个问题上,李对95%的成功率很不满足,为什么不是100%呢?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呀!
    想到这里,李的每个细胞和毛孔都振奋起来,这是他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绝佳机会。于是,他在大脑里把穿过密道的整个过程做了一次预演:整个密道大约长3000米,向南走1000米到达Ⅰ点,再向东走1000米到达Ⅱ点,再向南走1000米到达Ⅲ点,也就是密道的出口。他认为,准确无误地到达Ⅰ点、Ⅱ点,是准确无误地到达Ⅲ点的必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走错任何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导致整个行动计划最终失败。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习惯于把本该精确界定的事情搞成“差不多”或者似是而非呢?李认为这种做事的态度是不可以原谅的。他把到达每一个点的误差控制在0米。在他看来,只有这样做,才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他构思了准确的坐标和行走路线。
    李坚信,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力和卓越的执行力,以及自己在野外生存训练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再加上周密详实的预案,自己一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准确地通过密道。他拿起了食物和水,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
    密道里静悄悄的,光线十分微弱,向前望去,更是黑漆漆的一片,难辨方向。偶尔有小精灵向他热情地打招呼,李想到,小精灵肯定很熟悉密道的环境,他正缺少这样一个帮手,所以他决定把小精灵作为自己的同伴,并明确了与小精灵的协作方式。
    在密道里,李开始用通过陷阱路的标准方法向既定的方向走去,在开始的100米,他发现了第一个陷阱,在对这个陷阱做了一次全面分析后,总结了密道陷阱的特点。他认为以前的标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密道里的陷阱。因此,李提高了原有的标准和要求,并成功地规避了陷阱。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沾沾自喜,依然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保持着高度警惕!
    虽然李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密道的分支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为了避免迷路后不断地返回重走,他一边走一边观察并记下了周围的景物,并且对方向与距离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因此他很少迷路。
    李一路行走得很顺利,但由于路程的延长,密道两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化。于是,他一边走,一边努力记下一些重要的标志物,这让他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密道里的光线越发幽暗了,李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因此,他更加不敢贸然前行,便呼唤出小精灵,向她询问情况。

    一开始,他向小精灵询问将要出现的情况,并把小精灵提供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后来,他会根据记录提出新的问题和意见……在小精灵的默契配合下,李把他们之间高度一致的协作作为接下来行动的规则和制度。
    李严格地执行着行动的规则和制度,并准确无误地先后到达了Ⅰ点和Ⅱ点。接着,他顺利地通过了一些危险路段,他的速度由慢变快,而且越走越快,李距离密道的出口越来越近,这时候,他感觉自己就要飞起来了!
    李只耗费了一丁点儿的食物和水,就顺利到达了Ⅲ点——密道的出口,他粗略估算了一下,穿越密道的整个过程,大概仅用了1个小时。
    推开出口的石门,一道耀眼的光芒便射入了密道,原本昏暗的密道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李感慨万千,回过头想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这条路。可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已变成石像的克鲁斯就在距离石门五十米的地方,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恐惧,可怜的克鲁斯衣服破烂、头发凌乱,看样子他一定是多次掉进了陷阱,在变成石像以前,他的腿也受了很严重的伤。李顾不得多想,为了拯救同伴,他必须赶快行动。
    出了石门,“天呐!”李喊了出来,“德普。”

