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第一章
-
形象是一个人面对外界的一扇窗户,当你的窗户透露出来的信息不是那么招人喜欢的时候,别人往往也会误会窗户里面的你,即使你是真善美的化身,也别披上魔鬼的外衣吓人。内在美很重要,外在美同样重要。不妨从现在开始,做一些表面功夫,注意改变自己的形象以符合你的职业和内心,注意展现自己的优点,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即便是乔布斯,也得注意形象
形象一词包含广泛,其中包括行为、语言、衣着、生活等。一个形象不好的人,会无意中向他人传递出某些不利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比如一个不讲究语言艺术的直人,给别人的印象可能是不懂礼貌、行为习惯不检点,或者认为你是一个不外乎别人的人。这些都是通过你的形象表现出来并注入他人脑海里的信息。
有人说,比尔·盖茨或者乔布斯等重量级人物都不是很在意形象的人,他们在公众面前讲话从来都是一条牛仔裤出现,为什么我们就得注意形象呢?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你把形象的定义理解得太狭义了,其实乔布斯是个很注意形象的人,并且他成功地把这样一个形象注入到了世人的脑海里,即不拘小节,重技术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他一贯穿牛仔裤与IT产品技术相搭配所体现出来的。所以,乔布斯并不是大家认为的不注意形象的人,相反,他是
同事们感觉罗海这个主任很随和,他们甚至连称呼都没改,有的叫他老罗,有的叫他海哥。大家上班时认真做事,闲时一起娱乐、吃喝,相互间处得更融洽了。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再往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罗海人缘是不错,工作也努力,但管起人来却要花费些力气,同事们都有些不服罗海的领导,有几个人甚至不听从罗海分发下去的任务。还有同事私下说罗海已经过时了,业务上不能与时俱进,完全没有媒体人的气质。罗海听了流言,有苦说不出,还得硬着头皮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服从他的领导。
有一天休息时间,罗海跟同事们聚在一起斗地主。同事李姐抓了一手好牌,几个“炸弹”把罗海炸糊涂了。罗海输了,按规矩要钻桌子。可怜的罗海160斤的体重,平时蹲下来都觉得吃力。罗海想赖过去,老马也劝道:“老罗现在是头儿啦,我看就算了吧。”
李姐不干,瞪了他一眼说:“就你会拍马屁,主任有什么?输了要一视同仁,与民同乐嘛。”
无奈之下,在大家拍着巴掌的哄笑声中,罗海只好费劲地从桌子底下钻了过去。他正艰难地站起身,老板突然站在罗海面前。他咳了一声,敲了敲桌面,冷着脸提醒道:“老罗,我说的就是这个问题。请注意你现在的形象,当主任得有主任的样子。”
罗海这回完全明白了,原来老板是说自己没有注意形象。
其实,像罗海这样的大有人在,很多人把形象这个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认为只是简单的外表问题,或者简单的人际关系问题。其实,所谓的形象就是一个气质传递的问题,当你没能准确传递你所需要的气质时,你会给别人一个错误的信息,或者直接根据你这个错误的信息而否定你。
另外,有些人说,那还需要刻意注意形象吗?努力工作、钻研自己的领域不就可以体现出你的气质了吗?其实不是的,不管多专注的人,注意形象和细节都是必要的,比如你是汽修师,工作的时候衣服有些油污无所谓,但是在与人会面时,衣服就必须要干干净净了,哪怕是穿工作服都无所谓,但起码要干净、整洁,这就是你的形象。
※心灵法典※
形象是一个向外传递关于自己信息的窗口,当你传递不准确的时候,会遭人误解,传递正确了别人才能正确认识你。
1.不受“外表是次要的”这句话影响
外表是形象的主要表现方式,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说得一点都没错,一个人的形象要靠衣装来装点。但是,很多人认为注重衣着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行为,于是很多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外表是次要的。
其实,外表并不是次要的,外表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传送给外界的一个符号。另外,外表是一个人素养的基本体现,因为外表整洁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比如,你去参加一个聚会,衣着邋遢,那么别人会认为你不重视这个聚会。所以,我们应强迫自己去注意外表的细节,不要以“外表是次要的”来安慰自己,这是错误的。只有当你认识到这种错误时,你才能从根本上开始注重你的形象。
2.认识形象的几个元素
形象,包括外表形象、语言形象和行为形象。
认识以上说的这几点形象元素之后,你就很清楚你该做些什么了。首先,外表是一个人对待外界的一种态度。当你重视某一件事的时候,你自然会有意地去重视外在的穿着,有意识地思考衣着是否与你的身份匹配,那些经过思考才得出的衣着样式,从整体上体现了你的特有思想特质,也证明了你重视即将要参加的社会活动。
其次是你的语言和行为,这些可以视作习惯的表现,需要你真诚地对待你的职业、生活,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等,这样才能表现出好的形象。如果你三句不离粗话,别人会认为你是在一个到处隐藏着暴力倾向的环境下生活,那么你的形象固然不好;如果你彬彬有礼,那么你自然会给他人这么个形象——他所在的环境是一个积极文明的环境,别人可能就非常愿意与你交往。
你没有第二次机会留下第一印象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初次见面是彼此留给对方最深刻的印象了,无论你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都足以在对方的内心留下烙印。一旦这个符号定格了,你的形象或好或坏,也就在对方的脑海中比较难以改变了。