    化为石像的德普虽然不像克鲁斯那般狼狈,但看得出来,他也吃了不少苦头,从他那前倾的身体和伸出的一只手臂来看,他差一点点就要成功了。李惋惜而又难过地摸了摸德普,坚毅的眼神看向矗立在面前的高大石壁。那只镶满宝石的宝盒就嵌在石壁中间,散发着七彩夺目的光芒,它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镇静!”李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小心翼翼地取出宝盒,捧在手上。这时候,老人再次出现了,“你终于做到了,我的孩子。”老人深邃的眼睛慈爱地望着李。
    “告诉我,怎样才能拯救我的朋友?”李焦急地问。
    “别着急,孩子,你看。”老人的拐杖指向了德普,只见他慢慢地动了起来。
    李高兴极了。接着,他们听到了克鲁斯的声音……
    和煦的海风吹拂着德普、克鲁斯和李的头发,天空宛如老人的眼睛般湛蓝,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海面,给大海披上了一层斑斓的薄纱,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仿佛这浅唱低吟的大海,一向都是这样“好”脾气。
    远远望去,海天相接之处是那么的辽远、开阔、苍茫。老人、石像、密道、小精灵、石壁全都消失不见了,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三个人坐在甲板上,品着香醇的美酒,仿佛做了一个悠长悠长的梦。温暖的阳光下,三人相视一笑,这次神奇的旅程,让他们体验到了破茧成蝶般的生命蜕变。他们胸中升腾起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就像鼓满了风帆的航船,迫切地希望去乘风远航、劈波斩浪。满怀着对崭新人生的渴望和对绚烂未来的期冀,他们充满敬畏地望着李手里的羊皮卷,轻轻地展开,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很精彩的故事,结局实在出人意料。”弗兰克又率先叫道,“但是这个法则说明了什么呢?”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博士拉开窗帘,阳光便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在地上、墙壁上投射出一个个七彩的光圈。
    “你们三个人,不妨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弗兰克,你现在就是德普;保罗是克鲁斯;罗琳是李。”
    三个人闭上了眼,沉浸在对自己角色的想象中。
    不知过了多久,博士打破了沉默,问道:“保罗,你告诉我,你所感知到的克鲁斯的做事方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嗯……”保罗思考了一会儿,“首先,我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只要接受了任务,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它,但好像没有什么章法。”
    “的确,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只是解决了‘脑袋’的问题,但是你并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你就是在这个地方摔的跟头,如果你不能尽快地改变自己,永远也不会成长起来!”“零缺陷”博士看着保罗,表情严肃。
    “那德普呢,他和我也差不多嘛!”保罗很不服气地嘟囔着。
    “德普习惯于‘正确地做事’,按理说,他比你进步多了,因为他还是讲求章法的,但他从来不注重效率,总是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都对了。事实上他错了!举个例子来说吧:一颗螺丝钉首先要拧在它该拧的地方,而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看怎么拧;第三步,拧十次和拧一次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设想一下,如果20个人为了做一个工程同时去拧螺丝钉,19个人都是一次做对,花费10分钟,而剩下的那个人拧了10次,花费30分钟,那么整个工程就要因为他一个人整整延误20分钟!同时,其他19个人也都必须分别延误20分钟,20个人累积起来就是延误了400分钟,而一个人在400分钟里完全可以创造许多惊人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痛惜的浪费!
    当然,这种情况在许多组织里已经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了,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都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哪怕就出现一次,也许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哪怕每次只是延误了3分钟,或者更少,当然有时也许比20分钟还要更多,如此常年累月下来,那是一个什么概念?

    几乎没有人想到要坐下来仔细计算一下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也许这是一个无比惊人的天文数字,也许我们根本就无法计算清楚,因为它实在太大了,而且在我们计算的同时,新的浪费又在不断地产生。如此没有穷尽、没有始终,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的黑洞!”
    博士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他的情绪有些激动。但是他很快地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课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需要探讨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这时,他才发现保罗和弗兰克两人紧锁眉头,直直地愣在那里。显然,刚才的那番话已经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震动。
    “而李呢,”博士看了看罗琳,肯定地说,“李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总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而且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说,在这方面,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看着似乎有所悟的三个年轻人,博士郑重地说:“保罗,也就是克鲁斯,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正确事的人。但他仅限于做正确的事,只是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弗兰克,也就是德普,是一个正确做事的人,他不仅做正确的事,还正确地做事。所以在他身上,已经开始显现出方法论。罗琳,也就是李,则是一个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他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且还讲究效能。所以,他实践的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法则!”
    “罗琳,现在,你来谈谈一谈你所感知到的李,他为什么能够想到,并且真正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罗琳略带羞涩地低下头,轻轻地掠起垂落到额前的发丝,柔声说道:“我……我只想避免犯错误。因为……因为我虽然赢得了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但我知道那只是侥幸。”罗琳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
    “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少呢?于是我便琢磨起来。然后又进一步想到:既然可以减少失误,为什么不能做到没有失误呢?如果没有失误,那我不就可以一次就做对了吗?所以,我在进入密道之前在心里勾画了一个行动计划书。”
    “哦?那就把你的计划书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吧!”博士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兴奋的神采。
    罗琳站起身来,走到白板前,把整个计划的过程写在上面:
    第一次准确到达密道出口的计划书
    ☆首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对全部过程进行规划与控制

    ☆对可能产生的错误事先预防
    ☆对出现的错误“不害怕、不接受、不放过”
    ☆建立团队合作与协同的模式
    ☆在变化中总结经验,随时应变
    ☆及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很好,”“零缺陷”博士看上去很高兴,看起来这个外表柔弱的中国姑娘有着极高的悟性。“罗琳,或者说李的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博士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如下点评:
    ☆确定目标
    ☆控制过程
    ☆系统预防
    ☆建立标准
    ☆团队协同
    ☆达到结果
    ☆一次做对
    “什么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正确地做事’是运作与执行,‘第一次’是管理效率,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这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完整真义。
    李做事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去做符合结果要求的事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只有用与要求相符合的方法,才能完成这个目标。而德普和克鲁斯,一开始就用错了方法。
    在确定目标之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规划,做出优化的选择,然后着力控制过程的输入。只管目标不管过程,这也是德普和克鲁斯花费那么长时间、耗费那么多食物和水,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还是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原因。
    然而,控制过程并不能保证错误不会发生。李相信,预防是正确行动的系统。所以要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的成因,毕竟错误发生前的预防比错误发生后的评估和修改要高效得多!
    预防也是一个思考、分析和计划的过程。因此,要准确地预测错误可能在哪里出现,然后采取行动避免其产生。
    预防还是一个归零与了断的过程。面对问题,无论新旧,都不能拖泥带水、藏着掖着,而是要坚决地把它们‘归零’。同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错误进行分类,并找出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将隐患消除,让火无从烧起,我们也就无火可救了。所以,预防的核心是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
    进行了系统预防和过程控制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有的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工作’,总是像驴子那样一圈一圈、漫无目的地低头拉磨。
    ‘如何去工作’就是要建立我们的工作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可衡量和可评估的,而且是一个人工作哲学的一部分。克鲁斯的工作标准是‘差不多’,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一边做着一边看着办’、‘回头再说’;德普的工作标准是‘95%的通过率’,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尽量追求完美,如果出现错误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李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所以他的工作哲学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一次做对’。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的帮助包括:亲人、朋友、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甚至素昧平生的人。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智慧中去寻找帮助。
    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达到所要求的结果。当你达到要求的结果时,你不妨运用‘目标倒推法’。对目标确定、过程控制、错误预防、标准建立等树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就要赶快行动,马上去做!
    只有知道去做什么、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你才有可能品尝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美酒!”
    这番话引来三个人一片热烈的掌声。“零缺陷”博士欣慰地笑了,他将目光转向窗外,午后的阳光给国家体育馆——“鸟巢”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这座外形宛如一个巨大的孕育生命的摇篮的建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艺术、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寄托着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也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2008年那令全世界热血沸腾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博士眼前,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将目光重新落到三个学生身上,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此时,保罗和弗兰克已经完全从懵懂、迷茫和不解中幡然醒悟,就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一场淋漓的甘露,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喜悦感和舒畅感由内心生发。即使是罗琳也从原来的不自觉中,感受到由自觉、自悟、自省所带来的澄明感。
    于是,他们三个人各自在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体会: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时,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对工作设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政策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预防,把错误消灭在过程开始之前,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发挥组织的效率、效能,并激发自己的潜能。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效率、效能的价值体现,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充分的信心,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激发潜能,就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我们坚信“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看着三个人把自己的感言展现出来,“零缺陷”博士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神情又严肃起来,说道:
    “看到你们都能够领悟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古老的法则,我从内心为你们感到高兴。我现在把这个法则告诉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不仅要好好地实践这个法则,尽快地成功,而且还要努力把这个法则告诉给更多人,让他们都能够领悟到这个法则,运用这个法则,从而取得成功。”
    博士的话让三个人深受鼓舞,他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遵照您的教诲,把这个法则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都能在工作中实践它,并获得成功!”
    “不!不!不仅在工作中!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维束缚起来呢?”博士有些着急,“举一个生活中很普遍的例子,有些人虽然打拼多年,却依然碌碌无为,看不到一点成功的迹象。不但他们自己,就连别人都觉得,凭他们的能力和努力,早就该有一番成就了。可为什么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差异到底因何而来呢?因为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的才干用在最有把握的事情上,也就是说没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才干用错了地方。”
    听了“零缺陷”博士的话,罗琳有所感悟地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说明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够扬长避短。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门门通的全才。某个人在一方面是天才,而在另一方面则会表现平庸。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出名,但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却名扬天下;柴可夫斯基原本是学法律的,但他却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再比如说有‘亚洲飞人’美誉的刘翔:


    刘翔最初练的并不是110米栏,而是跳高。但是他的跳高教练并不看好他,因为他的腰很硬,背跃式跳高的姿势总是做不好,成绩自然就不甚理想。
    就在教练要放弃他的时候,一个跨栏教练看中了他爆发力强、协调性好和节奏感突出的优势。这位教练认为刘翔是个难得的跨栏好苗子,便把他从跳高训练场带到了跨栏的训练场。刘翔果然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他从基础开始学起,仅仅几个月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4岁时就拿到了上海市少儿田径锦标赛15岁年龄组的冠军。从此,刘翔的成绩突飞猛进,一口气拿下了很多国际大赛的奖牌,最令我们中国人难忘的,还是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的精彩表现。当年年仅21岁的刘翔勇夺金牌,不但平了世界纪录,而且缔造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后来,他更是打破了这个纪录!”
    罗琳在说这一番话时,一直保持着激昂的情绪,充满了自豪感,她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零缺陷”博士点点头,说道:“是啊,刘翔的确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但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它说明了什么?”
    罗琳认真地想了想,说道:“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从一开始就必须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每个人都有特长,就是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一个人选择的目标,正好符合自己的特长,那么,他就能够成功;否则,就很有可能埋没自己。”

    “但是,”博士接着说,“一个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每天有多少天才带着从未上演的乐章走进了坟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最不能‘丢失’的就是自己,如果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只能抱恨终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石碑上铭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至今仍让我们感到震撼的原因。”
    “这一点,我也有一些感触。”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弗兰克开口了:
    “大学毕业后,我的同学有人选择了当律师,有的人进入了司法部门,有的人独立创业。几年过去了,不少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同学聚会时,大家都很自豪地谈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趣事。但是其中的一个名叫赛勒的却始终回避这些话题,整个人也显得没精打采的,这让大家觉得很奇怪。
    原来这些年,赛勒的事业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他总想从事最热门的工作,所以一直频繁地跳槽,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工作。


    一个同学问他:‘赛勒,你大学里是学什么的?’
    这个问题让赛勒觉得很奇怪,回答说:‘跟你一样,学法律的呀!’
    同学又问道:‘那你觉得自己最擅长干什么?’
    赛勒想了想,说:‘和法律相关的,像法庭辩论、法律咨询等等。’
    同学笑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专业,别忘了,你可是从世界上最好的法学院毕业的!”
    赛勒这才恍然大悟,重新应聘到了一家500强企业,做了法律顾问。
    一年后,同学再相聚时,赛勒神采奕奕,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并且做得相当出色。还受到上司的赞赏和同事的尊敬,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一个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才能在事业上、人生中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是一种挥洒自如的人生智慧,将给你带来淋漓尽致的幸福人生!”“零缺陷”博士兴奋地说道,一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三个学生。
    “刚才,我们只是讨论了在人生事业的选择过程中如何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眼光更广更深远地投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投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瞬间呢?”
    “真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哦!太酷了,太神奇了!”
    “……”
    “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仅可以在工作中运用,它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人生、事业、职场、社会、生活、甚至军事领域——它几乎可以运用于我们人类的任何一个领域!”“零缺陷”博士郑重地说,他稍作一下停顿,继续说道:
    “的确,‘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一法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如此地重要。同时,它的实质内涵又是如此地丰富,如此地博大精深,以至于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学习了它的一些皮毛,还没有完全掌握它。事实上,我们刚才的讨论仅仅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本概念,我们离这个法则的精髓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
    我想请各位稍安勿躁,因为我们必须彻底领悟其中所有理念。所以,我们需要回过头来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一法则进行分条分块地、详尽深入地解析和探讨,这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现在,你们可以稍微地休息一下,品尝一下我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北京小吃,20分钟后,我们再开始下面的讨论。”
    “零缺陷”博士说完,便打开音响,悠扬空灵的乐曲随即飘落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首古老的名曲《高山流水》,保罗、弗兰克和罗琳一边品尝着“零缺陷”博士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具有浓郁老北京特色的美味点心,一边欣赏着来自古老中国的天籁之音,好不惬意!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