当你与一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其实对方已经差不多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这并不是他有多么擅长读心术,而是你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已经告诉他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人,而每次接触陌生人时都会下意识地分析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同理,我们在分析别人是怎样的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分析我们是个怎样的人。可是我们都不是专家,只能大概凭着彼此的言行去判断对方是个怎样的人,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错误的判断。如果你表现出来的是你活泼的一面,对方就会认为你是个善于交际,活泼的人;如果你表现出的是你冷酷的一面,对方就会认为你是个难以接近的人。当然,这些可能都不是事实。就像上面说过的那句话一样——你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别人就以为你是什么样子,不太会再进一步确认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在第一次接触他人的时候,你已经把你的形象留在对方的心里了,想要让对方进一步了解你,进而消除这个印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我们要尽量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正确传递自己的信息,让对方准确了解我们。
早在1946年,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就提出了印象形成及理论,他发现,第一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最先出现的中心性格的特点,他把这种具有的机能效果叫作首因效应,并提出首因效应能改变后续刺激的意义。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卢琴斯进行了一个有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实验,这是一个有关吉姆印象形成的有名实验。
卢琴杜撰了两段关于吉姆生活片段的材料,一段把吉姆描写成外向而热情的人,另一段把吉姆写成内向而冷淡的人,并把这四段材料作四种不同组合分别呈现给四组不同的被试。
实验结果表明:一二组出现首因效应,被试综合了两段描述的信息然后进行评价时,更倾向于记得首次接受的刺激。三四组出现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因为被试在听到第一段材料之后被要求马上进行描述,所以被试对其的评价是分为两个部分的,因此产生了近因效应。前一段内容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而后一段给人的印象的影响力较弱。
通过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我们可知,人们总是以他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为背景框架去理解他们后来获得的有关此人的信息。譬如,你在某个聚会中看到一个人不怎么说话,于是你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他是个内向的人,其实,那个人或许一点都不内向,只是当天因为心情不好,不怎么想说话而已。但是,这个人的“内向”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你的脑海里了。从这个有趣的实验和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可以看出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倘若一开始便给他人留下出色的第一印象,会在未来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要费尽心思,才能改变你留给别人较差的第一印象。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这样去观察他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注意不要仅仅凭借对别人的第一印象给对方定性。每一次交往,对方都会给我们注入新的信息,我们应该根据这些新信息随时调整你对对方的印象和看法。
※心灵法典※
如何能让自己重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关键的心理动机问题。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你的自我内心调节。在这个调节当中,要逐渐让自己形成重视形象的习惯。
1.注意他人的语言和眼神
人们的习惯是因为内心的需要才逐渐养成的,所以我们先要制造这样一个内心需要,即在乎他人的看法。因为只有在乎他人的看法,你才会有改变自己的形象和行为。
要让自己注意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先要做到注意对方的语言和眼神,从内心在乎对方的语言和眼神,你才会注意自己的外表、语言、行为的意识了。
2.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要做到注意自己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自如地表现出正确的信息,正确表现自己,不用刻意装出哪种样子。比如,当一个人视钱财如粪土时,那么当他面对他人的时候,就会在骨子里表现出这种气质,那么他就给对方这么一个印象了,即他是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人。
3.佩戴手表,关注时间
佩戴手表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因为手表时刻戴在手上,你会习惯性地看一下时间,如此一来,你便养成了关注时间的习惯。
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会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约会地点,不让别人久等,是对别人的尊重。另外,佩戴手表还有一个好处,就在别人有事需要离开但不便开口时,他可能会多次看表,此时你不妨也瞄一眼表,在合适的时候假装有事离开,对方会感激你。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